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河东与河西的故事 > 第126章 红绳拴就懵懂约 麟趾催生沉重恩

姬忠萍的眼圈微微泛红,像是抹了一层淡淡的胭脂。

她双手紧紧攥着褪色的衣角,指节因为用力而显得有些发白。

望向永海时,她那眼神里盛满了近乎虔诚的感激与灼热的期盼,仿佛眼前这个懵懂的男孩,真是什么能带来祥瑞的送子仙童。

一旁的虞玉兰和昊文兰脸上也挂着客气的笑意,只是那笑容底下,藏着几分对未来的茫然,以及对这桩仓促定下的亲事隐隐的担忧,像河心水草,看似平静,底下却悄悄打着旋。

拴线的仪式既已草草完成,屋里那股子紧绷绷的气氛便松弛了下来。

虞平兰手脚麻利地张罗着,将招家带来的红糖用滚水化开,给每人碗里都舀上一勺。

甜丝丝的气味立刻在简陋的堂屋里弥漫开来,冲淡了些许方才的肃穆。

大人们开始说着些场面上的热络话。

招吉如的话里话外,总离不开“盼着沾光”、“早点抱上大胖小子”这类字眼,声音洪亮,透着扬眉吐气的劲儿。

虞玉兰则多是温声叮嘱:“娃娃们都还小,性子没定,往后慢慢处着看。”

“亲事归亲事,该念的书一本也不能落下,娃们的前程要紧。”

她的话像南三河边沉稳的石头,带着长辈的稳妥。

两个被红绳拴住手腕的孩子,却最快从这莫名沉重的氛围里解脱出来。

永海觉得大人们说话闷气,便悄悄一拉兰芳的袖子,两个小人儿一前一后溜到了院子里。

暮色像一张渐渐收拢的网,将天地包裹起来,天边还残留着一抹暗红的云霞,像是谁不小心打翻了染缸。

永海献宝似的把他那个宝贝破陶罐搬到兰芳面前,罐底清水里,几条小泥鳅正懒洋洋地摆着尾巴。

“看,我抓的!”永海颇有些得意。

兰芳蹲下身,双手托着腮,看着泥鳅灵活的身姿,终于露出了见面以来第一个浅浅的笑容,嘴角两个小梨涡若隐若现。

永海见她笑了,更来了兴致,指着天边最早亮起的那颗星星,大声说:

“瞧见没?那颗最亮的,是我!”

又指着旁边一颗稍暗些、却离得很近的小星星。

“那颗是你!”

他早已把“小媳妇”是什么意思忘到了脑后,只依稀记得奶奶说过,成了一家人,就要像天上的星星,互相伴着,离得近近的。

兰芳仰着头,看着他被暮色映得亮晶晶的眼睛,懵懵懂懂地点了点头。

手腕上那圈崭新的红头绳,在渐暗的天光下,鲜艳得像一道烙印,却不知究竟标记着怎样的未来。

夜色温柔地笼罩下来,将院里的稚语嬉闹和屋内的成人寒暄,都一并裹进一片朦胧之中。

招吉如粗糙得像老树皮的手指,无意识地反复捻着磨破的衣角,目光又一次不受控制地投向妻子姬忠萍依旧平坦的小腹。

眼神热切得仿佛能穿透布料,看到那梦里期盼了无数回的、亟待破土而出的“根苗”。

虞玉兰和昊文兰陪着笑,碗里那点红糖水的甜意,早已被心头更复杂的滋味取代——

有为亲戚高兴的些许宽慰。

有对这离奇说法的将信将疑。

更有对永海未来无形中多了副担子的隐隐忧虑。

姬忠萍始终微低着头,一只手悄悄抚上自己另一只手腕上同样鲜红的头绳,指尖冰凉。

她不仅能感受到丈夫那几乎要将她灼伤的目光压力,也能敏锐地察觉到西头二娘和文兰嫂子笑容底下,那份难以言说的保留与审慎。

这小小一根红绳拴住的,哪里只是两个不谙世事的孩子的手腕?分明是几家人沉甸甸的心事,和各自肚里盘算的“光景”。

她心底那点因有了“招弟”希望而刚刚升起的微光,此刻也被这沉沉的夜色,压得摇曳不定,黯淡了几分。

日子就像南三河的水,裹挟着泥沙和落叶,不紧不慢,日夜不息地向前流淌。

手腕上那圈红绳,起初还带着新染料的刺目鲜亮,在泥地里打几个滚,在日头下暴晒几日,再经河水淘洗几番,便渐渐褪去了当初的张扬,变得柔和、陈旧。

最终融为身上一件寻常的物件,如同河边娃娃们随手编织、戴不了多久就丢弃的草环。

永海偶尔瞥见它,会想起那个不太爱说话的表姐兰芳,想起她看泥鳅时安静的样子,想起她笑起来脸上浅浅的窝。

然而,他更多的心思,依旧被河滩上哪个泥鳅洞有货、被二爷爷口中那个神秘莫测的“河东河西、三十年风水轮流转”的故事牢牢占据着。

在河西招庄的招家院子里,那圈同样褪色的红绳,却承载着截然不同、难以想象的重量。

自打婚约定下,招吉如走起路来脚下生风,连呵斥那三个“丫头片子”的嗓门都比往日洪亮了几分,腰杆似乎也挺直了些。

他看兰芳的眼神,不再是单纯看待一个女儿,更像是在审视一件珍贵的、能带来转折的“祥瑞之物”。

他变着法儿地督促妻子姬忠萍,各种打探来的、气味古怪的“秘方”汤药,一碗接一碗地往她肚里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河东与河西的故事请大家收藏:()河东与河西的故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说来也巧,或者说,命运有时就喜欢在这种焦灼的期盼中,以一种近乎荒诞的方式显现它的存在。

婚约定下半载有余,在一个槐花盛开、香气弥漫得整个庄子都甜丝丝的初夏,招家那原本有些沉寂的院子里,终于爆发出了一声异常响亮、带着十足阳刚之气的啼哭!一个结结实实、虎头虎脑的男婴,呱呱坠地!

这消息,就像插上了翅膀的喜鹊,扑棱棱地飞过南三河,一头撞进了小姬庄。

招吉如简直乐疯了,抱着襁褓中的儿子,恨不得满村子巡游,逢人便说,声音激动得发颤:

“托了小海的福!托了咱家小女婿那根红绳的福啊!这娃娃,是带着福气来的!”

他特意将家里那只唯一还在下蛋、金贵得很的老母鸡宰了,炖了满满一瓦罐金黄喷香的浓汤,亲自捧到了姬家。

那汤氤氲升腾的热气和浓郁的香气,似乎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实在、更厚重,仿佛真带着某种“招弟”成功的、铁板钉钉的印证。

“二娘!文兰嫂子!大恩不言谢!大恩不言谢啊!”

.招吉如激动得语无伦次,满脸红光,硬是把沉甸甸的瓦罐塞进昊文兰手里。

“要不是小海,要不是咱两家结了这门好亲,我招吉如这辈子……唉!啥也不说了!这份天大的情义,我老招家记一辈子,永世不忘!”

他转脸看向正在院子里,专心致志用树枝在泥地上画着谁也看不懂的“天书”的永海,眼神里充满了近乎敬畏的感激,仿佛眼前这个满手泥巴、对一切浑然不觉的小男孩,真是什么了不得的神只派来的使者。

虞玉兰和昊文兰看着那罐热气腾腾、油花点点的鸡汤,心情复杂得像打翻了的五味瓶。

喜悦自然是有的,真心为忠萍终于熬出了头感到欣慰,也为招家如愿以偿感到高兴。

可这份喜悦,却被一种难以言喻的荒诞感,和一种悄然袭来的、更沉重的压力包裹着。

她们不约而同地看向懵懂无知的永海,孩子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手腕上那圈早已被泥污浸得暗红的头绳,随着他的动作在尘土间若隐若现。

这一切,真的和他、和这根红绳有关吗?还是仅仅只是命运一次无心的巧合,一次偶然的顺流?

虞玉兰不由得想起姬家萍那句关于“排行第六”的谶语,心底悄然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阴翳。

这突如其来的“福气”和随之而来的、近乎夸张的感激,像一块过于沉重的金砖,不由分说地压在了永海那尚且稚嫩、未经世事的天平之上。

姬家萍自然也听说了河西这桩轰动一时的“奇事”。

他拖着那条不大便利的瘸腿,独自一人,在南三河浑浊的岸边伫立了许久。

“命数…运道…”他干裂的嘴唇轻轻翕动着,声音低哑得只有自己才能听见,宛如秋风吹过枯萎的荷梗。“哪是一根红绳就能轻易拴住、扭转的?”

他缓缓摇了摇头,嘴角扯出一个极其苦涩的弧度,那弧度里,满是对世人盲目笃信、急于寻找依托的嘲讽,更是对那个被无形之手推上“祥瑞”神坛的小小侄孙,那难以言说、深不见底的忧虑。

命运的河流,默不作声,却裹挟着稚嫩如小舟的生命,正驶向无人能预知的、前方或许存在的湍急之处。

而岸上的人们,大多还在为这一次偶然的、顺风顺水的航段,由衷地、热烈地欢呼着。

湖面平滑如镜,映着天光云影,底下却是深不可测的暗流,无声地,打着一个个贪婪的旋。

喜欢河东与河西的故事请大家收藏:()河东与河西的故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