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古人的智慧 > 第62章 五行之惑,实践解疑

古人的智慧 第62章 五行之惑,实践解疑

作者:清音妙画尊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5 16:19:54 来源:全本小说网

第62章:五行之惑,实践解疑

晨露刚吻过药圃里的紫苏叶,轩辕正蹲在畦边翻看新采的柴胡。叶片边缘带着晨霜的微凉,脉络在阳光下看得分明,像极了人体里那些看不见却息息相关的筋脉。他指尖划过叶片,忽然听见药庐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着妇人压抑的啜泣,搅碎了这片刻的宁静。

“轩辕先生!求求您,救救我当家的吧!” 门帘被猛地掀开,一个穿着粗布短打的妇人踉跄着扑进来,发髻散乱,眼角还挂着泪痕。她身后跟着两个后生,正费力地搀扶着一个面色蜡黄的男子。那男子约莫四十上下,颧骨微微凸起,嘴唇泛着淡淡的青紫色,被扶到竹榻上时,忍不住闷哼了一声,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

轩辕连忙起身,示意妇人稍安勿躁,自己则快步走到榻边。他先看了看男子的舌苔,舌质偏红,苔却薄得几乎看不见,再伸手搭住他的腕脉——脉象弦而细数,像根绷紧的丝线,轻轻一碰就想弹开。

“他这病,多久了?” 轩辕的声音沉稳,带着让人安心的力量。

妇人抹了把泪,哽咽道:“快三个月了。起初只是吃饭没胃口,一碗粥要分好几次才吃得完。后来越发厉害,有时候吃下去还会往上返,胃里像揣了块冰,胀得难受。” 她顿了顿,语气里添了几分焦灼,“最愁人的是他这脾气,以前多温和的人,现在一点小事就炸毛。前儿个只因孩子打翻了碗,他竟把桌子都掀了,过后自己又悔得直捶胸口……”

旁边一个后生插话:“先生,我们找过西边的李大夫。李大夫说这是肝火旺克了脾,开了疏肝的药,还有健脾的山药粥,可吃了快一个月,半点起色都没有。反而这几天,他夜里总喊腰疼,翻身都费劲。”

轩辕眉头微蹙。按“木克土”的道理,肝属木,脾属土,肝火旺确实会克制脾的运化,导致食少腹胀,易怒也是肝旺的明证。李大夫的思路本没错,为何疗效不佳?他又仔细打量那男子,见他眼下有淡淡的乌青,手指不自觉地按着后腰,呼吸也比常人浅促些。

“你夜里起夜勤吗?” 轩辕忽然问。

男子虚弱地点点头,声音沙哑:“后半夜总醒,一趟趟往茅房跑,腿也沉得像灌了铅。”

这话让轩辕心里一动。他让男子侧身躺下,在他后腰肾俞穴的位置轻轻按了按,男子顿时疼得倒吸一口凉气。“这里疼了多久?” “也就这十来天,起初以为是干活累着了……”

轩辕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山峦。晨雾正慢慢散去,露出层层叠叠的松柏,像极了人体五脏相生相克的脉络。他忽然想起去年在北地,那个畏寒的老者也是肾火不足,导致全身虚寒。此刻这男子的症状,会不会也和肾有关?

“水生木,” 轩辕喃喃自语,指尖在窗台上轻轻叩着,“肾属水,肝属木。若是肾水不足,没法滋养肝木,肝木得不到濡润,反而会像久旱的草木,生出虚火来。这时候只想着疏肝,就像只砍枝叶不浇根,火怎么能真正退下去?”

他转身回到榻边,又仔细询问男子的过往:“你年轻时候是不是常做水下的活计?或是冬天里受过冻?”

男子愣了愣,随即点头:“先生怎么知道?我二十多岁时在河边撑船,有回船翻了,在冰水里泡了大半天才被救上来,打那以后,冬天总觉得后腰发凉。”

“这就对了。” 轩辕释然道,“你这病根不在肝,也不在脾,而在肾。肾水早就亏了,只是年轻时气血旺,没显出来。如今常年劳累,肾水越发不足,肝木失了滋养,才会急躁易怒;而肝木一旺,又反过来欺负脾土,让你吃不下饭。看似是木克土,实则是水不涵木啊。”

妇人听得一脸茫然:“先生,那……那该怎么办?”

轩辕走到药柜前,伸手取出几味药:“李大夫的思路没错,只是漏了根本。疏肝健脾要做,但更要补肾水。你看这枸杞,性平味甘,能补肝肾之阴;还有杜仲,温而不燥,能强腰固肾。再配上之前的柴胡疏肝,白术健脾,就像给枯木先浇水,再修剪枝叶,最后施肥,才能慢慢缓过来。”

他一边说,一边称量药材,动作从容不迫。柴胡的清气,白术的温香,枸杞的微甜,杜仲的醇厚,在药臼里渐渐融合,散发出一股平和而有力的气息。“这药要早晚各煎一次,空腹温服。另外,让他这几日别沾凉水,夜里睡觉多垫个棉垫在腰后。”

妇人捧着药包,千恩万谢地带着男子去了。轩辕望着他们的背影,心里却没有轻松。他叫过身边的弟子灵枢:“你把这个病例记下来,尤其要写明——肝旺脾虚,看似木克土,实则水不涵木。”

灵枢握着骨笔,在竹简上认真记录,忽然抬头问:“先生,难道五行相生相克,不是一成不变的吗?”

轩辕走到药圃里,指着一株攀爬在桑树上的葡萄藤:“你看这葡萄,借着桑树的枝干往上长,这是‘藤依树’,就像水生木。可若是葡萄长得太疯,缠得桑树喘不过气,桑树枯了,葡萄也会跟着蔫掉,这就是‘子病及母’。五行就像这藤蔓与树,看似是木克土、土生金,实则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古人的智慧请大家收藏:()古人的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摘下一颗青葡萄,递给灵枢:“就像这果子,看着是葡萄藤结的,但若土壤贫瘠、雨水不足,藤再壮也结不出好果。治病也是如此,不能只看眼前的症状,得像寻水源一样,顺着脉络找到最根本的地方。那男子的肝火旺,是标;肾水不足,才是本。只治标不治本,就像用井水去灭燎原的火,怎么够呢?”

正说着,药庐外又来了几个求医的人。其中一个孩童面黄肌瘦,肚子却胀得像个小鼓,按“土虚”来治却总反复;还有个妇人总咳嗽,按“肺金”调治也不见好。轩辕想起刚才的病例,忽然觉得眼前豁然开朗——这些看似棘手的病症,会不会都藏着更深层的五行关联?

他让灵枢先给众人登记症状,自己则回到案前,铺开一张新的竹简,提笔写下:“五行如网,病如网中鱼,执一端则鱼必脱,揽全局则鱼自缚。” 写完,他望着窗外渐渐升高的日头,眼神里带着几分笃定,又有几分探索的热忱。

医道之路,从来不是照着图谱走路那么简单。那些书本上的相生相克,唯有在实践中反复推敲,才能真正活起来。就像此刻药圃里的草木,看似各自生长,实则根在地下相连,叶在风中相触,共同呼吸着天地间的气息。

轩辕拿起那包为男子配好的药渣,放在鼻尖轻嗅。枸杞的温润,杜仲的厚重,正一点点中和着柴胡的刚烈。他仿佛能看到这股药力顺着经脉游走,先去滋养干涸的肾水,再去安抚躁动的肝木,最后让虚弱的脾土重新焕发生机。

“再等三日,看药效如何。” 他对自己说,指尖轻轻敲击着案上的竹简,“若有效,便是又摸透了一层五行的玄机。若无效,便再从源头查起——医道,本就是在疑惑里趟出来的路啊。”

灵枢在一旁看着先生专注的神情,忽然觉得那些枯燥的五行理论,仿佛都活了过来。它们不再是竹简上冰冷的文字,而是藏在病人的脉象里、舌苔上、气息中,等着医者用耐心和智慧去发现的密码。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在药庐里投下斑驳的光影。药臼里残留的药香,与窗外飘来的草木气息交织在一起,酿成一种让人安心的味道。轩辕知道,这个病例只是开始,往后还会有更多的“五行之惑”等着他,但只要守住“观全局,不执一”的初心,总能在实践中找到解开疑惑的钥匙。

而此刻,竹榻上那个男子喝下第一碗汤药的瞬间,后腰似乎传来一丝微弱的暖意,像初春的第一缕阳光,悄悄融化着积压了多年的寒冰。这丝暖意,正预示着一场由内而外的新生,也预示着轩辕对五行的理解,又将迈入更深的境地。且看下一章分解。

喜欢古人的智慧请大家收藏:()古人的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