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黄鹤楼情缘 > 第66章 墨痕断处是江声

黄鹤楼情缘 第66章 墨痕断处是江声

作者:贾文俊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12 18:41:51 来源:全本小说网

夜色如墨,浸透了江夏城。李沛然坐在窗前,指尖无意识地敲打着那本记录着“未来”的笔记,窗外传来的更梆声,一声声,仿佛敲在他的心上。许湘云推门进来,带进一身微凉的湿气和水汽,她的脸色在昏黄的油灯下,显得格外凝重。

“查清楚了,”她声音压得极低,像是怕惊扰了这沉沉的夜,“崔明远这次,是要在‘文心雅集’上,用‘诗鬼’之事,彻底坏了你的名声。”

“文心雅集”,乃是江夏刺史府牵头举办的半官方诗会,规格之高,远非他们之前参与的那些民间诗社可比。能接到邀请,本是对李沛然近来声名鹊起的一种认可。然而,这份认可,此刻却成了崔明远精心挑选的陷阱。

许湘云在李沛然对面坐下,眉宇间带着连日奔波的疲惫,更带着一丝冷冽:“他买通了几个落魄文人,准备在雅集上当众发难,质问你为何对李贺(诗鬼)之诗风、生平典故如数家珍,却自言不通晚唐诗。他们会咬死,你若非欺世盗名,提前窃阅了某位大家未流传的手稿,便是……身负邪异,能知后世之事。”

房间里的空气瞬间凝滞。唐代虽风气开放,但对“妖异”、“未卜先知”之事,依然存有极大的恐惧和排斥。这已不是简单的文人相轻,而是要将李沛然彻底打入万劫不复之地。一旦沾上这等嫌疑,别说寻找李白,他们在江夏城都将无立足之地。

李沛然闭上眼,脑海中飞速掠过与崔明远数次交锋的画面。那锦衣公子哥儿眼中日益积累的嫉妒与怨毒,终于在此刻图穷匕见。他利用的,正是李沛然知识体系中最致命的时间漏洞——一个自称博闻强识却并非家学渊源的年轻人,如何能对中晚唐才大放异彩的李贺,有着超越时代的深刻理解?

“我们的‘信息差’,这次成了最大的破绽。”李沛然的声音有些干涩。

许湘云点了点头,眼神却异常坚定:“所以,我们不能被动接招。得在他发难之前,先把这‘漏洞’补上,或者……把水搅浑。”

接下来的两天,两人分头行动。许湘云再次发挥了她的社交天赋和美食攻势。她精心制作了几样小巧别致的现代点心,借着给柳莺儿送新曲词的机会,再次拜访了这位江夏名伎。

雕花精美的阁楼里,熏香袅袅。柳莺儿捻起一块杏仁瓦片,眼中露出惊喜,轻轻咬下,酥脆声伴随着杏仁的焦香,让她满足地眯起了眼。“湘云妹子这手艺,怕是宫里的御厨也未必及得上。”她笑语盈盈,气氛融洽。

许湘云顺势叹道:“姐姐喜欢就好。只是近日,沛然他为了准备‘文心雅集’,查阅古籍,废寝忘食,人都清减了些。他偶然读到一些残句,风格奇崛险怪,似非盛唐气象,心向往之,却又遍寻不得全璧,甚是苦恼。”她巧妙地将李贺的诗风特点,模糊成了李沛然从“古籍残卷”中所得。

柳莺儿何等聪慧,放下茶盏,用锦帕拭了拭嘴角,似笑非笑:“哦?不知是怎样的残句,能让李郎君如此挂心?”

许湘云吟出两句经过李沛然谨慎筛选,确保在这个时代绝无流传可能的李贺诗句:“‘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沛然说,此等鬼斧神工,闻所未闻,心痒难耐,只想寻其源头,或能从中悟得几分真意,助益诗道。”

柳莺儿沉吟片刻,她交游广阔,三教九流皆有接触,消息极为灵通。她纤细的手指在琴弦上无意识地拨弄了一下,发出一声清越的短音。“这般风格……我倒想起一人。”她抬眼看向许湘云,“城西栖云观,有一位挂单的云游道人,号‘玄玦子’。此人行为怪诞,嗜酒如命,却据说珍藏了不少孤本、残卷,尤好收集这些‘不合时宜’的奇诗怪句。只是他脾气古怪,等闲人不见。”

与此同时,李沛然则再次拜访了茶楼张翁。他没有直接询问李贺,而是与张翁探讨起古今诗风的流变,从建安风骨谈到当下的开元气象,再“不经意”地引申开去:“晚生曾于梦中,偶得数语,如‘羲和敲日玻璃声’,光怪陆离,不知其解。张翁博闻,可知前人可有此类笔触?”

张翁捋着胡须,浑浊的老眼闪过一丝精光,他慢悠悠地斟上一杯茶:“后生,梦中之语,做不得数。不过这天地之大,无奇不有。诗之一道,也非只有一条坦途。老夫年轻时,也听说过一些隐士、异人,笔下文字,迥异于常。或许……只是你机缘未到,未曾得见其全貌罢了。”这话说得圆滑,既未点破,却也留了一丝余地,暗示这种“异常”并非完全无法解释。

两条线索,指向了同一个方向——将李贺的诗,归于某个不为人知的“隐逸诗人”或“前朝残卷”。虽然牵强,但在没有更好办法的情况下,这是唯一能自圆其说的策略。

“文心雅集”当日,设在临江的一处园林之中。曲水流觞,丝竹绕梁,衣冠云集。崔明远一身华服,在一群拥趸的簇拥下,意气风发,看向李沛然的眼神,带着猫捉老鼠般的戏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黄鹤楼情缘请大家收藏:()黄鹤楼情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诗会过半,酒酣耳热之际,果然,一个被崔明远收买的青衣文人率先发难,矛头直指李沛然,将许湘云那日对柳莺儿吟出的诗句稍加改动,便质问其出处,并步步紧逼,质疑李沛然学问的来历。

场间顿时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李沛然身上。崔明远嘴角噙着一丝冷笑,等待着他预想中的慌乱与支吾。

李沛然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站起身,走到场中,对着主位的刺史和众宾客团团一揖,神色平静,甚至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怅惘。

“诸位先生垂询,晚辈不敢隐瞒。”他声音清朗,压过了江风的呜咽,“此等诗句,确非晚辈所能作出。乃是晚辈少时,于巴蜀山中,偶遇一位避世隐居的长者,姓李名讳不详,自号‘寒庐居士’。他性情孤高,诗风奇绝,尤擅描绘鬼神幽冥之界。晚辈有幸,得他青眼,侍奉笔墨数载,耳濡目染,记下了一些残章断句。可惜,居士生前诗作,大多随他仙去而焚毁,未曾流传于世。晚辈每每念及,常觉痛惜,故在平日谈论中,偶有提及,实是情难自已,欲为居士留存一丝文脉,绝无窃名之意。”

他这番说辞,是与许湘云反复推敲过的。将时间推到“少时”,地点放在“巴蜀山中”(李白也曾隐居蜀中,增加可信度),人物设为已故的“隐士”,死无对证。既解释了诗风的来源,又将“不通晚唐”的原因归结为隐士作品未曾流传,逻辑上勉强能自洽。

那青衣文人一愣,显然没料到李沛然早有准备,且编造得如此详尽。他还要再逼问细节,李沛然却话锋一转,面向滔滔江水,朗声道:“居士曾言,‘笔补造化天无功’。其志在于以心源之力,补造化之缺憾。此等气魄,沛然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今日恰逢其会,诸位皆当世才俊,若论诗之奇崛险怪,追慕前人遗风,何不就此江声月色,各展才情,一试锋芒?岂不比追究几句无主残诗,更显我辈风流?”

他巧妙地将话题从“追究来历”转移到了“比拼才情”上,更借用了李贺“笔补造化天无功”的原句,将其归于那虚构的“寒庐居士”,瞬间拔高了自己话语的格调,也激起了在场文人的好胜之心。

果然,此言一出,不少人纷纷附和。崔明远脸色铁青,他精心布置的杀招,竟被对方以一番真假难辨的“山中奇遇”化解于无形,还反将一军,成了李沛然展现“师承”与胸怀的垫脚石。

然而,就在气氛稍缓,众人准备开始新一轮唱和之时,崔明远身后一位一直沉默寡言、眼神阴鸷的中年文士,却缓缓开口,声音沙哑:“李公子所述,确是一段奇缘。不过,据闻那位栖云观的玄玦道人,亦收藏有类似风格的残卷,且对此极为珍视,从不示人。不知公子所说的‘寒庐居士’之作,与玄玦道人所藏,可有渊源?还是说……这世间‘奇崛’之诗,未免太多了些?”

这话如毒蛇吐信,阴险至极。他直接将矛头引向了李沛然刚刚借助的“掩护”——玄玦道人。若两者对质,或者玄玦道人根本否认,李沛然的谎言将瞬间被戳穿!

李沛然心头猛地一沉,背后瞬间沁出冷汗。他千算万算,没想到崔明远竟然也知道了玄玦道人的存在,并且在此刻发起了致命一击。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比之前更加锐利,充满了探究与怀疑。江风更急,吹得他衣袂翻飞,仿佛要将他孤立在这旋涡中心。他该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局?那从未谋面的玄玦道人,究竟是救星,还是催命符?

喜欢黄鹤楼情缘请大家收藏:()黄鹤楼情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