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 > 第168集:《山区困局之道路阻断》

山雨欲来:断路危情

暴雨如注,连续三天三夜泼洒在青峦叠嶂的武陵山区。豆大的雨点砸在"一线天"峡谷的岩壁上,激起白茫茫的水雾,将蜿蜒在半山腰的盘山公路彻底吞噬。李老栓蹲在自家土坯房的门槛上,吧嗒着旱烟袋,望着村口那片曾经绿意盎然的山坡,此刻已变成一滩粘稠的泥浆,像一条被斩断的黑色巨蟒,横亘在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上。

"栓叔,村头又塌了!"十八岁的虎娃踩着齐踝深的泥水,跌跌撞撞冲进院子,裤腿上沾满了红黄相间的泥土,"王卡车的饲料车卡在弯道上,半个轮子都悬在崖边了!"

李老栓猛地站起身,烟袋锅子磕在门框上,火星溅在潮湿的地面上瞬间熄灭。武陵山区的青岗村,像一枚被遗忘的纽扣,缝在连绵百里的群山褶皱里。这条盘山公路是村里唯一的血脉,如今血管被泥石流彻底堵塞。更让他心急如焚的是村卫生所的药箱已经见底,三户人家的产妇预产期就在这几天,而镇卫生院的急救车根本进不来。

此刻,百公里外的市应急指挥中心灯火通明。巨大的电子屏上,武陵山区的卫星云图被染成浓重的红色,实时传输的监控画面显示,青岗村路段的山体滑坡面积已达三千平方米,三十米长的公路被完全掩埋,数辆途经车辆被困。

"杜队,青岗村告急!"参谋小张将一份加急电报拍在作战地图上,红色的图钉标记着受灾区域,"省厅要求我们立刻组建突击队,必须在24小时内打通生命线。"

杜志远盯着地图上那条被泥石流切断的细线,手指在青岗村位置重重敲击。他刚从荒漠救援现场返回,脸上还带着沙尘留下的痕迹,但眼神依旧锐利如鹰。这支以他名字命名的特种救援团队,曾在雪山雪崩中救出十七名科考队员,在溶洞塌方时打通生命通道,此刻面对的是另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

"通知爆破组、工程组、医疗组,十五分钟后装备上车。"杜志远的声音冷静而果断,"小张,联系省地质队,要最新的山体稳定性报告;协调直升机先空投一批急救药品和食品,告诉青岗村的老乡,我们来了。"

越野车队在暴雨中疾驰,轮胎碾过积水路段溅起半人高的水花。车窗外,山峦被云雾缠绕,偶尔闪过被洪水冲垮的田埂和倒伏的树木。杜志远打开平板电脑,屏幕上滚动着青岗村的航拍照片:滑坡体呈扇形覆盖在公路上,表层是混杂着树木的松散泥土,下方可能隐藏着巨大的岩石块,更危险的是滑坡体上方的山体仍在不断有碎石滑落,形成一道持续的"碎石帘"。

"队长,前面道路塌方!"头车驾驶员突然急刹,杜志远透过雨幕看见前方五十米处,一段路基连同护栏一起坠入百米深的峡谷,只剩下扭曲的钢筋裸露在雨水中。

"全体下车,装备前移!"杜志远推开车门,冰冷的雨水瞬间浇透了作战服。他踩着湿滑的岩壁,带领队员们用绳索搭建临时索道,将重达数百公斤的破拆设备逐一吊运到对岸。雨越下越大,山体在雨水的浸泡下发出沉闷的轰鸣,仿佛随时会再次崩塌。

破壁之战:铁与血的较量

凌晨三点,青岗村的雨势稍有减弱,但滑坡现场的空气依旧凝重如铅。杜志远打亮头灯,光柱刺破黑暗,照亮了眼前狰狞的泥石流堆。泥浆在灯光下泛着油腻的光泽,倒伏的松树像巨人的手臂横亘在碎石堆上,偶尔有碗口大的石块从上方滚落,在泥浆中砸出一个个深坑。

"老陈,滑坡体稳定性怎么样?"杜志远问身旁的地质专家陈工,他正拿着地质雷达探测仪,屏幕上跳动着复杂的波形。

"不容乐观。"陈工拧紧眉头,指着屏幕上一片红色区域,"雨水渗透导致山体内部形成滑动面,现在滑坡体就像坐在滑梯上的巨石,任何剧烈震动都可能引发二次滑坡。"

爆破组组长老赵凑过来,手里拿着一叠图纸:"杜队,按常规爆破需要在滑坡体上布置二十个炮眼,但现在这情况...万一塌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杜志远身上。雨点击打在安全帽上,发出密集的鼓点声。他知道,常规方法不仅耗时,更可能引发更大的灾难。青岗村的村民们还在等着救命的药品,三十公里外的镇卫生院,急救车随时准备冲过生命线。

"改用液压破碎锤,从两侧逐步清除。"杜志远突然做出决定,"老赵,你带人用膨胀炸药先处理表层碎石;老陈,每小时更新一次监测数据;工程组分成两队,轮班作业,我要在天亮前看到路基的轮廓!"

液压破碎锤的轰鸣声打破了山谷的寂静,巨大的钢钎像巨兽的獠牙,狠狠砸进坚硬的岩石。泥浆和碎石飞溅,队员们穿着防水服,在齐腰深的泥浆中艰难作业。杜志远站在最前沿,指挥着破碎锤的落点,每一次震动都让他感到脚下的地面在轻微颤抖。

"队长,右侧边坡有异动!"对讲机里传来队员小王的喊声。杜志远猛地回头,只见滑坡体右侧的山坡上,一道细小的裂缝正在快速扩大,浑浊的雨水顺着裂缝向下流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请大家收藏:()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所有人撤离到安全区!"杜志远大吼一声,同时扑向离他最近的小王,将他推向后方。就在这时,"轰隆"一声巨响,右侧山坡约百立方米的土石倾泻而下,正好砸在他们刚才作业的区域,破碎锤被埋进半人深的泥土里,钢钎还在微微颤动。

烟尘弥漫中,杜志远抹了把脸上的泥水,检查队员们是否安全。小王脸色苍白,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杜志远拍了拍他的肩膀:"没事了,记住,在这种地方,任何细微的变化都可能是死神的信号。"

天渐渐亮了,雨变成了毛毛细雨。经过六个小时的连续奋战,滑坡体终于被打开了一个缺口,露出了下方被掩埋的黑色柏油路面。但更大的挑战还在前方——一段约五米长的路基已经完全坍塌,下方是深不见底的峡谷,仅靠残留的钢筋连接着两端的路面。

"必须搭建临时便桥。"杜志远看着深渊,对工程组组长老钱说,"用我们带来的贝雷架,能不能在三小时内架起来?"

老钱蹲在路基边缘,测量着跨度,眉头紧锁:"理论上可以,但这雨雾天气,能见度太低,而且贝雷架的承重..."

"没有退路。"杜志远打断他,"青岗村的李大爷等着降压药,虎娃他娘快生了,我们必须在中午前让急救车通过。"

贝雷架的组件被逐一搬运到缺口旁,队员们在雨雾中紧张地组装。钢构件在手中冰冷而沉重,每一个螺栓都需要精准对接。杜志远亲自爬上临时搭建的脚手架,指挥着贝雷架的吊装。雾气越来越浓,能见度不足五米,吊机的轰鸣声在山谷中回荡,每一次起吊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

生命通道:希望的曙光

中午十二点,第一缕阳光终于穿透云层,照在刚刚架设完成的贝雷桥上。桥面距离下方峡谷有八十米,走在上面能清晰地感受到微微的晃动。杜志远第一个走上桥面,脚步沉稳,每一步都踩在贝雷架的承重节点上。身后,工程组正在紧张地铺设防滑钢板,医疗组的救护车已经发动,引擎声在山谷中回响。

"杜队,青岗村传来消息,虎娃他娘已经发作了!"小张拿着卫星电话跑过来,脸色焦急,"村医说情况不太好,需要立刻送镇卫生院。"

杜志远看了看手表,又望了望贝雷桥:"通知救护车,立刻过桥!老钱,派人在桥头值守,控制车速,每次只能过一辆车!"

救护车的轮胎碾过防滑钢板,发出"咯噔咯噔"的声响。杜志远站在桥头,目光紧紧盯着车身,直到车辆安全抵达对岸,他才松了一口气。紧接着,运送物资的卡车队开始缓缓通过,车厢里装满了面粉、药品和饮用水。

青岗村的村口,李老栓带着村民们早已等候在那里。当看到第一辆救护车驶过贝雷桥时,老人浑浊的眼睛里流下了泪水。虎娃扶着他的胳膊,指着远处穿迷彩服的身影:"栓叔,是杜队长他们!"

杜志远跳下车,顾不上休息,直奔村卫生所。产房外,传来婴儿响亮的啼哭声。村医推门出来,脸上带着疲惫的笑容:"母子平安,多亏了你们来得及时。"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重新贯通的公路上。杜志远站在滑坡现场,看着工程队正在进行永久性修复的前期工作。陈工拿着最新的监测数据走过来:"杜队,山体稳定性已经趋于稳定,接下来只要做好排水系统,应该不会有大问题了。"

老赵递过来一壶热水,杜志远喝了一口,温热的液体流进胃里,驱散了连日来的疲惫。远处,虎娃带着几个孩子跑过来,手里捧着刚摘的野桃,红扑扑的脸上满是笑容。

"杜叔叔,谢谢你们!"虎娃把最大的一个桃子塞到杜志远手里,"我娘说,等路修好了,请你们来吃腊肉!"

杜志远摸了摸虎娃的头,看着眼前生机勃勃的山村,连日来的紧张和疲惫仿佛都烟消云散了。他知道,这条被打通的不仅仅是一条公路,更是连接着希望与未来的生命线。在这片饱经风雨的山区里,只要人心不散,只要希望还在,任何困难都可以被克服。

夜幕降临,施工队的灯光在山间星星点点,如同天上的繁星。杜志远坐在临时搭建的指挥帐篷里,看着青岗村方向家家户户亮起的灯火,拿起卫星电话,给后方汇报情况。

"青岗村道路已贯通,救援物资全部到位,受灾群众情绪稳定。"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坚定,"下一步计划,协助当地政府完善防灾预警系统,加固山体防护,确保类似灾害发生时,这条生命通道能够永远畅通无阻。"

挂断电话,杜志远走出帐篷。山风吹过,带着泥土和草木的清新气息。远处,贝雷桥在月光下闪着冷冽的金属光泽,像一条银色的丝带,连接着被大山围困的村庄和外面广阔的世界。他知道,对于这支救援团队来说,青岗村的故事只是无数次战斗中的一次,但正是这一次次的挺身而出,让希望的光芒,永远照亮在这片土地的每一个角落。

喜欢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请大家收藏:()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