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金陵贾府老宅,王熙凤把柳府婚事的隆重、迎春婚后的浓情蜜意,以及柳青岩身体大好这些好消息细细说了一遍。黛玉、探春几个姐妹听了,悬着的心总算落回了肚子里,脸上都有了真心的笑意。
府里日子照旧,只是英哥儿似乎有了些变化。小家伙常常跑到前院空旷的场地上,学着府里护卫偶尔比划的样子,小胳膊小腿胡乱挥舞,小脸绷得紧紧的,嘴里还“嘿!哈!”地给自己鼓劲。
有次一个没收住,小拳头差点捣在旁边看热闹的板儿鼻子上。
这天晚饭桌上,英哥儿扒拉完碗里的饭粒,放下小勺子,仰起小脸,乌黑的大眼睛亮得惊人,对着贾琏和王熙凤,声音又脆又认真:“爹爹,娘亲,英哥儿想学武功!”
“学武?”贾琏正夹菜的手一顿,和王熙凤对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里的惊讶。
贾琏放下筷子,看着儿子那还不到桌子高的小身板,“英哥儿,你还小呢,筋骨都没长开。再说,你启蒙的书都还没念完。”
“书可以念!武也要学!”英哥儿急了,小身子在椅子上扭了扭,小手撑着桌子边沿,“英哥儿不怕吃苦!英哥儿想变厉害!像军营里的叔叔那样!”
他想起西山大营辕门那森然的气势,还有那些光着膀子、身上带着疤的军士扛木料时鼓起的筋肉,小脑袋里满是向往。
贾赦捋着胡子,倒是笑了:“哈哈,好!不愧是我贾家的种!有这份志气就好!”
他看向贾琏,“琏儿,我看英哥儿说得在理。他如今开蒙的底子也打得差不多了,去私塾确实还早了点。这筋骨,从小练起,打熬基础,将来才结实!府里不就有现成的好手么?”
贾赦说的“好手”,便是老苍头。
老苍头是贾府的老仆了,头发花白,脸上沟壑纵横,整日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布褂子,沉默寡言。他平时跟在贾赦身边,寸步不离,动作慢悠悠的,像个再普通不过的老头子。
可贾赦知道,这老伙计年轻时,是跟着贾家老国公爷真正上过战场、见过血的老兵!一身本事,深藏不露。
第二天一早,贾赦便喊来老苍头:“老伙计,”贾赦指着身边昂着小脑袋的英哥儿,“英哥儿想学点强身健体的本事。你看着教,不指望他成什么大侠,能长点力气,将来少生病就行。”
老苍头抬起浑浊的老眼,上下打量着英哥儿。他沉默着,好一会儿,才缓缓摇头,声音沙哑得像砂纸摩擦:“老爷,哥儿太小了。骨头嫩得像刚发的芽儿。”
他指了指旁边练石锁的一个壮实护院,“外家功夫,讲究的是打熬筋骨。扎马步、举石锁、撞木桩……这些笨功夫,练的是皮肉筋骨。哥儿这小身板,练早了,容易伤着根骨,长歪了,反倒害了他一辈子。”
英哥儿一听急了,挣脱贾赦的手,噔噔噔跑到老苍头跟前,仰着小脸,大眼睛里全是执拗:“苍爷爷!英哥儿不怕!英哥儿想学!英哥儿可以学……苍梧叔的那种能发出气儿的功夫!”他伸出小手指了指自己的小肚子。
“发出气儿的功夫?”老苍头浑浊的眼珠动了动,看着眼前还没自己腰高的小豆丁,脸上没什么表情,“哥儿说的是内家功夫吧?那更不是小孩子能碰的玩意儿。”
他微微直起点腰,语气带着一种过来人的沧桑:“内家练气,走的是经脉穴道。讲究的是心意沉静,气息悠长。小孩子心猿意马,念头像树上的猴子,东窜西跳,坐都坐不住,怎么静得下来?气感都抓不住,强行练,岔了气,轻则胸闷腹痛,重了……”
他摇摇头,没再说下去。
“英哥儿能坐住!”小家伙倔劲儿上来了,小胸脯一挺,“英哥儿背书的时候,能坐好久好久!英哥儿能静下来!”
他伸出小肉手,去拉老苍头那粗糙的大手:“苍爷爷,你教教我嘛!就一点点!英哥儿很乖的!”
老苍头的看着英哥儿那双清澈见底、充满渴望的大眼睛,又看看旁边贾赦认同的目光,布满皱纹的脸上第一次露出点为难的神色。
他沉默了很久。
“唉……”老苍头长长地、沉重地叹了口气,像背起了一座看不见的山,“老爷既然开了口……也罢。”
他再次看向英哥儿,眼神变得异常严肃,带着点警告的意味,“哥儿,学这个,比背书难百倍,苦千倍!枯燥得很,像嚼蜡!而且,老头子只教一遍,能领会多少,看哥儿自己的造化。最重要的是,”
他加重了语气,一字一顿,“绝对!不能!硬来!感觉一点点不舒服,立刻停下!告诉我!记住了吗?”
“记住了!”英哥儿用力点头,小脸绷得紧紧的,像个小大人,“英哥儿听话!不舒服就停下!”
老苍头没再多说,领着英哥儿走到院子里一块干净的空地上。
他盘腿坐下,动作缓慢却带着一种奇特的沉稳。他拍了拍身前的地面:“来,跟老头子一样坐好。背要直,像棵小松树。肩膀放松,别端着。手……这样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请大家收藏:()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