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 第14章 汉宣帝刘询:落魄王孙到君临天下,舍我其谁!

在中国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有一位皇帝的人生堪称传奇,他就是汉宣帝刘询。从襁褓中的阶下囚,到流落民间的落魄王孙,再到君临天下的大汉天子,他的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与奇迹。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在位期间,让大汉王朝迎来了又一个巅峰,史称“孝宣之治”。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位传奇帝王的精彩故事。

公元前91年,长安城被一场腥风血雨笼罩,“巫蛊之祸”爆发。这事儿堪称汉武帝晚年最大的一场政治风暴,太子刘据被奸臣江充诬陷,说他用巫蛊之术诅咒汉武帝。刘据百口莫辩,只好起兵诛杀江充,但最后兵败自杀,他的妻子、儿女也未能幸免。而此时,刘据的孙子刘询才刚刚出生几个月,就被牵连入狱,成了襁褓中的囚徒。

《汉书·宣帝纪》记载:“曾孙虽在襁褓,犹坐收系郡邸狱。”这小小的婴儿,还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就被卷入了这场残酷的政治漩涡。好在当时负责审理巫蛊案的廷尉监邴吉,是个心善之人。他知道太子刘据是被冤枉的,看着这个无辜的婴儿,心中满是怜悯,于是找了两个女囚来照顾刘询,还偷偷给他提供衣食,对他关怀备至。

这一关就是好几年,巫蛊案一直悬而未决。后来,汉武帝身体越来越差,有个望气的人说长安监狱里有天子之气。汉武帝一听,这还得了?立马派人去把监狱里的犯人,不管轻重,统统杀掉。使者郭穰连夜赶到郡邸狱,想要执行命令。关键时刻,邴吉挺身而出,紧闭大门,死活不让使者进去,还大声说:“皇曾孙在此,普通人都不能无辜被杀,更何况是皇帝的亲曾孙呢!”郭穰没办法,只好回去向汉武帝复命,还顺便告了邴吉一状。汉武帝这时候估计也冷静下来了,觉得邴吉说得有理,就下令大赦天下。刘询这才逃过一劫。

出狱后的刘询,被邴吉送到了他祖母史良娣的家里。过了一段时间,又有诏书下来,让掖庭抚养刘询,还把他的名字录入了皇家宗谱。就这样,刘询在掖庭住了下来。掖庭令张贺,曾经是太子刘据的部下,他念着旧恩,对刘询照顾得无微不至,不仅用自己的钱供他读书,还给他娶了暴室啬夫许广汉的女儿许平君为妻。

在掖庭的日子里,刘询一边刻苦学习,一边也没忘了体验民间生活。他喜欢斗鸡走马,四处游玩,对民间的疾苦、官吏的得失都了如指掌。《汉书》说他“具知闾里奸邪,吏治得失”,这些经历,为他日后治理国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公元前74年,汉昭帝刘弗陵突然驾崩,年仅二十一岁,而且没有留下子嗣。这一下,朝堂上乱成了一锅粥。大将军霍光和群臣商议后,决定迎立昌邑王刘贺为帝。可这刘贺实在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在位仅仅二十七天,就干了一千多件荒唐事,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霍光实在忍无可忍,只好联合大臣们,把刘贺给废了。

国不可一日无君,这时候,霍光把目光投向了流落民间的刘询。他觉得刘询品行端正,又有民间生活的经验,是个合适的皇帝人选。于是,在霍光的主持下,刘询被迎入未央宫,先封为阳武侯,随后正式登基为帝,是为汉宣帝。

刚即位的汉宣帝,日子并不好过。霍光在朝中大权独揽,威望极高,汉宣帝对他又敬又怕。有一次,汉宣帝要去祭拜汉高祖,霍光陪同乘车。汉宣帝心里紧张得要命,感觉霍光就像一根芒刺,扎在自己背上,浑身不自在。这就是成语“芒刺在背”的由来。

但汉宣帝可不是个简单的人物,他深知自己根基不稳,不能和霍光正面冲突,于是选择了隐忍。霍光为了试探汉宣帝,提出要归还朝政大权,汉宣帝坚决推辞,还明确表示一切政事都要先请示霍光,自己绝不干涉。这让霍光很是满意,也放松了对汉宣帝的警惕。

在这段时间里,汉宣帝表面上对霍光言听计从,暗地里却在默默观察朝中局势,培养自己的势力。他知道,想要真正掌控朝政,必须等待时机。

公元前68年,霍光病逝,汉宣帝终于迎来了亲政的机会。但霍光虽然死了,霍氏家族的势力依然庞大,他们把控着朝廷的重要职位,还妄图继续操纵朝政。汉宣帝决定先从削弱霍氏家族的权力入手,他逐步将霍氏家族的成员调离重要岗位,提拔自己信任的官员。

霍氏家族察觉到了危险,开始密谋造反。但他们的计划还没实施,就被汉宣帝提前得知。汉宣帝果断出手,迅速将霍氏家族一网打尽,彻底清除了霍氏的势力。这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以汉宣帝的胜利告终。

经过这场风波,汉宣帝终于掌握了朝政大权,开始全面施展自己的治国才能。他深知吏治的重要性,上台后就大力整顿吏治。他采纳了大臣萧望之的建议,慎重选拔官吏,严格考察他们的品行和政绩。对于那些贪污**、鱼肉百姓的官员,他绝不姑息,一律严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汉书·宣帝纪》记载,汉宣帝曾下诏说:“吏不廉平,则治道衰。今小吏皆勤事,而奉禄薄,欲其毋侵渔百姓,难矣。其益吏百石以下奉十五。”意思是说,官吏如果不廉洁公正,国家的治理就会衰败。现在小官吏们工作很勤奋,但俸禄太少,这样很难让他们不侵害百姓的利益。于是,他下令给俸禄在百石以下的小官吏增加百分之十五的俸禄,希望以此来激励他们廉洁奉公。

在汉宣帝的努力下,汉朝的吏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官场风气焕然一新,百姓们也过上了相对安稳的生活,操作如下:

一、经济改革,与民休息

在经济方面,汉宣帝继续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他多次下令减免百姓的租赋,减轻农民的负担。同时,还把一些公田借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耕种,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

为了稳定粮食价格,汉宣帝还设立了常平仓。在粮食丰收的时候,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粮食储存起来;在粮食歉收的时候,再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卖出,这样既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又防止了商人囤积居奇,稳定了社会秩序。

这些政策的实施,让汉朝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恢复和发展,百姓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着提高。《汉书》记载,当时“百姓充实,四夷宾服”,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

二、大破匈奴,威震西域

汉宣帝在位期间,汉朝在军事上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公元前72年,匈奴屡次侵犯汉朝边境,还西伐乌孙。乌孙昆弥和公主向汉朝求救,汉宣帝决定出兵反击匈奴。他派遣御史大夫田广明为祁连将军、后将军赵充国为蒲类将军、云中太守田顺为虎牙将军,以及度辽将军范明友、前将军韩增,率领十五万骑兵,与校尉常惠持节护乌孙兵,共同出击匈奴。

这一战,汉军大获全胜,匈奴元气大伤,从此不敢再轻易侵犯汉朝边境。公元前51年,匈奴呼韩邪单于亲自来到长安,向汉宣帝称臣,这是匈奴历史上第一次向汉朝俯首称臣,标志着汉朝在与匈奴的长期对抗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在击败匈奴之后,汉宣帝又把目光投向了西域。当时,西域各国局势复杂,经常受到匈奴的侵扰。为了加强对西域的控制,汉宣帝于公元前60年设立了西域都护府,任命郑吉为第一任西域都护。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标志着西域正式纳入了汉朝的版图,从此,“汉之号令班西域矣”。

三、尊崇儒术,弘扬文化

汉宣帝虽然重视法治,但也并不排斥儒家思想。他在位期间,大力尊崇儒术,在长安设立太学,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他还多次召集儒生讨论五经异同,亲自参与裁决,促进了儒家思想的发展和传播。

在汉宣帝的倡导下,汉朝的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学术氛围浓厚,出现了许多着名的学者和文化作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汉宣帝不仅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还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他和许平君的爱情故事,堪称千古佳话。

当初,刘询在掖庭时,娶了许平君为妻。两人虽然生活清苦,但夫妻恩爱,相互扶持。后来,刘询登基为帝,许平君也被封为婕妤。这时候,霍光的妻子霍显,一心想让自己的女儿霍成君成为皇后,于是买通女医淳于衍,在许平君分娩时将她毒死。

汉宣帝得知许平君被害后,悲痛欲绝,但他知道自己此时还不是霍氏家族的对手,只能暂时隐忍。为了表达对许平君的思念,他下了一道诏书,说自己在贫微之时曾有一把旧剑,现在非常想念它,希望大臣们能帮他找回来。大臣们都是聪明人,一听就明白了汉宣帝的意思,纷纷上书请求立许平君为皇后。这就是“故剑情深”的典故。

后来,汉宣帝清除了霍氏家族的势力,终于为许平君报了仇。他追封许平君为恭哀皇后,并将她安葬在自己的帝陵旁边,希望能与她永远相伴。

公元前48年,汉宣帝刘询病逝,享年四十三岁。他在位二十五年,将大汉王朝推向了又一个巅峰,史称“孝宣之治”。他的文治武功,他的传奇经历,都让后人津津乐道。

《汉书》作者班固评价汉宣帝:“孝宣之治,信赏必罚,综核名实,政事、文学、法理之士咸精其能,至于技巧、工匠、器械,自元、成间鲜能及之,亦足以知吏称其职,民安其业也。遭值匈奴乖乱,推亡固存,信威北夷,单于慕义,稽首称藩。功光祖宗,业垂后嗣,可谓中兴,侔德殷宗、周宣矣。”

汉宣帝刘询,这位从囚徒到帝王的传奇人物,用自己的一生书写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命运多么坎坷,只要心怀梦想,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他是大汉的骄傲,也是中国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永远闪耀在岁月的长河中。

参考《汉书·宣帝纪》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