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奋斗在激情岁月 > 第54章 铁器淬火

奋斗在激情岁月 第54章 铁器淬火

作者:秦蜀一书生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17:50:43 来源:全本小说网

秋末的风带着凉意,刮过马家堡村头的老槐树,把几片枯黄的叶子吹落在铁匠炉的铁皮屋顶上,“沙沙”声混着炉内炭火的“噼啪”声,成了清晨最热闹的调子。王卫国站在铁匠炉前,手里攥着一把刚磨好的小铁锤,锤头比兵工厂李师傅的大锤轻了一半,却依旧让他的手臂有些发沉——这是他跟着赵婶学铁匠活的第三天,前两天空练了挥锤姿势,今天终于要正式锻打铁块,还要学最关键的“淬火”手艺。

“先把炭火烧旺,火候不到,铁块敲不动,淬火也淬不好。”赵婶推着独轮车从后院过来,车上装着刚劈好的樟子松木炭,木炭块大小均匀,是她昨天挑了一下午的,“俺爹当年说,铁匠炉的火是‘魂’,火不旺,出不了好活计——以前打镰刀,火要烧到‘橘红色’;今天咱们打土枪的枪栓零件,火得烧到‘亮红色’,差一点都不行。”

王卫国赶紧往炉里添木炭,用吹火筒对着炉口鼓风。橘红色的火苗渐渐窜高,映得他脸上发烫,炉口的火星随着气流往上跳,落在地上的炭灰里,很快就熄灭了。小李扛着根铁条跑过来,铁条是从兵工厂带回来的废料,表面锈迹斑斑,他用砂纸擦了半天,才露出里面的银白色:“卫国哥,赵婶说这铁条能打枪栓的‘卡榫’,俺们今天就练这个,练好就能装到改良的土枪上了!”

小桃抱着笔记本蹲在炉旁,封面的“兵”字旁边又添了个“铁”字,她把昨天记的“淬火步骤”翻出来,用铅笔指着字念:“淬火要分三步:先把铁块烧到指定温度,再快速放进冷水里,最后捞出来擦干,检查硬度——李师傅说,淬火后的铁器能比原来硬三成,枪栓卡榫要是淬不好,开枪时容易卡住,打不出子弹。”

赵婶把铁条放进炉里,用长钳夹着来回翻动,确保铁块受热均匀:“小桃记的对,但漏了一点——水温也有讲究,不能用刚从井里打的凉水,得晾到‘手能摸’的温度,不然温差太大,铁块会裂。”她从旁边的水缸里舀出一盆水,放在铁砧旁,用手背轻轻碰了碰水面,“像这样,不烫也不凉,正好。”

王卫国凑过去试了试水温,指尖触到水面时,传来恰到好处的温热——既没有井水的刺骨,也没有开水的灼烫。空冥天赋悄然展开,眉心的发烫感带着一丝“专注”,他能“感觉”到炉内炭火的温度变化,能“听”到铁条在高温下细微的膨胀声,还能“看”到赵婶夹着铁条的手稳如磐石,每翻动一次,都让铁条的受热面更均匀。他想起在兵工厂看到的场景,李师傅锻打枪管时也是这样专注,原来不管是造大武器还是小零件,“用心”都是最基本的要求。

“差不多了,能捞出来了!”赵婶突然喊了一声。炉内的铁条已经变成了亮红色,像一根烧红的火把,她用长钳稳稳地把铁条夹到铁砧上,“卫国,你来敲第一锤,按之前练的姿势,腰使劲,对准铁条中间,别慌。”

王卫国深吸一口气,举起小铁锤,回忆着前两天练的动作——腰往后转,手臂自然下垂,再猛地往前送,锤头带着惯性砸向铁条。“咚!”的一声,铁锤准确落在铁条中间,亮红色的铁屑溅了出来,落在地上很快就变黑了。铁条被砸扁了一点,却没有歪,赵婶笑着点头:“好样的!比俺第一天强多了,再砸三下,把铁条砸成‘U’形,这就是卡榫的雏形。”

小李在旁边看得着急,也想试试,赵婶却按住他的手:“等卫国砸完卡榫,你练打镰刀——先把基础的挥锤、塑形学好,再学复杂的零件,一步一步来,急不得。”小李只好蹲回去,手里攥着自己的小铁锤,眼睛紧紧盯着王卫国的动作,连眨眼都舍不得。

王卫国又砸了三下,铁条渐渐变成了“U”形,虽然边缘还有些不整齐,却已经有了卡榫的样子。赵婶接过他手里的铁锤,用小錾子把边缘敲平整:“接下来就是淬火,这是关键——你看好了,要快、准、稳,铁条刚离火就放进水里,不能犹豫,一犹豫温度降了,淬火就没效果了。”

她用长钳夹着卡榫零件,快速从炉内取出(此时零件还是亮红色),对准水盆“哗啦”一声放进去。冷水遇到高温铁块,瞬间冒出一团白色的蒸汽,带着股子铁腥味,水面还泛起细小的气泡。“嘶啦——”的声音在铁匠炉旁回荡,小桃赶紧在笔记本上画下这一幕,还标注了“淬火时蒸汽量大,需离水盆半米远”。

等蒸汽散去,赵婶把零件捞出来,用粗布擦干表面的水珠,递给王卫国:“你摸摸,比没淬火前硬多了,用指甲划都划不动。”王卫国接过零件,指尖传来冰凉的触感,他用指甲试了试,果然没有留下痕迹——而昨天没淬火的铁块,轻轻一划就能留下印子。

“这就是淬火的门道。”赵婶坐在小板凳上歇气,拿起粗布擦了擦额头的汗,“俺爹当年打农具,每次淬火都要等月亮出来——他说‘月光下的水温最匀’,虽然有点老讲究,却也说明淬火的细节多,差一点都出不了好活。以前鬼子扫荡,咱们的土枪打几枪就卡壳,就是因为枪栓没淬火,硬度不够,用着用着就变形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奋斗在激情岁月请大家收藏:()奋斗在激情岁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王破军和张连长正好从学校工地过来,学校的屋顶已经铺好了茅草,就差装门窗了。看到铁匠炉前的场景,张连长走过来拿起淬火后的卡榫,放在手里掂量:“这零件打得不错,淬火也淬得好,装到土枪上,肯定比原来耐用。”

王破军接过卡榫,手指抚过边缘的纹路,又翻出《玄真子兵要》的“铸器篇”:“玄真派记载‘淬火者,刚柔并济也’——铁器未淬火时是‘柔’,可塑形;淬火后是‘刚’,可耐用,这和咱们做人、做武器是一个道理:既要能适应环境(柔),也要有硬骨头(刚),不然成不了事。”

“王道长说得对,这铁器淬火,其实就是咱们根据地工业的‘基础课’。”张连长突然严肃起来,指着铁匠炉里的炭火,“你们想想,要是没有铁匠炉,咱们就打不了农具,种不出足够的粮食;没有淬火手艺,咱们的土枪就不耐用,守不住据点;没有兵工厂,咱们就造不了迫击炮,打不赢鬼子——这‘工业’不是城里大工厂的专利,咱们村里的铁匠炉、兵工厂的山洞,都是工业的‘小苗’,得好好养着,才能长成大树。”

王卫国心里一动,空冥天赋里突然闪过异时空的画面——现代化的钢铁厂,巨大的高炉日夜运转,机器手臂精准地锻打零件,流水线上的工人有条不紊地组装武器;还有农村的农机站,拖拉机、收割机在麦田里穿梭,效率比人工高几十倍。那些画面和眼前的铁匠炉、小铁锤、冷水盆重叠在一起,他突然明白张连长说的“工业重要性”是什么意思:不是要立刻建成大工厂,而是要从基础的铁匠活、淬火手艺学起,从造枪栓零件、土枪枪管做起,一点一点积累工业能力——因为没有工业,就没有足够的武器保护家园,没有足够的农具发展生产,“强我中华”就成了空话。

“俺以前以为,工业是城里人的事,跟咱们农村没关系。”赵婶叹了口气,手里的粗布攥得发皱,“现在才知道,俺们的铁匠炉就是‘小工厂’,俺们打的每一个零件、每一把镰刀,都是在为‘工业’攒力气——以后俺要教更多乡亲学打铁,学淬火,咱们马家堡的‘工业小苗’,得长得比老槐树还壮!”

小李眼睛一亮,突然站起来:“俺要跟赵婶学打枪管!学淬火!以后咱们马家堡自己造土枪,造迫击炮,再也不用跟兵工厂要零件了!”小桃也跟着点头,在笔记本上写下“目标:教马家堡乡亲学铁匠活,建‘小马家堡兵工厂’”,字迹用力得差点划破纸页。

接下来的大半天,王卫国跟着赵婶练了三次淬火:第一次因为水温凉了点,零件边缘裂了个小口;第二次因为放进水里太慢,硬度不够;第三次终于成功了,淬火后的卡榫又硬又直,赵婶说“能直接装到土枪上用”。小李也练了挥锤,虽然只把铁条敲扁了点,却依旧笑得格外开心;小桃则把每个步骤都整理成“铁匠活口诀”,比如“烧火要到亮红色,淬火要快别犹豫,水温要到手能摸,敲锤要用腰劲推”,说以后教乡亲们的时候好记。

中午吃饭时,赵婶煮了红薯粥,还蒸了玉米面饼,大家围坐在铁匠炉旁,边吃边聊。张连长说,要把马家堡的铁匠炉作为“根据地基础工业示范点”,让其他村的乡亲来学习;王破军说,要把《玄真子兵要》里的“铸器法”翻译成白话,写在铁匠炉的墙上,帮助大家理解;赵婶说,要再找几个会打铁的乡亲,扩大铁匠炉的规模,争取能打土枪的枪管;小李说,要跟兵工厂的李师傅写信,请教怎么打迫击炮的零件;小桃说,要把“铁匠活口诀”抄成传单,分给每个来学习的人。

王卫国喝着热粥,看着眼前的场景——赵婶在规划铁匠炉的扩建,小李在琢磨怎么写信,小桃在修改口诀,张连长和王破军在讨论工业示范点的细节,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期待,像在培育一株珍贵的小苗。空冥天赋里,他仿佛看到了几年后的马家堡:铁匠炉扩建了好几间,里面有十几个乡亲在锻打零件;旁边建了个“小弹药库”,存放着自己造的土枪和手榴弹;学校里开了“工业课”,孩子们在学习基础的打铁知识,老师拿着小桃的笔记本,给他们讲淬火的道理。

“卫国,你在想啥?”赵婶递过来一块玉米饼,“是不是累了?累了就歇会儿,打铁这活计,急不得,得慢慢练。”

王卫国接过饼,咬了一口,甜香在嘴里化开:“俺在想,以后咱们马家堡的铁匠炉,会不会变成大工厂?像兵工厂那样,能造更多的武器,更多的农具。”

赵婶笑了,摸了摸他的头:“会的!俺爹当年说,‘只要肯坚持,小炉能成大工厂’——咱们现在有手艺,有乡亲,有根据地的支持,只要一步一步走,总有一天,咱们马家堡的铁匠炉,能造出比兵工厂更好的活计,咱们的‘工业小苗’,能长成参天大树。”

下午,王卫国又跟着赵婶练了两次淬火,都成功了。夕阳西下时,他把今天做好的三个卡榫零件放在铁匠炉的铁砧上,亮红色的炭火映在零件上,泛着淡淡的金属光泽。小李把零件拿起来,对着夕阳看:“真亮!装到土枪上,肯定好用!”小桃则在笔记本上写下“1945年秋末,王卫国、小李跟着赵婶学铁匠活,成功掌握淬火手艺,造出 3个土枪卡榫零件”,还画了个小小的铁匠炉,旁边站着三个举着铁锤的小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奋斗在激情岁月请大家收藏:()奋斗在激情岁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该回家时,王卫国回头望了一眼铁匠炉,炉内的炭火已经渐渐转暗,却依旧透着暖意。他知道,今天学的不仅是淬火手艺,更是对“工业重要性”的理解——从一把小铁锤、一个铁匠炉开始,从一个卡榫零件、一次成功的淬火开始,他们正在为马家堡、为根据地的工业打基础,正在为“强我中华”的誓言添砖加瓦。

走在村头的老槐树下,秋末的风依旧带着凉意,却吹不散王卫国心里的热乎劲。他想起异时空历史课上老师说的“新中国工业从无到有,靠的是无数人的双手”,现在他终于懂了,那些“双手”里,有赵婶这样的民间铁匠,有李师傅这样的兵工老手,有小李这样的年轻学徒,还有无数像他一样,愿意从基础学起,愿意为工业发展付出努力的人。

“明天俺还要来学打铁,学淬火!”王卫国对着老槐树轻声说,像是在对自己承诺,也像是在对这片土地承诺。风掠过槐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回应他的话。

回到地道的安全屋,王卫国把今天做的卡榫零件放在枕边,手里攥着母亲的手帕。空冥状态里,他能“闻”到零件上残留的铁屑味,能“听”到远处铁匠炉的余温传来的细微声响,能“感觉”到怀里的手帕传来的温热——娘,俺今天学会了淬火,能造土枪的零件了。俺会跟着赵婶好好学铁匠活,帮着建马家堡的“小工厂”,等找到你,带你看咱们造的武器,看咱们种的麦子,看咱们越来越强的家。

窗外的月光透过通风口照进来,落在卡榫零件上,反射出微弱的光。王卫国知道,学习铁匠活只是工业之路的开始,以后还要学更多的手艺,造更多的零件,建更大的铁匠房。可他一点都不觉得累,因为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走——身边有赵婶的指导,有小李的陪伴,有小桃的记录,有张连长和王破军的支持,还有两个时空里共同的“工业梦”,指引着他往前走。

喜欢奋斗在激情岁月请大家收藏:()奋斗在激情岁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