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 第105章 乱世将起小心筹备 希望岛上组建新军

八月初七,大少领着小伙伴们登上了综合补给舰,一声令下,这支人马不全的临时舰队扬帆启程驶往宁海州。

八月初八凌晨,舰队到达宁海州沁水船厂,在沁水船厂临时停靠,各新建船只上的船厂技术人员下了船。

程风同厂长杜祖恩,杜祖德交代了下一期的建造任务,再建造两艘步兵运输舰,三艘护卫舰。

运输舰建造完工之后便不再建造。以后要全力打造护卫舰。

还特意交代,有机会的时候,安排人到对面养马岛去,把那废弃的码头修缮修缮,在不久的将来可能有用。

把沁水河船厂以后的事情都安排好,大少只在沁水船厂休息了两个小时,便重新扬帆起航,返回成山头马栏湾港。

八月初八傍晚,临时舰队到达海驴岛水域,种花桂英的综合指挥舰,种花叔宝的护卫舰,保护着两艘步兵运输舰,继续向前驶往台湾。

步兵运输舰上的那一千三百头牛,二百四十匹马可是台湾淡水村急需的物资,一点也耽搁不得。

程风乘坐综合补给舰,带着两艘两栖登陆舰驶进马栏湾码头,这三艘船要停靠在这里舾装火箭炮平台。

同时也通知马兰湾船厂何英杰,停止综合指挥舰的建造,全力以赴的打造护卫舰。

离开船厂,把从卧龙山铁矿厂带来的那几十车灰白泥土送到了炼钢厂。

又把皇帝赏赐的五名退休的女医师带到医院,交待给了青山医院的院长戴铭轩,李树初二人。

当五名女医见到戴李二人,很是吃惊,匆匆忙上前行礼:“奴家见过戴太医,李太医,二老怎么会在这里?”

戴李二人见这五位宫里的女医,也很吃惊,便解释道:“老夫二人告老之后没有回家,听说这里请教医术的夫子,便来到这里。你们几个不好好在宫里呆着,怎么到这是来了?”

李丹苦笑:“二老能及时离开那里也是运气好,今年五月小太子出事,太医院可是死人不少的人,实是把奴家几人吓坏了。

正好小公子立功,想要几名女医,奴家几人刚好又到了出宫的年纪,便求了当今圣上恩典,把奴家几人赏给小公子了。”

戴李二人对视一眼,心中暗自庆幸,还好自己跑得快,不然这次肯定要遭殃。

见李丹几人苦涩的笑容,戴铭轩知道她们担心什么,便微笑恭喜:“那老夫就恭喜你们了,能来到这里,是你们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这地方可是咱大明为数不多的世外桃源,别看这里偏僻,却不是穷乡僻壤,生活相当的富裕。”

戴铭轩事无巨细的,把这青山堡的情况说了一遍。

青山堡的事,太不符合常理,让五位女医感到很困惑不理解。

天底下竟然还有这样的地方,竟然还有这样的东家,实在是太不可思议。

特别是那个学堂,有好多好多的学生,数都数不清楚,而且男孩女孩都有,好像女孩还要多些。

说这里是个学堂,好像并没有看见学生在读书,而是都在练什么队形,跑操打拳什么的。

五位女大夫也没搞明白,这里到底是读书的学堂还是练武的武馆。

只是这里的氛围好像特别的和谐,让她们安心了不少。

戴铭轩介绍:“这些学子,大多数都是东家收养的流民孤儿,还有相当一部分,是花钱从各地伢行买来的。

特别是那些女娃娃,很多都是花钱买来的,这东家把她们买来,并没有当下人的使唤,而是让她们读书学本事。

风哥儿把你们要来,估摸着就是让你们来教那些女娃娃医术本事的。”

李丹五人听戴铭轩说她们的工作就是教那些女孩医术好,心里稍安。

五位女医的到来,青山医院的医疗力量大增。戴铭轩遵守青山齐鲁书院的要求,首先给她们每人发一本简繁字体对照查阅表。

让她们先学习简体字的写法,等熟悉了简体字之后,再安排具体的工作。

当五位女大夫来到医院给自己安排的住房时,被这种奇特的住房给震惊到了。

原本以为会几人住在一个小院里,没想到是一人一套三室一厅的房间。

而且每个房间都有用琉璃做的窗户,室内光线明亮,采光极好。

每个窗户竟然还有那所谓的窗帘,用来遮挡阳光和窥视。

室内是全木地板,一应家具俱全,床上用品,生活用品,面面俱到。

饭也不用自己去做,只需要到学校的大食堂去进餐就行,简直方便的不行。

这样的生活方式和她们以前的生活方式有一些相似,又有很大的不同。

而且她们明显的感觉到,这里好像真没有什么尊卑之分,所接触到的人,无论男女老少,都客客气气笑呵呵的。

把五位女大夫安顿好,再去看了那三个教钟表制造的神棍,检查一下他们的教学进度。

现在正是夏季军训的时间,不知道他们偷懒没有?

还好在离家这几个月来,这三神棍还算教得是尽心尽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铜匠刘师傅的二儿子刘永禄和学校的十几个对钟表感兴趣的学生,就在三个神棍的指导下,反反复复的把这四台落地台钟拆了装,装了拆的。

这几个月下来,这些学生基本上都可以独立的把这钟表拆散再装回去了。

三个洋和尚知道眼前的这位小爷要考核他们的教学进度,便着急忙慌的去了操场叫人。

等学习钟表修理的小孩们从军训场回来,每个人都独立把钟表的拆卸和组装都表演了一遍给程风看。

见这位决定自己生死的小爷点头表示满意,三个洋和尚那颗忐忑的,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

看着这些十来岁的小孩,在那里拆装钟表,虽然动作还在很生疏,但每个人都认真仔细的样子。

大少决定,等他们再熟练一些之后,要指导他们对钟表进行改进了。

大少回到老家,正是金秋八月,广袤的大地上金黄一片,映射得百姓的眼睛里都是金灿灿的,这是百姓们最喜欢的丰收季节。

前卫守御千户所,寻山守御千户所的老军户,新村民们,在经历了两年的干旱之后,终于有了自己收成。

两个千户所,所剩无几的穷军户,还有逃难到了这两个千户所,被千户所养了两年的那些流民们。

很多人活了大半辈子,还是第一次看到了那满仓满仓的玉米棒子。

他们的心里总算是踏实了,吃了主家两年的白食,今年总算是有了回报。

心里总算不再对吃白食这件事有愧疚了,今年的中秋节,终于可以没有心理压力,开开心心的过个好节了。

虽然这玉米除了煮粥之外,其他的,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做。

但是,自从这玉米收上来后,生产队的食堂煮的玉米粥都粘稠的不行。

还有食堂的人尝试着用玉米面来烙饼子,结果玉米面烙的饼子同样的很好吃。

对于一辈子都没办法吃饱的人来说,这玉米面饼子那就是人间美味。

生产队也很大方,自从知道玉米面可以烙饼子之后,那每天烙的玉米饼子敞开着吃不限量。

果然,在连着吃了十几天的饱饭之后,大家就觉得这玉米饼子也没那么美味了。

而一直担心没有酿酒原料的酒厂负责人吉日格勒,娜仁格勒一家,看见那如山的玉米垛子,也放下了心里的石头。

两个当家的千户大人都已经说了,从现在开始,酒厂再也不怕原材料不够了,可以放开了酿酒,不必要再有所顾虑。

离家近四个月的程风,可以安心的在这里陪着自己的父母姐妹过上几天的舒心日子啦。

借着八月十五还有几天,秋收的事情也与自己无关。

程风特意亲往文登县,调用文登县环球邮政文登镖局的掌柜吴自用,中秋节后前往阜城县,去那里客串两年的客来居客栈老板。

说起文登县城,因为县丞方履素的珍宝楼,环球商贸并没有在这里开分号,只是在文登县城开了环球邮政文登镖局。

吴自用吴掌柜,就在这里负责文登镖局的大小事务。正因为如此,大少觉得他在文登县城有点施展不开。

便想着临时把他调到阜城去,负责客来居客栈,直到那边事情完成再回来。

这几年大少三天两头的往外跑,都没有再关注过文登县的情况。

只知道登州的巡抚已经换人,武之望那位神医在天启五年的最后一个月被调到了陕西。

现在的登莱巡抚叫李嵩,他一到登州,就把那武之望的乱布局重新推翻。

这人还算有些真才实学,要不然也不会有宁远之战时,毛文龙突袭后金老窝,逼迫得奴儿哈赤不得不从宁远撤兵回援。

来到文登县才知道,文登县衙已经出现了重大变化。

原文登县典史徐登名早在天启五年便已升职外调,现在的典史叫林振阳,这人大少还认识,以前请过他的客。

文登县的县令也已经换了人,原县令解啓哀早已经调走,新任县令是一位叫丰洞开的年轻人。

让大少震惊的是老县丞方履素,那老头竟然在五月便重病身亡,现在的新县丞叫王家相。

大少到了文登县才知道,那方履素死后,方家子弟为争夺家产正打得乱成一团糟,那珍宝楼都已经关张好多天,估计要开不下去了。

这下有些麻烦了,所有的关系好象都断了,大少只能暂停与珍宝楼的合作,想等一段时间,看看实际情况再说,正好这段时间可以把掌柜吴自用调走。

从文登县回来之后,又一头扎进炼钢厂里,和那些炼钢师傅们开始研究,用带过来的特殊泥土来炼制新型的钢材。

经过好几天的小炉炼钢实验,证实了在炼钢过程中添加这种泥土,确实能增强钢的硬度。

只是由于实验的数据太少,还没掌握最好的合适比例,以至于炼出来的钢时好时坏的。

这是大少也不着急,只让钢厂负责人刘铁锤组织老师傅们慢慢的研究。

一点一点的攻关,直到找出合适的比例为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反正现在这种钢材也不是急需的,早成晚成的没关系,慢慢来呗,有了正确的目标,只要开始了,总会有结果。

……

八月十五凌晨,朝阳门马蹄阵阵,打破了京城的宁静,辽东八百里加急传来消息:老奴,奴儿.哈赤死啦。

老奴,奴儿哈赤在征讨蒙古的途中,因炮伤未愈,长途行军引起旧伤复发。

在撒军返回沈阳途中,队伍行至距离沈阳城还有四十里地的叆鸡堡时,因突然伤重不治,于八月十一日在叆鸡堡一命呜呼,终年六十八岁。

果然,沈阳很快传出消息,奴儿.哈赤的死,被定性为因为火炮所伤不治身亡,袁崇焕的功劳彻底被坐实。

奴儿.哈赤死啦,这个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京城,不少的百姓自愿买来鞕炮燃放。

北京城上下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为京城百姓的中秋佳节,平添了不少的喜气。

当然,也为信王爷即将来临的大婚,贴上了祥瑞的标签。

文登县距离京城远,消息来得也慢,更别说比文登县更远更偏僻的成山头了。

远在穷乡僻壤的程风,开开心心的陪着家人和青山堡所有的工人,社员们,过了一个舒心愉快又丰富多彩的中秋节。

半年没见,自己的妹妹程思雨,已经能跑能说话,能追着哥哥的屁股大喊大叫要东西了。

再有十天,就是自己和妹妹的生日,妹妹马上就要满两岁,自己也满七周岁,按照虚岁来算,就已经是九岁了。

按照大明的习俗,十天之后自己就不再是幼童,而是少年了,自己再吃饭都不能和姐姐们坐一桌了。

不过大少不在乎,自己来大明就不是来守规矩的,而是来砸烂这些破规矩的。

什么男女授受不亲,什么男女七岁不同席,什么女孩就应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通通的都把它给砸稀碎了。

等到自己积攒到足够的实力,北方乱局成为气候之时,先去砸江南的那些遗老遗少们。

自己就让姐姐们去砸,气死那些老古董,早晚都砸干净了才算完。

过了中秋节三天后,辽东的那头老野猪,被杀了年猪的消息才到达登州府。

登莱府上下各级各县欢天喜地,各种鞭炮礼花响了一天,比三天前的中秋节还要热闹。

至于青山堡,根本对这事情没有上过心,大家还是按照原定节奏过着日子。

大少对辽东的事情早就了然于心,但是自己管不了。

其实这个时候,大明对辽东发起反击是最佳的时机,因为女真人那里正乱糟糟的上演着各种夺权之战,是女真人最不团结的时候。

可惜大明的那些文官,没有一个看到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也许他们看到了,但不敢去影响女真人内部统一,怕把女真人搞残了,断了自己的生财之路。

反正,自打奴儿哈赤死后,女真人内部整合,安分守己的安静了三年,从天启六年八月,到崇祯二年五月,辽东一直无战事。

直到袁崇焕饿了东江镇军民半年的饭,借着东江军民半死不活的时候,搞死毛文龙,为后金解决了后顾之忧,女真人后方从此再无人骚扰。

在大明朝所有对抗后金的将领中,从李成梁到吴三桂,死的明军将领多如牛毛。

没有一个像毛文龙那样,能让女真人为了庆祝他的死,放假三天,举族上下狂欢,大庆三日不休。

只为这一件事,黄台吉恨不得把袁崇焕抬进祖庙里去供着,一天三炷香的,感谢他对女真人的大恩大德。

确实,人家爱新觉罗家族也没有食言,真做到了对袁崇焕的感恩戴德。

在女真人起家的历史中,明末汉满两族对抗几十年,明庭将领中,最坏的是李成梁。

作为辽东王的李成梁,把奴儿哈赤一家祖孙三代当哈巴狗使唤,努尔哈赤本名叫哈赤,并没有努尔两字。

奴儿哈赤的名字就是李成梁起的,老头一天没事就奴儿,奴儿的叫哈赤,叫出来的名。

女真人入关之后,康熙那个小麻子觉得他太爷爷的名字叫奴儿哈赤,有损他家的尊严,这才改成了努尔哈赤。

就连他爷爷黄台吉,因为台吉的意思是将军或者头领,皇太极原本的名字就是黄将军或者黄头领的意思,连一个正儿八经的的名字都没有。

康熙这个小麻子也觉得这样不好,才把他爷爷的名字黄台吉改成了皇太极。

所以说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名字,都不是原名,都是孙子重孙子康熙帮忙起的。

最蠢的是杨稿,就是指挥萨尔浒之战的那个。

( 萨尔浒之战还没开始打,杨稿此货就先把自己的作战计划一字不改的让人送给奴儿哈赤。

努尔哈赤看到作战计划的时间,竟然比当时的万历皇帝还要早。

末了,还在后面附上一封书信:本官有精兵十二万,盔甲兵器齐全,粮草充足。

现在派兵七万,兵分四路围攻你赫图阿拉老巢,各路人马的行军路线是怎么走,领军的将领是谁?驻扎的营地又在哪里,全交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最后还问奴儿哈赤:本官这样的布局,可谓是天罗地网,你赫图阿拉如何守得住?

本官就问老奴你怕不怕?害怕了就赶紧投降,保你一个全尸云云。

当奴儿哈赤收到杨镐的作战计划和那威胁的信念之后,差一点把自己笑得背过气去。

就这样,原本胜券在握的萨尔浒之战,在杨稿的神操作下,成就了奴儿哈赤管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神话。

明军七万人马,兵分四路,人数最多战斗力最强的川军也才两万五千人,最少的连两万人都不到。而自己手里有三万精兵,正好各个击破。

奴儿哈赤当机立断,把仅有的三万人马全部带出了赫图阿拉,赫图阿拉城里只留下了一些老弱残兵,装模作样的守城。

三万人马抢先一步到达第二路明军行军的必经之地设伏,先灭了战斗力最强,战斗意志最高的川军,四川总兵刘挺战死。

只此一战,原本军队像叫花子一样的奴儿哈赤,从些鸟枪换炮,三万精锐全部换成了明军的精锐铠甲和武器。

等到萨尔夫之战结束,奴儿哈赤不但所有的士兵都有了整套的刀枪盔甲,就连能穿三层甲四层甲的白甲兵,也一次性就组建起来了。

杨稿这个二货,对女真人军队的建设,可算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最恨的是袁可立,在登莱一线只用了三年的时间,把原本已经被女真人占领的辽南三州,金州,盖州,复州又全部抢了回去,还把奴儿哈赤的女婿刘爱塔给策了反。这让奴儿哈赤对他恨之入骨。

最无可奈何的是孙承宗,这老头子别的本事没有,就是喜欢搞堡垒战术,整个辽西走廊,大堡小堡的修了无数,让女真人每一次的进攻,都要一个堡一个堡的啃,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这就逼迫的女真人每攻打下一个城堡,便毫不犹豫的把那城堡扒个精光,围墙房屋全都给推平了事,就连基脚都不给留下。

功劳最大的就是袁崇焕,他帮女真人解除了后顾之忧。

自从毛文龙在铁山搞了一个东江镇之后,那女真人的大后方就没有安宁过。

后方留守的兵力少了,那毛文龙有事没事的就去抢一波。

等救援的兵马赶到,那毛文龙撒腿就跑,跑回东江镇打死不出来。

这种敌人少了就去抢,敌人多了就跑的战术,那奴儿哈赤拿他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直到袁大将军搞死了毛文龙,还把那小小的东江镇封了四个权力完全一样的副总兵。

从此东江镇的四名副总兵只顾着争权夺利,排除异己,直到东江镇彻底的消失,这些东江镇的兵再也没有在女真人的地盘上出现过。

毛文龙一死,东江镇一乱,后金的大后方从此太平无事,就这一点,袁崇焕可谓是功高至伟。

所以在袁崇焕死后,他唯一的儿子被编入了汉军正白旗,成为汉军正白旗的旗主。三百年未曾改变其旗主地位,为爱新觉罗家族守护龙兴之地三百年忠心不改。

其第六世孙富明阿万里远征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立下了赫赫战功官至吉林将军,第七世孙寿山,正三品武官,永山正四品武官。

可以说自袁崇焕死后,袁家后人伴随着爱新觉罗家族荣耀了整个清王朝。

其子孙后代一直从满姓,直到中华民国成立,大清灭亡才改回原姓。

能用一个人的死,换来后人三百年的富贵荣华,也算是值得了。

就算是那一帮为女真人入关,立下了汗马功劳的所谓皇商,晋商八大家,也只是风光了不到五十年就被彻底的搞废,可没有袁崇焕家的官运能这么久远。

以上这些都是废话,大家看看,了解了解就好,历史毕竟是打扮过的历史,真相的背后是美是丑,只有天知道,咱们没有必要去较真。

……

八月二十一日,去台湾的两艘步兵运输舰,在3003,3005,3006,3008,3009护卫舰的保护下,返回马兰湾船厂。

八月二十二日,种花红玉正式把3006舰的管理指挥权移交给见习舰长张克,张克正式成为3006吉隆号护卫舰舰长。

原3005舰实习舰长李紫,接管新建的3011棉兰号护卫舰,任舰长。

原3003舰实习舰长种花无疆,接管新建的3012帝汶号护卫舰,任舰长。

这两艘护卫舰正式加入南海舰队系列,组成南海舰队十二艘护卫舰,一艘综合指挥舰,一艘综合补给舰,两艘步兵运输舰,两艘两栖登陆舰的基本构架已经完成,就差医疗保障舰了。

只是现在,因为还没有培养出任何一名合格的军医,所以医疗保障舰,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增添的。

种花红玉卸任3006舰长之后,正式接手802戚继光号综合指挥舰,成为综合指挥舰的舰长。

种花月儿,种花木兰,种花妇好,马晓云。为综合指挥舰见习舰长。

原3008舰,见习舰长田来娣,接管5102兴凯湖号综合补给舰,任舰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原3003舰,见习舰长杜志强,接管403金刚山号两栖登陆舰,任舰长。

原3008舰,见习舰长种花敬德,接管404长白山号两栖登陆舰,任舰长。

原309舰,见习舰长武进峰,接管5203洞庭湖号步兵运输舰,任舰长。

原3006舰,见习舰长陈江平,接管5204鄱阳湖号步兵运输舰,任舰长。

东海舰队正式成立,正式驻地未定,临时驻地设在希望岛。

各舰舰长安排妥当之后,从台湾岛过来的四艘护卫舰上的水手士兵全部提干。

这一平均,所有的舰船上就只剩下军官,除了还能把船开走,其他的工作都干不了啦。

八月二十六日,开开心心的过完了自己七岁生日的大少,带着这支由南海舰队七艘护卫舰。

东海舰队一艘综合指挥舰组成的临时舰队,缓缓驶离马兰湾,前往东海舰队的临时驻地希望岛。

他要到那里安排人手,到朝鲜去招两千名水兵。

至于那两艘登陆舰,两艘运输舰,一艘补给舰,因为还缺少武装,必须留在马兰湾船厂舾装武器平台,暂时无法出海。

临时舰队慢慢的驶离马栏湾,看着那蓝洼洼的天上,一点云彩都没有,温柔的海风吹得呼呼的。

如此晴好的天气,大少很是放心,校准希望岛的方向,全舰队满帆航行,只用了三个多小时,便到达了希望岛。

希望岛民族乡的乡长兼民族小学校长林文漪,副乡长李善玉,乡武装部部长朱春良,副部长郭子光,民兵团长尹路正早就得到消息,早早的便在码头上等着。

现在的希望岛,除了斑点海豹保护区,乡政府驻地周边公园区,以及各厂矿村庄还有森林之外。

其他的地方,那满山遍野的森林已经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那阡陌纵横的水田。

那岛上原本生长的高大树木,全都变成了一根根的大木,静静的堆放在造船厂的外面,等着慢慢的风干。

因为现在的希望岛燃烧的都是煤炭,那些修剪下来的枝枝丫丫,也没有成为这里居民的燃料。

大些的也被修剪出来做了家具,小一些的就堆在那里等它自然腐烂。

现在正值深秋,因为一年有两季收成,希望岛的秋收要比山东的秋收晚一个月,要到九月底才开始收割。

现在的希望岛上,微风吹过,那黄灿灿的稻谷掀起一层一层的麦浪,整座岛上金光闪闪的一片,十分的赏心悦目。

希望岛的夏收,因为大少忙着京城的事,没顾得过来。

据财务部门提供的资料上所显示,这一年来,希望岛的硝产量达到十五万斤。

天然磷肥开采量也达到了两万斤,两个千户所今年能有这么高的收成,全靠这些天然肥料合成的有机复合肥帮助。

林文漪介绍:“现在咱们希望岛上,除了乡政府所在地,还有一处造船厂,一座民族小学,一处乡卫生院。

一处硝化工厂,一处天然磷矿厂,三座养猪场,两家养羊场,各村庄,各家各户,还养有鸡鸭等家禽。

还有两座码头,一处东码头,一处南码头。这几个部门加上民族小学学生七百多人,共有非农业人口一万余人。

还建有村庄十一处,每座村庄大约有人口二千到三千不等,总共拥有村民大概在两万六千左右。

村庄建设还没有全部完成,建设还在进行中,目前全岛总人口数大约在四万左右。

现在希望岛民族小学还有学生七百多人。

今年五月的夏收,希望岛共收了稻谷十二万石。

只一季的收获,就够希望岛上的四万岛民一年半的生活所需。

乡政府预估,秋收可能超过十六万石到十八万石,这一季的粮食,可以全部支援淡水村发展。

大少问朱春良:“现在的希望岛有民兵多少?”

“现在希望岛上有男女民兵六千人,刀枪弓箭全部齐装满员。

民兵平时训练也很积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希望岛的民兵自保能力还是有的。”

了解了希望岛的具体情况,大少还是很满意的:“看来希望岛目前的发展还是很正常的,现在需要你们武装部发挥主观能动性。

我们现在要招水兵,你们派出支船队到东江镇去招十六到二十岁的兵,男女不限,能带家族一起同来最好。

在派当地的那些朝鲜人到对面瓮津郡去看看,看能不能招那些朝鲜族的本地年轻人来从军,哪怕是女的都行。

告诉他们,来了这里,有田地可种,有饱饭可吃,不会被人打骂,每年还有新衣服穿,看能不能招来一些人。

招二千水兵的任务,争取在九月份内全部结束,大家努力。”

朱春良,郭子光,尹路正得令,开始安排人手出去招兵。

朱春良,郭子光带着上次在铁山镇一带招到的那些朝鲜族的男孩女孩们,到铁山镇去做个榜样。

证明参加海军前途很是无量,希望能通过他们,招到更多的年轻人及其家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在送朱春良他们去铁山镇的时候,程风还特意叮嘱朱春良,回来的时候,从铁山自家铁矿厂那里,带十名有家有室的年轻矿工过来,让他们出一趟远差,时间大约一年左右。

民兵团长尹路正,副乡长李善玉是正儿八经的朝鲜人,带着几十个岛上的朝鲜族岛民,前往瓮津郡去碰运气,看能不能在瓮津郡招些朝鲜年轻人过来。

林文漪在希望岛上宣传招水兵,也引起了岛上民众的热烈响应。

虽然说希望岛上十六岁以上的未婚的女孩少之又少,但是死了男人的小寡妇多得不行。

乡武装部的工作人员刚把这个招募男女护卫的告示宣传出去,就有几百个小寡妇前来报名。

这个现象把程大少爷搞得一愣一愣的,难道希望岛上的男人都有媳妇了吗?

一堆的小寡妇竟然无人问津。大少用后世的眼光来看待这件事情,肯定觉得很奇怪。

他哪知道,在大明朝这个时代,死了男人的小寡妇,不到万不得已,是没有男人愿意娶的。

这些小寡妇们,往往单身一人,无依无靠。听说海军在招女护卫,都觉得是另外一条出头的机会,纷纷踊跃报名。

希望岛只用了两天,小青年报名人数只有三百多人,女护卫的报名人数就超过了七百人,希望岛上的小寡妇人群,迅速消亡。

程风原本还是准备要进行一些体能测试的,但考虑到这些小寡妇的特殊情况,觉得还是算了。

这些小寡妇因为生活环境逼迫的原因,基本上都比较放得开,比那些小姑娘要容易教化得多。

她们愿意出来当兵,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就算是体能不行,慢慢练就是了。

大少只是按排了一些简单的测试之后,被全都收了下来开始集中军训。

因为这一年多来,希望岛上的民兵训练开展的很不错,男女民兵训练都非常的积极。

所以这些小寡妇们都是有一定的军事基础的,训练起来更加容易一些。

九月初七日,前往瓮津郡的尹路正,李善玉带着三百女护卫,一百男护卫及其四百个家庭,拖儿带崽的回来了。

可是希望岛各村村民已经满员,乡政府只能先安排他们住下,准备安排人手去开发不远处的大青岛和小青岛。

这两座小岛距离希望岛不远,而且面积也不小,足有两万多亩土地,可以设置四处村庄,安置一万左右村民。

希望岛的治安巡逻船,正好可以把这两个岛包括进去,再加上基础的民兵训练制度,岛上的安全还是有一定保障的。

九月十二日,最先舾装好火箭炮平台的两艘步兵运输舰到达希望的归队。

乡政府确定了上大小青岛移民的计划,舰队便开始组织已经招到的一千三百多人,开始在大小青岛进行抢滩登陆训练。

每一天训练的时候,还把那些上岛建设的村民送到岛上去,下晚再从岛上把村民接回希望岛来。一来一回的也是一种抢滩登陆的训练了。

等到李春良从辽东的人回来,己经到九月十七,在前面这部分的新兵,都已经训练得有模有样了。

就连大小青岛的临时木住房都已经建完,移民上岛的村民大多数都不再随舰返回希望岛,第一处村庄已经入住,已经开始在开荒。

朱春良,郭子光。带着一千二百名新招收的兵,以及他们的家眷,来至辽东流民以及朝鲜的一部分百姓八千多人口。

希望岛上人口,又一次爆满。不过大少并不想让这些人留在希望岛,只是安排他们在新兵训练期间,在帮助岛上的居民建设新的村庄。

九月二十二日,两艘两栖登陆舰,一艘综合补给舰也全部舾装完成,全部返回希望岛归队。

舰队把新招收的两千四百名新兵分配完毕之后,又进行了两天的配合训练,便开始准备南下。

综合指挥舰在配备全人手之后,没有参与后续的训练,在九月二十三日早晨,便返回了青山堡。

大少带着从铁山镇带回来的十名朝鲜族矿工,把他们交给了吴自用。

并把一张设计好的规划图交给吴自用之后,便安排人马送他们前往阜城客来居客栈工作。

送走吴自用,大少又把机械厂生产的,青山堡仅有的二十四台粉碎机全部装上了船,一台也没给青山保留下。

大少要到台湾岛去建第一座水泥厂,正式打造自己的后勤保障大后方,为即将到来的乱世做准备。

九月二十五日,配合训练完成的东海舰队,把新兵们的家属们全部带上船,当天中午便回到了青山堡马栏湾港与程风会合。

当天下午,把已经改装好的三千支燧发枪分发到各舰,重新扬帆起航,一路向东航行。

大少这一次的航行路线并不是直接南下,而是准备一路向东,走济州岛,九州岛,琉球群岛去台湾。

大少想去看看济州岛的实际情况,好为不久的将来把那大岛搞过来,为今后布局努尔干都司做准备。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