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 第139章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第139章

作者:暴富雅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16 06:48:42 来源:全本小说网

齐地织工坊的机杼声如细碎的春雨,顺着朱雀大街的青石板缝渗进未央宫时,前殿的青铜日晷正将辰时三刻的阴影切成两段。刘妧手持算学玉简,听着殿下群臣的朝贺,忽然被袖口的震动惊了惊——系统终端弹出的长安各坊漏刻误差地图上,西市肉铺区泛着刺目的橙红,那是因计时混乱引发的纠纷热力点。

"陈大人,您说西市的漏刻比东市快一刻?"她打断太仆寺卿的奏报,玉简在掌心投出全息画面,"卖油郎王二今早被顾客堵在巷口,说他按'早一刻'算脚钱,多收了半文铜钱。"

"公主明鉴,"太仆寺卿抹了把汗,腰间的铜漏刻随动作晃出清脆声响,"各坊漏刻全凭匠人手工调校,水质、温度一变,误差就跟着跑。昨儿个城北下了场土雨,我府里的漏刻整整慢了一盏茶。"

未时初刻的灵台围满了看热闹的百姓,卖糖瓜的老汉挑着担子挤在最前排,竹扁担压得"咯吱"响。张衡的法衣绣着的二十八宿在阳光下褪成浅紫,他手持圭表,却故意往东南方向偏了三寸,算学地磁仪在袖中发出细微的"滴滴"警报。

"漏刻者,天地之准绳也!"他的声音混着街边烤羊肉的香气,惊飞了檐下的麻雀,"昨夜老朽观星,见荧惑守心之象延后三刻,此乃上天警示——改漏刻者,必遭天谴!"

"张大人,那是您的浑天仪该擦油了。"刘妧笑着递过算学空气质量玉简,屏上的PM2.5曲线如波浪起伏,"长安城近来多雾霾,连终南山都瞧不清,何况星辰?"她转身指向波斯使团摆放的水钟,十二级浮标正随着水流逐级升起,"波斯的'贾比尔之壶'能精确到每刻误差五秒,咱们的算学漏刻只会更准。"

人群中挤来位挎着菜篮的老妇人,头巾上沾着几点面粉:"公主娘娘,俺每月初一要给灶王爷上供,改了漏刻,不会错过吉时吧?"

"老婶子放心,"刘妧从袖中取出袖珍漏刻模型,铜壶上的算学符文泛着微光,"往后每个坊门都会立起校准过的公漏刻,您看这小壶,滴一百滴水就是一刻,比您数佛珠还准呢。"

"真的?"老妇人眯起眼,伸手轻触漏刻边缘,"那俺家老头子就没法拿'漏刻慢了'当借口,赖着不起床劈柴了!"

卖油郎王二突然挤到台前,油布围裙上的油渍结成硬痂:"张大人,俺的油担子从城东到城西,脚钱按刻算。要是漏刻都准了,俺每天能多跑两趟,多赚三文钱给娃买糖瓜!您就行行好,试试这铜机子呗?"他身后的挑夫们轰然叫好,扁担在肩头颠出整齐的节奏。

张衡的八字胡抖得更厉害了,他猛地抽出《太初历》残页,竹简边缘卷着虫蛀的缺口:"孝文皇帝改《颛顼历》为《太初历》,可曾用这些奇技淫巧?算学妄图凌驾于天道之上,简直...简直是本末倒置!"

话音未落,算学原子钟突然发出清越的鸣响,如古琴拨弦。众人下意识抬头,只见日晷的晷针阴影与电子漏刻的数字光标恰好重合,分毫不差——此刻正是正午三刻,太阳直射日晷中心。

"神了!"卖糖瓜的老汉手一哆嗦,糖瓜滚落在地,"日头正好对准针眼!俺这辈子头回见漏刻和日头对上点!"

"可不是嘛!"王二弯腰捡起糖瓜,在衣襟上蹭了蹭,"张大人,您这圭表该换啦!要不让公主给您送台算学漏刻,保准比您那老古董灵验!"

申时三刻的对比实验现场,传统漏刻的陶壶"滴答"声像老妇唠嗑,波斯水钟的浮标"咔嗒"跳动如市集的算盘,算学漏刻的青铜齿轮则发出规律的"嗡嗡"声,混着远处的更鼓声,竟成了奇特的节奏。

李淳风假装整理法冠,实则往算学漏刻的铜壶里倾倒浑水。不料卖油郎王二正挪着担子看热闹,油桶一歪,金黄的菜籽油泼在李淳风脚边。"哟!"王二惊呼,"您老走路看着点啊!"他慌忙扶住油桶,却撞得李淳风一个趔趄,装着浑水的羊脂玉瓶摔在地上,沉水香混着油味弥漫开来。

"好哇!你竟敢破坏实验!"张小七眼尖,一把抓住李淳风的手腕,"这水里掺了泥沙和沉水香,成心让漏刻堵住!"

"我...我是怕铜壶生水锈..."李淳风脸色煞白,法冠歪到一边,露出鬓角新生的白发,比三日前朝会时明显增多。

"得了吧!"王二撸起袖子,露出胳膊上的油垢,"俺卖油二十载,从没见过用沉水香养铜壶的!你这是做贼心虚!"围观百姓哄笑起来,有人捡起碎瓶片,对着阳光细看:"哟,瓶底还刻着'钩弋宫制'呢!"

亥时的算学工坊里,煤油灯将老占星官王充的影子投在墙上,像一幅晃动的古画。他凑近原子钟,浑浊的眼睛映着蓝光,手指轻轻抚过钟体上的算学符文:"老朽十三岁进灵台,观了三十次五星连珠,有三次算错时辰,被师父罚跪整夜...要是早有这机子..."他的声音哽咽,布满老茧的手掌在钟体上留下淡淡的油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汉宫娇华:帝女传奇请大家收藏:()汉宫娇华:帝女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王大人别难过,"张小七递过热粥,碗沿沾着几粒米花,"往后咱们用算学算星历,别说五星连珠,就是彗星什么时候扫过北斗,都能提前三年算出。来,喝口粥暖暖身子,明日还要去校准各坊漏刻呢。"

子时三刻,黄门官提着灯笼送来密旨,羊皮纸还带着宫灯的温热。张衡坐在案前,面前摆着改了一半的《太初历》,朱砂笔在"漏刻"二字上戳出小团红晕。他望着竹简上的"天纪"印鉴,忽然想起二十年前的冬夜,自己在灵台冒雪测影,霜花结在胡须上,差点冻掉鼻子的情景。

"明日起,太史局全员改用算学漏刻..."他喃喃自语,摸出袖中私制的袖珍漏刻,铜壶上刻着歪歪扭扭的算学刻度,"老朽今早去西市找王二问了油担子的脚程,算着算着,倒琢磨出点门道..."

卯时的长安街头,晨雾未散,算学漏刻校准车的铜铃声"当啷"响起。张小七站在车上,手持算学喇叭大声喊道:"辰时初刻!各坊漏刻已校准——过时不候,误时自担——"

卖胡饼的阿婆掀开蒸笼,热气裹着麦香扑面而来:"张衡那老头总算干了件人事!昨儿个漏刻慢了,俺家胡饼都烤焦了两炉!"

王二挑着油担子走过朱雀大街,听见钟楼传来的算学报时声,咧嘴笑了。他的油桶上,新贴的算学刻度在晨光中闪闪发亮,每道刻度旁都用朱砂写着对应的脚钱数。路过西市时,他故意大声吆喝:"按新漏刻算脚钱啦!多跑一刻,多赚一文——"

张衡站在灵台之上,看着各坊的漏刻阴影同步移动,算学观测服的衣襟被风吹起,露出里面半旧的法衣袖口,袖口还留着去年观星时蹭上的墨渍。远处,卖糖瓜的老汉正蹲在坊门口,用算学漏刻教小孙子认时辰,孩童清脆的笑声穿过晨雾,惊起一群停在漏刻顶部的麻雀。

刘妧望着这一切,袖中的算筹令箭轻轻碰撞着腰间的玉佩。霍去病走上前来,护腕的原子钟徽章闪着微光,像缀了颗小星星:"公主,莎车使者说,他们的商队要按汉家时辰调整驼队作息,还想请算学队去校准王庭的漏刻呢。"

"好事啊。"刘妧点头,目光落在正在与穆罕默德交谈的张衡身上。老太史令此刻正指着波斯水钟,手舞足蹈地比划着浮力原理,法冠上的星斗纹与算学观测服的符文相互映衬,竟生出几分奇妙的和谐,"时辰准了,人心就齐了。明日去考工室,咱们要让将士们知道,分秒必争,方能决胜千里。"

晨雾渐散,阳光爬上算学漏刻的铜壶,将刻度照得透亮。长安百姓的一天,就在这精准的滴答声中,带着烟火气,井然有序地展开。卖油郎的担子、胡饼摊的蒸笼、孩童手中的糖瓜,都在统一的时辰里,织就了大汉都城的鲜活画卷。

喜欢汉宫娇华:帝女传奇请大家收藏:()汉宫娇华:帝女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