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奋斗在激情岁月 > 第3章 北平日常生活

奋斗在激情岁月 第3章 北平日常生活

作者:秦蜀一书生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17:50:43 来源:全本小说网

清晨的薄雾还没散尽,绒线胡同的青石板路上就沾了层湿冷的露水。王卫国背着竹编药箱,跟着养父王破军去街对面的药铺抓药——昨夜李大妈的女儿小芳突发高烧,养父开了方子,让他一早去配药。空冥天赋从踏出四合院那一刻起就悄然展开,眉心的温热感像一张细密的网,将北平城的细微肌理一一收纳。

刚拐出胡同口,就看到三个穿短褂的孩童围着一个铁皮桶取暖,桶里烧着捡来的废纸,火苗在风中抖得像随时会熄灭的烛火。其中一个孩子的棉鞋露着脚趾,冻得发紫的脚在地上不停蹭着。王卫国的空冥感知“触”到孩子单薄的棉袄下,肚子因为饥饿而微微凹陷——这是战后北平最常见的景象,胜利的欢庆过后,粮食短缺的问题像阴影一样笼罩着普通百姓。

“拿着,趁热吃。”他从怀里掏出两个昨天李大妈给的馒头,递到孩子们手里。孩子们愣了愣,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其中一个含糊地说:“谢谢哥哥!俺娘说,只有八路军才会给俺们东西吃。”

王破军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低沉:“记住这场景,比在学堂里读十本课本都有用——咱们学医、学知识,最终都是为了让这些孩子能吃饱、穿暖。”

走到护国寺街时,雾已经散了些。街面上的早点摊冒着热气,“豆腐脑——”“烧饼夹肉——”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王卫国的目光落在一个卖豆浆的摊位上:摊主是个瘸腿的老人,左腿裤管空荡荡的——那是被日军的炮弹炸断的;他的儿子在旁边帮忙,胳膊上有一道长长的伤疤,是小时候躲鬼子扫荡时被树枝划伤的。空冥感知里,他“看到”老人每天凌晨三点就起床磨豆浆,儿子则要走三里地去买黄豆,只为了赚几个铜板给老人买药。

“来两碗豆浆。”王破军拉着他走过去,递过铜板,“大爷,您这豆浆磨得真细。”

“没办法,磨不细没人买啊。”老人叹了口气,“日军在的时候,俺这摊子被砸了三次,现在虽然太平了,可粮食贵,生意也不好做。”他指了指街对面的洋楼,“你看那些国民党的官儿,顿顿吃肉喝酒,哪管咱们小百姓的死活。”

王卫国喝着温热的豆浆,心里却泛着酸。空冥感知扫过那栋洋楼——窗户里挂着华丽的窗帘,隐约能看到穿西装的人在里面打牌,桌上摆着红酒和蛋糕,与街面上的艰苦形成刺眼的对比。他想起异时空历史课本里“抗战胜利后北平接收乱象”的描述,此刻才真正明白“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含义。

抓完药往回走时,路过一家修鞋铺。张师傅正蹲在马扎上,给一个穿国民党军装的士兵修鞋。士兵的皮鞋擦得锃亮,却故意刁难:“你这修的什么玩意儿?再给我缝密点!不然不给钱!”

张师傅没说话,只是默默地拿起针线,手指冻得发僵,却依旧缝得很整齐。王卫国认出他是之前在西郊军营帮过忙的修鞋匠,刚想上前,却被王破军拦住:“再等等,看看他怎么应对。”

果然,士兵接过鞋,还是故意找茬:“不行,还是太松!这钱不能给你!”说着就要走。张师傅突然站起来,手里拿着一把剪刀,眼神坚定:“长官,俺修鞋三十年,从没让人说过不好。这鞋您要是觉得不满意,俺再修;但您要是想不给钱,俺就是拼了这条老命,也得讨个公道!”

周围的百姓也围了过来,纷纷指责士兵。士兵见众怒难犯,只好扔下钱,骂骂咧咧地走了。张师傅对着百姓们拱了拱手,眼里满是感激:“谢谢大家!要是没有你们,俺今天这辛苦就白费了。”

“张师傅,您没事吧?”王卫国走过去,递给他一块擦汗的粗布。

“没事,谢谢小哥。”张师傅擦了擦汗,“俺早就不是以前那个任人欺负的软蛋了——鬼子都打跑了,还怕这些败类不成?”他拿起一双刚修好的布鞋,“这是给什刹海码头的搬运工修的,他们靠力气吃饭,鞋坏得快,俺只收他们一半的钱。”

王卫国看着那双布鞋,鞋底缝了三层布,针脚密密麻麻,心里突然涌起一股敬意。这些平凡的手艺人,用自己的方式坚守着尊严,也温暖着这座城市。空冥感知里,他“看到”搬运工们穿着这双布鞋,在码头上扛着沉重的货物,却走得很稳——这就是北平的“根”,扎在普通百姓的汗水里。

下午,王卫国按照养父的吩咐,去日军遗留的兵工厂外围观察——军区让道医队留意兵工厂的动向,防止国民党接收队私吞设备。他装作卖菜的小贩,推着一辆装满青菜的小车,在兵工厂门口徘徊。空冥感知像雷达一样扫过厂区:里面有十几辆国民党的卡车,士兵们正把日军遗留的机床往车上搬;一个穿西装的男人在指挥,手里拿着一份清单,上面写着“运往南京”“私人所有”等字样——显然是要把设备倒卖出去。

“老乡,卖菜吗?”一个守门的国民党士兵走过来,态度傲慢,“给我拿两颗白菜,记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奋斗在激情岁月请大家收藏:()奋斗在激情岁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长官,俺这菜小本生意,不能记账。”王卫国装作害怕的样子,心里却在快速记忆:卡车车牌号、士兵人数、设备型号,这些都要汇报给军区。

“你敢不给?”士兵伸手就要抢,王卫国赶紧递过两颗白菜,趁机说:“长官,里面搬的是什么啊?看着挺沉的。”

“不该问的别问!”士兵不耐烦地挥手,“快滚!”

离开兵工厂,王卫国立刻往西郊军营跑。路上,他看到几个美军士兵开着吉普车,在街面上横冲直撞,差点撞到一个挑担子的小贩。小贩吓得赶紧躲闪,担子却还是翻了,橘子滚了一地。美军士兵却哈哈大笑,根本没停下来的意思。

“太过分了!”王卫国攥紧了拳头,空冥感知里“闻”到士兵身上的酒气,“听”到他们嘲笑“中国人都是胆小鬼”。他想起养父说的“和平下的危险”,这些美军的傲慢和国民党的**,比战场上的鬼子更隐蔽,却同样伤害着百姓。

回到四合院时,天已经擦黑。他把观察到的情况告诉了王破军,养父立刻写了一份情报,让通讯员送往军区。“做得好。”王破军拍了拍他的肩膀,“观察不是看热闹,是要从细节里发现问题,为上级决策提供依据——这也是你成长的一部分。”

晚饭时,张大勇回来了,手里拿着一张皱巴巴的报纸,气得脸通红:“你们看!国民党的接收队把日军遗留的医疗设备都卖了,还说是‘废物利用’!咱们兵工厂的设备都不够用,他们却只顾着中饱私囊!”

“别气了,咱们已经把情况上报了。”王卫国安慰他,“军区不会让他们胡来的。”

陈教授推了推眼镜,叹了口气:“这就是‘打天下易,守天下难’啊。胜利了,可人心散了,要是不整治这些**,老百姓的心会凉的。”

王卫国坐在院里的老槐树下,看着天上的星星,心里百感交集。他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面记满了今天的观察:孩童的饥饿、老人的艰难、士兵的刁难、美军的傲慢、设备的倒卖……这些细节像拼图一样,凑出了战后北平的真实模样。空冥感知里,他仿佛看到了异时空的北平:街面上没有乞丐,百姓脸上带着笑容,士兵们在帮百姓搬东西,美军再也不敢横行霸道——那是他要为之奋斗的未来。

“爹,俺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轻声说,“以前在根据地,只要打跑鬼子就行;现在才知道,建设比打仗更难,要对付的不仅是明面上的敌人,还有暗地里的**和不公。”

“难才要做。”王破军坐在他身边,手里拿着《玄真子兵要》,“玄真派说‘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你今天看到的这些问题,都是建设路上必须跨过的坎。咱们一步一步来,先守住这四合院,再守住这条街,总有一天能守住整个北平,守住整个中国。”

夜深了,四合院渐渐安静下来。王卫国躺在土炕上,手里攥着那个小本子,心里格外坚定。他知道,“北平杂记”不是简单的观察,是对这个时代的思考,是对自己使命的清醒认知。那些他看到的苦难和不公,都会成为他前进的动力——学好知识、练好医术、做好情报工作,用自己的方式,一点一点改变这座城市,一点一点建设新中国。

窗外的月光洒在小本子上,照亮了那些稚嫩的字迹。王卫国闭上眼睛,嘴角扬起一抹微笑——他仿佛看到了几年后的北平:百姓能吃饱穿暖,士兵不再刁难百姓,美军不敢横行霸道,兵工厂里的机床嗡嗡作响,生产出属于中国自己的武器和设备。而这一切,都从他今天的细致观察开始,从他心里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开始。

喜欢奋斗在激情岁月请大家收藏:()奋斗在激情岁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