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黄鹤楼情缘 > 第31章 江心雾锁谪仙语

黄鹤楼情缘 第31章 江心雾锁谪仙语

作者:贾文俊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12 18:41:51 来源:全本小说网

第31章:江心雾锁谪仙语

长江的夜,并非总是静谧。船行至西陵峡口,一股不知从何而起的浓雾,如同巨大的灰色幔帐,将天地山河严严实实地笼罩了起来。我们的座舟仿佛被吞噬进一头巨兽的腹中,四周唯有粘稠的、翻滚的白,连滔滔江流的声音,都被这无边的寂静吸收,变得沉闷而遥远。船工们早已降下风帆,用长篙探着水下礁石,吆喝声在雾中传递,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惊惶。我站在船舷边,伸手触及那冰凉的湿气,心头莫名一紧——这雾,浓得反常,浓得妖异。

李白却对这片险恶的迷雾视若无睹。他斜倚在舱房门边,手中拎着一个快见底的酒葫芦,目光穿透浓雾(或者说,他看的本就是比雾更深远的东西),朗声笑道:“好雾!遮天蔽月,蔽却俗眼,正合吾辈倾谈。小子,过来。”

我应声过去,在他身旁的蒲团上坐下。船在微澜中轻轻摇晃,灯火在雾里晕开一团昏黄的光圈,将他的面容映照得有些朦胧,唯有那双眼睛,亮得惊人,如同蛰伏在云雾中的星子。

“白日里你所吟那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气象已开,窥得唐人堂奥之妙。”他灌了一口酒,语气随意,却字字敲在我的心坎上,“然则,汝之诗才,如这江上之雾,时浓时淡,时清时浊。浓时,有惊人之语,似得天授;淡时,基础虚浮,格律生疏。怪哉,怪哉!”

我背后瞬间沁出一层冷汗。他果然察觉了!我这“诗词天分”,本就是建立在巨人的肩膀之上,靠着超越千年的见识和背诵的千古名句撑场面,真论到基本功、诗歌源流、时代风骨,我这半吊子水平,在诗仙面前简直无所遁形。

我强行镇定,斟酌着词句:“先生明鉴。弟子……弟子往日多是自家胡乱揣摩,偶有所得,也是灵光一现,不成系统。根基浅薄,让先生见笑了。”

“见笑?”李白嗤笑一声,挥袖带起一阵酒风,“我李太白一生,笑过蓬蒿人,笑过权贵侯,却从不笑真心向学之人。你之症结,不在于天赋,而在于‘无根’。”

他目光炯炯地看向我,仿佛要直视我灵魂深处那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秘密:“汝之诗,有情,有景,偶尔竟有超脱此世之思,偏偏少了最关键的——‘魂’。这诗魂,非凭空而来,它蕴藏在屈子《九歌》之瑰丽,《离骚》之不屈里,回荡在湘妃竹斑驳的泪痕里,镌刻在楚地山川每一道险峻的褶皱之中!你可知,为何带你入此荆楚腹地,行于此大江险峡之上?”

我若有所悟,抬头望向舱外那无边无际的混沌:“先生是要我……寻根?”

“然也!”李白猛地一拍大腿,声若洪钟,在这寂静的雾夜显得格外清晰,“诗者,天地之心,山川之灵也。不感其雄浑,不体其幽深,不悟其沧桑,徒然摹写词句,不过是纸上画魂,笔下枯木!你看这雾——”

他伸手指向舱外,袖袍在雾气中划开一道痕迹:“常人只见其阻路,其迷航。而我见之,此乃天地之呼吸,是水汽与山灵的交媾!它遮蔽了寻常路径,却也逼得你不得不收起外放的耳目,转向内求,去听这江流的脉搏,去感这峡谷的呼吸,去与你脚下的船,与你自身的性命,做最坦诚的对话!”

这一番话,如同惊雷,在我脑海中炸开。这不只是作诗的教诲,这近乎于道!是从方法论直指本心境的锤炼。我正沉浸在这震撼之中,却见李白忽然收了豪迈之态,眉头微蹙,侧耳倾听。

江雾深处,隐约传来一阵奇异的声响。并非风声水声,也非鸟兽鸣叫,那声音飘忽不定,似吟似唱,带着某种古老的、悲怆的调子,夹杂在流水与风掠过峭壁的呜咽中,时断时续。

船头的船工们也听到了,几人聚在一起,面带惧色,低声议论起来。隐约有“鬼哭”、“水妖”、“屈原大夫显灵”之类的字眼飘入耳中。

李白眼中却爆发出强烈的光彩,他非但无惧,反而显得异常兴奋:“来了!想不到在这锁江大雾之中,竟能遇此机缘!小子,仔细听!这便是楚地之魂的呜咽!”

他站起身,走到船头,任凭雾气濡湿他的衣衫。那奇异的吟唱声愈发清晰,如泣如诉,仿佛在讲述一个沉埋千年的悲壮故事。李白凝神静听,手指随着那调子轻轻叩击着船板,整个人似乎都已与这雾、这声、这脚下的长江融为一体。

他忽然回头,目光灼灼地盯住我,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探寻:“此声幽怨千古,非寻常渔歌。汝素有机辩,思绪奇崛,且试言之,此乃何故?”

我的心猛地一跳。这是一个考验,一个比即兴作诗更难的考验!他不仅要考校我的机智,更是在探问我对于楚地文化、对于那种秘传说的理解深度。我大脑飞速运转,将穿越前关于三峡、关于屈原的所有知识碎片拼凑起来。民间的“鬼哭”之说自是迷信,但空穴来风,未必无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黄鹤楼情缘请大家收藏:()黄鹤楼情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就在那吟唱声达到一个凄厉的转折点时,一个大胆的、结合了现代地理知识和古代传说的大胆猜想,骤然划过我的脑海。

我深吸一口冰凉的、带着水汽的空气,向前一步,与李白并肩立于船头,望向那声音传来的方向,用尽可能沉稳的语调说道:“先生,或许……我们听到的,并非鬼神之泣。”

“哦?”李白挑眉,示意我继续。

“弟子曾闻,三峡水道,暗礁密布,下有潜流,中有孔窍洞穴,错综复杂。当江流以特定速度和角度穿过这些孔穴,激荡回旋,便可产生异声,如埙如箫,如泣如歌。加之今夜大雾,声音穿行其间,折射叠加,更显空灵诡谲。”我一边说,一边观察着李白的反应,见他若有所思,便壮着胆子,将那个名字掷出,“此地已近秭归,正是三国大夫沉江殉国之处。百姓感念其忠魂,世代传唱《九歌》、《招魂》,其情其景,与这山川地理之异象相合,故将此天籁之音,附会为屈子悲歌、湘妃夜哭,以此寄托千年不灭的哀思与敬仰。”

我说完了,舱前一片寂静。船工们目瞪口呆地看着我,显然被我这一套“科学”加“人文”的解释给镇住了。而李白,他久久没有言语,只是凝视着浓雾深处,那奇异的吟唱声依旧在持续,仿佛在为我的话语做着注脚。

良久,李白才缓缓收回目光,重新落在我身上。那眼神极其复杂,有惊异,有赞赏,有探究,甚至还有一丝我无法理解的、极其深邃的恍然。

他并未直接评价我的推论对错,只是仰头将葫芦中最后一点酒饮尽,随手将空葫芦抛入江中。那葫芦在墨色的江面上打了个旋,立刻便被浓雾和暗流吞没。

“天籁之音……山川地理之异象……附会千年哀思……”他低声重复着我话里的几个关键词,每一个字都念得很慢,很重。忽然,他纵声长笑,笑声穿透浓雾,竟似乎将那诡异的吟唱声都压下去了一瞬:“哈哈哈哈哈!好一个‘附会’!好一个‘寄托’!小子,你可知你此言,近乎于‘道’矣!”

他猛地一拍我的肩膀,力道之大,让我一个趔趄:“世人皆云屈子魂灵不灭,徘徊江上,悲歌不断。然则,魂灵何以千年不散?正因有其山川为之显形,有其百姓为之传声!是这楚地的风,楚地的水,楚地的人心,共同养着这一口不屈的浩然之气!你所言地理之异象,便是其形;百姓之附会哀思,便是其神!形神相合,方为真正的——诗魂!”

他眼中闪烁着狂喜的光芒,如同发现了绝世的瑰宝:“妙极!妙极!这一趟雾夜行舟,听得此千古幽声,已是不虚此行。更得汝此解,如拨云见日,点破玄机!吾道不孤,吾道不孤啊!”

他的兴奋感染了我,让我也暂时忘却了身处诡异雾境的忐忑。然而,就在这情绪高涨之际,李白的笑声却戛然而止。他的目光越过我的肩头,锐利地射向船尾后方的浓雾,脸色骤然沉了下来,浮现出一抹罕见的凝重。

我顺着他的目光回头望去,心头猛地一沉。

只见在我们船只后方不远处的雾气中,不知何时,悄然亮起了几点微弱的、昏黄的灯光。那灯光朦朦胧胧,依稀勾勒出两艘船的轮廓,比我们的客舟要显得庞大、笨重不少。它们不似寻常商旅货船,更无渔舟的轻灵,就那样沉默地、不即不离地缀在我们后面,像两条盯上了猎物的阴影中的鳄鱼。

是巧合,还是……

船工们也发现了身后的不速之客,一阵压抑的骚动立刻在船上蔓延开来,比刚才听到“鬼哭”时更加恐慌。

李白收回目光,与我对视一眼,他压低声音,只用我们两人能听到的语调,一字一句地说道:

“看来,这江上的‘雾’,比我们想的,要深得多。”

浓雾依旧锁江,而那来自后方的、沉默的威胁,让这个夜晚,陡然变得杀机四伏。

喜欢黄鹤楼情缘请大家收藏:()黄鹤楼情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