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 第59章 李选侍:移宫风波碎烟霞,半生争宠终成空

在明朝万历到天启的权力夹缝里,有个女人的存在感堪称“魔幻”——她没万贵妃的狠辣,没郑贵妃的手腕,更没李太后的智慧,却凭着“躺赢式”受宠和“迷之操作”,在史书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就是明光宗朱常洛的宠妃,后来搅动“移宫案”的主角——李选侍。

说她魔幻,是因为她的人生像坐过山车:前一天还在朱常洛身边撒娇要名分,后一天就因为新帝登基被赶出乾清宫;明明手里攥着“皇长子养母”的好牌,却硬生生打了个稀烂,最后落得个独居冷宫、无人问津的下场。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位“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李选侍,看看她是怎么在明朝最混乱的宫廷漩涡里,把自己的人生玩脱的。

李选侍的出身,在明朝后宫里属于“查无此人”级别的普通。史料里没记载她爹是谁、家里是做什么的,只知道她是万历年间通过“选秀”入宫的,刚进宫时连个正经名分都没有,只是个负责端茶倒水的“侍妾”,连“妃”“嫔”的边都挨不上。

按说这种没背景、没标签的宫女,在佳丽三千的后宫里,大概率会像灰尘一样被遗忘。可李选侍偏偏撞上了“大运”——她被分到了当时还是太子的朱常洛宫里。而朱常洛的人生,比她还“惨”。

朱常洛是万历皇帝的长子,却因为母亲是宫女,从小就不受待见,连带着太子之位都坐得摇摇欲坠。万历皇帝一门心思想立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为太子,跟大臣们闹了十五年“国本之争”,朱常洛夹在中间,活脱脱像个“透明人”——爹不疼,没背景,连宫里的太监宫女都敢偷偷欺负他。

长期压抑的生活,让朱常洛养成了懦弱、敏感的性格。他身边的嫔妃,要么是万历皇帝硬塞过来的“眼线”,要么是出身名门、对他敬而远之的大家闺秀,没一个人真心对他。而李选侍不一样,她没读过多少书,不懂什么宫廷规矩,说话直来直去,还特别会“共情”。

有一次,朱常洛因为万历皇帝又没叫他去请安,躲在宫里偷偷抹眼泪。其他嫔妃要么假装没看见,要么劝他“太子要坚强”,只有李选侍凑过来,坐在他身边说:“太子爷,您别难过了。皇上不疼您,奴婢疼您!以后奴婢天天陪着您,给您讲故事,给您做您爱吃的点心。”

这话糙理不糙,却正好戳中了朱常洛的软肋。他这辈子听了太多官话、套话,第一次有人用这么直白的方式安慰他。从那以后,朱常洛就把李选侍当成了“精神寄托”,不管去哪儿都带着她,宫里人见了,都私下叫她“李伴伴”。

李选侍也确实会来事。她知道朱常洛喜欢吃甜食,就偷偷跟御膳房的师傅学做桂花糕、杏仁酥,每天变着花样给朱常洛送;朱常洛晚上睡不着,她就坐在床边给朱常洛唱家乡的小调,直到他睡着。一来二去,朱常洛对她越来越依赖,甚至到了“离了她就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的地步。

万历四十三年(1615 年),“梃击案”爆发,一个叫张差的壮汉拿着木棍,闯进朱常洛的慈庆宫,打伤守门太监,意图行刺太子,后被守门侍卫发现才躲过一劫。这件事让朱常洛吓破了胆,夜里经常做噩梦。李选侍干脆搬到朱常洛宫里住,晚上守在床边,只要朱常洛一醒,她就赶紧握着他的手说:“太子爷别怕,奴婢在呢,没人敢伤害您。”

这份“患难与共”的情谊,让朱常洛彻底离不开李选侍了。万历四十八年(1620 年),万历皇帝驾崩,朱常洛终于熬出头,继承了皇位,史称明光宗。他刚登基,就迫不及待地想给李选侍名分——他想封李选侍为“皇贵妃”,让她成为后宫里仅次于皇后的存在。

可这件事遭到了大臣们的反对。内阁首辅方从哲上奏说:“先帝刚驾崩,陛下刚登基,此时封妃不合礼制。且李选侍出身低微,未立大功,直接封皇贵妃,恐遭天下人非议。”意思是说,现在不是封妃的时候,而且李选侍没背景、没功劳,封她为皇贵妃,老百姓会说闲话。

朱常洛虽然心里不爽,但也知道大臣们说得有道理,只好暂时搁置了封妃的事。可他对李选侍的宠爱丝毫没减,不仅把后宫的大部分事务交给她打理,还让她住进了乾清宫的偏殿——要知道,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能住在里面的后妃,地位可想而知。

李选侍住进乾清宫后,野心开始膨胀了。她觉得,朱常洛这么宠她,封皇贵妃是早晚的事,说不定以后还能当皇后。可她没想到,朱常洛的皇帝生涯,比她想象中短得多。

朱常洛登基的时候,已经三十九岁了。长期的压抑生活让他身体早就垮了,加上登基后应酬增多,还沉迷于女色(据说郑贵妃为了讨好他,送了八个美女给他),没几天就病倒了。

朱常洛生病后,李选侍的表现堪称“迷惑行为大赏”。按理说,皇帝病重,宠妃应该衣不解带地伺候,可李选侍却一门心思想着“捞好处”——她天天在朱常洛耳边吹枕边风,让他赶紧下旨封自己为皇贵妃,还让他把自己的儿子朱由模封为亲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朱常洛被她缠得没办法,只好答应了。可还没等下旨,朱常洛的病情就越来越重,甚至连床都下不了了。大臣们得知后,纷纷进宫探望,看到李选侍还在跟朱常洛提封妃的事,都气得不行。给事中杨涟(就是后来“东林六君子”之一)忍不住上奏,说:“陛下龙体违和,李选侍不思伺候,反而只想着封妃,此乃祸乱后宫之举,请陛下严惩!”

朱常洛虽然心里护着李选侍,但也知道杨涟说得对,只好安抚大臣们说:“朕知道了,等朕病好了再说。”可他的病,再也没好起来。

万历四十八年(1620 年)八月二十九日,朱常洛感觉自己快不行了,急召大臣们进宫,想托孤。可李选侍却拦在乾清宫门口,不让大臣们进去,还大声嚷嚷:“皇上要立我为皇后,你们快帮我传旨!”

大臣们都惊呆了——朱常洛还没驾崩,李选侍就想着当皇后,这也太急了吧!杨涟气得直接推开李选侍,带着大臣们冲进宫里。朱常洛见大臣们来了,赶紧说:“朕要立皇长子朱由校为太子,你们一定要好好辅佐他。”说完,就咽气了。

朱常洛在位仅仅一个月,就成了明朝历史上着名的“一月天子”。他一死,李选侍的天就塌了——她没了靠山,封皇贵妃的事泡汤了,连儿子朱由模也成了没爹的孩子。可李选侍不甘心,她觉得自己手里还有一张“王牌”——皇长子朱由校。

朱由校的母亲王氏早逝,朱常洛就让李选侍负责抚养朱由校。李选侍觉得,只要把朱由校攥在手里,就能“挟天子以令诸侯”,不仅能保住自己的地位,说不定还能当“皇太后”。于是,她把朱由校软禁在乾清宫里,不让他跟大臣们见面,还对他说:“你现在还小,朝政的事你不懂,等我帮你处理,你只要听我的就行。”

朱由校当时只有十六岁,性格懦弱,从小就怕李选侍,只好乖乖听话。李选侍见朱由校听话,更得意了,她甚至想在朱由校登基后,跟他一起住在乾清宫,垂帘听政。

可李选侍忘了,明朝的大臣们,尤其是东林党人,最恨的就是“后宫干政”。朱常洛一死,大臣们就把矛头对准了李选侍,一场围绕“朱由校归谁管”“李选侍住哪儿”的斗争,很快就爆发了——这就是明朝历史上着名的“移宫案”。

万历四十八年(1620 年)九月初一,朱常洛驾崩的第二天,大臣们就齐聚乾清宫门口,要求李选侍交出朱由校,让他登基。可李选侍死活不肯,还让太监们把乾清宫的大门锁上,不准大臣们进来。

杨涟急得直跺脚,对着宫里大喊:“先帝驾崩,太子当立,这是国家大事!李选侍你要是再敢阻拦,就是谋逆!”宫里的太监们被杨涟的气势吓到了,只好打开了大门。

大臣们冲进宫里,四处寻找朱由校,最后在一个偏殿里找到了他。李选侍见大臣们找到了朱由校,赶紧跑过去抱住朱由校,哭着说:“太子爷,你不能走,你走了我怎么办啊!”

杨涟怕李选侍耍花招,赶紧上前把朱由校拉过来,交给大臣刘一燝,说:“快把太子带走,送到文华殿去!”刘一燝抱着朱由校,撒腿就跑,其他大臣在后面掩护,很快就把朱由校带出了乾清宫。

李选侍眼睁睁看着朱由校被带走,气得直跳脚,却一点办法都没有。大臣们把朱由校带到文华殿后,立刻举行了“太子登基仪式”,确定朱由校为新皇帝,史称明熹宗。

可李选侍还不死心。她赖在乾清宫里不肯走,说:“乾清宫是先帝的寝宫,我是先帝的宠妃,理应住在这儿。你们要是让我搬走,就是对先帝不敬!”

大臣们当然不会惯着她。杨涟再次上奏,说:“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只有皇帝和皇后才能住。李选侍既不是皇后,也不是太后,没资格住在这里。请陛下下旨,让李选侍立刻搬到仁寿宫去!”

朱由校虽然怕李选侍,但也知道大臣们说得对,只好下旨,让李选侍搬离乾清宫。可李选侍还是不肯搬,还跟太监们说:“谁要是敢来逼我,我就一头撞死在乾清宫里!”

大臣们见李选侍耍无赖,只好想了个“软办法”——他们让朱由校的奶娘客氏去劝李选侍。客氏跟李选侍关系不错,她对李选侍说:“选侍姐姐,你就别犟了。现在大局已定,你再闹下去,不仅保不住地位,还会惹祸上身。不如乖乖搬走,至少还能保住荣华富贵。”

李选侍想了想,觉得客氏说得有道理。她知道自己再闹下去,也不会有好结果,只好答应搬离乾清宫。万历四十八年(1620 年)九月初五,李选侍带着自己的儿子朱由模,搬到了仁寿宫的哕鸾宫居住。

“移宫案”就此结束。李选侍本想“挟天子以令诸侯”,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仅没当上皇贵妃,还被赶出了乾清宫,彻底失去了对朝政的影响力。

可李选侍的“倒霉事”还没结束。她搬到哕鸾宫后没多久,哕鸾宫就发生了火灾。幸好太监宫女们抢救及时,她和朱由模才没被烧死,但宫里的财物都被烧光了。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议论,有人说这是“上天对李选侍的惩罚”,也有人说这是李选侍自己不小心引起的火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李选侍经此一吓,彻底没了往日的嚣张气焰。她知道自己现在是“过街老鼠”,再不敢跟大臣们作对,只好在哕鸾宫里安分守己地过日子。

李选侍搬到哕鸾宫后,朱由校虽然偶尔会来看她,但对她已经没了往日的依赖。朱由校登基后,一门心思想着做木工活(他是历史上着名的“木匠皇帝”),对朝政和后宫的事都不怎么上心,自然也没心思管李选侍。

李选侍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冷清。以前她在乾清宫的时候,宫里的太监宫女们都围着她转,巴结她、讨好她;现在她搬到哕鸾宫,太监宫女们都懒得理她,连日常的用度都经常被克扣。有一次,李选侍想让太监给她买些绸缎做衣服,结果太监不仅没买,还说:“现在宫里财政紧张,你一个失势的选侍,还想穿绸缎?能有粗布衣服穿就不错了!”

李选侍气得浑身发抖,却只能忍气吞声。她知道自己现在没权没势,没人会帮她。她的儿子朱由模,也因为长期营养不良,加上宫里的医疗条件不好,在天启二年(1622 年)就病逝了,年仅五岁。

儿子的死,给了李选侍沉重的打击。她本来就身体不好,经此一痛,更是一病不起。宫里的太医来看过几次,开了些药,可李选侍没钱抓药,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差。

天启四年(1624 年),李选侍在哕鸾宫病逝,享年三十多岁。她去世的时候,身边只有一个老宫女陪着,朱由校只是象征性地派了个人来吊唁,连葬礼都办得十分简单。李选侍最终被葬在了北京西郊的金山陵园,跟郑贵妃一样,没有墓碑,也没有谥号,就像她的一生一样,热闹过后,只剩下寂寞和冷清。

李选侍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她出身平凡,却意外得到了朱常洛的宠爱,本来有机会安安稳稳地做个受宠的嫔妃,却因为野心太大,想“挟天子以令诸侯”,最终落得个失势、丧子、寂寞终老的下场。

《明史·后妃传》里对李选侍的评价很简单:“选侍李氏,光宗宠妃也。移宫之案,颇涉其私。既移哕鸾宫,遂无宠。”意思是说,李选侍是光宗的宠妃,在移宫案中涉及私心,搬到哕鸾宫后,就失宠了。这个评价可以说是非常客观了——她确实有私心,想靠朱由校谋夺权力,但她的手段太拙劣,最终只能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参考《明史》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