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河东与河西的故事 > 第32章 缝裤补裳尝苦日 咳痰带血盼春晴

洪泽湖的日头悬在中天,把茅草棚晒得仿佛倒扣的蒸笼。

虞玉兰蹲在门槛边,将最后一把棉籽收进粗麻袋。

麻袋是用装过化肥的旧袋子改制的,边角磨得发白,却被她浆洗得干干净净。

.日头毒辣,晒得她后背的补丁衣裳紧紧贴在身上,汗水在布纹间洇出深色云团。

.她伸手摸向针线笸箩,里面躺着忠楜那条补丁摞补丁的蓝布裤。

膝盖处新添的破洞白生生的,像咧开的嘴。

虞玉兰戴上顶针,线头在齿间抿了又抿,枯枝般的手指却止不住地颤抖。

穿针时,针眼在阳光下晃成虚影,试了三次,好不容易穿过,线穗子又地滑出来。

娘,我来吧。忠兰放下手中的竹扫帚,淘米水还顺着指尖往下滴。

少女的眼睛清亮如洪泽湖水,接过银针时,虞玉兰触到她掌心的薄茧——那是纺线织布磨出来的。

忠兰盘坐在草席上,银针在指间灵巧翻飞。

细密的针脚如同春日里新插的稻秧,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布面。

虞玉兰望着女儿专注的侧脸,忽然感觉喉间泛起腥甜,赶忙捂住嘴。

剧烈的咳嗽从胸腔深处迸发,震得她整个人佝偻如虾米,脸涨得发紫。

忠楜从水缸边冲过来,陶碗里的凉水泼出半盏。

少年的手掌贴在母亲佝偻的脊背上,隔着单薄的衣裳,触到嶙峋的骨节。

娘,歇会儿吧!他的声音发颤,带着少年人特有的压抑。

虞玉兰摆了摆手,喉间发出破风箱般的喘息:老毛病,不碍事。

她望着棚外泛着水光的田地,浑浊的眼珠突然亮起:等棉籽下了地,麦子进了仓,给你扯匹厚实的蓝布做棉袄,再给兰儿买个带铜扣的新书包......

话音未落,外头传来木屐敲打泥地的声响,伴着熟悉的吆喝:玉兰嫂子!在家做啥好吃的?是姬家萍的声音。

虞玉兰慌忙起身,却扯动了咳得发疼的肋骨,疼得倒抽冷气。

忠兰赶紧扶住母亲,顺带把桌上散落的药渣往笸箩里塞了塞。

掀开门帘的姬家萍像从水里捞出来的,灰布褂子被汗水浸出深色云纹,额前碎发黏在那块暗红色的伤疤上。

他左腿使不上劲,进门时重重磕在门槛上,整个人往前栽去,忠楜眼疾手快扶住他。

给您带了稀罕物!姬家萍从怀里掏出油纸包,深褐色的红糖块裹着草纸,还带着体温,队伍上发的,您泡水喝补元气。

虞玉兰连连后退,布满裂口的手在围裙上蹭了又蹭:使不得!

你腿伤还没好透,该留着补身子......

嫂子这是见外了!姬家萍硬把糖块塞进她掌心,油纸沁出的糖香混着汗味,您身子骨垮了,几个娃咋办?

他目光扫过忠楜肩头新添的淤青,又落在忠兰藏在身后的书本,楜儿犁地不要命,连区上干部都夸;兰儿念书更是争气,王先生说她能考上县里女中!

虞玉兰眼眶发烫,糖块棱角硌着掌心,竟比洪泽湖的鹅卵石还沉。

忠兰忽然开口:二叔还没吃饭吧?我去擀面条!说着就要往灶台跑,却被姬家萍拦住。

他摸出怀里冻得梆硬的窝头,在膝盖上磕了磕:带着干粮呢!就是来瞧瞧,种子泡上没?北坡的地......

翻好了半亩!忠楜胸脯一挺,下午就去北坡,老黄牛歇够了,能多犁两垄!

姬家萍咬下窝头,腮帮子鼓得老高,右颚缺牙处漏着风:

对了,家萓从前线捎信来,在刘邓大军的文工团画宣传画,说等解放了,要回来教兰儿写文章!

家萓是三房的老三,忠楜的三叔,去年跟着队伍走的,听说在前线当记者,能写会画。

虞玉兰的心松了松,去年洪水时,她还担心这孩子能不能活下来。

让他在外面当心点。她说。

姬家萍把最后一口窝头咽下去,他还说,等打完仗,回来教忠兰念书。

忠兰的眼睛一下子亮了,手里的针线差点扎到手指。

姬家萍没多待,喝了碗水就走了。

临走时他又看了看虞玉兰的手,说:嫂子,要是手抖得厉害,就跟我说,队里有药。

虞玉兰点点头,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路尽头,才把布包打开。

红糖是块状的,深褐色,像凝固的蜜。

她掰了一小块,塞进忠云嘴里,忠云眯着眼睛,小脸蛋皱成一团,却舍不得吐出来。

甜不甜?虞玉兰问。

忠云含混地了一声,嘴角沾着糖渣,像只偷吃到蜜的小老鼠。

下午,忠楜去翻北坡的地,忠兰哄着忠云在棚子周围拾柴,虞玉兰坐在纺车前,继续纺线。

纺车转得慢了,她的咳嗽却越来越厉害,有时咳得厉害,不得不趴在膝盖上,好半天才缓过来。

忠兰手中的顶针掉在地上,油灯芯爆出的火星映得她脸颊绯红。

姬家萍走后,虞玉兰掰下指甲盖大的糖块,塞进忠云嘴里。

小丫头眼睛眯成月牙,含着糖块含糊不清地说:比洪泽湖的菱角还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河东与河西的故事请大家收藏:()河东与河西的故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日头偏西时,远处传来争吵声。三婶尖利的嗓音刺破暮色:凭啥她家多分半袋菜种?我们家五张嘴,她家才四口人!

虞玉兰握着纺车的手猛地收紧,棉线地绷断。

忠兰冲进来时,正见母亲对着掌心的血沫发怔,指缝间暗红的痕迹像洇开的胭脂。

娘!三婶在祠堂骂你......忠兰话音未落,外头又传来更难听的污言秽语。

忠云吓得钻进姐姐怀里,羊角辫扫过母亲手背的裂口。

虞玉兰把血痰抹在鞋底,扯出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别理她,就当野鸭子在芦苇荡叫唤。

纺车重新转动,声却没了往日的韵律。

虞玉兰咳得整张脸涨成紫茄子,指节捏着的棉条被攥得发潮。

她偷偷往灶膛里塞了团带血的破布,火苗舔舐布料的焦糊味混着炊烟升起。

忠楜收工回来时,暮色已漫过洪泽湖堤。

他肩头扛着新割的芦苇,裤管沾满泥浆,脚踝处还缠着止血的布条——是犁地时被碎瓷片划的。

忠兰把缝好的裤子递过去,他接过就往腿上套,露出的膝盖处补丁针脚细密,像爬满青藤的老墙。

晚饭的红薯粥在陶锅里咕嘟冒泡,几粒干瘪的麦粒在粥面沉浮。

虞玉兰只舀了半碗清汤,把沉在锅底的麦粒全挑进孩子们碗里。

油灯昏黄的光晕里,忠兰就着《识字课本》念课文,忠云枕着姐姐膝盖打盹,口水洇湿了书页。

夜深时,忠楜起夜。月光透过芦苇缝隙洒在棚内,纺车仍在缓缓转动。

虞玉兰歪在竹椅上,白发垂落遮住半张脸,手里还攥着未纺完的棉条。

少年轻手轻脚取下墙上的破棉袄,正要给母亲盖上,却听见外头传来窸窣响动。

他悄悄掀开草帘,只见三婶家的忠莲抱着捆柴火,踮着脚放在棚子角落。

发现有人窥探,小姑娘像受惊的野兔般跑开,发梢的红头绳在月光下晃成一抹红影。

忠楜望着姑娘远去的背影,想起白天二大娘说的话,嘴角慢慢扬起。

纺车仍在不知疲倦地转动,声与洪泽湖的浪涛应和着。

忠楜躺在草铺上,数着棚顶漏下的月光。

他盘算着明日的活计:天一亮先去帮三婶家翻地,顺道挖些草药给母亲煎服;晌午回来陪忠兰去祠堂借书;后晌接着犁北坡的地,得赶在霜降前把棉籽全种下......

窗外,芦苇荡里的萤火虫提着小灯笼飞舞,远处零星的狗吠声传来。

忠楜翻了个身,摸到枕头下的犁耙柄——那是他用泡桐木削的,还带着新鲜的木香。

等这柄犁耙磨亮了,他就能长成能为家人遮风挡雨的大树,就像洪泽湖畔那些百年老柳,任风吹浪打,根须永远深扎在故土里。

而母亲的纺车,依旧在月光下悠悠转动,纺着他们苦涩却充满希望的日子,也纺着这片土地上不灭的生机与期盼。

喜欢河东与河西的故事请大家收藏:()河东与河西的故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