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奋斗在激情岁月 > 第52章 土枪改良

奋斗在激情岁月 第52章 土枪改良

作者:秦蜀一书生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17:50:43 来源:全本小说网

秋阳把铁匠炉的铁皮屋顶晒得发烫,风卷着火星从炉口飘出,落在地上的炭灰里,泛起细碎的红光。王卫国蹲在炉旁,手里攥着根磨得发亮的铁管——这是武工队现存最旧的一支土枪枪管,管壁薄厚不均,管口还歪着个小豁口,是三年前赵老栓用废弃的犁铧铁锻打的,现在已经没法正常使用,却成了王卫国眼里的“宝贝”。

“卫国哥,这破枪管还留着干啥?俺们现在有缴获的三八大盖,比这土枪好用十倍!”小李扛着支步枪从打谷场跑过来,军裤膝盖处沾着草屑,是刚练完瞄准回来的。他把步枪往地上一放,枪托砸在土路上“咚”的一声,“你看这枪,射程能到两百米,比咱们的土枪强多了!”

王卫国没接话,只是把铁管举到眼前,对着太阳看——管壁上的锈迹在阳光下格外明显,枪管内部更是粗糙,没有任何纹路。空冥天赋悄然展开,眉心的发烫感带着一丝“探究”——他能“感觉”到这支土枪的局限:枪管无膛线,子弹飞出后会晃;黑火药配比不均,推力不足;枪托角度不合理,开枪时后坐力容易伤肩。这些问题,在抗战初期物资匮乏时只能将就,可现在鬼子投降了,要防备伪军残余和可能的摩擦,土枪的射程(最多五十米)和精度,已经跟不上防御需求了。

“小李,你用土枪打个靶试试。”王卫国把另一支能用的土枪递给小李,指了指打谷场尽头的稻草人——那是昨天刚扎的,胸口画着个红圈,距离这里正好五十米。小李接过土枪,往枪管里填上火药和铁砂,瞄准后扣动扳机——“砰”的一声,铁砂落在稻草人旁边的土路上,溅起一片泥点,连边都没擦到。

“咋又打偏了!”小李皱着眉,揉了揉被后坐力震得发麻的肩膀,“这土枪就是不行,射程近还不准,要是遇到敌人,根本没法打!”

小桃抱着笔记本走过来,上面记着这半年来土枪的使用记录:“俺统计了,咱们的土枪平均射程只有四十六米,命中率不到三成,上次清理战场时,有三支土枪还因为枪管炸了膛,没法用了。”她指着笔记本上的数字,语气里满是焦急,“李老师说,以后咱们要守着马家堡,守着学校,没有好用的武器可不行。”

“俺有办法改良土枪,能让射程提到八十米,命中率至少提高五成。”王卫国突然开口,声音不大,却让小李和小桃都愣住了。

“真的?”小李一把抓住王卫国的胳膊,眼里满是惊喜,“卫国哥,你咋不早说!要是土枪能打八十米,以后咱们守据点,就能在更远的地方拦着敌人!”

王卫国指了指手里的旧枪管:“关键在三个地方——第一,给枪管加‘膛线’,让子弹旋转着飞,就不会晃;第二,调整黑火药的配比,让推力更大;第三,改枪托角度,减少后坐力,这样瞄准更稳。”这些都是他在异时空的科普书里看到的,虽然现代枪支的膛线是机器刻的,但用土办法也能模拟,只要能让子弹旋转,射程和精度就能提升。

“膛线?那是啥?”小桃凑过来,笔记本已经翻开,铅笔悬在纸页上,“是像铁丝那样的东西吗?”

王卫国捡起根细铁丝,在旧枪管上绕了几圈,形成螺旋状的纹路:“差不多,就是在枪管内壁刻上螺旋纹,子弹通过时会跟着旋转,就像扔石头时转着扔,能飞得更远更准。咱们没有机器,就用铁丝缠在枪管外,再用锤子敲,让纹路印在枪管里,虽然比不上正经膛线,但肯定比现在强。”

这时,赵婶推着独轮车过来,车上放着刚锻好的镰刀,看到他们围着土枪,也凑过来:“你们要改土枪?俺爹当年也试着改过,就是没成功,还把枪管敲裂了。”她指着铁匠炉里的铁砧,“要是需要锻打,俺这铁匠炉随时能用,就是这膛线,敲的时候得轻着点,不然枪管容易坏。”

王破军和张连长正好从学校工地过来——学校的房梁已经架好了,就差铺屋顶的茅草。听到“改良土枪”,张连长立刻走过来:“卫国,你详细说说,改良方案能实现不?咱们现在有十二支土枪,要是都能改好,守据点时能多道保障。”

王卫国把铁丝缠好的旧枪管递给王破军:“王叔,您看,咱们用直径两毫米的铁丝,在枪管外按每二十厘米绕一圈的密度缠紧,然后用小锤子沿着铁丝敲,让螺旋纹印在枪管内壁,形成简易膛线。火药方面,原来的配比是硝石七、硫磺一、木炭二,咱们改成硝石七、硫磺一点五、木炭一点五,硫磺多一点,推力能更大,不过得控制量,不然容易炸膛。枪托的话,把原来的直托改成稍微倾斜的,角度大概十五度,能减少后坐力。”

王破军接过枪管,手指摸着铁丝的螺旋纹,又翻出《玄真子兵要》里的“兵器篇”:“玄真派记载过‘旋飞箭’,原理和你说的膛线差不多,都是靠旋转稳定轨迹。不过铁丝敲膛线,力度不好掌握,得找个手稳的人来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奋斗在激情岁月请大家收藏:()奋斗在激情岁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俺来!”赵婶立刻举手,拍了拍胸脯,“俺打了五年铁,敲铁的力道俺有数!当年俺爹教俺,敲细活时要‘轻如敲蛋,准如描红’,肯定能把膛线敲好!”

张连长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个铁皮盒:“这里有半斤硫磺,是上次从日军据点缴获的,还有二十米细铁丝,够改两支土枪先试试。要是成功了,咱们再批量改,让陈叔也来帮忙,他当年做过土炮,懂火药配比。”

说干就干。赵婶把铁匠炉的火捅得更旺,把要改的土枪枪管放进炉里烧——要烧到微微发红,铁丝的纹路才能更好地印在枪管上。王卫国和小李负责拉直铁丝,按每二十厘米一圈的密度,仔细地缠在枪管上,缠的时候要用力拉紧,不然敲的时候容易松。小桃则在旁边记录数据:铁丝直径、缠绕密度、烧火温度,每个步骤都记在笔记本上,说“以后批量改的时候,就能按这个标准来”。

“可以敲了!”赵婶戴着厚厚的麻布手套,把烧红的枪管从炉里夹出来,放在铁砧上。她拿起小锤子,锤头只有拳头大,是专门用来敲细活的。只见她眼睛盯着铁丝,手腕轻轻用力,“叮叮当当”的声音在铁匠炉旁响起,每敲一下,铁丝的纹路就往枪管里印深一点,既没敲裂枪管,也没让铁丝移位。

王卫国屏住呼吸,空冥天赋全力展开——他能“感觉”到锤头落下的力度,能“听”到铁丝与枪管贴合的声音,能“看”到螺旋纹一点一点在枪管内壁成型。他想起异时空参观兵工厂时,看到机器刻膛线的场景,虽然现在是土办法,却同样透着“想变强”的信念。

敲完膛线,接下来是调整火药配比。陈叔听说要改火药,拄着拐杖从村里过来,手里拿着个旧秤:“硫磺不能加太多,不然火药容易自燃,俺当年做土炮时,就因为硫磺多了点,差点炸了自己。”他小心翼翼地称出硝石七钱、硫磺一点五钱、木炭一点五钱,放在石臼里捣匀,“你们看,捣的时候要轻,别出火星,捣成细粉就行,不能有疙瘩。”

王卫国接过捣好的火药,往改良后的土枪里填了一勺,又放进几颗圆形的铁弹(比原来的铁砂大,更适合旋转),然后把枪托调整成十五度角,紧紧固定住。“去打谷场试射!”张连长拎起土枪,往打谷场走,大家都跟在后面,连刚放学的小石头都跑过来,挤在人群里看热闹。

打谷场尽头的稻草人,这次被挪到了八十米外——比原来的距离远了三十米。张连长举起改良后的土枪,瞄准稻草人胸口的红圈,深吸一口气后扣动扳机——“砰”的一声,硝烟散去后,大家都往稻草人跑过去,只见铁弹正好打在红圈中间,把稻草打得乱飞!

“中了!真中了!”小李欢呼着跳起来,跑过去捡起稻草人上的铁弹,“你们看,铁弹是旋转着进去的,洞口是圆的,不像原来那样歪歪扭扭!”

小桃赶紧在笔记本上记录:“改良土枪,射程八十米,命中红圈中心,命中率百分百!比原来强太多了!”

张连长也很兴奋,又试射了两枪——第二枪打在红圈左侧,第三枪打在右侧,都没超出红圈范围,命中率确实提高到了八成以上。他拍着王卫国的肩膀,声音洪亮:“好小子!这改良方案太管用了!咱们马上批量改,把十二支土枪都改成这样,再教战士们用改良后的土枪瞄准,以后守据点,就能在八十米外拦截敌人,安全多了!”

王破军看着试射的结果,笑着点了点头:“玄真派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你这改良,就是‘利其器’。以后咱们不仅要盖学校,还要造更好的武器,守好家园,才对得起牺牲的战友。”

赵婶擦了擦额头的汗,看着改良后的土枪,眼里满是自豪:“俺明天就接着敲膛线,争取三天内把十二支土枪都改好!俺还能试着给土枪加个准星,用铜片做,这样瞄准更准!”

陈叔也说:“俺回去再琢磨琢磨火药,看看能不能再调调配比,让射程再远一点,同时保证安全,不炸膛。”

夕阳把打谷场染成金红色,改良后的土枪斜靠在稻草人旁,枪管上的螺旋纹在阳光下泛着微光。王卫国看着眼前的场景——赵婶在规划明天的打铁计划,陈叔在计算火药配比,张连长在给战士们演示瞄准,小李和小桃在笔记本上画改良后的土枪图纸,小石头拿着小木枪,模仿着张连长的姿势瞄准。

空冥天赋里,他仿佛看到了未来——铁匠炉里不断产出改良后的土枪,战士们拿着这些枪守在据点的炮楼上,学校里的孩子们在课本上看到“武器革新”的故事,知道前辈们是怎么用土办法提升武器的。他想起在祠堂立的誓“强我中华”,原来“强”不是一步到位的,是从改良一支土枪、盖一间学校、种一亩麦子开始的,是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着力所能及的事,一点一点攒起来的。

“卫国哥,你说以后咱们能不能做比三八大盖还好用的枪?”小李凑过来,眼里满是期待,“能打三百米,还能连发的那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奋斗在激情岁月请大家收藏:()奋斗在激情岁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王卫国点点头,摸了摸小李的头:“会的。现在咱们能改良土枪,以后就能造更好的枪,造大炮,造飞机,造能保护咱们家园的一切。只要咱们肯想、肯做,就没有做不到的事。”

晚饭时,赵婶特意煮了红薯粥,还蒸了白面馒头——这是今年新收的麦子磨的,以前只有过年才能吃到。大家围坐在铁匠炉旁,吃着馒头,聊着改良土枪的事,聊着学校的进展,聊着以后的日子。张连长说,等土枪改好,就组织战士们搞一次防御演练,让乡亲们也学学怎么用土枪自卫;王破军说,要把改良土枪的方法记下来,传给其他根据地的武工队,让大家都能用上好用的武器;赵婶说,要把铁匠炉扩大,以后不仅能打农具,还能造更多的土枪、更多的武器。

夜深了,王卫国躺在地道的安全屋里,手里攥着母亲的手帕和小桃画的土枪图纸。空冥状态里,他能“听”到铁匠炉里残留的火星“噼啪”作响,能“闻”到空气中淡淡的火药味,能“感觉”到怀里的手帕传来的温热——娘,俺今天改良了土枪,以后咱们有更好的武器保护家园了。俺会找到你,带你看咱们造的枪,看咱们盖的学校,看咱们越来越强的家。

窗外的月光透过通风口照进来,落在图纸上,照亮了那支改良后的土枪。王卫国知道,武器革新只是开始,以后还有更多的事要做——盖学校、找母亲、种麦子、造武器,每一件事,都是在朝着“强我中华”的誓言前进。他一点都不觉得累,因为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走,身边有战友,有乡亲,有两个时空里共同的信念,指引着他往前走。

喜欢奋斗在激情岁月请大家收藏:()奋斗在激情岁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