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奋斗在激情岁月 > 第46章 英雄少年

奋斗在激情岁月 第46章 英雄少年

作者:秦蜀一书生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17:50:43 来源:全本小说网

晨雾像一层薄纱,轻轻罩在韩家峪据点的操场上。刚被整改过的据点褪去了往日的阴森,日军留下的炮楼被武工队加固成了了望塔,原本挂着膏药旗的旗杆上,此刻飘着一面褪色的红布——是赵老栓家遗孀连夜缝的,上面用白棉线绣着“保家卫国”四个歪歪扭扭的字。王卫国蹲在旗杆下,手里攥着块粗布,正擦拭着上周缴获的日军步枪,枪托上的布条被晨露浸得发潮,却依旧被他擦得发亮。

“卫国哥!了望塔的木梯俺们钉好了!”小李的声音从炮楼顶端传来,他探着身子往下喊,棉帽上的霜花随着动作往下掉,“从这儿能看到三里外的土路,鬼子要是来,俺一准能提前发现!”王卫国抬头望去,只见小李身边的两个年轻战士正往木梯上缠防滑绳,绳子是用山里的葛藤编的,粗得能禁住两个人的重量——这是王破军教的“防滑术”,说“守据点先守险,险处要扎牢”。

赵老栓家的遗孀推着独轮车走进操场,车上放着两桶热粥和一摞玉米饼,蒸汽在晨雾里织成细白的线:“孩子们,快过来喝粥!俺熬了红薯粥,还加了点芝麻,垫垫肚子好干活!”她把粥桶放在石桌上,看到王卫国手里的步枪,忍不住摸了摸枪托:“这枪擦得真亮,比老栓当年打铁的铁砧还亮。”

王卫国接过粥碗,热粥滑进喉咙,暖得他心口发颤。空冥天赋悄然展开,眉心的发烫感带着一丝安稳——他能“闻”到粥里的芝麻香,能“听”到远处马家堡村传来的鸡叫声,能“感觉”到据点里的每一处整改都透着生机:铁丝网缺口被樟子松补牢,翻板陷阱旁插了警示的红布条,日军营房改成了伤员休息室,连后院的水井都被清理干净,重新架起了辘轳。

“周司令来了!”小桃突然从操场入口跑进来,手里攥着个布包,脸上满是兴奋,“俺在村口看到周司令的马队,还有好多乡亲,说要到据点来!”她的“暗号录”从布包里滑出来,王卫国弯腰捡起,看到上面新画了个“表彰”的符号——是她昨天刚学的,画得像个举着奖状的小人。

话音刚落,远处就传来马蹄声。周司令骑着一匹棕红色的马走在最前,军大衣下摆被风吹得扬起,身后跟着十几个根据地干部,还有扛着锣鼓的乡亲。张连长和王破军赶紧迎上去,王卫国也放下粥碗,心里却犯了嘀咕:周司令上次来是部署反攻,这次带着锣鼓来,难道有什么大事?

“乡亲们,同志们!”周司令勒住马,声音洪亮得穿透晨雾,“今天来,是给咱们马家堡的英雄庆功!”他翻身下马,从随行干部手里接过一个红绸包裹的木牌,走到王卫国面前,“韩家峪据点能顺利拔除,少年侦察队功不可没,尤其是王卫国同志——用战术诱敌、改良石雷、带队摸哨,还保护了十八名乡亲!经根据地党委研究决定,授予王卫国‘抗日小英雄’称号!”

王卫国愣住了,手里的步枪差点掉在地上。小李和小桃立刻围上来,小李拍着他的肩膀欢呼:“卫国哥!你得称号了!俺就说你最厉害!”小桃也红着眼圈,从布包里掏出支钢笔——是李老师省了三个月津贴买的,笔身上刻着“为中华之崛起”,“李老师说,这钢笔给你,以后能记战术、写家书。”

乡亲们也涌了过来,赵老栓家的遗孀从独轮车上拿出个布包,里面是把新磨的短刀,刀鞘上刻着北斗星——是赵老栓生前没来得及完工的,她连夜磨好刀身,还在鞘尾系了红绳:“这刀给你,比你之前那把锋利,以后打鬼子,多了个趁手的家伙!”小石头拽着王卫国的衣角,举着张画满小人的草纸:“卫国哥,俺画的你打鬼子的样子,你看像不像?”

周司令把木牌递到王卫国手里,木牌上“抗日小英雄”五个字是用炭笔写的,红绸裹在边缘,摸起来格外温暖。“孩子,”周司令的声音比刚才柔和了些,“这称号不是给你一个人的,是给所有跟鬼子拼的少年英雄的。记住,英雄不是要多厉害,是要敢护着乡亲、护着家园。”

王破军走到王卫国身边,手里拿着《玄真子兵要》,翻开到“荣誉篇”:“里面写着‘誉者,非为己荣,乃为众荣’。你得了称号,更要记得身后的战友和乡亲,不能骄傲。”他摸了摸王卫国的头,眼里满是欣慰,“当年你刚到马家堡,连步枪都握不稳,现在能领着小队打鬼子,这成长,比称号更金贵。”

授奖仪式在锣鼓声中开始。操场中央摆了张临时搭的木台,周司令站在台上,给乡亲们讲拔除据点的意义:“韩家峪是鬼子在咱们这片区的重要据点,现在咱们把它端了,就像断了鬼子的一条胳膊!以后咱们能更安心地种庄稼、教孩子,这都是王卫国和少年侦察队,还有全体乡亲的功劳!”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小李举着缴获的日军军刀挥舞,引得孩子们跟着欢呼;小桃站在人群里,认真地记录着仪式的每一个细节,“暗号录”上画满了锣鼓、木牌和欢呼的小人;赵老栓家的遗孀则推着独轮车,给乡亲们分玉米饼,嘴里念叨着“多吃点,咱们的英雄得好好庆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奋斗在激情岁月请大家收藏:()奋斗在激情岁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王卫国站在木台旁,手里攥着木牌、钢笔和短刀,心里像被暖流裹住。空冥天赋悄然展开,他能“感觉”到乡亲们的喜悦——是赵婶递粥时的温暖,是小李欢呼时的激动,是小桃记录时的认真;还能“闻”到远处麦田里的泥土味,混着晨雾的湿气,透着春天的希望。他突然想起三个月前刚到马家堡的样子,那时他还躲在地道里怕鬼子,现在却成了“抗日小英雄”,这变化,离不开王叔的教导、战友的帮助,还有乡亲们的守护。

仪式结束后,周司令拉着王卫国的手,指着远处的太行山:“孩子,你看那山,里面藏着咱们的地道、咱们的粮食,还有无数想打鬼子的乡亲。这称号是起点,不是终点,以后还要跟大家一起,端更多据点、打更多鬼子!”王卫国点点头,目光落在太行山上,晨雾渐渐散去,阳光照在山尖上,泛着金色的光——那是胜利的光,是希望的光。

回到马家堡时,村里已经挂满了红布条。李老师在战地小学的破庙里摆了张桌子,上面放着本新的笔记本,是她用五斤小米跟邻村小学换的:“卫国,这笔记本给你,以后记战术、写汉字都能用。你现在是小英雄了,更要多学知识,知识也是打鬼子的武器。”

王卫国接过笔记本,翻开第一页,李老师已经用炭笔写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七个字。他摸了摸笔记本的封面,又看了看手里的“抗日小英雄”木牌,突然明白这称号的意义——不是让他骄傲,是让他更有责任,护着乡亲、护着家园,护着那些还没看到胜利的人。

傍晚时分,王卫国坐在地道的安全屋里,手里攥着笔记本和木牌,空冥状态里能“听”到乡亲们在地道外唱抗日的小调,能“闻”到赵婶熬的草药汤味,还能“感觉”到怀里母亲的手帕传来的温热。他想起前世历史课上,老师说“抗战胜利是无数英雄用命拼出来的”,以前他不懂“英雄”是什么,现在懂了——英雄不是天生的,是像小李这样敢扛炮的少年,像小桃这样敢传信号的姑娘,像赵婶这样敢送粥的乡亲,像王叔这样敢教战术的道长,一起拼出来的。

王破军走进来,坐在他身边,手里拿着那根北斗七星铜簪:“明天还要去加固据点的了望塔,今天早点睡。记住,‘英雄’这两个字,重的不是称号,是心里的责任——你护着大家,大家也护着你,这才是真英雄。”

王卫国把铜簪放在笔记本旁,点了点头。窗外的风还在刮,可地道里很暖。他知道,以后还有很多据点要端,很多鬼子要打,可他一点都不害怕——因为他有“抗日小英雄”的称号,有战友的支持,有乡亲的守护,还有一颗想让家园再也没有战火的心。

梦里,他看到自己拿着笔记本和短刀,领着少年侦察队在据点巡逻;看到小李在了望塔上喊“鬼子来了”,小桃在传递信号;看到乡亲们在麦田里种庄稼,孩子们在战地小学里读书;看到母亲笑着向他走来,手里拿着个玉米面饼,说“俺的卫国长大了,成英雄了”——那是他用努力换来的画面,是属于英雄少年的,充满希望的未来。

喜欢奋斗在激情岁月请大家收藏:()奋斗在激情岁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