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河东与河西的故事 > 第31章 负犁南坡承家业 秉烛夜读启新章

洪泽湖的晨雾还在芦苇荡里缠绵,忠楜已摸黑起了床。

老木门轴发出的呻吟,惊飞了屋檐下的麻雀。

他呵出一口白气,在寒气里凝成霜花,顺手从墙角摸出半块硬得硌手的苞面饼揣进怀里——这是娘昨晚省下的口粮。

牛棚里,老黄牛嚼着干草,尾巴有一下没一下地甩着。

忠楜熟练地套上犁铧,粗糙的麻绳勒进掌心,磨得生疼。

老伙计,今个儿可得加把劲!他拍了拍牛脖子,声音里带着少年人特有的倔强。

老黄牛仿佛听懂了他的话,喷着鼻息,蹄子在泥地上刨出两个深坑。

路过祠堂时,晨雾渐渐散去。

姬家萍正从祠堂里出来,手里攥着几张皱巴巴的纸,被露水洇得发潮。

那件灰布褂子不知洗了多少遍,袖口磨得薄如蝉翼,补丁摞着补丁。

看见忠楜,他咧开缺角的牙齿笑了,脸上的伤疤在晨光里泛着淡红:楜儿,你娘今早喝药没?那药得趁热喝才管用。

喝了,天一亮我就盯着娘把药喝了。

忠楜把牛绳在手腕上绕了两圈,二叔放心,大伯说今晌午就能把南坡的地翻完。

姬家萍伸手拍了拍他的后脑勺,掌心的老茧蹭得他头皮发麻:让你大伯别舍不得用牛,地得翻透喽!把底下的淤黑翻上来,晒透了才肯长庄稼。

南坡的泥地还浸着隔夜的寒气,踩上去直往下陷。

姬家茹正佝偻着腰,枯枝般的手指在泥里摸索碎砖。

他婆娘蹲在一旁,将潮湿的柴火捆成小把,见忠楜来了,扯着嗓子喊道:我的乖乖!快歇歇脚!你大伯这老骨头,才翻半垄地,喘得跟拉风箱似的。

忠楜没应声,闷头将牛套在犁上。

他个头还不及犁架高,脊梁弯成一张满弓,裤脚早被泥水浸透。

老黄牛似乎懂得小主人的艰辛,走得格外稳当,蹄子踩在泥里,发出咕叽咕叽的声响,像在为他加油鼓劲。

每走一步,忠楜都要使出浑身力气,额头上的汗珠大颗大颗地滚落,砸在泥地里,溅起细小的泥花。

楜儿,歇口气!姬家茹递来一个粗瓷碗,里面盛着凉井水,你娘身子骨不好,你可别累坏了。

忠楜接过碗,咕咚咕咚灌了大半,清凉的井水顺着喉咙流下,激得他打了个寒颤。

他抹了把嘴,咧嘴笑道:没事,大伯!我多干点,娘就能少受些累。

看着侄儿单薄却坚毅的背影,姬家茹眼眶微微发红。

去年那场洪水,这孩子跟着大人在浊浪里救人,腿被碎玻璃划开一道大口子,鲜血染红了裤腿,他愣是咬着牙没掉一滴眼泪。

如今才十三岁,干起活来比村里十六七的后生还要拼命。

日头爬到头顶时,忠楜已经犁完半亩地。

他卸了牛套,让老黄牛在坡上啃食刚冒芽的嫩草,自己则一屁股坐在田埂上,掏出怀里的苞面饼。

掺着麸皮和野菜的苞面饼硬得能当石头使,咬一口,满嘴都是粗粝的颗粒感。

可忠楜却吃得格外香甜——比起去年吃观音土充饥的日子,这已经是莫大的幸福了。

正啃着苞面饼,坡下传来细碎的脚步声。

抬头望去,忠兰挎着竹篮,红袄小辫在阳光下格外鲜亮。

她身后跟着忠云,手里捏着一团泥巴,正兴致勃勃地捏着什么。

哥!娘让你回家吃饭!忠兰脆生生的声音像刚从井里打上来的水,清冽甘甜。

忠楜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泥巴:你们咋来了?路不好走,当心摔着。

忠兰晃了晃竹篮,里面的瓦罐还冒着热气:娘炖了红薯,特意让我给你送来,快趁热吃。

忠云举着手里的泥巴,兴奋地喊道:哥!你看我捏的牛!那团泥巴歪歪扭扭,倒有几分像洪水里漂浮的烂木头。

忠楜笑着刮了刮小妹的鼻子:像!比大伯家的老黄牛还壮实哩!

兄妹三人坐在田埂上,分吃罐里的红薯。

这红薯是姬家萍从区上领来的良种,个头不大,表皮还带着黑斑,可蒸熟后却甜得能粘住嘴。

忠云吃得最欢,嘴角沾满了红薯泥,活像一只偷吃东西的小耗子。

忠兰把自己的那半块掰了一半递给忠楜:哥,你下午还得干活,多吃点。

忠楜却把自己的苞面饼塞进妹妹手里:你正长身子,还得念书呢!好好学,将来教哥识字。

提到念书,忠兰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这事还得从村里的老秀才王先生说起。

王先生的房子被洪水冲垮后,暂住在祠堂的角落里。有次他看见忠兰用树枝在地上画字,立刻眼前一亮:这女娃眼神清亮,是块读书的好料!

起初,虞玉兰说啥也不答应。

家里的活计堆成山,哪有闲工夫让闺女念书?可忠兰实在太倔,夜里纺线时,总借着油灯的微光,用烧黑的木棍在墙上练字。

那些歪歪扭扭的,虽然写得不好看,却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最后还是姬家萍出面说情:让娃念吧!识了字,将来就能跳出这泥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河东与河西的故事请大家收藏:()河东与河西的故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还从队伍上拿来几本翻烂的书,纸页泛黄,字迹模糊,却成了忠兰最宝贝的东西。

如今,忠兰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喂完猪、哄好妹妹,就往祠堂跑。

王先生教得慢,她却学得快,才半个月时间,已经认得百十来个字了。

前几天,她还教忠云认字,用树枝在地上一笔一划地画。

忠云学得慢,画出来的字歪歪扭扭,倒像是个字。

哥,先生今天教了字!忠兰忽然抬起头,眼里闪烁着光芒,先生说,春就是草从土里钻出来,人在地里干活。

他还说,等明年春天,咱们种的麦子就能抽穗了!忠楜望着妹妹,恍惚间觉得那眼里的光,比洪泽湖的落日还要耀眼。

他咧嘴笑了,露出那颗在洪水里被木头磕掉的门牙:那你可得好好学,将来当先生,教全村的娃念书!

正说着,村里突然传来锣鼓声。

忠云吓得一下子扑进姐姐怀里,忠兰搂着妹妹,抬头往村里张望。

只见祠堂那边人头攒动,红布条在人群中飘来飘去,像一群红蜻蜓在翻飞。

是分菜种了!忠楜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泥土,我得回去帮娘领种子,你们先回家。

回家的路上,忠云趴在哥哥背上,手里的泥巴已经捏成了圆球,时不时蹭得忠楜后颈痒痒的。

快到村口时,迎面碰上二房的三婶,她挎着个空篮子,脸色阴沉得能拧出水来。

哟,楜儿带着妹妹耍呢?三婶的声音尖得能扎破耳膜,你娘可真是好福气,儿子能干活,女儿还能念书。

哪像我们家忠莲,就知道围着灶台转......

忠兰的脸地一下红到了耳根,攥着篮子的手微微发抖。

忠楜却不恼,背着忠云继续往前走,路过三婶身边时,淡淡地说了句:

三婶要是忙不过来,我下午帮你家翻地。

这话让三婶一下子噎住了,她了一声,扭头就走。

忠兰望着三婶的背影,小声说:

哥,三婶是不是不高兴了?

嗯了一声,脚步没停:

她是眼馋你能念书。别往心里去,娘说过,日子是过给自己的,不是过给别人看的。

虞玉兰家的茅草棚在风中轻轻摇晃,芦苇和茅草搭成的屋顶,被风吹得哗啦哗啦响。

.棚子虽小,却收拾得干净整洁。

地上铺着晒干的茅草,灶台上摆着三个豁了口的粗瓷碗,被磨得发亮。

虞玉兰正坐在门口的石头上,仔细翻晒着刚领回来的棉籽。

见孩子们回来,她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像晒干的橘子皮。

领了多少?忠楜把忠云放下来,问道。够种两亩地的。

虞玉兰拿起一把棉籽,放在手心里搓了搓,黑亮的籽儿从指缝间漏下去,你二叔说,这是新培育的品种,耐涝得很。

忠云跑过去,把手里的泥球递给娘:娘,我捏的蛋蛋!

虞玉兰接过泥球,轻轻捂在手心里,感受着泥球上的温度:乖囡,等开春孵出小鸡,娘给你炖最香的鸡汤!

忠云咯咯地笑起来,露出两颗米粒大的乳牙,像极了田埂边刚冒头的麦苗。

远处,洪泽湖的水面泛着金光,与天际的晚霞融为一体。

祠堂那边,分菜种的人群还在热闹地议论着,不时传来阵阵欢笑声。

这个经历了洪水劫难的村庄,正在渐渐苏醒,如同破土而出的新芽,在苦难中孕育着新的希望。

喜欢河东与河西的故事请大家收藏:()河东与河西的故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