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 第3章 秦穆公:五张羊皮卷西陲,开地千里成霸业!

西陲牧马起宏图,慧眼识才霸业铺。

五羖赎贤开盛景,三良殉葬惹唏嘘。

崤山兵败终思过,函谷威扬始定局。

称霸西戎名万古,秦基奠定耀史书。

公元前659年,秦国都城雍城(今陕西凤翔)的宗庙内,气氛庄重又带着点微妙的兴奋。年仅二十来岁的公子任好,穿着黑色的礼服,在文武百官的注视下,正式继承秦国国君之位,这便是后来名震春秋的秦穆公。

此时的秦国,跟中原那些老牌诸侯国比起来,简直就是个“边缘玩家”。自打秦襄公因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邑,被封了个“伯爵”,秦国就一直守在西边,跟犬戎、义渠这些游牧部落打交道,中原诸侯压根没把这个“西陲蛮国”放在眼里——开会不叫它,结盟不带它,连史书上都很少提它。

秦穆公心里跟明镜似的:秦国要想不被人看不起,就得往中原闯,就得成为霸主!可刚继位,他连自家的地盘都没捂热乎,还没来得及琢磨“东出”的事,就先遇上了个棘手的问题——邻国晋国出事了。

当时晋国的国君是晋献公,正忙着扩张地盘,灭了虢国、虞国,势力越来越大。秦穆公知道,晋国是秦国东出的第一道坎,跟晋国搞好关系,比啥都重要。他思来想去,决定走“联姻”这条路——娶晋献公的女儿。

晋献公也想拉拢秦国这个西边的邻居,免得自己跟中原诸侯打架时,秦国在背后捅刀子,就痛快地答应了。没过多久,晋国的公主就带着嫁妆,风风光光地嫁到了秦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秦晋之好”的开端。

可秦穆公没想到,这桩婚事不仅给他带来了老婆,还带来了一个改变秦国命运的人——百里奚。

百里奚本来是虞国的大夫,虞国被晋献公灭了后,他就成了俘虏。晋献公把他当陪嫁的奴隶,一起送到了秦国。百里奚心里憋屈啊:我好歹是个大夫,怎么就成了奴隶?半路上,他趁人不注意,偷偷跑了,结果跑到楚国边境时,又被楚国人抓了,当成奸细,让他去放牛。

秦穆公结婚后,清点陪嫁名单,发现少了个叫百里奚的奴隶,就问手下:“这个百里奚是谁啊?怎么还跑了?”有个大臣知道百里奚是个贤才,就跟秦穆公说:“大王,这个百里奚可不一般,懂治国,懂兵法,虞国要是听他的,也不会被晋国灭了!”

秦穆公一听,眼睛都亮了:“这么厉害的人,必须给我找回来!”他本来想派使者带着重金去楚国赎人,可又怕楚国人知道百里奚是贤才,不肯放。最后琢磨出个主意:就按奴隶的价格,给楚国送五张黑羊皮,说要把这个“逃跑的奴隶”赎回来,好好教训一顿。

楚国人一看,就五张羊皮,还以为百里奚真是个普通奴隶,没多想就把人放了。等百里奚被带到秦穆公面前时,已经是个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老头了。秦穆公有点失望,忍不住问:“先生今年多大岁数了?”

百里奚捋了捋胡子,笑着说:“大王要是想让我去打猎,我确实老了;可要是想让我帮您治理国家、称霸诸侯,我比当年的姜子牙还年轻十岁呢!”

秦穆公一听,这话有气势!赶紧请百里奚坐下,跟他聊治国之道。百里奚从如何安抚百姓、如何训练军队,到如何跟诸侯打交道,说得头头是道。秦穆公越听越佩服,当场就任命百里奚为“上大夫”,让他主持国政。

因为百里奚是用五张羊皮赎回来的,老百姓都管他叫“五羖大夫”(羖就是黑羊)。后来,百里奚又向秦穆公推荐了自己的朋友蹇叔,秦穆公也重用了蹇叔,让他和百里奚一起辅佐自己。

有了贤才,秦穆公的“东出梦”终于有了底气。他开始整顿内政,鼓励百姓种田养蚕,训练军队,秦国的国力慢慢强了起来。可他没想到,接下来的十几年里,他会因为晋国,一次次欢喜,又一次次失望。

秦穆公想东出,绕不开晋国;可晋国偏偏在这时候,乱成了一锅粥。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去世,骊姬想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为君,结果奚齐被大臣里克杀了;荀息又立卓子,里克又把卓子和荀息杀了。晋国没了国君,里克就派人来秦国,想请公子重耳回国继位。

秦穆公本来想答应,可百里奚和蹇叔劝他:“重耳身边有狐偃、赵衰这些贤才,要是他当了国君,肯定会把晋国治理得很好,到时候秦国想东出,就更难了。不如立公子夷吾,夷吾这个人贪财又忘恩负义,肯定好控制。”

秦穆公觉得有道理,就改派使者去梁国,请夷吾回晋国。夷吾一听能当国君,立马拍着胸脯跟秦穆公保证:“要是秦国能帮我回国,我就把晋国的河西之地(今陕西、山西黄河西岸)割给秦国!”

秦穆公乐呵呵地派军队护送夷吾回晋国,夷吾继位,就是晋惠公。可刚当上国君,晋惠公就翻脸不认账了,派使者跟秦穆公说:“我本来想把河西之地给您,可大臣们不同意,说土地是祖宗传下来的,不能随便割让,我也没办法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秦穆公气得差点摔杯子:“这小子,竟敢骗我!”可话又说回来,晋惠公已经当上国君,秦国也不能再出兵打他,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

没过几年,晋国又出事了——大旱,颗粒无收,老百姓都快饿死了,晋惠公没办法,只好厚着脸皮派使者来秦国借粮食。

秦国的大臣们意见不一:有的说“晋惠公忘恩负义,不能借”,有的说“天灾是老百姓的事,不能因为国君不好,就不管老百姓”。百里奚和蹇叔也劝秦穆公:“借粮给晋国,既能让晋国百姓感激秦国,又能让晋惠公欠咱们一个人情,将来总有机会要回来。”

秦穆公采纳了他们的意见,派了大量的船只、车辆,把粮食从秦国运到晋国,史称“泛舟之役”。晋国老百姓吃到救命粮,都夸秦穆公是个仁君。

可秦穆公没想到,报应来得这么快。第二年,秦国也闹了大旱,他派使者去晋国借粮,晋惠公不仅不借,还跟大臣们说:“秦国闹旱灾,正是咱们攻打秦国的好机会!”他亲自带兵,攻打秦国。

秦穆公肺都气炸了:“晋惠公这白眼狼,我不打他,他倒打我来了!”他亲自披挂上阵,带着秦军迎战晋军。两**队在韩原(今陕西韩城西南)展开了一场大战。

晋惠公仗着晋军人数多,一开始打得挺凶,可秦军将士憋着一股劲,个个奋勇杀敌。打着打着,晋军就乱了阵脚。晋惠公想坐车逃跑,结果马车陷进了泥里,动弹不得。秦穆公一看,立马带着人冲过去,把晋惠公活捉了。

秦军大胜,秦穆公带着晋惠公回到雍城,想把他杀了,祭祀祖先。可秦穆公的老婆(也就是晋惠公的姐姐)听说后,穿着丧服,抱着太子罃(yīng),跪在秦穆公面前哭:“大王要是杀了我弟弟,我就跟他一起死!”

秦穆公看着老婆哭得伤心,又想:杀了晋惠公,晋国肯定会立重耳为君,重耳比晋惠公难对付;不如放了晋惠公,让他把河西之地割给秦国,再把太子圉送到秦国当人质。

晋惠公一听能活命,赶紧答应了所有条件。秦穆公就放了他,晋国的河西之地,终于归了秦国——这趟“投资”,虽然一波三折,总算没白忙活。

可秦穆公的“晋国攻略”还没完。晋惠公回国后,把太子圉送到秦国当人质。秦穆公为了拉拢太子圉,把自己的女儿怀嬴嫁给了他。本以为这样就能控制太子圉,可没想到,公元前637年,晋惠公病重,太子圉怕自己的国君之位被别人抢了,偷偷跑回了晋国,连怀嬴都没带。

秦穆公又一次被“坑”了,气得大骂:“太子圉这小子,跟他爹一个德行!”他觉得晋惠公父子都不可靠,就想起了还在楚国流亡的公子重耳。这一次,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重耳扶上晋国国君之位,彻底跟晋国搞好关系。

秦穆公派人去楚国,邀请重耳来秦国。重耳正愁没地方去,一听秦穆公愿意帮他,立马带着狐偃、赵衰等人,赶到了秦国。

秦穆公一见重耳,就觉得这人气度不凡——虽然流亡十九年,头发都白了,可眼神里透着一股坚韧和智慧。他热情地招待重耳,还把怀嬴(太子圉的前妻)和另外四个女儿一起嫁给了重耳。

重耳一开始有点犹豫:怀嬴是太子圉的前妻,自己娶她,不就成了侄子的“后爹”?狐偃赶紧劝他:“大王,您现在要靠秦国回晋国,娶怀嬴就是跟秦国绑在一条船上,这点小节算啥?”重耳想通了,就答应了这门婚事。

秦穆公更高兴了,觉得重耳懂变通,是个能成大事的人。公元前636年,秦穆公派军队护送重耳回晋国。晋惠公刚去世,太子圉继位,就是晋怀公。晋怀公派军队阻拦,可晋国百姓早就恨透了晋惠公父子,纷纷投靠重耳。晋怀公吓得逃跑,最后被重耳的人杀了。

重耳顺利继位,就是晋文公。他当上国君后,没忘了秦穆公的恩情,不仅跟秦国保持友好关系,还经常跟秦国一起出兵,攻打中原诸侯。“秦晋之好”这下才算真正落到了实处,秦国也借着晋国的光,慢慢被中原诸侯认可。

可秦穆公的“东出梦”,并没有因为跟晋国交好而停止。他看着晋文公在城濮之战打败楚国,在践土会盟成为霸主,心里既羡慕又着急:啥时候秦国也能像晋国这样,在中原露脸啊?

公元前628年,晋文公去世,晋襄公继位。秦穆公觉得机会来了——晋文公活着的时候,自己还能给几分面子,现在晋文公死了,晋襄公年轻,说不定能趁机拿下郑国,打通东出的通道。

当时郑国跟晋国结盟,又偷偷跟楚国来往,秦穆公就想以“郑国背叛盟约”为由,出兵攻打郑国。他找百里奚和蹇叔商量,可这两个老臣都反对:“大王,郑国离秦国太远了,咱们的军队要走千里路去打仗,士兵肯定疲惫,而且晋国肯定会在半路上埋伏咱们,太危险了!”

秦穆公这会儿满脑子都是“东出”,根本听不进去:“我等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有机会,怎么能放弃?你们年纪大了,胆子也小了!”他没听百里奚和蹇叔的劝告,任命孟明视(百里奚的儿子)、西乞术、白乙丙为将领,带着三千精兵,偷偷去攻打郑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军队出发那天,百里奚和蹇叔哭着来送他们,百里奚拉着孟明视的手说:“儿子啊,我看着你出兵,却看不到你回来了!”秦穆公气得骂他们:“你们这两个老东西,敢诅咒我的军队!”

可没想到,百里奚和蹇叔的话,还真应验了。秦军走到滑国(今河南偃师)时,遇到了一个叫弦高的郑国商人。弦高正要去洛阳做生意,看到秦军,知道他们是来打郑国的,就急中生智,假装是郑国国君派来的使者,带着十二头牛,来犒劳秦军。

孟明视一看,以为郑国早就知道秦军要来,已经做好了准备,就跟手下说:“郑国已经有防备了,咱们再去也打不下来,不如顺手把滑国灭了,也算没白来一趟。”秦军就灭了滑国,带着战利品,准备回秦国。

可他们不知道,晋国早就知道了秦军的动向。晋襄公召集大臣商量:“秦国趁着我国君刚去世,偷偷攻打咱们的盟国,这是不把咱们晋国放在眼里!必须教训他们!”大臣们都同意,就在崤山(今河南洛宁西北)设下埋伏——崤山山势险要,是秦军回国的必经之路。

秦军走到崤山时,天已经黑了,山路又窄又陡。突然,晋军从山上冲下来,箭如雨下,秦军猝不及防,死伤惨重。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个将领,也被晋军活捉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崤之战”,秦军全军覆没。

崤之战的消息传到秦国,秦穆公傻眼了——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精心策划的“东出”之战,会输得这么惨。大臣们都劝他:“大王,孟明视他们打了败仗,应该把他们杀了,给死去的士兵报仇!”

秦穆公却沉默了很久,然后叹了口气说:“这次打败仗,不怪他们,怪我不听百里奚和蹇叔的劝告,是我的错啊!”他不仅没杀孟明视等人,还亲自到城外迎接他们,哭着说:“都是我不好,让你们受委屈了,你们放心,我还会重用你们的!”

孟明视等人感动得泪流满面,跪在地上说:“大王,要是您能再给我们一次机会,我们一定报仇雪恨!”

秦穆公说到做到,继续让孟明视负责训练军队。孟明视也憋着一股劲,每天跟士兵一起吃粗粮、睡帐篷,亲自教士兵射箭、骑马,秦军的战斗力慢慢恢复了。

过了一年,孟明视觉得时机成熟了,就向秦穆公请战,要去攻打晋国,报崤山之仇。秦穆公同意了,派他带着军队去攻打晋国。可没想到,晋军早有准备,秦军又打了个败仗,灰溜溜地回来了。

大臣们又开始抱怨,说孟明视是个“常败将军”,应该把他换掉。可秦穆公还是力挺孟明视:“胜败乃兵家常事,再给他一次机会!”

孟明视更愧疚了,他把自己的家产都拿出来,分给死去士兵的家属,每天更加刻苦地训练军队。他还跟士兵们说:“下次再打不赢,我就战死在战场上,不回来了!”

公元前624年,孟明视再次请战。这一次,秦穆公亲自带兵,跟孟明视一起出征。秦军将士们士气高涨,渡过黄河后,孟明视下令:“把船都烧了!咱们要么打赢,要么战死,没有退路!”

秦军就像一群饿狼,向晋军发起猛攻。晋军上次打赢了,有点骄傲,没料到秦军这么拼命,一下子就被打懵了。秦军一路势如破竹,不仅收复了之前被晋国占领的土地,还打下了晋国的几座城池。

晋襄公看着秦军这么厉害,赶紧下令:“别跟秦军硬拼,躲着他们!”晋军躲在城里,不敢出来。秦穆公带着军队,来到崤山,把上次战死的秦军士兵的尸骨收起来,埋在崤山脚下,还亲自祭奠他们,哭着说:“兄弟们,我来晚了,你们的仇,我终于报了!”

崤山之败,对秦穆公来说,是一次惨痛的教训,但也让他彻底清醒了:秦国要想东出,光靠跟晋国硬拼不行,得先把西边的游牧部落收拾了,扩大地盘,增强实力,再图中原。

从那以后,秦穆公把重心放在了西边,开始攻打犬戎、义渠这些部落。犬戎的国君叫赤斑,自以为实力强大,没把秦国放在眼里。秦穆公派孟明视带兵,采用“分化瓦解”的办法,先拉拢犬戎的几个小部落,再集中兵力攻打赤斑的主力。

赤斑没想到秦军这么厉害,节节败退,最后被秦军活捉了。其他部落一看犬戎都败了,纷纷向秦国投降。秦穆公一口气征服了十二个部落,开辟了千里疆土,西边的土地,差不多都归了秦国。

周天子听说秦穆公征服了犬戎,特意派人送来金鼓,祝贺他,还封他为“西方诸侯之长”。这下,秦穆公虽然没当上中原霸主,却成了实实在在的“西陲霸主”,秦国的实力,也一跃成为春秋时期的强国。

秦穆公能把秦国从一个“西陲蛮国”,打造成“西陲霸主”,除了他自己有野心、能反思,最关键的还是他会用人——不管你是奴隶、是外国人,只要有本事,他就敢用。

除了百里奚和蹇叔这两位“核心智囊”,秦穆公手下还有不少厉害角色,孟明视就是其中一个。这孟明视是百里奚的儿子,刚投奔秦国时,其实没啥实战经验,第一次带兵就打了崤山大败仗,第二次又输了,换作别的国君,早把他拉出去砍了。可秦穆公不这么干,他知道孟明视有潜力,只是缺历练,不仅没降罪,还一次次给机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