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 第54章 孝庄睿钱皇后:同甘共苦几春秋,合葬裕陵爱永留

情定宫闱岁月悠,同甘共苦几春秋。

身残志坚情无悔,合葬裕陵爱永留。

正统七年的北京城,春风把紫禁城的琉璃瓦吹得发亮,连护城河里的冰碴子都带着暖意消融。十六岁的钱氏穿着簇新的红嫁衣,被宫人搀扶着踏上太和殿的丹陛,裙摆扫过汉白玉栏杆上的缠枝莲纹,一步一摇都像踩在云端。这一年,她从山东聊城的功臣府邸走进皇宫,成为九岁登基、如今刚满十五岁的明英宗朱祁镇的皇后——一场由太皇太后张氏亲自敲定的婚事,就此拉开了她跌宕半生的序幕。

钱氏的家世说起来也算显赫,曾祖父钱整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爷爷钱通、父亲钱贵都是沙场立功的武将,用现在的话说,妥妥的“功勋世家千金”。但这位千金没有半点娇纵脾气,自幼读儒家典籍,知书达理得不像话。入宫前,母亲拉着她的手叮嘱“皇家规矩大,凡事多忍让”,她点点头记在心里,入宫后倒真把“忍让”二字刻进了骨子里。

新婚燕尔的朱祁镇,正是少年意气的年纪,对着这位比自己大一岁、温柔娴静的皇后,简直满意得找不出半点毛病。小两口在坤宁宫过日子,不像帝王夫妻,倒像民间的恩爱小两口。朱祁镇喜欢带着钱氏去御花园逛,指着池子里的锦鲤说“这鱼跟皇后一样好看”,钱氏就红着脸低下头;钱氏亲手为朱祁镇缝制护膝,针脚细密,朱祁镇就天天戴着,连上朝都舍不得摘,还跟大臣炫耀“这是皇后的手艺”。

按说皇后的家人沾光升职是惯例,朱祁镇也琢磨着给岳父钱贵加官进爵,结果钱氏硬是拦了下来。她捧着朱祁镇的手说:“陛下,我爹和兄长的官职都是靠军功挣来的,如今无功受禄,不仅会遭人非议,还会坏了朝廷规矩。”朱祁镇愣了愣,心想这皇后跟别的后妃不一样,别人都盼着家族富贵,她倒主动推辞。一来二去,朱祁镇对钱氏更敬重了,逢人就说“朕的皇后,是贤良淑德的典范”。

不过,再好的日子也有遗憾。成婚几年,钱氏一直没能怀上孩子,而宫里的周妃已经生下了长子朱见深。这下可急坏了朝臣,纷纷上书请立太子,但朱祁镇却摆摆手:“再等等,朕盼着皇后能生下嫡子。”这话传到钱氏耳朵里,她既感动又不安,主动劝朱祁镇:“陛下,国本为重,朱见深是长子,理应立为太子,不能因为我耽误了朝廷大事。”朱祁镇拗不过她,最终立了朱见深为太子,但心里对钱氏的情意,反倒更深了一层。

平静的日子过了七年,直到正统十四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彻底打碎了这对夫妻的安稳生活。这一年,瓦剌首领也先率军南下,太监王振在一旁煽风点火,说什么“陛下御驾亲征,一定能吓退瓦剌”,朱祁镇脑子一热,不顾大臣反对,硬是要带着二十万大军出征。

出发前一夜,坤宁宫的烛火亮了大半宿。钱氏坐在灯下,一边为朱祁镇缝制厚厚的棉背心,一边抹眼泪:“陛下,北方天寒,你一定要多穿点,凡事小心,别听王振的瞎指挥。”朱祁镇握着她的手,拍着胸脯保证:“皇后放心,朕带着二十万精兵,还能怕了小小的瓦剌?等朕凯旋,给你带草原的宝物回来。”他哪里知道,这一去,等待他的不是胜利,而是一场灭顶之灾。

朱祁镇率军离开后,钱氏天天站在坤宁宫的台阶上向北遥望。起初还能收到前线的捷报(后来才知道都是王振伪造的),可没过多久,就传来了惊天噩耗——土木堡之战,明军全军覆没,皇帝被俘了!

这个消息像一道惊雷,把钱氏劈得魂飞魄散。她瘫坐在地上,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嘴里反复念叨:“怎么会这样?陛下答应过要回来的……”宫里乱作一团,有的大臣主张南迁,有的主张抵抗,而孙太后急得团团转,只能派人带着珍宝去瓦剌谈判,希望能赎回朱祁镇。

钱氏得知后,立刻把自己多年积攒的私财全部拿了出来,珠宝首饰、金银玉器,装了满满几个箱子,亲手交给使者:“这些都给也先,只求他能放陛下回来,哪怕让我去瓦剌当人质也行。”她以为,只要给够了钱,丈夫就能平安归来,可她太天真了——也先见明朝如此看重朱祁镇,觉得“奇货可居”,收下财宝后不仅不肯放人,反而变本加厉地勒索,还带着朱祁镇去攻打北京城。

更让钱氏崩溃的是,她的哥哥钱钦、弟弟钱钟,都在土木堡之战中战死了。一夜之间,丈夫被俘,兄长殒命,钱氏成了无依无靠的孤人。她在宫里孤立无援,想救丈夫却无能为力,只能天天以泪洗面。

为了断绝也先的念想,于谦等大臣拥立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为帝,也就是明代宗。朱祁钰登基后,北京保卫战取得胜利,也先手里的朱祁镇彻底成了“烫手山芋”。可朱祁钰当了皇帝,哪里愿意把哥哥接回来?毕竟,皇位这东西,谁坐上去都不想下来。

孙太后和钱氏多次请求朱祁钰派人去慰问朱祁镇,甚至再凑赎金把他接回来,可朱祁钰总是找借口推脱,说什么“瓦剌阴险,恐有诈”,实则就是想让朱祁镇死在塞北。钱氏求告无门,只能把所有希望寄托在老天爷身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从那以后,每到夜深人静,坤宁宫的偏殿里就会亮起一盏孤灯。钱氏跪在冰冷的地面上,双手合十,对着上苍祷告:“老天爷,求求你保佑陛下平安归来,我愿意折寿十年、二十年,哪怕让我付出一切代价都好。”她不吃荤腥,不穿华服,困了就趴在地上打个盹,醒了继续祷告,眼泪哭干了,就流出血丝。

北京的冬天格外寒冷,偏殿里没有炭火,地面冻得像铁板。宫女劝她:“皇后,地上太冷了,您回床上歇息吧,不然身体会垮的。”钱氏摇摇头:“陛下在塞北受冻挨饿,我这点苦算什么?只要陛下能回来,我就算残废了也心甘情愿。”

就这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钱氏的膝盖被冻得失去了知觉,一条腿渐渐无法正常行走;眼睛因为长期哭泣,视力越来越差,最后一只眼睛彻底失明了。宫女偷偷找来太医,想给她治疗,却被她坚决拒绝:“这是我为陛下祈福应受的苦难,不能治,治好了老天爷就不会保佑陛下了。”

景泰元年八月,朱祁镇终于被也先放了回来。当他踏上紫禁城的土地时,早已没了当年的意气风发,形容枯槁,神情落寞。可他没想到,等待他的,不是弟弟的迎接,而是南宫的软禁。更让他没想到的是,那个曾经如花似玉的皇后,竟然变成了一个独眼、瘸腿的残疾人。

那天,钱氏拄着拐杖,跌跌撞撞地跑到南宫门口迎接他。朱祁镇看着眼前这个面色憔悴、头发花白的女人,愣了半天都没认出来。直到钱氏扑进他怀里,哽咽着喊了一声“陛下”,他才反应过来——这是他的皇后,那个他心心念念的钱氏。

“皇后,你怎么变成这样了?”朱祁镇抱着她,声音颤抖。当他从宫女口中得知钱氏为了他祷告致残的真相后,这位曾经的帝王忍不住号啕大哭,不顾天子尊严,紧紧抱着钱氏:“是我对不起你,让你受了这么多苦。”钱氏却笑着擦干眼泪:“陛下回来就好,只要你平安,我这点苦又算什么?”

南宫的日子过得十分清苦,朱祁钰派人严加看管,供应的饮食常常是冷饭冷菜,冬天连炭火都不够。钱氏没有抱怨,而是默默地照顾朱祁镇的饮食起居。她拖着残疾的身体,亲自为朱祁镇缝补衣物,把有限的食物让给朱祁镇,还天天陪着他说话,安慰他:“陛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总有一天,我们能走出这里。”

有一次,朱祁镇看着钱氏瘸着腿给自己端饭,心里又疼又气:“都是我没用,让你跟着我受苦。”钱氏却笑着说:“能跟陛下在一起,就算住南宫,吃粗粮,我也觉得幸福。想当年,你在塞北受苦,我在宫里牵挂,如今我们能朝夕相伴,已经是老天爷垂怜了。”

在南宫的七年里,钱氏成了朱祁镇唯一的精神支柱。他们一起在院子里种菜,一起在灯下读书,虽然没有自由,却过得平静而安稳。朱祁镇常常看着钱氏的独眼,心里暗暗发誓:“等我重登帝位,一定要好好补偿她,让她做世界上最幸福的皇后。”

景泰八年,朱祁钰病重,石亨、徐有贞等人发动“夺门之变”,拥立朱祁镇复位。朱祁镇重新坐上皇位的第一件事,就是下诏重新册立钱氏为皇后。可这个决定,却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

周贵妃此时已经是太子朱见深的生母,她野心勃勃,觉得钱氏又残疾又无子,不配做皇后,于是怂恿孙太后去劝说朱祁镇。孙太后也觉得“残疾人当皇后,有失皇家体面”,便对朱祁镇说:“皇帝,钱氏已然残疾,不如立周贵妃为后,这样也符合情理。”

大臣们也纷纷附和,有个叫蒋冕的大臣更是直言不讳:“皇后乃国母,需得端庄得体,钱氏眼瞎腿瘸,恐遭天下人耻笑,有损大明颜面。”朱祁镇闻言大怒,一拍龙椅:“朕的皇后,只能是钱氏!她为朕受苦致残,这份情意,天下谁人能比?谁敢再反对,朕就罢谁的官!”

他当即下令罢免了蒋冕的官职,将其赶出京城,还对群臣说:“钱氏的皇后之位,是朕亲自定下的,谁敢更改,就是违抗朕的旨意!”就这样,朱祁镇顶住了所有压力,再次册封钱氏为皇后,还特意下旨,钱氏的待遇一切照旧,任何人不得怠慢。

复位后的朱祁镇,对钱氏更加疼爱。他知道钱氏行动不便,特意让人在坤宁宫铺了厚厚的地毯;怕钱氏看不见,特意让人把宫灯换得更亮;每次下朝,第一件事就是去坤宁宫陪钱氏说话,分享朝堂上的趣事。有一次,西域进贡了一批珍宝,朱祁镇挑了最璀璨的一颗珍珠,亲手给钱氏戴上:“这颗珍珠,配得上朕的皇后。”钱氏摸着珍珠,笑着说:“陛下对我的心意,比任何珍宝都珍贵。”

不过,朱祁镇也知道,自己百年之后,钱氏没有子嗣,肯定会受委屈。尤其是周贵妃,一直对皇后之位虎视眈眈。于是,在天顺八年,朱祁镇病重之际,他特意召见了太子朱见深和顾命大臣李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