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 第138章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第138章

作者:暴富雅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16 06:48:42 来源:全本小说网

少府织室的檐角挂着十二架青铜风铃,风过时发出清越的"叮当"声,与织机"咔嗒咔嗒"的节奏应和,在春日的暖光中织就一曲机械与手工的协奏。

刘妧捏着算学密尺凑近新入库的齐纨,鼻尖萦绕着蚕丝的焦香与樟木防虫剂的气息,青铜密尺的激光刻度线如游丝般落在布帛边缘,琥珀色的数值投影在素白的绢面上:"1.57米——比《汉律》规定的五尺幅宽短了2.3寸,误差率达15%。"

"这让我想起去年在北地见过的'缩水胡麻毯'。"霍去病随手掀开另一匹鲁缟,鎏金护腕擦过布面时发出细微的静电声,"左将军公孙贺的铠甲衬里就用了这鲁缟,裁片时宽窄差半尺,军需官急得差点把织工绑到军帐里。"算学纺织分析仪在旁发出"滴滴"警报,红色网格精准覆盖在经纬不均的瑕疵处。

张小七抱着算学舆情玉简匆匆走来,玉简边缘还沾着未干的朱砂印:"齐地织工领袖苏蕙带了百人团进京,在先蚕祠斋戒三日才来请愿,这会儿正抬着神位往织室赶呢。"他调出玉简画面,只见人群中有人举着"织机神圣不可侵"的麻布旗,旗面针脚歪斜,显是连夜赶制,"您瞧这标语——'算学量布,天工泣血',写得比太学博士的檄文还煽情。"

未时三刻,织室门前的青铜鼎飘着袅袅艾草烟。苏蕙身着织工传统襦裙,衣襟上的"经纬乾坤"纹样用金线绣了三遍,却仍掩不住布料的陈旧。她怀中的先蚕娘娘木雕像缠着新织的素纱,底座残留着今早祭祀的糯米浆——那是织工们用新收的春茧熬制,祈求神灵阻止算学"戕害天工"的贡品。

"公主可曾听过'梭子有神,寸缕有灵'?"苏蕙的声音带着哭腔,算学测谎仪显示其焦虑指数飙升至89%,金属表盘上的指针几乎触顶,"昨夜老朽梦见先蚕娘娘垂足坐在织机上,梭子落地碎成十八瓣,每瓣都刻着'算学'二字..."她颤抖着展开家传的"云纹缟",布面宽窄如波浪起伏,算学宽度监测仪显示最大误差达3.1寸。

老织工王伯拄着雕花木梭杖挤到前排,杖头的"嫘祖赐丝"雕刻被摸得发亮,包浆下隐约可见"文景二十三年造"的刻痕:"我祖父的祖父在文景年间就是织工,那时用的就是三尺三寸织机。算学要换成五尺宽的铁机子,这不是刨了咱们织工的祖坟吗?"他身后的年轻织工阿巧攥着染布帕子,指尖还沾着靛蓝色染料:"可胡商每次都拿算学尺子量布,咱们手织的布宽窄不均,他们就按最低尺寸给钱..."

"王伯的织机是祖宗传下的宝贝,"刘妧示意张小七启动全息投影,灞桥断裂的木梁模型与鲁缟的密度曲线重叠呈现,"但您看这经纬密度波动,和灞桥快塌的木梁是不是一个道理?十匹布三匹废,等于每年白扔三千斤蚕丝——这些蚕丝能织多少救灾的帐篷?能给多少寒门学子做束修的帛书?"

大月氏商人阿依莎拨开烟雾,她的锦袍上绣着波斯式的八角星纹样,腰间皮袋挂着算学贸易玉简,屏幕上闪烁着历年布帛纠纷的红色警示:"去年我在临淄订了五百匹鲁缟,货到梅尔夫城才发现,最宽的布能做贵族长袍,最窄的只能裁奴隶头巾。"她的助手展开一卷褪色的羊皮合同,"商团为此赔了四百枚金币,相当于二十峰骆驼的价钱——而这些损失,本可以用算学尺子避免。"

苏蕙忽然从袖中抽出《西京杂记》竹简,竹片间夹着泛黄的织锦图谱,边角还粘着几根蚕丝:"陈宝光妻织蒲桃锦,用一百二十蹑织机,费时六月才成一匹,每寸经纬数全凭心记。算学要一日织十匹,这是把巧匠当牛马使!"话音未落,算学智能织机突然发出蜂鸣,青铜梭子在程序控制下精准穿梭,半柱香时间便织出半匹"蒲桃锦",葡萄藤蔓的缠绕角度与古籍记载分毫不差,连叶片的锯齿都清晰可辨。

"这织机...会读心术?"苏蕙的弟子巧儿惊呼,手中的虫胶罐"当啷"落地,暗红色的胶体在青石板上蜿蜒成诡异的纹路。"追风"立刻警觉地嗅向陶罐,尾巴突然绷直——这气味与三日前钩弋宫密道中的虫胶涂层完全一致。

"巧儿姑娘往梭子上涂虫胶,是想让织机卡壳吗?"霍去病单膝跪地,指尖蘸起少许胶体,算学成分分析仪瞬间投射出光谱图,"虫胶 淀粉 艾草汁,倒是挺有'匠心'的破坏配方。"巧儿脸色煞白,一张盖着齐地豪强朱印的密信从袖中滑落,"保鲁缟旧制,岁奉蚕丝十斤"的字迹刺得苏蕙眼眶发烫,她猛然转身,却见织机屏幕上正滚动播放着自家工坊的蚕丝流向数据。

亥时的织学工坊里,煤油灯将老织工赵妈的影子投在墙上,如同一幅移动的织锦画。她戴着老花镜,指尖轻触智能织机新织的"星象锦",北斗七星的位置与她夭折孙子生前用炭笔在土墙上画的星图丝毫不差:"这孩子走的时候,连块完整的裹尸布都没有...他说想盖着有星星的布,这样就能跟着织女上鹊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汉宫娇华:帝女传奇请大家收藏:()汉宫娇华:帝女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赵妈,以后您想织什么纹样,只管在玉简上画个大概。"刘妧轻轻握住老人粗糙的手,将算筹塞进她掌心,"把云纹拆成这些三角形、菱形,机器就能组合出成千上万种变化。明儿咱们先织套'五毒肚兜'纹样,给工坊里的小娃娃们辟邪。"张小七在旁调试着织机程序,忽然织出一只振翅欲飞的蝴蝶,翅膀上的鳞片纹路细如发丝,在灯光下泛着七彩光晕。

子时三刻,黄门官送来的密旨还带着暖炉的余温。苏蕙盯着竹简上的"天织"印鉴,指尖在"纺织标准化督导"几字上反复摩挲,忽然想起今早跪在先蚕祠时,香灰落在算学玉简上的图案——竟与张小七画的分形三角不谋而合。"陛下...要我带头改织机?"她忽然从袖中掏出一卷皱巴巴的图纸,边缘沾着隔夜的墨渍和蚕丝碎屑,"昨晚老朽试着把百鸟朝凤的凤尾拆成算学单元,您看这羽翎的分形结构...是不是能让尾羽更灵动?"

卯时的织室里,第一台算学智能织机披着红绸亮相。刘妧将刻有"织政维新"的铜牌嵌入机架,牌面的算学符号如流水般转动,最终定格为"幅宽1.83米,经纬密度300根/英寸,误差≤1%"。苏蕙穿着新裁的算学工装,衣襟上的"经纬乾坤"纹样旁,用金线绣了行小字:"算学即天工",针脚比她年轻时绣婚服还要细密。

"阿依莎女士,这是最新的测厚仪。"张小七将青铜器件递给西域商人,顶部的水晶棱镜折射出七彩光斑,"把布帛放在棱镜下,三息之内就能测出厚度,误差不超过一根蚕丝。"阿依莎接过时,腕间的玛瑙镯子与仪器碰撞出清脆声响:"在大月氏,这样的神器只有王室才有。我要是带十台回去,怕是要被推举为商会会长。"

"追风"忽然对着织室后园的废墟狂吠,前爪刨出个锈迹斑斑的织梭,上面刻着"标准灭艺"四个字,旁边散落着几截干枯的艾草梗。苏蕙见状,耳尖微微发烫,却听刘妧轻声说:"旧梭子承载的是匠心,新机子拓展的是天地。苏姑娘,明日工坊要试织'先蚕献丝'的新纹样,您可愿意来指点一二?"

晨雾渐散时,第一匹标准化鲁缟被小心翼翼地卷进刻有算学符文的木轴。老织工王伯戴着老花镜,用算学密尺反复丈量布边:"乖乖,真就一寸不差!给我家闺女做嫁衣,这下能省下半匹布,够给她肚子里的娃做三床尿戒子了。"远处的织机声忽然齐整起来,如同一曲新谱的《织工月令》,混着阿依莎用波斯语讨价还价的声音,在春日的暖风中传向远方。

霍去病望着装车的布帛,护腕上的织机饰件闪着微光:"公孙弘在太学说,以后西域诸国的商队都会用大汉的算学布尺。"刘妧点头,摸出算筹令箭:"明日去掖庭改漏刻,让全天下的时辰都跟着算学走。苏姑娘,"她转身笑道,眼中映着初升的朝阳,"您那分形凤羽的图纸,能否借算学队刻成第一套标准花模?往后大汉的织锦,可要让先蚕娘娘的神机妙算传遍四海了。"

苏蕙低头看着手中的玉简,指尖划过算学纹路,忽然想起昨夜在织机前的顿悟——当她将凤凰尾羽拆成无数个等边三角形时,那些原本复杂的纹样竟如星图般有序排列,每一针每一线都闪耀着理性的光芒。"公主只管拿去,"她抬头时,晨光正为她银白的鬓角镀上金边,"老朽还要琢磨着,把先蚕娘娘踩蚕箔的步法也编成算学代码,说不定能让缫丝效率再提两成..."

织室外的桑园里,新蚕正啮食着嫩叶,"沙沙"声如同无数小梭子在织就春天。刘妧望着忙碌的织工们,有人围在智能织机前讨论分形纹样,有人用算学玉简记录经纬数据,阳光穿过窗棂的算学符文,在布帛上投下规则的方格,仿佛天地间巨大的算筹盘,正一寸寸丈量着大汉织锦走向世界的新经纬。而在织机的嗡鸣中,苏蕙的新纹样已悄然成型——一只振翅的凤凰穿透传统云纹,尾羽的分形结构如数据流般延展,织就一曲传统与革新的共生之歌。

喜欢汉宫娇华:帝女传奇请大家收藏:()汉宫娇华:帝女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