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黄鹤楼情缘 > 第35章 屈子祠前叩天问

黄鹤楼情缘 第35章 屈子祠前叩天问

作者:贾文俊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12 18:41:51 来源:全本小说网

江风带着湿冷的寒意,卷过船舷,将李白的宽袍大袖吹得猎猎作响。连日的阴雨虽已停歇,但天色依旧沉郁如铅,浑浊的江水奔腾东去,浪涛拍打着嶙峋的崖壁,发出沉闷而持续的轰鸣。我们的船,正行经汨罗江口,这片沉淀了太多悲愤与孤忠的水域,连空气都仿佛比别处凝重几分。

我拢了拢身上略显单薄的青衫,站在李白侧后方,能清晰地感受到他周身散发出的那种不同于往日的沉静。平日里的诗酒狂放、不羁笑闹,在此刻尽数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虔诚的肃穆。他遥望着那片传说中屈子沉江的水域,目光深邃,仿佛要穿透千年时光,与那位行吟泽畔的孤独灵魂对话。

“前面便是屈子祠了。”船夫操着浓重的楚地口音,指着北岸一处掩映在青松翠柏间的建筑群落,“客官可要停船一观?”

李白并未立刻回答,他深吸了一口带着水腥气的冷风,缓缓吟道:“‘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前人风骨,岂可不亲往拜谒?”他转过身,眼中闪烁着一种我极为熟悉的光芒——那是灵感与激情迸发前的征兆,但此次,却又混杂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悲悯与愤懑。“青玄,随我上岸。带上方才沽来的那坛‘楚醴’。”

我的心微微一紧。我知道,此去绝非寻常游览。自我凭借“未来”的诗篇见解与他不拘一格的性情投了他的缘,被他收为记名弟子,一路同行,诗酒唱和,虽时有妙语得他赞赏,但我深知,那更多是占了时代眼光的便宜。真正的、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心与风骨,我尚未真正经受考验。而屈子祠,这片凝聚着华夏文人最深沉悲剧精神与理想光芒的圣地,无疑将成为一块试金石。

拾级而上,古祠静默。岁月的风雨在门楣匾额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庭园古木参天,绿荫如盖,却更添几分幽邃清冷。祠内香火不算鼎盛,只有三两本地乡人在默默打扫。正中供奉的屈原塑像,高冠博带,面容清癯,那微微蹙起的眉峰与望向远方的眼眸,清晰地传递出一种“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无限悲凉与孤独。

李白在塑像前静立良久,一言不发。他亲手拍开酒坛的泥封,将清冽的酒液缓缓酹于神座之前。酒香混合着檀香和古木的陈味,在寂静的空气中弥漫开来,形成一种庄重而令人心绪翻涌的氛围。

“青玄,”他忽然开口,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在这空旷的祠内激起轻微的回响,“你素来见解奇特,言人所未言。今日至此,感受如何?可能解这千古沉郁之一二?”

来了。我心中暗道。这便是我期待的“考验”,在如此厚重的历史与情感重量面前,任何取巧的、来自后世的“知识”都显得苍白。我必须调动全部的真情实感,用这个时代能理解的语言,说出自己的体悟。

我上前一步,与李白并肩而立,仰望着屈原的塑像,斟酌着语句:“先生,弟子愚见。屈子之悲,非在一己之放逐,非在君王的昏聩,甚至非在邦国的沦亡。”

“哦?”李白侧目,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此言何解?”

“其核心,在于‘道’的陨落与‘问’的无答。”我缓缓说道,试图梳理脑海中纷杂的思绪,“屈子心怀美政理想,其‘道’至高至洁,如日月悬天。然则现实污浊,竟无一丝容身之地。这极致的理想与极致的黑暗碰撞,产生的非仅是个人命运的悲剧,更是对天地秩序的强烈质疑。故而他有《天问》,问天问地问鬼神,问尽宇宙玄黄,实则是在叩问这命运不公、公道何存的终极命题。他的沉江,非是怯懦逃避,而是以最决绝的方式,用生命向这无情的世界发出了最后、也是最沉重的一问。此问,千年以来,犹在耳畔。”

我将目光从塑像移向祠外阴沉的天穹,仿佛能看见那个披发行吟的身影。“所以,弟子在此感受到的,并非单纯的哀伤,而是一种源自生命本源的力量——一种敢于以个体之渺小,去质问宇宙之宏大、命运之无常的勇毅与悲壮。这份力量,足以撼动后世无数仁人志士的心魄。”

李白听罢,久久沉默。他再次看向我时,目光中少了几分平日里的随意,多了几分郑重。“‘道之陨落,问之无答’……好,说得好啊!”他长叹一声,“不想你年岁尚轻,竟能窥见屈子心中最深沉的痛楚。不错,其哀其怨,早已超越个人际遇,直指大道本源。这份洞察力,青玄,你确有慧根。”

他顿了顿,语气转而激昂:“然,既知此问无答,我辈又当如何自处?莫非只能效仿先贤,抱石沉沙,以死明志?”

这突如其来的反问,像一道闪电劈入我的脑海。我知道,这是考验的深化,是李白在借屈原的命题,探寻我自身的“道”与“志”。我若回答得流于表面,或仅仅是重复前人感慨,必然无法令他满意。

正当我凝神思索,准备将心中所想和盘托出之际,祠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只见几名身着锦袍、看似文人模样的男子,在一群仆从的簇拥下,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为首一人,约莫四十岁年纪,面白微须,神态间带着几分矜持与傲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黄鹤楼情缘请大家收藏:()黄鹤楼情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们显然也看到了我们,目光在李白的青衫与我的布衣上扫过,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那为首之人径自走到屈原像前,随意拱了拱手,便转身对同伴高谈阔论起来。

“屈子虽忠,然不识时务,不懂变通,一味孤高自许,终至身死国灭,实非智者所为。”那白面文人摇头晃脑,言语间充满了事不关己的评点,“若当时能稍作隐忍,曲意逢迎,未必不能如张仪、苏秦一般,成就一番功业。可惜,可惜了啊!”

他身旁几人纷纷附和,言语间竟将屈原的忠贞与后世的权谋之术相提并论,甚至隐晦地暗示其“迂腐”。

我心中一股无名火陡然升起。在这些庸人眼中,那份光照千古的忠魂与气节,竟成了可以权衡利弊、计较得失的生意经?李白的脸色也瞬间沉了下来,方才那份沉静的悲悯被冰冷的怒意所取代。

“住口!”不等李白发作,我已一步踏出,声音因愤怒而略显尖锐,“尔等何人,安敢在屈子祠前妄议先贤,亵渎忠魂!”

那白面文人被我这突如其来的呵斥弄得一愣,随即面露愠色:“你是何人?我等在此论史,与你何干?”

“论史?”我冷笑一声,心中那份来自现代的对独立人格与理想主义的尊崇,与此刻目睹亵渎的愤怒交织在一起,言辞变得锐利起来,“尔等这不是论史,是坐井观天,以燕雀之心,妄度鸿鹄之志!屈子所求,乃是以生命践行心中之道,岂是尔等口中‘功业’二字可以衡量?他所叩问的,是天地间最根本的公理与正义,岂是尔等这等曲意逢迎、苟且偷生之辈所能理解?”

我越说越激动,仿佛要将穿越以来对这个时代某些陈腐观念的不满一并倾泻:“你们只看到他沉江的‘不智’,可曾看到他《离骚》的瑰丽?只看到他政治的‘失败’,可曾看到他精神的永恒?他的血泪化作了楚地的兰蕙,他的魂魄融入了华夏的脊梁!后世多少仁人志士,在黑暗中凭吊屈子,汲取力量,砥砺前行!你们今日在此轻飘飘一句‘不识时务’,不仅侮辱了屈子,更侮辱了千百年来所有为理想、为道义而抗争的灵魂!”

这一番疾言厉色的驳斥,如同连珠炮般,将那几人震得目瞪口呆,面红耳赤,一时竟无言以对。祠内原本打扫的乡人也停下了动作,惊异地看着我这边。

李白站在我身后,我能感觉到他投来的目光,那目光中充满了惊讶、赞赏,甚至还有一丝……欣慰?他没有说话,但那种无声的支持,比任何言语都更有力量。

那白面文人羞恼交加,指着我:“你……你强词夺理!”

“非是强词夺理,”李白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他缓步上前,与我并肩,目光如电扫过那几人,“是我这弟子,道出了尔等不愿听、亦听不懂的真言。屈子精神,皓如日月,岂容屑小置喙?若再敢出言不逊,休怪李某人不客气!”

李白的名头与气势,显然震慑住了对方。那几人面面相觑,终究没敢再多言,悻悻然地快步离开了屈子祠。

祠内重新恢复了寂静,但气氛已与方才截然不同。经过这一番激烈的交锋,空气中仿佛还残留着思想的火花与碰撞的余温。

李白转过身,面对着我,脸上再无半分怒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神情,有激赏,有感慨,更有一种找到同道般的欣喜。“好!骂得好!”他重重一拍我的肩膀,力道之大,让我踉跄了一下,“青玄,今日方知,你不仅有慧根,更有风骨!见贤思齐,见不贤而怒斥之,方是读书人本色!方才你那番话,掷地有声,深得我心!”

他仰头大笑,笑声在祠内回荡,驱散了先前因那几人带来的污浊之气。“哈哈哈哈哈!痛快!当真痛快!能收你为弟子,是李太白之幸也!”

得到李白如此直白而热烈的赞赏,我心中亦是激荡不已。这并非因为几句夸赞,而是因为我感到,自己终于不再是那个仅仅依靠“先知”取巧的异乡人,而是在精神层面,真正地与这位伟大的诗人,与脚下这片厚重的土地,产生了深刻的共鸣。

“先生过誉了,弟子只是……情之所至,不能自已。”我平复了一下心绪,谦逊道。

李白摆摆手,示意我不必自谦。他的目光再次投向屈原的塑像,眼神变得悠远而坚定。“屈子之问,或许永无答案。但我辈文人,立于天地之间,所求者,不正是这份‘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着,这份敢于向一切不公与黑暗发出质问的勇气么?”

他猛地拉起我的手臂:“走!回船上去!如此心境,岂能无诗?我要作一首《吊屈子》,你需在一旁好好看着,看着为师如何以手中之笔,承接这千古一问!”

我们快步走出屈子祠,将那片圣洁而沉重的空间留在身后。江风扑面,带着水汽,竟让人感到一丝畅快。

回到船上,李白立刻命船家取来纸笔,他立于船头,任凭江风吹乱长发,凝视着奔流的汨罗江水,胸中似有惊涛骇浪在酝酿。他提起笔,蘸饱了浓墨,那姿态,仿佛不是要书写文字,而是要劈开这沉郁的天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黄鹤楼情缘请大家收藏:()黄鹤楼情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然而,笔锋悬于纸上方寸之间,他却久久未能落下。他的眉头紧锁,嘴唇抿成一条坚毅的线,那股磅礴的诗意似乎在他体内左冲右突,寻找着宣泄的出口,却又被某种更深沉的力量所阻滞。

我屏息凝神,不敢打扰。我知道,他正在与千年前的灵魂进行着最深层次的对话,正在将方才在祠中的一切感悟、愤懑、激昂与悲悯,熔铸成不朽的诗句。

时间一点点流逝,只有江水奔流的声音。终于,他手臂一动,笔尖猛地触碰到雪白的纸面——

可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打破了江边的宁静。只见一匹快马沿着江岸飞驰而来,马上骑士风尘仆仆,目光锐利地扫过江面,最终定格在我们这艘船上。那人勒住马缰,扬声高喊,声音清晰地穿透江风:

“前面船上的,可是陇西李太白先生?京中故人有急信托某送达!”

李白即将挥洒的诗兴骤然被打断,他举着笔,愕然回头望去。

京中故人?急信?

我的心也随之一沉。在这远离长安的荆楚之地,是谁,又会带来怎样的消息,竟能如此精准地找到我们?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像一块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瞬间搅乱了方才凝聚的所有诗意与心境。

那封来自权力中心的信,带着北方的风尘与未知的变数,正等待着我们开启。而李白的《吊屈子》,那承载着千古一问的诗篇,还能顺利诞生吗?

江风更冷了。

喜欢黄鹤楼情缘请大家收藏:()黄鹤楼情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