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 第169章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创业CEO”从草原崛起的雄主

白山黑水起风云,阿保机威震乾坤。

统一契丹成大业,建国称帝启新程。

诸弟叛乱从容定,七部权谋智勇存。

南战西征拓疆土,青史英名万古存。

唐咸通十三年(公元872年),耶律阿保机出生在契丹迭剌部霞濑益石烈耶律弥里。这孩子打小就与众不同,《辽史》记载,他“生而拓落多智,与众不群”,意思就是天生豁达,聪明伶俐,和其他孩子完全不一样。而且他身材魁梧,武艺高强,仿佛天生就是为了驰骋沙场而生。

当时,契丹部落正处于一个动荡变革的时期,各部落之间纷争不断。阿保机的伯父释鲁担任联盟夷离堇,相当于军事首领,他一眼就看出阿保机这孩子将来必成大器,便让他担任挞马沙里,也就是亲兵卫队队长。这可是个重要的职位,负责保护部落首领的安全,阿保机也因此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军事事务和权力核心。

阿保机没有辜负伯父的期望,他凭借着出色的军事才能,迅速崭露头角。唐乾宁四年(公元897年),他领兵出征,接连征服了小黄室韦、越兀、乌古、六奚、比沙等部族,立下赫赫战功。这些胜利不仅让阿保机在契丹部落中声名远扬,也让他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和威望。

唐天复元年(公元901年),痕德堇可汗任命阿保机为大迭剌府夷离堇,专门负责征讨事务。这就好比给他了一把尚方宝剑,让他在战场上可以大展拳脚。阿保机也不含糊,他率领契丹军队四处征战,不断拓展契丹的领土和势力范围。他先是攻打河东、蓟北等地,打得敌人节节败退,威名远播。因为战功卓着,唐天复三年(公元903年),阿保机又被加封于越之号,这个称号在契丹可是相当尊贵,意味着他已经成为契丹部落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唐天佑三年(公元906年),痕德堇可汗病逝,这对阿保机来说是个绝佳的机会。第二年,也就是唐天佑四年(公元907年),阿保机在众人的拥戴下,成功登上了遥辇氏联盟首领的宝座,自称天皇帝,他的妻子述律平则称地皇后。从这一刻起,阿保机正式开启了他统一契丹各部的征程。

阿保机深知,要想让契丹真正强大起来,就必须改变原有的部落联盟制度,学习中原王朝的皇帝世袭制。但他的想法触动了一些守旧势力的利益,尤其是他的四个弟弟,他们联合起来,发动了叛乱,史称 “诸弟之乱”。

辽太祖五年(公元911年),诸弟们发动了第一次叛乱。他们觉得阿保机太不地道,说好的轮流当首领,你却想一家独大。于是,他们密谋策划,准备给阿保机来个突然袭击。幸好,阿保机在部落里的眼线多,有人提前向他告密。阿保机得知消息后,并没有马上动怒,而是展现出了他的政治智慧。他心想:“都是自家兄弟,能不流血就不流血。” 于是,他假装不知道这件事,还摆了一场鸿门宴,把弟弟们都请来喝酒。弟弟们一看大哥这么热情,还以为没被发现,就放心地来了。结果,阿保机在宴会上突然发难,轻松就把叛乱给平定了。他并没有严惩弟弟们,只是好言相劝,希望他们能明白自己的苦心,好好跟着自己干。

可弟弟们并不领情,第二年,也就是辽太祖六年(公元912年),他们又勾结任惕隐的滑哥,发动了第二次叛乱。这一次,他们趁着阿保机征讨西南诸部的时候,在背后搞小动作,派兵堵住阿保机的归路,想要逼他让位。阿保机得知消息后,气得暴跳如雷:“这群小兔崽子,真是不知好歹!” 他赶紧带领军队回师平叛。阿保机的军队战斗力可不是盖的,很快就把叛军打得落花流水。这一次,阿保机还是没有下狠手,只是把带头的几个抓起来教训了一顿,其他的人都从轻发落。

但弟弟们还是死性不改,辽太祖七年(公元913年),他们发动了第三次叛乱。这一次,他们的规模更大,直接打到了阿保机的行宫和西楼,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们还放火烧了明王楼,劫走了象征权力的旗鼓和 “神帐”。这可把阿保机给彻底惹恼了,他发誓一定要让这些叛徒付出代价。留守后方的述律平也不含糊,她巾帼不让须眉,迅速组织兵力,奋力抵抗叛军。在阿保机和述律平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打败了叛军,彻底平息了这场叛乱。

经过这三次平叛,迭剌部内部的守旧势力遭到了毁灭性打击,阿保机的统治地位也更加稳固了。但他的统一之路还远没有结束,因为还有更强大的对手在等着他。

辽太祖九年(公元915年),迭剌部以外的七个部落,看到阿保机一直不肯按照传统的 “三年一代” 制度交出联盟首领的位置,心里很不爽。他们觉得阿保机破坏了规矩,必须给他点颜色看看。于是,这七个部落联合起来,趁阿保机出征归来的时候,在半路上设下埋伏,把他给劫持了。他们威胁阿保机说:“你必须接受罢免,不然就别想活着回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阿保机一看这阵仗,知道自己寡不敌众,硬拼肯定不行。他心里盘算着:“好汉不吃眼前亏,先保住性命要紧。” 于是,他假装答应了他们的要求,交出了作为可汗权力的旗鼓,退到炭山东南,建了一座汉城,自己在那里当起了土皇帝。

但阿保机可不是一个轻易认输的人,他在汉城一边休养生息,一边等待时机。他心里一直想着怎么才能重新夺回联盟首领的位置。这时候,他的妻子述律平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述律平说:“咱们可以利用他们的贪婪和愚蠢。你派人去邀请七个部落的首领来汉城赴宴,在宴会上设下埋伏,把他们一网打尽。” 阿保机一听,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于是就照做了。

七个部落的首领接到邀请后,一开始还有些犹豫,他们担心这是阿保机的阴谋。但又一想,阿保机现在已经没有了权力,应该不敢耍什么花样。而且他们也想看看阿保机到底想干什么,于是就大着胆子来了。

宴会上,阿保机装出一副很热情的样子,好酒好肉招待他们。七个部落的首领一看阿保机这么客气,就放松了警惕,开始大吃大喝起来。等到他们喝得酩酊大醉的时候,阿保机突然发出信号,事先埋伏好的士兵一拥而上,把七个部落的首领全部杀死。

这一招可真是够狠的,一下子就把七个部落的领导层给消灭了。阿保机趁机率领军队,迅速出击,一举平定了这七个部落。就这样,阿保机重新夺回了联盟首领的职位,并且用武力统一了契丹各部,结束了契丹长期以来的分裂局面。他的威名传遍了整个草原,成为了契丹人心目中的英雄。

辽神册元年(公元916年)二月,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阿保机仿照中原王朝的体制,在龙化州(今赤峰市敖汉旗东部)以东筑坛,正式即皇帝位。群臣们纷纷上尊号,称他为大圣大明天皇帝,他的妻子述律平则被尊为应天大明地皇后。阿保机还建元神册,国号契丹,这标志着契丹奴隶制国家正式诞生。

阿保机称帝后,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而是开始大力发展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业。他深知,要想让国家长治久安,就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

首先,他立皇子耶律倍为皇太子,确立了皇权的世袭制。这就好比给国家的权力传承上了一道保险,以后皇位就由他们家的人来继承了。然后,他任命亲信大臣耶律曷鲁为于越,总理军国事务。这个耶律曷鲁可是阿保机的得力助手,跟着他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把军国大事交给他,阿保机很放心。

阿保机还实行了 “一国两制” 的政策,设立南北两府宰相。北府管理契丹族事务,采用契丹族的传统制度;南府管理汉族事务,仿照唐朝的制度。这样一来,既照顾了契丹族的传统,又能让汉族人安心生活,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团结。

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阿保机还建立了 “宫卫” 弘义宫,组建了自己的警卫部队 “腹心部”,设骑兵6000人。这支部队都是从契丹的精锐中挑选出来的,战斗力极强,是阿保机最信任的力量。

阿保机还大胆重用汉族大臣,像韩延徽、韩知古、康默记等人,都得到了他的重用。这些汉族大臣为阿保机出谋划策,帮助他制定政策,管理国家,对契丹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比如韩延徽,他建议阿保机建立城郭,安置流亡的汉人,让他们从事农业生产。阿保机采纳了他的建议,在草原上建立了许多城池,让汉人有了安身之所。这些汉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促进了契丹经济的发展。

辽神册三年(公元918),阿保机开始营建皇都,任命康默记为版筑使。康默记接到任务后,不敢有丝毫懈怠,他精心规划,组织工匠们日夜施工。没想到工程进度非常快,100天内主要工程就宣告竣工。皇都建成后,阿保机又在城内修建孔子庙、佛寺和道观,让不同信仰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心灵的寄托。这一举动不仅体现了阿保机的包容胸怀,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辽神册五年(公元920),阿保机觉得契丹没有自己的文字,实在不方便,于是就命令大臣突吕不、鲁不古和一些汉族知识分子,参照汉字结构,创造了契丹大字。后来,他又让弟弟迭剌创制了契丹小字。有了自己的文字,契丹族的文化传承就有了更好的载体,这对于契丹民族的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辽神册六年(公元921),阿保机意识到国家事务繁多,如果没有明确的法度,根本无法治理。于是,他下诏制定法律,规范官员的等级和爵位。他让大臣们制定治理契丹族及各部落的 “决狱法”,而汉人则按照唐律进行管理。为了广泛听取大臣和民间的意见,他还专门设置了 “钟院”,只要有冤情或者建议,都可以来这里击鼓鸣冤。这一系列的措施,让契丹的社会秩序更加稳定,国家治理更加有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后,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他的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他深知,只有不断拓展疆土,才能让契丹国更加强大。于是,他开始了南征北战的征程。

辽神册六年(公元921),阿保机亲自率领大军,攻入居庸关和古北口,一路势如破竹,攻陷了十余座城池。接着,他又马不停蹄地进攻幽州和定州(今河北定县)。这两个地方可是战略要地,阿保机志在必得。然而,这一次他遇到了顽强的抵抗,久攻不下,最后只能无奈败退而还。虽然这一次没有成功,但阿保机并没有气馁,他心里暗暗发誓:“早晚有一天,我会拿下这两个地方!”

辽天赞三年(公元924),阿保机把目标转向了西部和西北部的少数民族。他率领大军,深入到乌孤山(今外蒙古肯特山)和古单于国(今外蒙古乌兰巴托),攻下回鹘城(今鄂尔浑河上游西岸),破胡母思山(今阿尔泰山东南端)诸蕃部。他的军队就像一把利刃,在草原上纵横驰骋,所向披靡。接着,他又跨过准噶尔盆地,拔浮图城(今新疆奇台西北),尽取西鄙诸部。这一系列的胜利,让契丹的版图迅速扩大,势力范围延伸到了西域地区。

辽天赞四年(公元925)冬,阿保机又把目光投向了东方的渤海国。渤海国在当时也是一个实力较强的国家,占据着辽东一带的大片土地。阿保机早就对这块肥肉垂涎三尺了,他决定亲自率军出征,灭掉渤海国。

第二年春天,阿保机的大军先后攻下了渤海的扶余城(今吉林农安)和渤海上京龙泉府忽汉城(今黑龙江宁安西南)。渤海王一看大势已去,只好率众投降,存在了二百多年的渤海国就此灭亡。阿保机灭掉渤海国后,把它改名为东丹国,封皇太子耶律倍为东丹国人皇王,让他来管理这片土地。

至此,阿保机创建的契丹国已经成为北方统一的大国,“东自海,西至于流沙,北绝大漠”,幅员万里,威震四方。阿保机的威名也传遍了整个东亚地区,成为了当时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辽天显元年(公元926)七月,正当阿保机意气风发,准备继续大展宏图的时候,命运却和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他在征服渤海国回师途中,突然病倒了,而且病情越来越严重。阿保机心里明白,自己的大限将至,但他还有很多未完成的心愿,他还想征服中原,实现更大的霸业。

然而,病魔并没有给他机会。不久之后,阿保机在扶余城病逝,终年54岁。这位从草原崛起的雄主,就这样结束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他的离去,让整个契丹国沉浸在悲痛之中,人们都为失去这样一位伟大的领袖而感到惋惜。

九月,阿保机的灵柩返回上京。第二年八月,他被葬于祖陵,契丹国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置祖州天成军节度使以奉陵寝。阿保机虽然离开了人世,但他留下的丰功伟绩却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

参考《辽史》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