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回到明末做皇帝 > 第158章 曹变蛟驰援山东

回到明末做皇帝 第158章 曹变蛟驰援山东

作者:老老王的梦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6 12:25:27 来源:全本小说网

“末将明白!”曹变蛟郑重应诺,又问道,“国公爷,若遇到杨文岳的地方驻军,该如何协调?毕竟他是山东巡抚,名义上掌管地方军政。”

“杨文岳虽为巡抚,却治下无方,导致民变爆发,本就难辞其咎。”王磊眼神锐利,“你可对他‘尊而不重’,表面上与其保持礼节,实则掌握军事指挥权,若他敢从中作梗,或阻挠放粮、查贪,可直接上书弹劾,由我来处置。”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王磊还亲自拟定了《驰援山东处置细则》,明确规定了放粮标准(每户困难家庭每日发放粮食一斤,持续一个月)、甄别乱民的方法(通过口音、是否携带武器、有无参与攻城等特征,区分首恶与胁从)、处置贪官的流程(先行扣押,收集证据后移交司法)等,共计二十条,交由曹变蛟随身携带,作为行动准则。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曹变蛟便率领五千新戚家军,带着王磊调拨的首批三万石粮食,从锦州出发,向山东疾驰而去。王磊亲自送到城外,拍着曹变蛟的肩膀说:“山东百姓的安危,就交给你了。记住,咱们打仗是为了让百姓过上安稳日子,不是为了杀戮。若遇到难以决断的事,随时飞鸽传书,我会第一时间给你指示。”

“请国公爷放心!末将定不负所托,既平息民变,又安抚民心!”曹变蛟翻身上马,高声下令,“出发!”

看着大军远去的背影,王磊并未返回帅府,而是立刻召集监察御史,任命李嵩为“山东巡按御史”,率领二十名监察官员,即刻赶赴山东,负责彻查地方贪官污吏。“李御史,你到山东后,要与曹将军密切配合,凡百姓举报、曹将军扣押的贪官,一律从严查处,不管其后台有多硬,都要一查到底,给山东百姓一个公道。”王磊语气凝重,“贪污**是民变的根源,不除贪官,即使平息了此次民变,日后还会再起波澜。”

李嵩躬身应道:“臣定当秉公执法,绝不姑息任何贪官!”

接下来的几日,王磊坐镇锦州帅府,密切关注山东的局势。每日清晨,他都会第一时间查看曹变蛟与李嵩传回的消息:曹变蛟率军进展顺利,已抵达沧州,沿途开仓放粮,百姓们纷纷夹道欢迎,不少原本打算加入乱民队伍的百姓,都放弃了念头,回家务农;李嵩已抵达济南,开始调查杨文岳及各级官员的贪腐情况,初步查获两名知县贪污赈灾款的证据。

然而,第五日传来的消息,却让王磊的眉头再次拧紧。曹变蛟在奏报中提到,青州府城外的乱民队伍已扩大到五万余人,首领李全不仅拒绝投降,还联合了附近的一股流寇残余势力,扬言要“攻占济南,推翻贪官统治”;更棘手的是,杨文岳因担心被问责,竟暗中扣压了运往青州的两万石粮食,导致曹变蛟在德州的放粮点出现粮食短缺。

“杨文岳好大的胆子!竟敢在这个时候扣压粮食!”王磊怒拍案桌,当即下令:“传信给曹变蛟,命他立刻派人接管济南府的粮仓,将杨文岳暂时软禁,待民变平息后再行处置;同时,让周婉宁从开封总粮仓紧急调拨三万石粮食,通过海路运往青岛,再转陆路运往青州,务必在三日内送到曹变蛟手中;另外,传信给李嵩,加速调查杨文岳的贪腐证据,越快越好!”

命令下达后,王磊站在舆图前,望着山东的方向,心中暗忖:李全联合流寇,说明民变已出现复杂化趋势,必须尽快解决,否则夜长梦多。他提笔写下一封密信,详细分析了青州乱民的弱点——流寇与百姓本就目标不同,流寇贪图钱财,百姓只求赈灾,可利用这一点进行离间,同时命曹变蛟挑选精锐,趁夜突袭流寇营地,打散其势力,再劝降被胁迫的百姓。

这封密信连夜送出,王磊知道,接下来的几日,将是平息山东民变的关键。他整夜未眠,在议事厅内反复推演着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制定应对预案,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才稍稍松了口气。他坚信,只要曹变蛟能严格按照既定策略执行,再加上后续的粮食与监察支持,山东民变定能尽快平息,还百姓一个安稳的家园。

第二节:擒贼擒王,快速平乱

曹变蛟接到王磊的密信与指令时,正驻守在德州城外的临时营地。夜色渐浓,营地里的士兵们已休息,只有巡逻的哨兵在篝火旁来回踱步。曹变蛟借着烛光,反复研读王磊的密信,信中对青州乱民的分析一针见血——流寇首领张大胆与李全虽表面联合,实则互相提防,张大胆只想趁机劫掠钱财,李全则一心想“杀贪官、救百姓”,两人的矛盾只需稍加挑拨,便能激化。

“国公爷果然高瞻远瞩!”曹变蛟放下密信,眼中闪过一丝亮光,立刻召集副将们议事。他将王磊的策略与众人详细说明,拟定出“离间分化、突袭擒首”的具体方案:由副将刘挺率领一千士兵,乔装成“被官兵欺压的百姓”,混入乱民队伍,散布“张大胆要私吞粮食,准备裹挟百姓逃往江南”的谣言;曹变蛟则亲率三千精锐,携带王磊调拨的远程神威炮,埋伏在青州府城西北的流寇营地附近,待流寇与乱民因谣言产生内讧时,趁机突袭流寇营地,打散其势力;剩余一千士兵则留在德州,继续开仓放粮,稳定后方,并做好接应准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回到明末做皇帝请大家收藏:()回到明末做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方案确定后,曹变蛟立刻派人接管济南府粮仓,将杨文岳软禁在巡抚衙门。当士兵们打开粮仓,看到堆积如山的粮食(其中包括杨文岳扣压的两万石)时,无不愤怒——这些粮食本可拯救无数百姓,却被贪官扣压,成为激化民变的导火索。曹变蛟当着济南百姓的面,将粮仓中的粮食全部调出,一部分用于沿途放粮,一部分运往青州前线,百姓们欢呼雀跃,纷纷称赞“王将军为民做主”。

与此同时,周婉宁从开封调拨的三万石粮食,也通过海路顺利抵达青岛。曹变蛟派去的士兵连夜将粮食装车,沿着陆路运往青州,三日之内便送到了前线营地。粮食的及时送达,不仅解决了放粮点的短缺问题,更让曹变蛟有了充足的底气实施突袭计划。

第七日深夜,月黑风高,副将刘挺率领的一千士兵,成功混入青州城外的乱民营地。乱民们多是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百姓,白天攻城受挫,士气低落,正围着篝火抱怨粮食不足。刘挺等人趁机散布谣言:“听说了吗?流寇那边抢了不少金银财宝,张大胆打算今晚就带着财宝逃跑,还说要把咱们百姓当挡箭牌,让官兵去杀!”“我刚才路过流寇营地,看到他们正在收拾东西,根本没打算和咱们一起对抗官兵!”

谣言像长了翅膀一样,在乱民营地中迅速传开。百姓们本就对联合流寇心存疑虑,此刻听到谣言,顿时炸开了锅。不少人拿着锄头、扁担,冲向流寇营地,想要讨个说法。流寇首领张大胆见状,以为是官兵来袭,下令士兵拔刀抵抗,双方瞬间爆发冲突,乱作一团。

早已埋伏在附近的曹变蛟,看到乱民与流寇内讧,立刻下令:“开火!”三十门远程神威炮同时发射,炮弹呼啸着落在流寇营地中,瞬间点燃了帐篷,爆炸声、惨叫声此起彼伏。流寇本就军心涣散,被火炮轰击后更是溃不成军,张大胆试图组织抵抗,却被曹变蛟率领的精锐士兵斩杀。失去首领的流寇,纷纷扔下武器投降。

乱民们看到流寇被击溃,又看到官兵只是针对流寇,并未向百姓动手,顿时冷静下来。曹变蛟趁机派人向乱民喊话:“乡亲们,我们是王磊将军派来的援军,不是来镇压你们的!王将军知道你们受了委屈,已经调拨了十万石粮食,沿途开仓放粮,还派了御史来查贪官!只要你们放下武器,回家务农,一律免除罪责,还能领到一个月的口粮!”

乱民队伍中,不少人听到“开仓放粮”“查贪官”,开始动摇。首领李全站在高处,看着身边逐渐散去的百姓,心中五味杂陈。他本是安丘县的铁匠,因县丞张茂才克扣赈灾粮、逼死他的家人,才被逼起兵,如今贪官张茂才已被斩杀,官兵又送来粮食、承诺查贪,他知道,继续抵抗已毫无意义。

曹变蛟看出李全的动摇,亲自骑马来到乱民阵前,高声说道:“李首领,你为民除害,斩杀贪官,本是义举,只是选错了方式。王将军说了,只要你愿意投降,可免你死罪,还能任命你为安丘县的‘乡勇统领’,负责当地的治安,保护百姓不再受贪官欺压。”

李全看着曹变蛟真诚的眼神,又看了看身边渴望回家的百姓,终于放下手中的刀,单膝跪地:“我李全愿降!只求王将军能说到做到,还山东百姓一个太平日子!”

随着李全投降,剩余的乱民纷纷放下武器,青州府城的围困彻底解除。曹变蛟立刻下令,在青州城外设立临时放粮点,将带来的粮食分发给百姓,同时张贴告示,宣布对所有投降百姓的赦免令。百姓们捧着来之不易的粮食,激动得热泪盈眶,不少人对着锦州的方向叩首,感谢王磊的恩德。

次日清晨,曹变蛟率军进入青州府城,杨文岳的地方驻军见到援军,无不羞愧不已。曹变蛟没有过多指责,只是命他们协助维持秩序、分发粮食,随后便开始处理民变后的善后事宜:登记投降的乱民信息,安排他们回家;清点流寇劫掠的财物,全部归还百姓;修复被战火损毁的房屋与农田灌溉设施。

与此同时,李嵩的监察工作也取得重大进展。他在济南、青州等地百姓的举报与配合下,查获了杨文岳及各级官员贪污赈灾款、克扣粮饷的证据,涉案官员多达三十余人,贪污白银共计五十万两。李嵩将证据整理成册,派人送往锦州,同时将涉案官员全部扣押,等待王磊的处置指令。

王磊接到曹变蛟“民变平息”与李嵩“查获贪腐”的奏报时,正在锦州帅府与乌兰其其格商议蒙古互市的扩展计划。他看着奏报,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曹变蛟与李嵩做得很好,既平息了民变,又揪出了贪官,没有辜负我的期望。”

他当即下令,对山东的善后事宜作出进一步部署:

第一,处置贪官。命李嵩将杨文岳等三十余名涉案官员押往锦州受审,根据贪污数额与情节轻重,分别判处斩立决、流放、革职等刑罚,贪污的五十万两白银全部用于山东的民生恢复;同时,在山东各地张贴贪官的罪行与判决结果,让百姓知道朝廷“反贪除恶”的决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回到明末做皇帝请大家收藏:()回到明末做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第二,恢复生产。从辽东、中原调派五十名农技人员,前往山东指导百姓修复农田、补种耐旱作物(如马铃薯、荞麦);从国库调拨五万两白银,用于修复被损毁的灌溉渠道与粮仓;在济南、青州设立“义仓”,储备粮食五万石,以防日后再遇灾荒。

第三,加强治理。任命曹变蛟暂时兼任山东总兵,负责山东的军政事务,整顿地方驻军,淘汰老弱残兵,补充精锐士兵,确保地方稳定;从锦州调派十名清廉干练的官员,填补山东因贪官被处置留下的职位空缺,推行“吏治考核制度”,定期考核地方官的政绩与清廉情况,防止贪腐问题复发。

曹变蛟接到指令后,立刻着手落实。他在青州召开“山东吏治整顿大会”,当着山东各级官员与百姓代表的面,宣布了王磊的各项部署,将贪污官员的罪行与判决结果公之于众。当杨文岳等罪大恶极的贪官被押赴刑场斩首时,百姓们纷纷拍手称快,高呼“王将军万岁”。

在恢复生产方面,农技人员的到来让百姓们看到了希望。他们手把手地教百姓如何种植马铃薯、如何修复灌溉渠道,还带来了徐元明工坊研制的“轻便水车”,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曹变蛟还组织士兵帮助百姓开垦荒地,修复房屋,短短一个月,山东的农田便重新焕发生机,被损毁的设施也基本恢复。

为了确保山东长治久安,曹变蛟严格推行“吏治考核制度”,每月亲自下乡巡查,倾听百姓对地方官的评价,对表现优秀的官员予以表彰,对欺压百姓、敷衍塞责的官员及时处置。同时,他还在山东推行“乡勇训练制”,挑选青壮年组建地方乡勇,由明军士兵传授武艺与防御技巧,负责村落与县城的治安,形成“军队 乡勇”的双重防御体系。

两个月后,曹变蛟向王磊递交《山东善后成效报告》:山东各地的农业生产已恢复至灾前水平,部分地区因种植耐旱作物,粮食产量甚至有所提升;百姓安居乐业,未再出现任何不稳定迹象;地方驻军经过整顿,战斗力大幅提升,已能独立应对小规模的流寇与匪患;吏治清明,百姓对地方官的满意度达九成以上。

王磊看着报告,心中感慨万千。山东民变的平息,不仅解决了眼前的危机,更让他意识到,“吏治清明”与“民生保障”是稳定地方的两大基石。他提笔写下批复,对曹变蛟的工作给予高度肯定,同时下令:“山东局势稳定后,曹变蛟可卸任山东总兵,返回中原防区,山东总兵一职由表现优秀的地方将领接任;李嵩继续留在山东,监督吏治考核制度的执行,确保贪腐问题不再复发。”

此时,亲卫传来消息,崇祯得知山东民变被迅速平息,王磊在山东的威望日益提升,气得大病一场,暂时无力再对其他地区采取动作。王磊微微一笑,知道这正是巩固势力、推进民生工程的好时机。他转身对身边的洪承畴说:“山东已定,接下来,咱们要加快蒙晋互市的建设,同时推进豫西、西南的学堂与医馆建设,让更多百姓感受到安稳生活的好处。只要民心所向,无论崇祯耍什么手段,都无法动摇咱们的根基。”

洪承畴躬身应诺,目光中满是敬佩。他知道,在王磊的带领下,“天下一统、百姓安乐”的愿景,已离现实越来越近。而山东民变的平息,正是这一愿景实现过程中,又一个坚实的脚印——它不仅彰显了王磊“以民为本”的治理理念,更向天下百姓证明,只有跟着他,才能摆脱贪官的压榨,过上真正安稳、富足的日子。

喜欢回到明末做皇帝请大家收藏:()回到明末做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