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奋斗在激情岁月 > 第58章 准备随部队进驻北平

奋斗在激情岁月 第58章 准备随部队进驻北平

作者:秦蜀一书生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17:50:43 来源:全本小说网

冬霜像一层薄盐,撒在马家堡的断壁残垣上。王卫国蹲在村西的废墟前 —— 这里是他原生家庭的旧址,1942 年日军扫荡后,只剩下半截土墙、散落的陶片,还有他第 24 章里找到母亲遗物的那处地窖入口,如今被枯枝和碎石半掩着。他指尖抚过冰冷的土坯,手里紧紧攥着块叠得整齐的粗布手帕 —— 正是那天在废墟地窖里发现的,米白色的布面上绣着个歪歪扭扭的 “卫” 字,边角被摩挲得发毛,却依旧能闻到淡淡的皂角香,那是母亲生前常用的味道。

空冥天赋悄然展开,眉心的发烫感带着细碎的 “酸胀”。他能清晰地 “回忆” 起第 24 章的场景:1943 年秋,他跟着养父王破军来废墟清理,无意间发现地窖入口,在积满灰尘的木箱里摸到这方手帕,当时指尖触到绣字的瞬间,空冥状态突然爆发,清晰地 “看到” 母亲藏他进地窖时的背影 —— 她把帕子塞给他,说 “强子乖,娘去引开鬼子,回来给你买糖”,那是他最后一次见母亲。后来养父告诉他,母亲被日军抓去后,辗转送到了哈尔滨 731 部队,最终在细菌实验中牺牲,连尸骨都没能找回。

“卫国,风大了,该回去了。” 王破军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披着件洗得发白的道袍,手里拿着个用油纸包着的木筒,里面是军区刚送来的命令。养父走到废墟前,目光落在那半截土墙上,声音低沉却温和:“别太挂怀,你娘要是知道你现在能帮着乡亲治病、能跟着部队做事,定会安心的。”

王卫国站起身,把手帕小心翼翼地塞进棉衣内袋,贴在胸口。“养父,俺没难过,就是想再来看看。” 他摸了摸胸口的手帕,空冥状态里的酸胀感渐渐消散,只剩下沉甸甸的 “坚定”,“您说军区有新命令?是不是要去北平?”

王破军点点头,打开油纸包,露出里面的油印文件,封皮 “晋察冀军区驻北平接收部令” 几个黑体字格外醒目:“三日前接到令,命贫道率根据地道医队,三日后随主力进驻北平西郊。任务有三:一是接收日伪遗留的医疗仓库,尤其是他们藏匿的西药和医疗器械,不能让这些东西落入散兵或特务手里;二是为北平西郊的百姓义诊 —— 那里有不少在日军统治下得了肺痨、冻伤的乡亲,还有些被俘的伪军伤兵需要调理;三是把咱们的‘道医融合’法子教给北平的战地医疗点,让更多人能用土办法治病,毕竟战后药材紧张。”

他顿了顿,将文件递到王卫国手里,眼里的光像穿透霜雾的阳光:“贫道已向组织禀明,你是贫道养子,通空冥、懂道医,随队同行 —— 一来你能帮着辨药材、调药方,战斗中还能靠空冥预警;二来北平是大地方,战后重建需要人手,你去了能学更多枪械、战术本事,也能把玄真派的‘心斋’和你的天赋结合得更熟练,为以后保家卫国打基础。”

王卫国接过文件,指尖抚过 “北平” 二字,心里没有犹豫,只有一种 “承命前行” 的踏实。他想起这两年在马家堡的日子:跟着养父学道医、练心斋,跟着赵婶学打铁,跟着小李炸粮车,从一个体弱多病的孩子,长成能独当一面的少年 —— 这一切都是母亲用命换的,是养父和乡亲们用爱护的,现在有机会去北平做更有意义的事,他没有理由退缩。

“俺听养父的。” 王卫国把文件叠好,塞进养父递来的木筒,“俺这就去跟赵婶他们交接医疗站的事,再把‘道医手册’抄一份给柱子,让他照着教乡亲。”

“不急。” 王破军拍了拍他的肩膀,指了指废墟旁的老槐树,“先跟贫道回道舍,把玄真派的‘静心诀’再巩固一遍 —— 北平不比马家堡,日伪残余和特务多,空冥状态要随时能调出来,才能护好自己,也护好队友。”

回到祠堂道舍时,赵婶已经在门口等着了,手里挎着个粗布篮,里面装着刚烙的玉米饼和一罐蜂蜜:“道长,卫国,俺听小吴说你们要去北平,烙了点饼子路上吃,蜂蜜是俺去年割的,泡水喝能润嗓子,北平的风燥。” 她看到王卫国,赶紧把篮子递过去,手在他胳膊上捏了捏,“这孩子,比刚来时壮实多了,就是到了北平要记得吃饭,别总想着干活。”

王卫国接过篮子,空冥天赋里能 “闻” 到玉米饼的麦香和蜂蜜的甜香,心里暖得发颤:“赵婶,医疗站的事俺跟柱子说好了,他现在能认全草药,也会教乡亲练揉腹静功,您要是有啥搞不定的,就找张连长帮忙。” 他想起赵婶教他打铁时的样子,想起她连夜给小石头缝棉衣的场景,眼眶突然有点红,“等俺从北平回来,还吃您烙的玉米饼。”

“哎,好!” 赵婶笑着点头,转身又从家里扛来件新棉衣,棉絮塞得鼓鼓的,袖口缝着耐磨的麻布,“这是俺用老栓留下的粗布做的,比买的暖和,你穿上,别冻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奋斗在激情岁月请大家收藏:()奋斗在激情岁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小李扛着个木盒跑进来,盒子上用朱砂画了个太极图,是跟着王破军学的。“卫国哥!这是俺给你做的弹壳刀!” 他打开盒子,里面躺着把用日军三八大盖弹壳磨成的小刀,刀柄缠着葛藤,还刻着 “卫” 字,“俺磨了三天,刀刃快得能削木头!还有这个 ——” 他从兜里掏出个陶制药罐,“里面是王叔教俺配的‘风寒散’,北平冷,你要是感冒了,就用温水送服,比西药管用!”

他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地补充:“俺跟张连长说了,以后医疗站的铁匠活俺包了,柱子哥要锻打药罐、磨草药刀,俺随叫随到!你到了北平要是看到日军留下的废枪,就记着零件的样子,回来教俺们修,咱们马家堡以后也能自己修枪!”

小桃抱着个厚厚的蓝布笔记本跟在后面,封面绣着 “道医传北平” 五个字,针脚虽然歪,却用了最红的线。“卫国哥,这是俺把‘道医手册’重新抄了一遍,里面记了您教的空冥辨气血法子,还有赵婶的止咳粥、王叔的站桩静功,连怎么用艾草煮水治冻伤都写了。” 她翻开笔记本,最后一页贴着张照片 —— 是去年根据地摄影师拍的,王卫国、小李、小桃和柱子站在医疗站前,笑得格外灿烂,“这张照片您带着,想马家堡了就看看,也把北平的义诊事记下来,以后回来讲给俺们听。”

刘奶奶拉着小石头的手,提着个布包走进来,里面是晒干的红枣和核桃:“卫国啊,到了北平要听道长的话,别跟人起冲突。你娘是个好人,俺们都记着她,你去北平治病救人,就是替你娘积德。” 小石头攥着王卫国的衣角,小声说:“卫国哥,俺会好好学道医,等你回来,俺就能帮柱子哥给乡亲们看病了,再也不用你操心。”

乡亲们渐渐聚到道舍门口,有的送木柴,有的送粮食,还有的把自家孩子的旧棉衣拿来,说 “北平冷,多件衣服多个暖”。张连长也来了,手里拿着张北平西郊的地图,上面用红笔标了医疗仓库和义诊点的位置:“道长,卫国,这是军区给的详细地图,北平西郊有个日伪留下的大型医疗仓库,里面有不少西药和手术器械,你们要重点接收;还有个战俘营,里面有两百多个伪军伤兵,需要你们调理,要是缺人手,随时跟俺们主力部队说。”

王破军把乡亲们迎进道舍,点上三炷檀香,插在供奉着玄真派祖师牌位的案前:“多谢乡亲们挂心。贫道带卫国去北平,一是为了接收医疗物资,不让日军的罪证和救命的药材浪费;二是为了给百姓义诊,让他们早日摆脱病痛;三是为了把马家堡的‘军民情’和道医法子传出去 —— 但请大家放心,俺们父子俩定会回来,看咱们的学堂盖起来,看咱们的麦田丰收。”

接下来的两天,王卫国跟着王破军做离乡准备:把赵婶的棉衣、小李的弹壳刀、小桃的笔记本放进粗布背包;把 “风寒散”“消食草” 分装在陶罐里,贴上用炭笔写的标签,标签旁还画了草药图案,怕北平的百姓看不懂字;王破军则把《玄真子兵要》《道医要义》和军区文件卷好,放进防水的木筒,挂在腰间 —— 这是玄真派传承的携带方式,既能保护书籍,又方便取用。

出发前一夜,王卫国跟着王破军去祠堂告慰。祠堂正中央的供桌上,除了王氏族人的灵位,还单独摆着个没有名字的木牌 —— 是养父特意为他母亲立的,旁边放着那方绣字手帕。王破军点燃三炷香,递给王卫国:“给列祖列宗、给你娘磕个头,告诉他们,咱们去北平是为了护更多人,为了不让他们的血白流。”

王卫国跪在蒲团上,把香插进香炉,额头贴在冰凉的青石板上。空冥天赋里,他仿佛看到了母亲的笑脸,看到了父亲(武工队队员)举着步枪冲锋的背影,看到了赵老栓在铁匠炉里锻打枪管的样子。“娘,爹,列祖列宗……” 他轻声说,声音带着哽咽却格外坚定,“俺跟养父去北平了,俺会好好接收物资、好好义诊,也会好好练本事,以后保家卫国,不让鬼子再欺负咱们,不让你们失望。”

王破军蹲下来,摸了摸他的头,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里面是枚用桃木刻的北斗七星吊坠:“这是贫道年轻时师父给的,能安神辟邪,你戴上,就像贫道在你身边一样。玄真派说‘心正则道直’,不管到了北平遇到啥,都要记着初心,记着你娘的遗愿。”

出发当天清晨,天还没亮,村头老槐树下就挤满了乡亲。王破军穿着道袍,腰间挂着木筒,手里握着罗盘 —— 玄真派用来辨方向的工具,现在要带着它指引队伍去北平。王卫国背着背包,颈间挂着桃木吊坠,胸口贴着母亲的手帕,站在养父身边,看着眼前熟悉的面孔,心里像被暖流填满。

“道长,卫国,多保重!” 赵婶挥着手,眼泪顺着皱纹往下掉,“记得写信!告诉俺们北平的百姓是不是也爱吃俺烙的玉米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奋斗在激情岁月请大家收藏:()奋斗在激情岁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卫国哥,北平有啥新的治病法子,回来教俺们!” 小李举着弹壳刀,喊得嗓子都哑了,“俺会看好铁匠炉,等你回来给你打新的药罐!”

小桃抱着笔记本,用力点头:“俺会看好医疗站,教乡亲们练静功,等你们回来,俺的笔记肯定比现在还厚!”

王破军对着乡亲们深深鞠了一躬,声音沉稳如钟:“乡亲们放心,贫道定护卫国周全,也定将马家堡的情谊带到北平。待明年麦收,俺们父子俩定回来看大家。”

部队在晨光中出发,王破军走在最前,罗盘的指针稳稳指向东方 —— 北平的方向。王卫国跟在养父身边,棉鞋踩在结霜的土路上,发出 “咯吱” 的轻响。他回头望了望马家堡,废墟、祠堂、医疗站、老槐树渐渐变成小点点,可胸口的手帕、颈间的吊坠、背包里的笔记本,都在提醒他:这里是他的根,是母亲和先烈用命守护的地方,永远都在。

“养父,到了北平,咱们先去义诊还是先接收仓库?” 王卫国轻声问,空冥状态自然展开,感知着队伍周围的动静,随时警惕可能的危险 —— 这是养父教他的 “战时习惯”。

王破军放慢脚步,指着前方渐渐亮起来的天际:“先去仓库 —— 西药和器械是救命的根本,接收好了才能更好地义诊。你记着,道医的核心是‘仁心’,不管是乡亲还是伪军伤兵,只要需要帮助,咱们都要救;但也不能忘了‘警惕’,北平的特务比马家堡的鬼子更隐蔽,空冥状态要随时能调出来,才能护好自己和队友。”

王卫国点点头,摸了摸胸口的手帕。空冥状态里,他能 “感觉” 到帕子上的绣字在发热,像母亲的手在轻轻拍他的背;能 “闻” 到背包里小桃笔记本的纸墨香,记着马家堡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治病的法子。他突然明白,离乡不是 “告别”,是带着母亲的遗愿、马家堡的期盼,去更远的地方践行 “保家卫国” 的誓言 —— 接收医疗物资是,为百姓义诊是,传承道医和空冥天赋也是。

风还在吹,却吹不散王卫国心里的热乎劲。他看着养父的背影,看着队伍前方飘扬的红旗,脚步越来越稳 —— 他知道,离乡的路是新的开始,北平城里有百姓的期盼,有战后重建的责任,还有属于他和养父的,“以道护民、强我中华” 的新征程。而母亲的手帕、马家的根,会像颈间的桃木吊坠一样,永远陪着他,指引他往前走,不偏不倚,不忘初心。

喜欢奋斗在激情岁月请大家收藏:()奋斗在激情岁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