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河东与河西的故事 > 第192章 父嘱寒门期破壁.徽凝炽志欲横河

烟锅在门槛石上重重地磕了几下,发出沉闷的“笃笃”声,震落了些许灰白的烟灰。

“李老师……是个好人。” 爹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种历尽沧桑的疲惫和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前儿个碰见他,他还念叨,说你是块好料子……是块读书的料。”

姬忠楜停顿了许久,仿佛在积蓄力气,才又缓缓吐出几个字,每个字都像沾满了泥土般沉重。

“别……别像我们……一辈子……埋在这土里,看不见天日。”

姬永海没有立刻接话。他的目光越过姬忠年油亮的嘴角,越过脚下浑浊流淌的河水,投向了对岸。

河西,是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小姬庄,低矮的土坯房,泥泞不堪的小路,日子紧巴得如同拧干了最后一滴水的抹布。

河东,是公社所在地,隐约可见几排青砖灰瓦的房子,有挂着“为人民服务”红匾的供销社,听说还有人骑着锃亮的“飞鸽”牌自行车上下班,车铃铛能清脆地响出半条街。

大人们总爱念叨那句古老的谶语——“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可眼前这条河,浑浊、宽阔,沉默地横亘着,像一道深不可测的天堑。

河西的人,望得见河东的炊烟,却找不到渡河的船。

田慧法对“渡河”这种遥不可及的念头毫无兴趣。

他是家里的长子,他娘把他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宠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蜜罐子。

早上起床,温热的馒头直接塞到手里;放学回家,木盆里兑好的洗脚水冒着丝丝白气。

他最大的乐趣和本事,就是呼朋引伴,领着一群半大的孩子,像一群精力过剩的野狗。

在村后那片遮天蔽日的槐树林里上蹿下跳地掏鸟窝。

或是撅着屁股蹲在臭烘烘的河沟边,屏息凝神地摸虾。

有次摸虾太投入,脚下一滑,“噗通”一声整个人栽进了腥臭的淤泥里,新上脚的千层底布鞋灌满了黑泥。

他娘抱着他,看着那双面目全非的新鞋,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足足哭了半宿。

可第二天一早,红肿着眼眶的娘,还是悄悄往他书包里塞了两个温热的煮鸡蛋。

哑着嗓子说:“乖儿,别往心里去,鞋坏了娘再纳……可千万别再往水边去了啊……”

那鸡蛋,带着母爱的余温,也带着无原则溺爱的酸涩。

“永海,” 田慧法懒洋洋地靠在一棵歪脖子柳树上。

手里熟练地把玩着一把用自行车内胎皮筋和树杈自制的弹弓。

眼睛瞄着远处树梢一只蹦跳的麻雀,语气里满是漫不经心的疑惑。

“你费那个劲,入那劳什子团,到底图个啥?”

他努了努嘴,指向姬永海胸前那枚在阳光下微微反光的物件。

“有这功夫,不如跟我们掏斑鸠去!

昨天我可瞅见了,老槐树最顶上的那个杈子,藏了个老大老大的窝!”

姬永海胸前的团徽,是几天前才郑重别上去的。

入团仪式就在学校尘土飞扬的土操场上举行。

旗杆上那面褪色的红旗,被河风吹得猎猎作响,像一面挣扎的战旗。

班主任李老师,一个头发花白、背脊微驼的老教师,颤抖着枯瘦的手指,小心翼翼地将那枚小小的徽章别在他洗得发白的旧学生装胸口。

李老师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种近乎耳语的庄重,又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永海啊,共青团……是党联系咱广大青年的……桥梁和纽带。”

姬永海当时就挺直了腰板,紧紧盯着老师那双布满血丝、却依然温润的眼睛,用力地点了点头。

他见过村口那座横跨小河沟的石板桥,知道桥是让人踩着过河的。

可“纽带”是什么?他懵懵懂懂。

仪式结束后,他偷偷翻遍了那本破旧的《新华字典》,字典上写着:

“能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物。”

这解释依旧像隔着一层雾。

他只觉得这两个字沉甸甸的,压在心口,分量不亚于他爹在全家挨饿时,偷偷藏在破床板底下、预备救命的半袋麸皮。

团徽上飘扬的旗帜是鲜红色的,旗子的边框是金黄色的,五角星和外围圆圈的图案在正午的阳光下,反射出耀眼而冰冷的光芒。

姬永海第一次戴上它回到那间昏暗的土屋,对着家里唯一一面模糊不清、布满水银斑点的破镜子,整整站了半宿。

昏黄的煤油灯光摇曳着,将他挺立的身影和胸前那点微弱却倔强的金色,一同投射在斑驳的土墙上。

镜子里的人,嘴唇紧抿,眼神里有种他从未见过的、近乎燃烧的光。

他想起爹无数次在油灯下,就着咸菜啃窝头时,那近乎呓语的念叨:

“永海啊,咱姬家人,祖祖辈辈老实巴交,像地里的泥巴,谁都能踩上一脚……你得争口气,得挣出个人样来!”

粗糙的手指,带着少年滚烫的体温,轻轻抚过那冰凉的金属表面。

一种奇异的感觉从指尖蔓延到心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河东与河西的故事请大家收藏:()河东与河西的故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那冰冷的徽章,竟像揣在怀里的一颗微缩的太阳。

正用微弱却持续的热力,熨贴着他贫瘠的胸膛,也点燃了他心中那点不甘的火星。

几天后,他特意约了三个从小一起滚泥巴的伙伴,在那棵虬枝盘结的老槐树下见面。

田慧法第一个看见他胸口的异样,眼睛瞬间瞪得溜圆,“哎哟”一声就蹿了过来,伸手就要摸:

“这啥玩意儿?亮闪闪的!”

指尖刚碰到那冰凉的金属边缘,又像被烫着似的猛地缩了回去,在衣襟上蹭了又蹭。

“乖乖,真亮堂!比我娘压箱底那对银镯子还亮!”

庞四十也憨憨地凑上前,他搓着那双因常年帮家里干粗活而布满厚茧、指缝里嵌着洗不净泥垢的大手,在补丁摞补丁的裤腿上反复蹭了好几下。

才小心翼翼地伸出粗壮的手指,极轻极轻地碰了碰那徽章光滑的表面,仿佛怕碰碎了什么稀世珍宝。

“永海……”

他抬起黝黑的脸,眼神里混杂着敬畏与懵懂的渴望。

“戴上这个……是不是就能……就能当干部了?”

那“干部”二字,在他心中,如同云端的神只。

姬忠年则抱着胳膊,斜倚在粗糙的树皮上,嘴角挂着一丝毫不掩饰的讥诮。

慢条斯理地啃着一个半生不熟的红薯,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

“干部?” 他嗤笑一声,红薯渣子喷了出来。

“当干部有啥用?能天天有白面馍吃?能顿顿见荤腥?”

他斜睨着姬永海胸前那点金光,眼神像在看一个可笑的累赘。

“我看呐,这就是个紧箍咒!戴上它,手脚就被捆住了,不自由!不痛快!”

他想起了上周自己壮着胆子,偷偷溜到刁屠夫的肉案边。

看着那柄雪亮的屠刀带着风声劈开骨肉,听着猪临死前凄厉的嚎叫,闻着空气中浓得化不开的血腥和生肉特有的膻气……

那一刻的刺激与那油汪汪的肥肉散发出的致命诱惑,远比这冰冷的徽章来得真实、痛快。

姬永海脸上没有半分愠色。

他太了解眼前这三个伙伴了。

他知道姬忠年心里的算盘珠子打得噼啪响——这小子对杀猪的向往,是真真切切烙在骨头里的,那油腥味儿就是他的“河东”。

他也知道田慧法每次在槐树林里得手,掏到最大最漂亮的鸟蛋,总会小心翼翼地揣在怀里,第一个想到的是捧回去给他娘补身子。

庞四十虽然被学业压得抬不起头,留级留得像个笑话,却总在下雨天村边小河沟涨水时,默默蹲在泥泞的岸边,把那些吓得哇哇哭的小萝卜头,一个个稳稳地背过河去。

他们都在河西这片苦涩的土地上挣扎着,像在盐碱地里寻找甜草的根,各自用不同的方式,熬煮着自己那点微小而实在的盼头。

只是他姬永海的盼头,和他们不同。

那盼头不在油汪汪的肉案边,不在掏鸟摸虾的嬉闹里,也不在帮助弱小带来的片刻慰藉中。

他的盼头,在河的对岸,在那些模糊不清却散发着诱人光晕的砖瓦房和自行车铃声里,在一个更大、更亮堂、更难以言说的远方。

一个煤油灯芯跳动的夜晚,姬永海趴在用土坯垒成的“书桌”前,就着豆大的昏黄灯火,艰难地辨认着课本上密密麻麻的小字。

他爹姬忠楜,那个被生活压弯了腰的汉子,默默地蹲在低矮的门槛上,“吧嗒吧嗒”地抽着呛人的旱烟。

劣质烟草辛辣的烟雾在狭小的土屋里弥漫、盘旋。

“听说……你入团了?”

爹的声音裹在浓重的烟味里,闷闷地传来,像从一口深井里捞上来。

“嗯。”

姬永海头也没抬,从喉咙里挤出一个短促的音节,目光依旧焦着在那些复杂的数学公式上。

喜欢河东与河西的故事请大家收藏:()河东与河西的故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