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河东与河西的故事 > 第146章 根底深埋疑雾重.前程远望盼光明

夜色如墨,泼洒在小姬庄的每一个角落,连南三河的水流都变得悄无声息,只有偶尔传来的蛙鸣,划破这沉沉的寂静。

姬家土坯房里,煤油灯的光晕昏黄而微弱,映着永海那张稚嫩的小脸,清澈的眸子里满是困惑与不解。

“爹,羌叔咋就不好了?”

永海梗着小脖子,小手攥得紧紧的。

“他每天帮队里铡草,总是铡得最多最快!

上次我放学路过河边,鞋子掉水里,还是他跳下去帮我捞上来的,脚都冻得通红!他还教我写‘洪泽湖’‘南三河’,写得可周正了!”

“你这伢子,懂个啥!”

姬忠楜皱着眉头,烦躁地挥挥手,像赶走一只绕着灯飞的小虫子。

“好人坏人又不会写在脸上!

他那出身摆在那儿,就像‘河西’烂泥坑里长出来的秧子,根不正!”

他指着门外浓得化不开的夜色,语气沉重得像压了块石头:

“咱们要往‘河东’奔,就得离这些是非远些!

沾上他,你这学还想不想好好上?

将来想找个正经营生、奔个好前程,门儿都没有!

一辈子就得在土里刨食,翻不了身!”

姬永海小小的心灵被大人世界的规矩弄得迷乱,他不明白:

为什么会唱戏、会写字、干活像老黄牛一样卖力的羌叔,在爹嘴里就成了要躲开的人?

为什么“出身”比实实在在的好人心肠还重要?

他的小脑袋里像缠了一团乱麻,越想越糊涂,一股说不出的委屈和困惑在心头蔓延。

夜深得像掺了墨的水,浓稠得化不开。

东屋里,虞玉兰的咳嗽声断断续续,像一台缺了油的老旧风箱,每一声都听得人心头发紧。

羌忠远躺在西厢的草铺上,草席被夜露浸得微凉,他睁着眼睛,望着屋顶被烟火熏黑的木梁,毫无睡意。

枕边,忠芳傍晚塞给他的一小包炒南瓜子还带着余温,似乎还残留着她指尖的皂角清香。

那天姑娘红着脸,把瓜子往他手里一塞就跑了,那股子泼辣又羞涩的模样,让他心头泛起一阵慌乱。

忠云杳无音信的焦虑,虞玉兰沉默中藏着的期盼,忠芳那火一样炽热的情意,还有庄上人那些像针一样扎人的指指点点……

无数股力量在他心里拉扯,几乎要把他撕成两半。

东屋的油灯还在摇曳,昏黄的光晕从门缝里挤出来,映出一道细长的光影。

忽然,传来虞玉兰摸索着起身的声音,接着是翻箱倒柜的窸窸窣窣。

忠远屏住呼吸,静静听着,只见老人压抑着咳嗽,低声自语,语气里带着一股孤注一掷的决心:

“……不能再拖了,拖垮了小的,也熬干了老的……堰南镇……还得去一趟……就算死,也得把事情弄个明白……”

忠远的心猛地一沉,像坠入了冰窖。

他知道,虞玉兰这是又要去打听他的身世了。

这些年来,老人断断续续去过几次堰南镇,每次都说是去走亲戚,可忠远心里清楚,她是在为他找根。

她总念叨:“俺不信,这么好的娃子,能有啥不好的根?”

每次从堰南回来,她的眼神似乎都会亮一分,却从不肯多说一个字。

此刻,老人深夜里的低语像一道微弱的闪电,瞬间照亮了忠远心中埋藏多年的疑问,还有一丝不敢多想的渺茫希望。

——难道,自己的身世,真的有不一样的说法?

几天后,一个雾气缭绕的清晨,南三河两岸的芦苇荡被白雾裹着,像披了层轻纱。

虞玉兰挎着一个蓝布包袱,包袱角里露出一小包红糖,那是她攒了好久的私房钱,准备给堰南的老熟人带的。

她没有像往常一样去厨房忙活,而是径直走到院子里劈柴的羌忠远面前。

老人枯瘦的手紧紧握住他结实的小臂,力道出奇地大,浑浊的眼睛紧紧盯着他,声音压得低低的,却字字千钧,敲在忠远的心头:

“忠远,俺要去堰南一趟。你在家该干啥干啥,别让人挑出毛病。”

她顿了顿,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带着几分为难,又带着几分坦荡:

“忠芳那丫头,心是热的,像灶膛里的火,烈得很。

可俺心里,总还是盼着忠云的信儿,毕竟你们当初是有过约定的。”

喉咙里发出一声艰难的吞咽,她像是咽下了许多没说出口的话:

“等俺回来!要是……要是俺带不回忠云的准信,或者她真的变了心……

你和忠芳要是真能处得来,俺也不拦着。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都是缘分,拦不住!”

她深吸一口气,那口气仿佛耗尽了她所有的力气,眼神变得坚毅起来:

“但有一条!在俺回来之前,你得把心放稳!

别做出格的事,别让人戳俺老姬家的脊梁骨!

否则……你就收拾铺盖走人,俺这儿,容不下让人说闲话的人。”

话音刚落,她松开手,不再看忠远瞬间变得苍白的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河东与河西的故事请大家收藏:()河东与河西的故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也没理会从屋里探出头来、脸颊羞得通红的忠芳。

转身踩着湿漉漉的田埂,瘦小的身影一步步走进浓雾里,渐渐消失在南三河蜿蜒的土路尽头。

像一片被风吹走的枯叶,悄无声息。

羌忠远站在原地,手中的斧头还举在半空,沉甸甸的木头差点砸到脚。

虞玉兰的话语像一道冰冷的枷锁,把他钉在原地,而那话语深处藏着的关于身世的渺茫希望。

又像黑暗尽头的一点微光,虽微弱,却让他忍不住心生期盼。

秋收结束后,打谷场边堆起的黄麻杆像一座座小山,散发着植物的青涩气息。

公社组织的“忆苦思甜”大会,就在这片场院上举行。

阳光刺眼,晒得人皮肤发烫,空气中弥漫着干燥的尘土味,还有各家带来的红薯干、野菜饼的味道。

老支书站在临时搭起的土台上,手里攥着一张纸,激情洋溢地讲述着过去的苦难日子,唾沫星子在阳光下飞溅。

村民们坐在黄麻杆捆上,有的认真听着,有的悄悄拉着家常,还有的低头拨弄着手里的草绳。

羌忠远刻意坐在最外围的角落,尽量蜷缩着身子,想把自己藏进黄麻杆投下的阴影里。

汗水沿着鬓角滑落,冲刷出几道泥痕,脸上满是尘土,可他不敢抬手去擦,生怕引起别人的注意。

他低头望着自己脚上的旧布鞋,鞋帮上还沾着清晨铡草时溅起的草屑,鞋底已经磨得薄薄的,能隐约感觉到地面的温度。

心里像压了块沉甸甸的石头,说不出的憋闷——他只想安安分分干活,本本分分做人,可总有人会把他当成特殊的存在。

“同志们!”

老支书的声音突然拔高,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严肃,他那枯枝般的手指猛地指向人群边缘。

“过去的苦日子不能忘!那些想破坏咱们好日子的人,就像田里的稗草,看着不起眼,却会抢了庄稼的养分!”

他的目光像探照灯一样扫过众人,最终牢牢锁定了那个蜷缩在角落的身影:

“羌忠远!你可别忘了自己的来历!别以为装老实、卖苦力就能蒙混过关!”

瞬间,无数道目光齐刷刷地投向羌忠远,有鄙夷,有警惕,还有些人带着幸灾乐祸的神色,像一根根炽热的钢针扎在他身上。

空气一下子变得凝重起来,连远处的狗吠声都停了。

只剩下老支书粗重的喘息声,还有风吹过黄麻杆发出的“沙沙”声。

仿佛整个场院都在等着看他的反应。

羌忠远的身子僵在原地,手指紧紧抠着身下的黄麻杆,指甲都快嵌进木头里。

他能感觉到那些目光里的重量,像南三河涨水时的浪头,差点把他淹没。

他想反驳,想说自己从没做过坏事,可话到嘴边,又被堵了回去——

在这样的场合,他的辩解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这场突如其来的指责,像一场没预兆的暴雨,浇得他浑身冰凉。

而另一边,姬家屋里,永海还在为羌叔辩解,昊文兰看着儿子倔强的模样,轻轻叹了口气。

忠芳躲在自家院墙外,望着通往堰南镇的路,心里盼着虞玉兰能早点回来,带来好消息。

小姬庄的每个人,似乎都被一张无形的网牵扯着。

羌忠远的身世疑云、姬忠云的杳无音信、忠芳炽热的情意、永海纯真的困惑……

交织在一起,铺成了一幅满是挣扎与期盼的画卷。

那深埋在泥土里的根基,究竟藏着怎样的秘密?

虞玉兰的堰南之行能否带来转机?

羌忠远又该如何面对众人的目光和内心的煎熬?

姬永海的坚持,会不会改变大人的想法?

前路漫漫,迷雾重重,谁也不知道。

这片被洪泽湖与南三河滋养的土地上,这些普通人的命运,终将走向光明,还是会陷入更深的迷茫?

而这所有的疑问,都在等待着下一章的揭晓。

喜欢河东与河西的故事请大家收藏:()河东与河西的故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