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 第207章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第207章

作者:暴富雅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16 06:48:42 来源:全本小说网

建章宫的铜漏刚滴过卯时三刻,檐角铁马在晨风中叮咚作响。刘妧案头的《女户岁考簿》已摊开数尺,朱砂批注在晨光里透着暖意——南阳王阿莲的盐井新缴百斤雪花盐,批注旁画着口冒热气的熬盐锅;长安柳氏女织锦坊的"粟米纹锦"被朱笔圈成贡品,边角贴着块锦缎小样,经纬间还留着织工指甲掐出的验线痕。

"陛下,太后在偏殿候着,手里捧着个铜疙瘩呢。"侍女绿萼将暖砚往素色襦裙旁推了推,砚台里的松烟墨混着殿外传来的珍珠璎珞声——陈阿娇披着玄色太后翟衣踏入,凤纹霞帔上的东珠在廊下光影里晃出细碎光点,腰间金镶玉带上悬着的紫金葫芦,随步伐撞出清脆声响。

"瞧瞧尚方署的新玩意儿!"陈阿娇将青铜量器按在簿册上,器身刻着"女户标准"四字,边角铸着粟米与织梭的交缠纹样,"昨儿用这量器量西市绣娘的织机踏板,尺寸分毫不差。你外祖母来信说,岭南女船主拿它算船舱立方,多装了三成香料!"她袖口的赤金镶玉镯碰着量器边缘,镯身战阵纹与量器底部的粟米浮雕相映成趣。

卫子夫扶着侍女走进,素纱襦裙上的暗纹兰草沾着御花园的晨露。"太后,陛下,"她展开绢帛,各郡女户数目用不同颜色标成星图,"梁国之乱后,河间郡七十三户妇人拆了公孙弘家的桑田,种上了新蚕种。"绢帛末页贴着张剪纸,渔阳李氏女儿剪的"女户兴旺"图里,扎丫髻的姑娘正踩着织机,边角粘着片染血锦缎——那是绣甲营女兵撕下的战旗残片。

窗外忽然传来太学方向的钟磬声,混着隐约的女书声。刘妧想起三日前陈阿娇在长乐宫拍案的模样:"女子不能考博士?哀家偏要让绣娘当太学祭酒!"此刻殿外传来环佩与竹简相击声,太学新上任的女博士班昭捧着《女诫新编》疾步而入,竹简便签上还沾着校正时的朱砂。

"启禀太后、陛下,"班昭的象牙笏板敲在青砖上,竹简夹缝掉出片算筹图,"太学女学徒编的《算学女训》卖疯了!西市绸庄老板拿织锦回纹算布匹,竟解开了三元一次方程。"她展开的竹简上,算筹排列成"回纹锦"图案,旁边用小字注着"此纹可破勾股定理"。

陈阿娇突然抓起金错刀,在竹简空白处刻下"算学博士许女子参选"八字,刀刃划过处露出卫子夫预先写好的《女官考课条例》:"班博士,哀家要你下个月就开讲《九章算术》,让女娃们知道,算筹比绣花针还厉害!"

班昭低头应诺时,发间木簪轻晃:"太后放心,已让学徒把算术题绣在绢帕上,边绣边算。"她袖中滑出方绣帕,上面用彩线绣着"粟米三担,织锦五匹,问本利几何",针脚间藏着算筹答案。

未时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太后翟衣的凤凰纹上投下光斑。刘妧望见陈阿娇鬓边赤金凤凰簪轻晃——簪尾新缀的南海珠,是西市女户们凑钱买的。殿外忽然传来孩童笑闹声,平阳侯家儿媳带着两个扎丫髻的小姑娘奔入,孩子手里捧着用绣绷改的小甲胄,甲片是染了苏木水的锦缎。

"太后!陛下!"平阳侯家儿媳的银簪挂着"女户教习"铜印,"这是西市'织锦蒙学'的娃娃们做的,说要学霍将军保家卫国。"她身后的小姑娘怯生生展开绣帕,歪扭彩线绣着"太后千岁",边角绣着自画的粟米与织梭,针脚间夹着根断了的绣花针。

陈阿娇突然把孩子揽进怀里,珍珠璎珞蹭得她们咯咯笑:"好!哀家让尚方署给你们铸'女小将军'印!"她从袖中摸出两把金错小刀,刀柄刻着凤凰与兰草,"拿着学刻竹简,将来要像班博士那样,做识文断字的大女子!"

大些的姑娘突然指着陈阿娇的金错刀:"太后娘娘,这刀跟我娘熔盐锅的样子好像!"陈阿娇闻言大笑,拍着孩子的背:"你娘是盐井英雄,比哀家的刀还厉害!"

卫子夫展开《女户蒙学章程》,朱笔圈着"女户子女免费入官学",末页贴着渔阳李氏女儿的歪扭字迹:"我娘说,识字能算清浆洗钱,还能看懂户帖上的红印。"她指着章程插图,画着女娃们用织梭当教鞭,在沙盘上画算筹。

申时更鼓敲过,刘妧望着《边市女商册》,雁门郡妇人用女户名义与匈奴互市的记录旁,画着匹腾跃的骏马。陈阿娇推来叠绣样,彩线绣着女户十二景:妇人在县衙领户帖、姑娘在太学听讲、老妪教孙女认算筹。

"西市绣娘说,要把这些挂到郡驿馆去,"陈阿娇指尖划过银线绣的算筹,"让那些说'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人瞧瞧,咱大汉女子既能持家,也能拿算筹治国。"她忽然拿起幅绣样,上面绣着班昭站在太学讲坛,台下女学徒举着算筹提问。

卫子夫捧来《大汉女户人才录》,首页是班昭简历,其下王阿莲、柳氏女等名字旁,列着"善冶铁精织锦"等技艺。"张掖郡送来信,"她翻开新页,"有女户用织锦经纬原理,改良了戍卒甲胄的夹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汉宫娇华:帝女传奇请大家收藏:()汉宫娇华:帝女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殿外传来细碎脚步声,新选入宫的女官们捧着刻刀竹简来了。领头的南阳女匠人指尖带茧,将刻着"盐井女户"的石印举过头顶:"陛下,太后,这是用新井架刻的,愿江山如盐井般源源不绝。"石印边缘留着凿痕,却被磨得光滑如匠人手掌。

刘妧接过石印,触手生温:"你这印刻得比尚方署的还结实。"女匠人红着脸低头:"我男人战死沙场,是女户制让我撑起家,这印刻的是谢恩。"

酉时宫宴设在长乐宫暖阁,炭火烧得正旺。陈阿娇给卫子夫布了块蜜渍桑葚,指着窗外说:"瞧,太学女学徒在月下算星象,说要编《女史天文志》。"卫子夫搅着杏仁酪轻声道:"少府算过,长安女户税够修三座灌溉渠。"

话音刚落,内侍通报张掖郡急报——女户用织锦技术改良戍卒甲胄内衬,让兵士寒夜少受三成冻。陈阿娇把筷子往案上一拍:"好!让尚方署照着做,给霍去病的北军都换上!"

刘妧摸着"女户人才"铜印,想起早上张汤奏折里说的西市"女户碑"。殿角博山炉飘来龙脑香,混着陈阿娇珍珠与卫子夫兰草的气息,像曲无声合鸣。

"传尚方署,"刘妧对侍女说,"照着班博士的《算学女训》,铸刻算术题的量器发蒙学。"

"这事哀家早盯着呢!"陈阿娇立刻接话,从袖中摸出个铜量器小样,"昨儿见女学徒用这量器算圆周率,算到小数点后四位,比男博士还准!"她腕间赤金镯晃过烛火,映得满殿珠翠暖意融融。

卫子夫展开空白竹简提笔:"那便记下——女子可参加算学、工学博士考试,才学堪用者,许入少府、将作大匠署。"竹简便签在烛火下泛着微光,未干的墨字如投入湖面的石子,在宫墙内外漾开新涟漪。

班昭忽然上前一步,指着竹简空白处:"陛下,臣请在条令后加一句'女子着作可入兰台藏书'。"刘妧与陈阿娇对视一眼,同时笑道:"准!"

此刻的长安西市,张婆把《女户算经》塞进孙女手里:"拿着,太学女博士编的,算铺子账管用。"孙女翻到某页,上面画着用蒸笼算容积的插图,旁边写着"一笼馒头十二枚,十笼共几何"。

旁边酒肆老板娘哗啦倒出铜钱,数得比往常响:"瞧!这月女户分红够给闺女请先生了!"铜钱堆里,枚刻着"算学"的铜筹滚了出来,在暮色里闪着光。隔壁织锦坊突然传来欢呼,柳氏女举着新织的"算术锦"冲出:"姐妹们!用回纹算出来的布匹,多赚了五铢钱!"

西市各坊的织机声突然齐响,木梭穿梭的节奏像在计算着什么。张婆望着孙女用铜筹在桌上摆算式,忽然想起多年前跪在县衙前的自己——那时她连女儿的名字都不会写,如今孙女却能算出盐价涨跌。织机声里,传来女人们的谈笑声:"明儿咱也去考算学博士!"

喜欢汉宫娇华:帝女传奇请大家收藏:()汉宫娇华:帝女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