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河东与河西的故事 > 第145章 成分铁栅隔河界,情丝烈火焚心田

秋风萧瑟,洪泽湖的水面涨涨落落,像一面被揉皱的青铜镜,倒映着那轮清瘦而淡雅的中秋明月,淡淡的银光在水面上铺开,带着几分凄清与寂寞。

南三河的水流也似乎变得沉静而深邃,像一块被岁月抚平的铅皮,映照着天边渐渐隐去的夕阳。

那片水域,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沉甸甸的故事,带着岁月的沧桑与人间的悲欢离合。

在姬家那座土坯房里,昊文兰的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汗水沿着眉梢滑落,滴在那已破旧不堪的苇席上。

她咬紧牙关,面色苍白,却终于忍不住露出一丝微弱的笑意,那是母亲在苦难中绽放的坚韧光芒——姬永洪,终于降生了。

这个家中最小的生命,带来了希望,也点燃了他们心底那一抹微弱的光。

姬忠楜,抱着这个刚刚来到人世的孩子,三十岁的脸庞布满了岁月的痕迹,像被南三河冬天的北风雕刻得越发坚硬。

老大巧女,懂事地端来一壶热水,细心地为母亲递上,最小的永洲,满眼好奇地扒着炕沿,眼睛里满是天真与期待。

一家八口人,挤在土炕上,空气中弥漫着新鲜的血气与汗味,沉甸甸的,仿佛压在每个人的心头,让人喘不过气来,却也充满了生命的力量。

远在千里之外的东北平原,霜气已如刀割般刺骨。

姬忠云驾驶着那台老旧的铁牛55型拖拉机,巨大的轰鸣声震得骨头都在颤抖,黑土地在履带下翻滚,仿佛在诉说着他那难以平息的心绪。

他猛地一踩油门,拖拉机像一只受伤的野兽,怒吼着向前冲去,扬起的泥浪如同黑色的海浪,翻滚着,激荡着他的心。

眼前浮现的,却是那片苏北水乡的月夜,那片芦苇荡边为他唱着《小辞店》的羌忠远——那清越的嗓音,曾穿透饥荒的阴影,如今却像一根刺,扎在他的心头。

“忠云!”一声粗犷而坚决的呼喊,打破了轰鸣的寂静。

姐夫丁大柱站在田头,像一截裹着旧棉袄的树桩,脸色比冻土还要坚硬。

“你跟我说过多少次了!那羌忠远是个啥根子?

她爹是地主,还是劳改犯!你现在是国家工人,吃国家粮食,前途一片光明。

跟她扯上关系,不就是自己往‘河西’那条泥坑里跳吗?”

他的话语带着不屑与担忧,唾沫星子在冷风中飞溅,

“你姐托人介绍的张会计家的儿子,根正苗红,你咋就不明白这个道理?”

姬忠云熄了火,轰鸣声骤然消失,只剩下风在荒原上低声呜咽。

他跳下拖拉机,手套上沾满了黑泥,沉声反驳:

“姐夫,忠远是捡来的!她亲爹娘是谁都不知道,凭啥就要背这个黑锅?”

“捡来的?”丁大柱从鼻子里哼出一股白气,语气满是不屑。

“那烙印也洗不掉!档案上明明白白写着‘地主成份’,这就是一道铁打的栅栏,隔开了河东河西!

你还在这里瞎操心,早死了这条心吧!

信也别想寄回家!

你姐说了,不把你这糊涂心思扳过来,绝不让你回南三河!”

他背着手,脚踩在冻得硬邦邦的土地上,咯吱作响,像是在发出最后的警告。

话语如冰锥般刺在忠云心头,让他心如刀绞。

苏北的小姬庄夜色深沉,秋虫的鸣叫声如一首悠长的挽歌,填满了整个夜空。

羌忠远独自一人睡在虞玉兰家西厢的草铺上,月光透过破旧的窗纸,冷冷地照在他那略显憔悴的脸庞。

东屋里传来虞玉兰压抑的咳嗽声,像一台破旧的风箱,发出阵阵低沉的呻吟。

在黑暗中,忠远的手指无意识地抠着身下那块粗糙的芦苇席,那席子仿佛也带着东北冻土的寒意,丝丝缕缕渗入骨髓,让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忠云的信,已经断了。

一年多过去了,杳无音讯。

像一颗投入南三河的石子,连一点涟漪都没有激起。

虞玉兰依旧如子般待他,饭桌上那碗稠密而干涩的饭菜,总是被她细心地拨到他的碗里。

可这份无声的关怀,比起责骂与打骂,更让人心碎。

老人那双浑浊的眼睛里,满载着沉甸甸的期盼,像一块无形的磨盘,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他知道,老人心里早已认定了他是女婿,只等着东北的女儿归来,把那门亲事定下来。

可是,忠云呢?他是否像庄上人闲话的那样,在东北已成了“公家人”,开始瞧不上这“黑五类”的根子?

这个念头如毒蛇般缠绕着他的心,狠狠地啃噬着他的自尊。

他只能更加拼命地干活:天未亮就下地,收工后摸黑给队里铡草,肩膀被粗糙的草绳磨得血迹斑斑,结了痂又被磨破。

汗水滴落在脚下的泥土里,他渴望用这无尽的辛劳,冲刷那无法洗净的出身烙印。

“忠远哥!”

忽然,一声清亮而带点怯意的呼唤打断了他的锄地节奏。

是忠芳。她挎着一个小篮子,身穿碎花布衫,洗得发白,两条乌亮的辫子垂在胸前,脸蛋红扑扑的,像刚成熟的苹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河东与河西的故事请大家收藏:()河东与河西的故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她不由分说,夺过忠远肩上的草绳:

“歇会儿!看看你这肩膀,都成啥样了!”

她麻利地从篮子里掏出一个粗瓷碗,里面盛着浓稠的红薯粥,还冒着热气,又掏出两个掺了野菜的窝头,硬是塞到忠远手里。

那一瞬间,手指相触,忠远像被烫着似的猛地缩回手,窝头差点掉在地上。

“忠芳妹子,别……别这样。”

忠远低声说,声音干涩,低头不敢直视那双明亮而炽热的眼睛。

“我乐意!”忠芳的声音突然变得高昂,带着一股倔强。

“我姐在东北吃香的喝辣的,怕是早把你忘了!

你等她等到猴年马月?

我忠芳不是那种嫌贫爱富、看人下菜碟的!

我看上的,是你这个人!

你干活实在,心眼善良,唱戏时那眼神,能把人勾得魂都跑了!”

她越说越快,脸颊越发红润,像燃烧的火焰。

“管它河东河西,管它黑锅白锅,我就认定你了!

谁要嚼舌头,我就撕烂他的嘴!”

她直视着忠远,那眼神炽热而坚定,仿佛要用全部的生命去守护这份真心。

羌忠远端着那碗滚烫的粥,手却感到一阵冰凉。

忠芳炽热的情意如同盛夏正午的烈日,炙烤得他无处躲藏。

可那模糊的忠云身影,虞玉兰沉甸甸的目光,还有那顶“地主狗崽子”的无形帽子。

像无数冰冷的藤蔓缠绕在心头,让他窒息难忍。

他仿佛成了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着折磨。

忠芳那年轻的生命力,令人心头一颤,可每一次不经意的靠近,却伴随着庄上人深长的目光和指指点点的窃笑。

他只得更加低头,将苦难当作唯一的出路,用尽全力去忍耐、去坚持。

秋风扫黄了田里的稻谷,也带来了开学的季节。

姬永海,七岁的稚嫩身影,穿着姐姐巧女用旧布改的小褂子,袖口磨出了毛边。

他蹲在自家门槛上,用一根烧焦的树枝,在泥土地上歪歪扭扭地写着刚学会的字:

“人”、“口”、“手”。

那本从供销社火灾废墟里捡来的焦糊硬皮本子,被他视若珍宝,藏在枕头底下,舍不得轻易用。

“永海!”父亲姬忠楜从田里回来,身上带着泥土和汗水的味道,手里捏着一封厚厚的信,信封上印着东北某个农场的红字。

“你东北姑父的信。”

他抽出信纸,在昏黄的油灯光晕下,眯着眼费力辨认。

丁大柱的字迹,和他的人一样,硬朗而果断。

信中除了问候,最核心的内容像一把锥子扎在心上:

“……永海,要上学了,这是大事!

一定要走正路,远离那些成分不好的危险分子!

尤其那个羌忠远,根子太黑,是个麻烦!

千万别让孩子沾上,沾上了,一辈子都洗不清。

想往‘河东’走,门都没有!

切记切记!”

他的话语沉重而严厉,像一把利刃,割断了父子之间的联系,也让姬忠楜的心沉甸甸的。

他长长叹了口气,烟锅在炕沿上磕了磕,烟灰簌簌落下。

“听见没,永海?

离你羌家那边远点。

你姑父在东北见多识广,听他的没错。”

他特意改了口,把“姑姑”二字咽了回去,话语中满是无奈与不舍。

这一切,像一场无声的风暴,席卷着这个家,也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弦。

故事在这里继续展开,风云变幻,情感交织,似那烈火焚心,燃烧着他们的生命,也点亮着未来的希望。

喜欢河东与河西的故事请大家收藏:()河东与河西的故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