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河东与河西的故事 > 第127章 戏言成谶救堂叔 虚誉渐真陷重压

姬永海自从“招弟”被架上神坛后,心中那份虚无缥缈的“神力”逐渐变得真实起来。

村里人都说他是“海先生”,说他拥有天赐的福气。

似乎那圈褪色的红绳在他细瘦的手腕上,已经不只是束缚,更像是一种神圣的符号,将他和天地的力量紧紧相连。

他因此喜不自禁,心中暗自得意,仿佛命中注定他要成为村中的“神仙”。

然而,他并未察觉,那看似无意的一句戏言,竟意外变成了预言,救下堂叔性命的奇迹由此发生。

“海先生”的名号,也随着这次奇迹,传遍了乡野。

那根已经褪色的红绳,紧勒在他的皮肤上,像一条枯死的蚯蚓皮,黝黑而硬邦邦的,仿佛要将他的血肉紧紧包裹。

起初,他还觉得新奇,时不时捋起袖子看看那细细的绳子,心中带着点小小的骄傲。

渐渐地,他便忘了它的存在,就像河滩上那颗被踢飞的鹅卵石,早已失去了记忆。

唯有四姑父招吉如那炽热的目光,总是不由自主地落在那圈灰色的绳子上,再转到永海的脸上,带着一种近乎崇拜的敬畏和期待,仿佛在提醒他,这东西不同凡响。

自从招家那个白白胖胖的小娃娃落地后,四姑父和四姑 姑姑对永海的态度便变得格外宠爱。

隔不了几天,不是四姑姑踮着脚,拎着一篮刚挖的芦根,或是一把嫩得发亮的豆角送来,就是四姑父亲自来接他去玩。

小表姐招兰芳,也被父母严令“要好好陪着你小海兄弟”。

这份关爱让永海在村里仿佛变成了“贵人”。

那天,烈日如火,毒得像是天上掉下的火焰,晒得南三河岸边的柳树叶子都垂头丧气,卷成一团。

永海刚被四姑父从家里带出来,沿着河堤向招庄走去。

招吉如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老蓝布褂子,背微微驼着,汗珠顺着黧黑的脖颈沟流淌下来,像是溪水缓缓滑过山石。

他迈着大步,步伐又快又急,仿佛身后有鞭子在催促。

“哎,小海啊,”招吉如侧过头,声音里带着点讨好的腔调,又像在努力压抑着什么喜悦。

“昨儿个后晌,你那小表弟冲我笑了!那小手,可有劲儿了!攥着我的手指头,嘿,死也不撒开呢!”

他话语中满是得意,似乎那一幕在他心中已成了神迹。

永海只是点了点头,目光追随着河滩上一只蹦跳的灰蚂蚱。

他对那个只会哭嚎、睡觉的奶娃娃实在提不起兴趣。

招吉如丝毫不在意他的冷淡,继续絮叨着:

“你四姑啊,奶水足得很!都说小孩难养,可咱家这个,真是省心!

夜里就醒一回,吃了就睡,一点儿不磨人。

家萍老叔说得对,你这命格,就是旺!带男运,还带福气!

你看,你那小表弟,沾了你的光,生下来就顺风顺水……”

他一边说着,把娃娃夜里蹬被子、撒尿的琐事讲得活灵活现,仿佛这些琐碎都因沾了永海的“福气”而变得神圣起来。

永海脚下踢着一块小石子,石子骨碌碌滚下河堤,溅起一片浑浊的水花。

他心中泛起一丝迷茫,又有点说不清的飘忽感。

四姑父的话,村里大人的眼神,像夏日河面上升腾的热气,熏得他头晕目眩。

他模模糊糊地想:难道我真和他们不一样?

那圈红绳……真有神力?

这念头像一只调皮的小虫,在他心底悄悄蠢动。

到了招家,堂屋里还算凉快些。

四姑姬忠萍正抱着娃娃坐在小木凳上,轻轻拍着,脸上带着一种近乎疲惫的满足。

她的眼睛一看到永海,立刻亮了起来,抱着孩子就要起身。

“别动,姑!您坐着!”永海赶紧劝道。

姬忠萍还是不由自主地把孩子凑到永海面前:

“小海,快看看你表弟!多精神!你摸摸他的小手,暖乎乎的呢!”

那婴儿闭着眼,睡得正沉,小拳头攥得紧紧的。

永海犹豫着伸出手指,轻轻碰了碰那粉嫩的小拳头。婴儿毫无反应。

姬忠萍像是得到莫大的安慰,长长地叹了口气,脸上堆满笑容,低声对孩子说:

“乖啦,小宝贝,你表哥来看你啦!有表哥在,咱啥都不怕,顺顺当当长大……”

她的语气里满是虔诚和依赖,像是给这个新生命注入了无尽的希望。

永海听着那份沉甸甸的祈愿,心中泛起一丝难以名状的沉重。

他缩回手,觉得自己像被推到舞台中央,四周是锣鼓喧天,台下黑压压的眼睛都盯着他。

其实,他不会唱戏,也不懂得如何扮演那“懂事稳重”的大人。

但这场戏,似乎已无法避免,他只能“顺”着走,努力做个“好孩子”。

招家这一周里,假如看不到他的身影,仿佛那刚扎下的根基,随时可能被风吹倒。

那奶娃娃头顶的天,好像也变得虚无缥缈,随时会崩塌。

渐渐地,连永海自己也开始迷糊,或许,他真是这招家“男运”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河东与河西的故事请大家收藏:()河东与河西的故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个念头在他懵懂的心中,悄然萌芽,带着一丝幼稚而奇异的优越感。

这份自我认知,在遇到二爷爷姬家萍的刻意“灌溉”后,愈发滋长。

姬家萍是永海最喜欢去的地方之一。

那低矮的土坯屋,仿佛藏着南三河所有陈年往事的宝库。

姬家萍拖着那条瘸腿,半倚在旧竹椅上,炭火旺旺,旱烟袋锅子里升腾出缭绕的青烟,缠绕着他那布满沟壑的脸庞。

他爱讲故事,永海也爱听,两人一老一少,常常一坐就是半天。

“哎,小海啊!”

姬家萍吐出一口浓烟,眯缝着眼睛看着坐在门槛上的永海,声音低沉而悠远,像是从河底淤泥里翻出来的古物。

“你二爷爷我年轻那会儿,在洪泽湖上跑船,那才叫见过世面!

大风大浪?嘿,桅杆都能折断!可我凭着一股子眼明心亮,硬是把一船人带到岸上。

你忠良小叔说我命里带贵气?哼,他懂什么!那是本事!胆识!老天爷赏的灵性!”

永海听得入迷,小身板挺得笔直,眼睛亮晶晶。

“那后来呢?桅杆断了咋办?”

他迫不及待地问。

姬家萍笑着,用那浑浊的老眼睛看着他:

“咋办?看准风向,用断了的桅杆当舵!让人把帆布全扯下来,充当帆船的帆,用木头当桨!

最重要的是心里的那盏灯不能灭!小海啊,”

他语气变得庄重。

“我看你这孩子,有这股子灵性,转个眼就能看穿一切,比那些只会瞎琢磨的强百倍!将来,必定能成大器!

咱们姬家河东再起的希望,就靠你了!”

这番话,像一勺浓浓的蜂蜜,甜到永海的心坎上。

他觉得自己仿佛变成了二爷爷口中那个“眼明心亮”的人物。

浑身轻飘飘的,仿佛真成了未来的“指望”。

他努力挺起胸膛,学着二爷爷的样子,用力地点了点头。

这一老一少,一个是刻意抬举,一个是懵懂受用,却渐渐有了“忘年之交”的味道。

午后,永海又溜达着来到二爷爷家。

刚一迈进那低矮的门槛,就听见东屋里传来一阵压抑的呻吟。

他循声走去,只见堂叔姬忠良蜷缩在土炕上,脸色苍白,额头上布满豆大的汗珠,双手死死按着肚子,身子扭动得像只被扔进热锅的虾米。

二奶奶姬王氏焦急地在旁转圈,手里拿着一只豁了口的粗瓷碗,碗底还剩点黑乎乎的草药渣子。

“忠良,忠良!再喝口汤药压压?你爹留下的方子……”

她声音发颤,满眼焦虑。

这一幕,让人心头一紧。

永海站在门口,心中升起一股说不出的沉重与担忧。

乡亲们的生活,虽不富裕,却也平静安稳,但此刻的场景,却像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将所有的平静都撕得粉碎。

村庄的每一个角落,都藏着这样的故事,平凡而又深沉,像河水一样缓缓流淌,却又暗藏激流。

这一天,永海的心弦被轻轻拨动,仿佛那红绳的神秘力量,又在他心底泛起涟漪。

他开始疑惑:那所谓的“神力”,究竟是真实的,还是只是一场虚幻的幻觉?

他能否真正理解这份责任与使命?

而那份被赋予的“福气”,又是否真能护佑他和家人?

在这片江淮大地上,他的未来,似乎正被一股看不见的力量牵引着,向着未知而又充满希望的方向缓缓前行。

喜欢河东与河西的故事请大家收藏:()河东与河西的故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