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黄鹤楼情缘 > 第65章 舌战群儒 破局显锋芒

黄鹤楼情缘 第65章 舌战群儒 破局显锋芒

作者:贾文俊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12 18:41:51 来源:全本小说网

第65章 舌战群儒,破局显锋芒

李沛然话音落下的瞬间,满堂文士的哄笑声如同潮水般涌来,几乎要掀翻“集贤苑”的屋顶。他站在场中,手心因紧握而微微出汗,面上却竭力维持着镇定。角落里的许湘云,心脏更是提到了嗓子眼——她知道,崔明远精心布置的陷阱,终于图穷匕见。

今日这场由江夏别驾做东的“暮春诗会”,本是本地文坛一大盛事。李沛然凭借近来积累的些许声名,以及与茶楼张翁、歌伎柳莺儿的人脉,好不容易才获得了一张请柬,意在拓展交际,进一步打探李白消息。却不料,这雅集从一开始就透着不寻常。

崔明远一身锦袍,早早便与几位相熟的学子占据了上首位置,谈笑风生间,目光却时不时扫向门口,带着一丝猫捉老鼠般的戏谑。待李沛然与许湘云一同前来(许湘云是以协助后厨制作新式茶点的名义跟来),崔明远嘴角那抹冷笑便再未散去。

诗会前半程风平浪静,行酒令、赏春景,偶有诗作传出,也算中规中矩。李沛然谨言慎行,只在自己确有把握的品评环节,引经据典,说了几句颇有见地的话,引得几位老成持重的文士微微颔首。然而,就在气氛渐趋融洽之时,崔明远突然长身而起,向主位的别驾大人躬身一礼。

“大人,今日高朋满座,群贤毕至,若只寻常吟咏,未免乏味。晚辈听闻这位李沛然李兄,虽来历不明,却学究天人,于诗词一道见解独到,每每有惊世之论。”他语带“推崇”,目光却锐利如刀,“恰巧,晚辈近日偶得一首古诗残篇,词句精妙,意境高远,奈何才疏学浅,竟不知其出处作者,心中耿耿。不若借此良机,请李兄为我等解惑,一展其博学,亦让我等开开眼界,如何?”

此言一出,满场目光瞬间聚焦于李沛然身上。来历不明、惊世之论、博学……这些词组合在一起,充满了诱导与陷阱。许湘云在角落捏紧了裙角,她清楚地看到崔明远眼中闪过的得意。这是一场阴谋,若李沛然接不下,便是徒有虚名,此前积累的名声将毁于一旦;若接下却答不出,更是坐实了“虚妄”之名。

李沛然心念电转,已知无法推脱,只得在众人注视下缓步走出席位,沉声道:“崔兄过誉,沛然不敢当。既蒙抬爱,愿闻其详。”

崔明远微微一笑,带着胜券在握的从容,朗声吟道:“‘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此诗气象雄浑,格局开阔,绝非寻常诗人手笔。李兄,请指教,此诗为何人所作?又出自何典?”

诗一出口,满座皆静。这诗句确实磅礡大气,令人神往,但在场诸人面面相觑,竟无一人听闻过。所有人的目光都再次投向李沛然,带着好奇、审视,以及一丝等着看笑话的玩味。

李沛然在听到第一句时,内心便掀起了惊涛骇浪。这诗,他太熟悉了!这正是诗仙李白的名篇《关山月》!然而,一个冰冷的事实瞬间攫住了他——根据他所知的历史,李白此诗应作于天宝年间,而如今是开元盛世,时间对不上!这首诗,极有可能尚未问世!

崔明远从哪里得来的?是他也遇到了什么奇人异事,还是……这根本就是他设下的局?找一位高手模仿李白风格提前写出部分诗句,或者干脆就是他自己苦心模仿所作,目的就是用一个在“当下”不存在的“古籍”来刁难他!

冷汗,悄无声息地浸湿了李沛然的内衫。他若直言这是李白之作,崔明远只需一句“李白何人?此诗我等从未听闻”,他便无法自圆其说,甚至可能被斥为胡言乱语,攀附一个不存在的名人。若他说不知,则正中崔明远下怀,坐实了“才疏学浅”之名。

时间仿佛凝固。堂下的哄笑声愈发刺耳,崔明远脸上的笑容也愈发张扬。他甚至好整以暇地补充道:“怎么?连这般卓绝的诗句,李兄竟也未曾听闻?看来,坊间传闻,多有言过其实之处啊。”

许湘云心急如焚,她虽不知具体关节,但看李沛然骤然苍白的脸色和长时间的沉默,便知他遇到了极大的难题。她的大脑飞速运转,思考着破局之法。

就在李沛然几乎要被这无形的压力压垮,准备冒险一搏,坦言此诗风格近李太白时,一个细微的声音在他脑海深处响起,那是穿越前在图书馆翻阅古籍扫描件时偶然一瞥的记忆碎片——某本宋代笔记中,似乎提及唐代有一失传甚久的诗人,其残句曾被误收入后世李白的集子……

与此同时,角落里的许湘云急中生智,趁着无人注意,悄悄将一枚随身携带、用于制作香料的干柠檬片掰下一小块,弹向场中一名正捋须微小、看似与崔明远交好的文士。那文士忽觉喉间一痒,一股强烈的刺激感涌上,忍不住“阿嚏”一声,打了个极其响亮的喷嚏,涕泪横流,顿时吸引了片刻的注意力。

这短暂的骚动,给了李沛然宝贵的喘息之机,也让他脑中那点模糊的记忆瞬间清晰起来!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气血,脸上故意露出一丝困惑,继而转为一种带着些许怜悯的“恍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黄鹤楼情缘请大家收藏:()黄鹤楼情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抬手,虚压了一下尚存零星笑意的场面,声音清晰而平稳地响起:“崔兄,诸位,请稍安勿躁。此诗……沛然确实未曾于任何传世典籍中见过。”

话音刚落,崔明远眼中精光暴涨,嘴角的弧度几乎抑制不住。

然而,李沛然话锋陡然一转,目光如炬,直射崔明远:“不过,正因崔兄提及,倒让沛然想起一桩文林旧案,一段几乎被时光掩埋的公案!”

他语惊四座,连主位上的别驾大人都微微前倾了身体。

“崔兄所得,是否为一材质特殊、略有残损的旧帛书?上书字迹乃前朝笔法?”李沛然依据那本宋代笔记的模糊记载,大胆猜测。他注意到崔明远在听到“旧帛书”时,瞳孔几不可察地收缩了一下,心中顿时有了底气。

“此诗,并非无名之作,其作者,乃南朝刘宋时一位名曰‘江淹’的别驾!”李沛然掷地有声。他巧妙地偷换了概念,将笔记中提及的“江总”(南朝陈诗人)与“吴均”(南朝梁诗人)的残句争议,模糊成了更为人知的“江淹”(南朝文学家,江郎才尽典故的主人公),并信口胡诌了一个“别驾”的官职,既抬高了诗作来历,又暗合了今日诗会主人的身份,可谓一石二鸟。

“据野史杂闻零星记载,江别驾此诗原题《边塞行》,全篇共十二句,崔兄所吟,正是其开篇四句!此诗因其意境超迈,曾一度被误传为后世某位不世出的天才之作,然考其源流,确为江淹早年游历边塞时所着,只是年代久远,诗稿散佚,仅余残句,不载于正集,故知者甚少。”

他顿了顿,环视全场,见众人皆是一脸震惊与茫然,便继续加大筹码,朗声将《关山月》剩余他所能记起的句子娓娓道来:“……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当他将这首“完整”的《边塞行》吟诵完毕,整个集贤苑已是鸦雀无声。那雄浑苍凉的意境,完整连贯的叙事,尤其是“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的沉痛,与“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的绵长思情,深深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这绝非临时拼凑所能为,若非古人之作,那眼前这李沛然的才情,未免太过可怕!

李沛然看向脸色已然变得铁青的崔明远,语气带着一丝惋惜与质问:“崔兄,不知献此残篇于你之人,可曾告知你此诗真正来历?还是……他有所隐瞒,故意以此考验,或是……误导于你?若因此让崔兄在诸位面前有所误会,沛然深感遗憾。毕竟,探寻古籍,考据源流,最忌一知半解,以讹传讹啊!”

这一番连削带打,引经据典(虽然是编的),不仅完美“解答”了难题,将一首不存在的“未来之诗”合理“归位”于历史,更反将一军,暗示崔明远要么是被人蒙骗的蠢材,要么就是居心叵测、用不完整的知识来构陷他人的小人。

场中形势瞬间逆转。先前嘲笑李沛然的人,此刻看向崔明远的目光充满了玩味和审视。几位老文士更是抚掌赞叹:“原来如此!竟是江淹别驾遗珠!”“李公子博闻强识,竟连这等冷僻典故都了然于胸,佩服,佩服!”

别驾大人也微微颔首,看向李沛然的目光中多了几分真正的欣赏。崔明远站在那里,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他精心准备的杀手锏,不仅未能伤敌分毫,反而成了对方扬名立万的垫脚石,更让自己陷入了极其尴尬的境地。他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任何辩解在此刻都显得苍白无力。

许湘云长长舒了一口气,后背已被冷汗湿透。她看着场中那个虽然面色微白,但身姿依旧挺拔,在众人赞叹目光中从容揖手回礼的李沛然,心中充满了骄傲与后怕。

诗会最终在一片对李沛然“博学”的称赞声中落幕。崔明远悻悻离去时,那阴鸷怨毒的一瞥,让许湘云明白,此事绝不可能就此了结。

夜色中,两人回到暂居的小院,皆感疲惫,却无睡意。

“沛然,”许湘云斟上一杯热茶递过去,声音带着一丝忧虑,“你今天反应真快,那段‘江淹别驾’的公案,编得真是天衣无缝。但是……那首诗,我听着怎么那么像……”

李沛然接过茶杯,苦笑着打断她:“湘云,你也听出来了?没错,那就是李白的诗,《关山月》。”

许湘云倒吸一口凉气:“那……那崔明远他……”

“这正是我最担心的地方。”李沛然眉头紧锁,压低声音,“他怎么可能知道这首诗?除非……他也和我们一样,或者,他背后有知晓‘未来’的人。这次我们侥幸过关,但崔明远吃了这么大一个亏,绝不会善罢甘休。我怀疑,他下一步的动作,恐怕会更直接,更危险。我们……或许已经触及了某个不该触及的秘密。”

窗外,夜风拂过树梢,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隐藏着无数双窥探的眼睛。

喜欢黄鹤楼情缘请大家收藏:()黄鹤楼情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