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 > 第232章 鸿鹄之志

从宝亲王府道贺回来,英哥儿的重心又回到了学业上。

每日大部分时间,他都在书房里埋头苦读,为明年的春闱会试做准备。休息的间隙,他便跟着冯通译和维尔德神父学习各国语言,听他们讲述海外的新奇事物。

这日午后,阳光暖融融地照进屋里。英哥儿难得放松,陪着母亲王熙凤在炕上逗弄咿呀学语的妹妹晗姐儿。

小丫头挥舞着藕节似的小胳膊,去抓哥哥腰间挂着的玉佩,抓到后就往没长牙的嘴里塞,糊了满手的口水,逗得王熙凤直笑。

“这小皮猴儿,劲儿还不小。”王熙凤笑着把玉佩从女儿手里解救出来,用软布给她擦手,一边对英哥儿闲聊道,“说起来,你姐姐的婚事,这几日又有了新动静。”

英哥儿正拿着一个布老虎吸引妹妹的注意力,闻言抬起头:“哦?怎么?”

王熙凤脸上带着好笑的表情:“说来也巧,就是隔壁新搬来的顾家,让媒人上门来探口风了,为他家的长子顾惟清。”她说着自己都乐了,用手帕掩了掩嘴,“我昨儿跟你姐姐玩笑,说若真嫁到隔壁去,那才好呢!回娘家就几步路的事儿,我想她了,站在墙根儿喊一嗓子她都能听见!”

英姐儿听到“顾惟清”这个名字,心中微微一动。他想起了那个雪夜,透过阿狸的眼睛看到的清朗少年,以及那位教导儿子要心存百姓的父亲顾治远。

他对这户邻居的印象很好,但婚姻大事,仅凭一面之缘远远不够。

“娘,”英哥儿放下布老虎,认真地问,“这顾家公子,为人品性如何?您打听到了吗?”

王熙凤见儿子也关心,便道:“正巧,这顾惟清如今就在金台书院读书。听说是个肯用功的读书种子,年纪不大,却挺沉稳。哦,对了,巧了,他就在你二姑父任教的金台书院读书呢。你若是好奇,改日去找二姑父打听打听不就知道了?”

英哥儿默默记下了这话头,心里有了打算。

母子俩正说着话,王熙凤忽然想起一事,拍了拍额头:“瞧我这记性!光顾着说巧姐儿的事了。英哥儿,你一直惦记着的那些南宁娃娃堂的小伙伴们,前些日子跟着船队,都已经到京城了,如今就分散在咱们府里各处院子,做些跑腿传话的差事。”

“真的?”英哥儿一听,眼睛瞬间亮了,猛地从炕上跳下来,脸上是毫不掩饰的惊喜,“他们都来了?在哪儿?”

他四岁时在南宁的日子,就在娃娃堂和那些孩子们一起玩耍,传授剑术,他是娃娃堂的老大。那些无忧无虑,充满欢笑的日子,是他童年最鲜活的记忆。后来离开父母北上京城,除了父母,最舍不得的就是这些小伙伴。

“看把你急的!”王熙凤见儿子高兴成这样,也笑了,“都在府里呢,还能跑了不成?你自去找他们玩会儿吧,读书也讲究个劳逸结合。”

英哥儿心早已飞走了,但他刚要转身,又一个念头冒了出来。他停下脚步,回头看向母亲,眼睛亮晶晶的:“娘,我有个想法!能不能把这些小伙伴都调到我身边来?我想让他们跟着我一起学习番语!”

“哦?”王熙凤挑了挑眉,有些意外。

“娘您想啊,”英哥儿凑近几步,小脸上满是认真,“咱们家以后的海贸生意越做越大,跟洋人打交道的地方越来越多。光靠请来的通译不够,还得有我们自己信得过的人懂番语才行!这些小伙伴知根知底,从小一起长大,忠诚可靠。现在让他们学,正是时候!以后无论是安排在商船上做通译,还是留在铺子里跟洋商谈买卖,都是顶用的人才!”

王熙凤听着儿子条理清晰的分析,心中又是惊讶又是欣慰。这孩子,心思真是越来越缜密,眼光也放得长远。

这确实是个好主意,培养一批完全属于贾家的番语人才,花费不了多少,潜在的好处却极大。

“这又不值当什么!”王熙凤爽快地一挥手,“既然你有这个心,娘自然支持。正好东边挨着你书房的那片暖阁空着,宽敞明亮,以后就划给你们做学番语的地方!一应纸笔墨砚,娘让人给你们备齐!”

“谢谢娘!”英哥儿欢喜得差点又要蹦起来,他强忍着激动,对着王熙凤行了个礼,“我这就去叫人!”

他像一阵风似的冲出屋子,立刻吩咐自己的小厮:“快去!通知所有从南宁回来的人家,家里九岁到十四岁的孩子,不管现在在哪个院子当差,都到东暖阁来集合!就说我找他们!”

命令传下去没多久,东暖阁里就渐渐热闹起来。

孩子们陆陆续续地来了。他们穿着府里统一发放的棉袄,手脚似乎都有些不知道往哪里放,脸上带着好奇、忐忑和期待,小声地互相打着招呼,目光都聚焦在门口。

英哥儿站在暖阁中央,看着这些熟悉的面孔,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很快,他看到了几个身影。

铁头今年十四岁了,个子窜高了一大截,肩膀宽阔,站在那里像座小铁塔,还是那股憨直莽撞的劲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请大家收藏:()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十二岁的福来白胖白胖的,一双眼睛滴溜溜转着,透着机灵,他悄悄打了个哈欠,似乎刚刚睡醒。

小丫是个梳着双丫髻的十岁小姑娘,脸颊红扑扑的,进门后就安静地站在角落,一双小手拧着自己的衣角,眼睛悄悄打量着暖阁里华丽的陈设。

毛毛十一岁,依旧是那副瘦弱的样子,仿佛风一吹就倒,但英哥儿记得,他有一双无比灵巧的手,小时候用草叶编的小玩意儿最是栩栩如生。

孩子们也都在看英哥儿。眼前的小少爷长高了许多,穿着锦缎长衫,身姿挺拔,虽然脸上还带着稚气,但眼神明亮沉稳,周身有种让他们不敢放肆的气度。这和他们记忆中那个在南宁娃娃堂里,拿着小木棍教他们比划剑招的老大仿佛不是一个人了。

英哥儿看出了他们的拘谨,他脸上绽开灿烂的笑容,主动走上前,像以前那样招呼道:“铁头,福来,小丫,毛毛!都愣着干什么,快过来呀!”

他熟稔地叫着每个人的小名,走到铁头面前,轻轻捶了一下他结实的肩膀:“好家伙,铁头你这身板,快赶上苍梧叔了!”又看向福来,“福来,是不是又偷懒打瞌睡了?”

这亲切的举动和熟悉的话语,瞬间打破了隔阂。孩子们紧绷的肩膀松弛下来,脸上露出了真心实意的笑容,围拢过来。

“英少爷!”铁头挠着后脑勺,憨憨地笑了。

“少爷,您还记得我们呐!”小丫小声说,眼睛里闪着光。

福来嘿嘿一笑,被人看破了自己在偷懒,有点不好意思。

毛毛则抿着嘴,腼腆地笑了笑。

“当然记得!”英哥儿语气肯定,“在南宁娃娃堂的日子,我可一天都没忘!”

他环视着这些小伙伴,声音提高了一些,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今天叫大家来,是有件大好事要告诉你们!”

他示意大家都找地方坐下,然后自己搬了个绣墩坐在他们中间,目光扫过一张张期待的小脸。

“你们知道大海吗?”他问。

孩子们纷纷点头,又摇头。他们从南宁来,见过江,见过河,但传说中,无边无际的大海,他们只在老水手的描述里听说过。

英哥儿开始用手比划,眼睛闪闪发光:“我见过!在松江府,我亲眼看到了咱们自己家的大海船!有那么那么大!”他极力张开手臂,“高高的桅杆,能碰到云彩!白色的船帆张开,像鸟的翅膀!它能迎着风浪,一直开,一直开,开到我们从来没去过的地方!”

孩子们听得入了神,眼睛瞪得大大的,仿佛随着他的描述,看到了那艘巨舰破浪前行的雄姿。

“那些地方,有黄头发、绿眼睛的人,有会咕噜咕噜说话的番商,有从来没见过的水果、珍宝!你们见过会自己敲响的自鸣钟吗?你们见过五颜六色的玻璃盏吗?还有会自己奏乐的八音盒,都是来自海外的番国!”英哥儿的声音充满了诱惑力,“我想带着你们,一起坐上那样的大船。咱们可以一起乘着风,破开浪,去那些神奇的地方长长见识!去看看这个世界到底有多大!”

“真的吗?”铁头激动地握紧了拳头,脸涨得通红,“我们……我们也能坐上那样的大船?”

“少爷,您没骗我们吧?”小丫怯生生地问,眼里满是向往。

连一向爱偷懒的福来都坐直了身体,脸上没了懒散,只剩下惊奇和渴望。

“当然是真的!”英哥儿肯定地点头,但话锋一转,“但是,到了那些地方,我们听不懂他们说话,他们也不懂我们说什么,那怎么行?岂不是成了聋子和哑巴?”

孩子们面面相觑,点了点头。

“所以!”英哥儿站起身,小手一挥,指向这间温暖的暖阁,“从明天开始,这里就是我们的新学堂!我请了会番语的先生,教大家学习番邦的话!愿意学的,以后就有机会跟着我上大船,跨越大海,去看世界!你们愿不愿意?”

“愿意!”

“我们愿意学!”

“少爷,我一定好好学!”

孩子们激动坏了,争先恐后地喊着。能学本事,还能有机会坐上那么威风的大船去见识海外风光,这是他们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好事!

喜欢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请大家收藏:()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