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 第104章 救民有功自讨奖励 奉旨游玩闪亮登场

就在程风游走滦河两岸布局的时间,中国沿海的海上势力出现了重大变化。

自从去年旅居日本的大海盗头子李旦死后,他用一生积累的海盗财产,被干儿子们瓜分一空。

而他自己亲生的唯一儿子,却变成了一个穷光蛋,还在半年之后,死于非命。

他的干儿子郑一官接手了他大半的产业,包括他在台湾与荷兰人合作的势力全部被接收。

经过一年的谈判和吞并整合,特别在消灭了自己的老对手颜思齐之后,郑一官已经拥有各种船只七百多条,成了名副其实的海贼王。

在荷兰人的支持下,把活跃在中国沿海的各路海盗合并在了一起,成立了十八支海盗小团伙,对外名号声称为:十八芝。

郑一官团伙一跃成为中国沿海最大的海盗力量,为了与过去划清界限,也为了证明自己有凌云壮志,将来可以龙行四海,郑一官正式更名为郑芝龙。

郑芝龙的十八芝以台湾笨港为基地,开始四处出击,配合占领台湾的荷兰海盗团伙,打劫南中国海一带的中国商船。

郑芝龙意在阻止中国商队直接去日本,朝鲜交易。

也是为了配合荷兰人,阻止中国商人直接进入吕宋岛马尼拉港同西班牙人交易。

大明海盗团伙十八芝正式亮相,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自从天启六年开始,与荷兰人为主,郑芝龙为辅的海盗集团,四处出击,在中国的海疆上烧杀掳掠。

顿时,南中国海,台湾海峡等海域硝烟四起,战火不断,无数的冤魂便死在了这些人的手上。

郑芝龙的海盗团伙与程风的台湾开拓队伍,距离不足三百里,马上就要到了脸贴脸的程度。

之所以现在还没有发生冲突,主要是程风的台湾开拓队伍,自从去年与刘香佬产生冲突之后,便不再南下广东福建一带。

除了偶尔派船走走上海,基本没有什么商业行为。

现在移民到台湾岛的几万人马,正在卖力的埋头开发淡水河流域,还没有腾出时间来跑外海做买卖。

再加上进出台湾淡水河的这支船队,挂的是大明海防卫所的军旗。

郑芝龙目前也不想与大明官府产生直接冲突,虽然早就知道在淡水河有这么一支人马,暂时也还没有过来招惹。

七月初六,大少返回到北京城,这时的京城已经炸了锅。

原本在三月宁远之战时,被宁远袁崇焕红夷大炮重伤的奴儿.哈赤,本该卧床不起的人物,竟然在七月亲自带队出征,攻打千里之外的蒙古朵颜三卫去了。

朝廷收到这个消息,引起不少言官的怀疑,那袁崇焕的红夷大炮到底打没打中过奴儿.哈赤?

袁可立也对这个事件提出质疑,并提出了几大疑点,不想这个质疑却捅了马蜂窝。

袁可立的质疑,遭到阉党的挤兑,毕竟袁崇焕是第一个为九千岁立生祠的人,虽说他是东林党人,但九千岁对他颇有好感。

袁可立的质疑,遭阉党挤兑也就罢了,还遭到东林的挤兑,东林党人认为他怀疑袁崇焕就是背叛了东林。

毕竟袁崇焕是东林党人,虽然他是第一个为九千岁立生祠,还立了好几座的东林党人。

结果,一句很正常的质疑之言,让袁可立变成了猪八戒照镜子。

大少刚回到北京,先去给师娘请了个安,便等着老师下朝。

当得到门房回报,老爷回来了,大少高兴的跑到大门迎接。

不想刚跑出二门,就看见自家老师气呼呼的进了大门。

一看老师那脸色不对,大少暗觉不妙,转身就想跑。

可他那一身叮铃咣啷的穿戴十分的耀眼,早就被袁可立看到了。

“你个孽徒,要跑哪里去?”

完蛋,跑不掉了,大少一个紧急刹车,站住了脚。把两腿夹紧,慢慢的转身,脸上充满着谄媚的笑。

“老师,我没跑,这不刚从外面回来嘛。想着来给老师请个安,走到这里,正好尿急,刚才只是转身想去尿尿,不是要跑。”

“你个孽徒,让你读书,你就是不好好的读,一天到晚的在外面瞎跑什么?”

大少满脸的笑容更灿烂了:“老师我现在还小嘛,读书的事还早还早。

等我长大了,就会好好读的。老师你这是怎么了?看你脸色不太好。”

袁可立看看面前这小孩:“你现在不去撒尿了?”

“不了,看见老师就不想撒尿了。”

袁可立瞪眼:“你个孽徒,把老师当什么了?算了,跟你气不了这么多。走,跟老师去书房坐坐。”

大少嘿嘿一笑,屁颠屁颠的跟着老师去了书房。

师徒俩进了书房,大少转身让老兵卒在外面守着,随手把书房门给关上。

转身便看见老师已经坐在椅子上,闭着眼睛养神。

大少可没有那种老师坐着,自己站着的觉悟,见老师在假眯,便自个来到书桌前,找了一个地方坐好。

小声的问:“老师,这是怎么啦?心情这么不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袁可立睁开眼看着程风:“你上次和老师说的,那奴儿哈赤没在宁远可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了,他就在距离宁远城十里地的九龙宫指挥。

九龙宫那个地方,位置比宁远城高,他站在那里就能看到宁远城的全貌,压根就不需要他亲自到宁远城下去。

他一个三军总指挥,身边有这么多的将领,更不可能亲自下场去带队冲锋。

就算是他愿意,其他将领也不许他这么干。

红夷大炮那个东西,老师您是知道的,打出去的不过就是个不会炸的铁蛋子。

那种玩意又不会产生杀伤性破片,又不会产生冲击波。

就一条直线飞过去,要么就打中了,身体四分五裂支离破碎。

要么就打不中,就算是擦着耳朵边飞过去,也不会伤到人。

说那老野猪是冲锋的过程中被火炮伤到,这就是个笑话。

而且他从宁远城撤退的时候,还亲自到过觉华岛。

都能亲自骑马跑到觉华岛去的人,怎么可能会被火炮伤到。也就是宁远那一位敢吹,满朝上下配合着敢信。”

“你怎么知道的?”

“嘿嘿,学生当时就在距离觉华岛三里地的地方观战,那老野猪到觉华岛对岸察看,学生在望远镜里能看得清清楚楚。”

“也就是说,战报上说的觉华岛天降神火,灭了攻岛建奴的那些神火,是你小子干的?”

程风当场否认:“不是的,学生可没那本事。可能是老天爷爷看他们大冷天的,还玩了命的攻岛挺可怜的。

也许是怕他们被冻着,就给他们放了几个大火球给他们烤烤火。

学生只是远远的看着,那些小野猪们,一个个的,烤火都烤得外焦里嫩的。

只可惜那冰层实在是太厚,船靠不过去。学生离得实在太远,白白在那里喝了好几天凉风,看着那满地的烤野猪,愣是一根毛都没捞着。”

袁可立无语,摇头哀叹:“老夫就说那袁崇焕有欺君之嫌,可朝堂诸公皆认为老夫所疑是无稽之谈。”

“这真假之事,老师同他们在朝堂上争论了?”

袁可立很是泄气:“是啊,争论了好几天了,真假的事没争出个结果来,反而是老师被惹了一身的麻烦。”

大少叹息:“老师您与他们争论这个干嘛,根本就毫无意义。

现在都七月了,那老野猪去了蒙古,很快就会被小野猪挂起来烤肉吃。

您老为一头马上就要宰杀的野猪去争论真假有什么意义。

反正过不了两月,就会有人证实,那老野猪就是被火炮打死的。

虽说那老野猪被火炮打了之后还能骑马打仗,很是说不过去。

但是敌我双方都能统一口径,老野猪就是被火炮打死的,谁也没有办法不相信。”

袁可立眼睛一亮,看着大少:“你是说那老奴会死?”

“肯定会的,那小野猪早就嫌弃那老野猪年纪又大,脑瓜子又不好用。

思想还顽固,根本就听不进别人的劝,小野猪老早就惦记着把老野猪给宰了。”

“为什么?”

“不为什么,就是父子俩意见不合,对待蒙古人,老野猪要杀光,小野猪要拉拢。这不,父子俩意见相佐,就只能下黑手啦。

小野猪宰了老野猪,还会把老野猪死的这口锅,扣在宁远那位的头上,这样宁远那位的功劳被坐实,可以得到更高的权力。

小野猪的黑手也被洗白,名正言顺的夺了老野猪的权,真正的是双赢局面。”

(要不说人家高明,历史上谁见过儿子,孙子,重孙子都为杀死自家老子祖宗的凶手歌功颂德的?

还为了坐实凶手的杀父功劳很大,足以名留千古,老野猪家用三代人,努力了一百年才完成这个壮举。

翻遍咱中国八千年的历史,西方两千年历史,也就是这独一例了。

要不怎么满清入关之后,人家唯一的儿子毫不犹豫的就改了个满姓,做了个满清的大官。

在镇压汉民的事业上,那也是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的。

要不是到了中华民国,满姓实在混不下去,人家估计都不愿意把姓改回来。

你要说老野猪一家大度,可眼面前这位袁可立袁军门,不过就是多杀了一些小野猪。

还没杀过老野猪和他亲生的崽,就被老野猪一家从历史书上抹了个干净。

老野猪家花了近百年时间,淡化了他的身影,把他的事迹从历史书上清除干净,这样的英雄差点就淹没在历史的长河。

要不是各地方的县志,各种文献记载的实在太多,怎么抹都抹不干净痕迹,估计后世都不知道,大明朝曾经有过这么一位英雄人物的存在。)

……

袁可立只听着那老野猪会死,别的事一个字也没听进去。

老头激动的一拳打在自己手心里:“真要是这样,那就太好了,真是大明的幸运。”

程风呵呵:“老师你想啥呢,那老野猪死了,对大明不是幸运,是不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又为何?那老奴不该死吗?”

程风叹了口气:“我的老师唉,那老野猪猛是猛,但那也只是一头猪,再猛他也不带脑子。

那小野猪就不一样了,那是一头长了狈脑袋的猪,聪明的很。

这小野猪上了台,才是大明的灾难,顶都顶不住的那种灾难。

老师您看着吧,那小野猪只要上了台,最多三年,他就会让大明好看。”

果然,在师徒俩谈话之后的八月十五,大少的话得到印证。

程风回到北京的第二天,常延龄找上门来告之,朱公子相约迎宾楼聚会。

时隔一月,星光璀璨楼五位股东再次聚会。

徐允祯见到程风便问:“你小子这个月跑哪里去了?找你几次都找不到。”

程风笑笑:“也没到哪里去,就是心里有些烦闷,到遵化,迁西去吃了些零食,玩的有些忘乎所以,在外的时间长了些。”

张世泽拍拍程风脑袋:“你小子可以呀,还能跑这么远的地方去玩,难怪找不到你。”

四人坐定,喝了杯茶,朱公子姗姗来迟。众人相互见礼后,朱公子才对程风说道:“这王恭厂招灾的事,安抚事宜已接近尾声。

朝廷正在嘉奖有功之人,星光璀璨楼无心之举,救了数万民众,也算大功一件,当今准备嘉奖星光璀璨楼。

当今知道你是个小孩子,直接给你嘉奖不太合适。所以让本公子来问问,你可有什么想要的奖励。”

“只嘉奖我一人?你们没有吗?”

徐允祯笑道:“亏着你还记着我们,放心吧,我们都是勋贵子弟,原则上是不允许经商的。

明面上这星光璀璨楼,与我们几个都没关系。所以只能嘉奖你一人。

至于我们,肯定也是有嘉奖的,只是不在星光璀璨楼而已。”

大少放心了:“那就好!那就好!”

张世泽笑笑:“这机会可是难得,好好想想,想要什么,千万别要错了东西后悔。”

大少知道,朝堂诸公并不想给这星光璀璨楼什么嘉奖,只是因为星光璀璨楼闹的动静太大,满城皆知。

满京城的百姓都知道因为星光璀璨楼,搞庆典的事,幸运的救下了王恭厂附近数万的百姓,朝廷不象征性的嘉奖一下,说不过去。

所以这次嘉奖也就是意思意思,但是想要利用这次嘉奖,狮子大开口要这要那,那纯属就是找死。

所以必须要一个对自己今后有利,还不能让朝廷花一个铜板的奖才行。

程风真的很认真,很认真的想了好长一会儿才开口道:“我现在年纪小,要官很显然不合适。

朝廷现在正是花钱的时候,财政也吃紧,要钱显然也不合适。那想来想去,那我就要两个特权吧。”

朱公子好奇的看着大少:“特权?你先说说是什么样的特权。”

徐,张,常三人一听这小子要特权,来了精神,都想听听他要什么样的特权。

程风摸摸自己的鼻子,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我认真的考虑了,就我们的这点功劳,实在是太小,要什么都不合适。

我就想着咱们大明规矩多,见着个官就跪来跪去的,很是麻烦。所以,我就想要一个见君不跪的特权。”

朱公子点点头:“这个可以提上去,当今准不准,本公子不敢承诺。那你的第二个特权是什么?”

“几位世子爷也知道,我是个野惯了的,喜欢天南地北的到处玩,哪里有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都想去见见。

只是咱们大明出门就要办路引,没有路引寸步难行。

可那办路引实在是太麻烦了,有些地方不给一些好处,路引都办不到。

所以我想要一个不需要办路引,就可以在咱大明所有的管辖地自由出入的特权。”

几人很吃惊的看着程风,这小子果然是与众不同啊。别人要有这种机会,就算是不能要官,定然是要地要房要宝贝。

他倒好,啥实质的东西都没要,只要了两件无关痛痒的特权。

朱公子沉思半晌,点头:“这个也可以提上去,至于成不成,本公子不敢保证。还有别的吗?”

程风又想了想才道:“如果那两个特权上面不同意,那就看看能不能赏我几个宫里年纪大的,需要出宫养老的老医女也行。”

几位纨绔,直接被程风补充的要求给刺激到了,常延龄忍不住的翘起了大拇指:“程小公子的需求,果然是与众不同啊,本公子佩服佩服。”

关于朝廷要嘉奖有功之人的事情,就这样过去好久,大少也没把这嘉奖的事情放在心上。

反正无关紧要,给就受着,不给就拉倒。

大少跑北京的目的,就是为了王恭厂事件,现在王恭厂的事情已经过去。

看看这就到七月中旬了,大少觉得在北京呆着也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朱公子八月的大婚,自己也靠不上边,便早早的把自己准备的一面全身大梳妆镜,作为朱公子的新婚礼物,送了出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然后开始准备,他要到阜城去,提前布置另一件事情。

正在大少紧锣密鼓的准备回山东的时候,七月十七日正午,家里来了传旨太监,把毫无心理准备的程大少搞得手忙脚乱。

他也没正儿八经接过圣旨,什么流程,什么步骤全都不知道。

好在隔壁住着师娘,师娘宋氏已经不知道接过多少次圣旨,对接圣旨的流程,熟悉的不行。

宋氏是在得到小丫鬟通报,说是小少爷那里有圣旨,宋氏知道,自己必须过去帮忙安排。

大少在师娘的安排下,搞了一下排场,在院子里铺上了阿拉伯地毯,摆上了香案,这才恭恭敬敬的跪接圣旨。

大少不想下跪也不行啊,毕竟现在自己还很弱小,双方实力差距太大,敢对着干就要倒霉,倒大霉。

这就是大少爷给手下说的,万不得已只能下跪的那个万不得已时候。

好在这是大少唯一的一次下跪,他请求的两个特权,满朝文武看了,都觉得他懂分寸,知进退,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他提出来的这两个要求,根本就无伤大雅,大明律原本就有规定,不是公堂断案的涉案人员,百姓见官可以不跪。

这可是太祖皇帝给老百姓的特权,只是因为年生久远,作威作福的官员多了,老百姓也忘了大明律里有明文规定,非公事,百姓见官可以不跪。

天长日久,日积月累的,百姓越来越搞不清楚状况,所以见官就跪成了一种习惯。

这小孩要求见官不跪,这就相当于没有要求。至于那个见君不跪,求了又有何意?

他平民小老百姓一个,也没机会见着君,跪与不跪没有区分。

至于那个出门不办路引的特权,更是无关紧要了。有权有势的人出门,哪家办过路引?

可以不办路引的特权人群里,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这种特权给了也相当于没给。

人家小孩就要了两个不痛不痒的特权,满朝文武都同意给他这两个特权。

魏公公也觉得这两个要求,提得非常的懂事,既给了朝廷面子,也没让朝廷多花一个铜板,自然也就同意了。

皇帝一看自己不用花钱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人家提的要求,保全了朝廷的面子,又不要任何实际的东西。

既给出了奖励,朝廷又没有任何的损失,朝廷里子面子都给足了,也满心欢喜的批准了。

为了满足大少这个特殊的要求,朝廷还给他商量了一个全新出炉的,前无古人,今后无来者的名号,叫:御赐大明游玩使。

没有品阶,没有俸禄,只有见君不跪,见官不跪,可以满大明乱串无人能管的特权。

于是,大少得到了两套皇帝赏赐的,还是根据自己的身高,量身定制的类似飞鱼服的赐服。

还特许今后可以依照制式,找尚宝局定制,费用自付。

一块金制腰牌,那腰牌上正面写着八个大字:御赐大明游玩使—程。

八个大字的左边写着,御赐,见君不跪,右边写着:御赐,见官不跪。

金牌背面写着:奉旨游玩,凡大明属地,皆可通达,地方上下不可阻拦,钦此。

御赐大明游玩使,这名称也是够绝的,搞得大少哭笑不得。

有可能皇帝觉得,两件衣服一个腰牌的赏赐有些不好意思,在大少的两个特权之外,还满足了他的另一个附加条件,给他赏赐了五名四十多岁的老医女。

意外得到了五名女医,这让大少欣喜若狂,青山堡总算有女大夫了,自己未来医学院的学习科目,又可以增加新的学习内容。

大少一高兴,哐哐的给了传旨太监一个百两的大元宝。

随行而来的太监宫女,一人给了二十两。见者有份,就连那五名老医女都没有落下。

程风的大方,把来传旨的太监开心坏了,随心而来的宫女太监也眉开眼笑。

打赏了那传旨的太监,大少觉得还是不妥,原本以为自己要的这两样东西,也就是皇帝给一句话就行,没想过会得到什么东西。

没想到皇帝不但赏了自己两件衣服,还有一个精致的金腰牌,得了别人的东西,自己怎么也得给个回礼才对。

也没看见自己师娘在那里急得,不停的眨眼打眼色提醒不能这么干。

大少还是让人抬出一面大穿衣镜,还贴上标签,上面写的清清楚楚,送给皇后的回礼。

又抬出一面半身镜,贴上标签,送给奉圣夫人的回礼。

又抬出一盒精致的檀木盒子,里面装的是一套,用烧舍利子的方法烧出来的七彩琉璃茶具,贴上标签,送给魏公公的回礼。

最后又抬出十几个大箱子,贴上标签,送给当今圣上的回礼。

大少特意拿出一本厚厚的,图文并茂的玩具火车装配使用说明书交给传旨太监。

“公公请把这说明书拿好,这是草民送给当今圣上的回礼,一个大号玩具,叫火车模型,那十几个箱子全是他的组件。

圣上只需要按照说明书上所说的方法把它们组装起来,添上水,烧火把水烧开,就能让它自己哐哐的跑,可好玩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大少的举动,让这传旨的太监有些不知所措,自他进宫以来,自己传过的旨以及别人传过的旨不在少数。

可从来没见过,传圣旨还带回礼的。这位程小少爷的举动,也算是蝎子的粑粑,独一份了。

结果就是传旨的太监拿着两件衣服,一份圣旨出了宫,却带着十几个箱子回了宫,这奇怪的现象,很快就在朝廷上下传开。

“姑姑们好。”送走了传旨太监,大少这才与五位女医见礼。

五位女医齐齐躬身行礼:“老奴见过小主子。”

五位女医的举动,把大少给整懵了:“等等,几位姑姑,你们不是女大夫吗?怎么自称老奴。”

一位年纪稍长些的姑姑站出来回话:“回主子的话,老奴以前是皇家的奴婢,皇上把老奴几个赏给了主子,老奴就是小主子的奴婢。”

言罢从袖子里拿出一个小盒子,双手递给程风:“这是老奴几人的身契,请主子收一下。”

程风伸手接过盒子,打开一看,还真是卖身契,心里暗骂:

这万恶的旧社会,竟然把医生当奴才使,还敢让她们看病,也不怕她们心中有怨气,一包药闹死你们。

也懒得看卖身契的内容,程风合上盒子,脸上带着无比真诚的微笑道:“几位姑姑自我介绍一下嘛,姓啥名谁,老家是哪里的?今年多大年纪,几岁进的宫。”

最先说话的女医曲膝躬身行礼:“老奴姓李,名丹,老家河南开封,十二岁入宫,今年四十有一。”

第二位女医上前行礼:“老奴姓聂,名一桐,老家浙江绍兴,十二岁入宫,今年四十整。”

第三位:“老奴姓赵,名世娣,老家徽州桐城,十一岁入宫,今年三十有九。”

第四位:“老奴姓刘,名燕君,老家陕西洛阳,十二岁入宫,今年三十有九。”

第五位行礼开口说话,口音大少倍感亲切:“老奴姓谢,名青芸,老家四川成都。十一岁入宫,今年三十有七。”

好家伙,五个人来自不同的地方,还都是十来岁就离家,这万恶的旧社会,真不叫个人。

听了五人的自我介绍,大少笑道问:“姑姑们可认识字?”

五人齐齐行礼后回答:“回小主子的话,奴婢们自打进宫后,就在太医院学医,自然是要学识字的,按太医院的规定,奴婢们最少的都学了五年,才能让奴婢们出诊。”

听见最少都是读了五年以上书的人,大少的鲜花更加的怒放,开始对着五位老医女发表欢迎词:

“欢迎五位姑姑加入我们这个大家庭,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我们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了。

在我家没有人自称老奴,自称奴婢的,所以以后五位姑姑就不要再自称老奴了,直接自称‘我’就行。

‘我’这个称呼,在其他人家也许犯忌讳,但在我家不犯忌讳。

在我家自称老奴,奴婢的才犯忌讳,我为姑姑可记住了。”

五位女医相互看看,一时不知道该如何自称才好,值得躬身回答:“记住了,谢谢小主子。”

大少一听这个称呼,马上又开始纠正:“还有,姑姑们,你们莫要称我为小主子。

你们叫我风哥儿就行了,实在是不愿意叫风哥儿,你们叫公子也行。

总之就是一句话,你们不是奴婢,你们是大夫,是救死扶伤的医者,是有崇高的职业操守的专业人才。”

大少说的其他内容,女医们也许不理解,但是最后那一句她们是人才,让五位女医感动的眼泪汪汪的。

七月十八日,大少在迎宾楼大摆宴席,宴请京城的那些纨绔子弟们。

迎宾楼上,京城众纨绔们传看着那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御赐大明游玩使腰牌,也是感叹不已。

至此之后,大明出了一位皇帝御赐的,可以满大明游山玩水的,拥有官方认证的,御赐大明游玩使这个消息,如旋风一般席卷大明各地。

但是,在传播大少美名的同时,山东登州府,出了一位姓程名风字知秋,别号虚谷的马屁精小孩,惯会溜须拍马。

小小年纪,就靠拍皇帝马屁,得到一个御赐大明游玩使官位的消息,也快速的远播到南北两京十三省。

这让真正的游玩使,正在大明各地旅行的,着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探险家,文学家,被称为千古奇人的徐弘祖,别号徐霞客的老先生羡慕不已。

大少大摆筵席,宴请了京城的大小纨绔们之后,同几位股东说明了自己要回山东,可能要大半年才会回京城。

自己不在的这段时间,请他们有空多多照应星光璀璨楼。

七月二十二日,清心小筑驶出两辆马车,大少带着新鲜出炉的五名老医女,与小伙伴们全部骑马,在林丛虎的护卫队陪同下离开京城南下。

走涿州,霸州,河间府,献县,绕路阜城,沧州去天津。

这一路走下来,大少和小伙伴们的骑术有了明显的精进,还没走到阜城,大少都敢独自打着马儿小跑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只是这一路走下来,总是磕磕绊绊。自从出了京城,一路上见到各种逃难的,要饭的络绎不绝,虽说不是特别的多,但也是让人很闹心的。

每每到一个城镇,进城出城的时候,都被那些逃难的拦着要卖儿卖女给自己。

谁让大少自己出门,带着五个老妈子,七八个丫鬟小厮,还有一百人的护卫队,还都是骑马的。

这一看就是鼎鼎大富的大富人家少爷,那些卖儿卖女的也不是傻子,谁不想把自己的儿女卖给这种大户人家,最少能让儿女混得一个温饱。

程大少的同情心向来都是泛滥的,开始的时候看着那些被卖的小孩,大少总是眼泪汪汪,很想把这些小孩都买下来。

可是自己是出门办正事的,身上也没带多少银两,这么多的小孩也买不过来。

这一路所有的城镇,自己的势力都还没有涉足,并没有可以帮助自己的点。

好在现在北方已经下过几场雨,地里的庄稼长势不错,很快就要到收获的季节。

因此各城镇的粮价还算稳定,只要有银两,还是买得到粮食的。

大少没有办法,只能尽量的买一些便宜的吃食,给那些饿的可怜兮兮的小孩。

并告诉他们的父母,让他们别去京城,去了京城也没活路,让到天津去,沿天津海河北岸找一家程记私人码头。

那个码头的东家,有大量的土地空闲,需要种地的人手。

而且,他家招人手,只要你去了,就包吃包住,不用担心会挨饿,只要到了那里,他们就能活。

为了告诉这些逃难的人一条活命的路,大少这一路是嘴都说干了。

大少就很郁闷呀,今年不是已经下雨了吗?怎么还有人在外面逃难呢?

问询那些逃难之人才知道,哪哪都下雨了,唯独济南周边十几县,今年还是滴雨未下,都已经连续旱了三年。

所以这些出来逃难的,大都是济南周边的农民,因为济南周边的县城都不让进,他们只能想方设法的逃往京城去求活路。

七月二十六日,程风来到阜城北门外,距离县城还有五里地的一家叫客来居的客栈住下。

大家都还没搞明白少爷为什么不进城,反而在离城五里的城外就住店。

大少却说他对这家店很有好感,一看到这店就觉得很亲切,地方幽静,场地又大。

客栈背后不远又是一大片树林,树林里鸟语花香,沁人心脾。

这么好的地方,只要稍加改造,随便住个两三百人都没问题。

自打住进这家客来居客栈,大少便开始让林丛虎去忽悠客栈的东家,想把他的店买下来。

这客来居客栈,地处交通要道,不管是北京的还是河北的,都可以从这里走德州进入山东。

这阜城之外,方圆十里,就是一家客栈,因为环境好,价格便宜,离城也不远。

很多南来北往的小客商,嫌弃城里的客栈太贵,都愿意在这里住上一晚,第二天再进城,能省一下不少住店的银钱,还不耽误自己的买卖。

搁以前,这家客栈就凭着这地方离城近,价格低,生意非常的兴隆,根本不愁没客人来投。

只是最近这几年,年年灾害,流民四起,客栈的生意每况愈下,一日不如一日,客栈的老板感觉压力越来越大,有点支撑不下去。

没想到今日来住店的这帮客人,竟然看上了自家的客栈,想要买下来。

这让客栈的东家犹豫不决,毕竟是自己经营了十几年的老店,心里有些割舍不下。

可没想到这群客人自打住店之后,便不再离开,那个姓林的护卫长,每天没事就来找自己谈话。

说自家少爷如何如何的喜欢他这间客栈,希望老板看在小孩子任性的份上,忍痛割爱云云。

合着你家少爷任性还是美德?就为了让你家少爷的任性得到满足,我还得忍痛割爱,好让他的任性发扬光大?

客栈的老板有些想不明白,这家人教育孩子到底是怎么教育的?路上看见一个店喜欢就得买下来玩,这也实在是任性的太过分了。

老板想卖掉这间客栈,又怀疑这个小孩就是在儿戏,只是那姓林的护卫天天来缠,实在缠得老板受不了,便狮子大开口开了一个天价。

原本这间开在城外荒山野岭的客栈,地盘虽大却不值钱,最多也就值三百两的价。

比以前买卖好的时候,最多也就能卖个五百两就顶到天了,老板一咬牙开出了一千两的天价。

不想那位姓林的护卫,就象征性的回了一个价格,开出了八百两的回价,这让客栈的老板心跳都加速了。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也担心那个小孩第二天起了床就不认账。

客栈老板马上就写了买卖协议,带着林丛虎便奔了阜城县衙门办红契,用最快的速度把这千载难逢的买卖给钉死。

大少在这里耗了六天,直到八月初二,才把这客栈给盘下来。

等办完了手续,大少便让原老板继续管着这家客栈,等他的人过来接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在这原老板代管期间的所有收入,都归这老板所有,这让原老板感觉自己真的是遇到贵人了。

终于搞定了这家客来居客栈,大少不再停留,走吴桥穿沧州,绕了好大一圈,在八月初五回到天津 。

除了新建的802戚继光号综合指挥舰,还远在登州府青山堡马栏湾船厂外。

天津海河程家私人码头,姜云升,乌格木从蒙古购买的一千三百头牛,二百四十匹马,陆陆续续的转移到这小船厂,都养了快一个月了。

种花桂英的801霍去病号综合指挥舰,种花叔宝的3009文莱号护卫舰。

新下水的403金刚山号,404长白山号两栖登陆舰,

5203洞庭湖号,5204鄱阳湖号步兵运输舰,

5102兴凯湖号综合补给舰,已经在天津海河私家码头等待多日。

终于等到程风一行到来,大家开始组织人手把那些牛马赶上步兵运输舰。

到了自家地盘,大少也不需要什么保镖了,便让林丛虎先不回北京,带人去沧州一线,给予那些愿意去程家种地的流民帮助,尽量的不要让他们在路上就被饿死。

特意交代了天津掌柜王天翔,凡是到天津的流民,都安排到程记码头来集合。

只要人数够了三五船之数,如果没有自家的船在,便在天津包一条海船送到希望岛去。

之所以要求送到希望岛去,也是因为送到其他地方,大少不放心啊。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