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二十年前的你 > 第四章 新旧朋友

二十年前的你 第四章 新旧朋友

作者:云心若诗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9-22 19:30:55 来源:全本小说网

---------------------------------------------------------------------------------------------------

日记

.

1998年10月7日……星期四……晴

.

我们班为校庆准备的舞蹈终究没组织起来,以弃权告终。最讨厌什么事动不动就弃权了的,但这不是我能左右的事,让它过去吧。

今天是每月一次座位大调整的日子,为保证每个人相对公平地享有看到黑板的好位置,如同“乾坤大挪移”一般,1-4排和5-9排分为两段,每段内前后排轮换,左右组平移,每个月按此规律轮换。上高中至今一个月了,同班同学很多,但跟我说过话的人却屈指可数,熟悉的也就座位前后左右的几个人。沉闷的学习环境把每个人都禁锢在自己的座位上,让交流成为一种奢侈。住读生还有机会与同宿舍的人相熟,走读生也就靠换座位的机会熟悉新同学了。今天换完位置后,许瑞生坐在了我后面。

他是个乐观开朗的人,细长的眼睛时常嘻眯着带着笑意,说着说着话,不经意咧嘴一笑就露出两排不算太整齐的白牙,说到得意之处会像老夫子一样晃动他硕大的脑袋。他的双脚已锻炼得灵巧如同双手,能写十分俊秀让我自愧不如的字,还能变化不同字体,尺规作图、画画也不在话下。他并不仗着自己的不同,要求别人给他帮忙,反而会拒绝别人帮他做他能做到的事,似乎那种帮助是对他的同情和蔑视。他努力活成和大家一样的样子,让大家在不知不觉间忽略他的与众不同。

他并不介意别人提起他胳膊的事情,出于礼貌,我当然也不会当面问他。但毕竟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人和事,什么都无法浇灭内心熊熊燃烧的好奇。于是侧面迂回,从旁打听,八卦之心在尚小庆那获得了满足:据说,他老家在乡下,初中时因高压电杆触电失去了双臂,之后他爸妈就跟着他在上学的学校附近做生意,以便照顾他。现在他爸妈也搬到我们这里,在学校门口离得最近的地方租了个铺面,开了个小餐馆。他还有个妹妹,小他几岁,自己一个人在老家,已经上初中了。一些知道他家情况的热心同学时常会去小餐馆照顾他家的生意。

尚小庆音调很低,语气平和,说得很快,看得出他刻意不想拿此事做任何渲染或夸大的描述。寥寥数语,许瑞生和他家人的经历和目前存在的困难便显而易见,可我从来没见他把难处挂在嘴上,也从来没见他把阴郁挂在脸上。要不是那两只空空的袖管,我永远无法把这些变故和他那张时常无所顾忌的笑脸联系起来,很钦佩他经历这样的变故仍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也很心疼他全家为完成他的求学之路在生活、工作各方面做出的牺牲。

.

1998年10月8日……星期五……晴

.

今天在去学校的路上,遇到一个人,瘦高个,戴副眼镜,骑着二八的老式自行车。我一看他尖嘴猴腮像个猴子似的脸,禁不住笑出了声。他回头一瞧,笑了笑说:“嘿,是你呀,在哪读呀?”“就前面那个高中。”我回答。

“在几班?”

“十一班,你呢?”

“我在县师范。”

“嗯,你叫什么?”

“我呀,我……我叫李华。”

“你不问我的名字吗?”

“你呀,我知道你!”就这么几句话,算是认识了吧。其实,我们早在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就认识,只是没互通过姓名。那年教师节,学校排一个诗朗诵的节目,排练地点是一个荒废了的露天水泥舞台,舞台两侧是种了几十年的大枫杨树、冬青树和一些散碎小灌木。在灌木后掩藏着老式条坑的简易厕所。每次排练,我们都按队形站好等老师来检查,老师没来或中途去办事的时候我们就原地蹲下自己默词,或者玩掉在地上的树叶和枫杨的翅果。我总是蹲在最后一排,时不时不安分地跳起来打蚊子。那时没人注意到我异常的举动,除了他。他一看到我打蚊子就一个劲儿地咧着嘴笑,而我一看到他猴精样也忍不住地笑。上了初中,我们也在同一个学校,他比我高一届,在姥姥家吃过晚饭去上晚自习的路上,经常能碰到同行一阵。我们每次见面都不约而同地对着对方笑一笑,然后莫名其妙默契地接力着踢路上的某个砖头石块,但从没正式地说过话。好久没见了,没想到今天却和他遇上了,还做了自我介绍。

有时觉得人生还真有趣,不经意相遇的有些人,会在相隔一些时间和空间后,在另一个不经意的某个时间某个地方以另外的身份相遇。如果人的一生都像纪录片一样完整记录下来,可能一生里有很多自己都没发现的这样的时刻,这样的人吧。

就像小妮子,她是我在一个私人英语补习班认识的。而那个补习班原本我是不会去上的,阴差阳错的原因,我妈觉得我中考后的暑假太过闲散,又听说朋友的孩子没去上那个班,正好空出个缺,才把我塞进去。谁成想,一个月后,她竟然成了我高中的同班同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二十年前的你请大家收藏:()二十年前的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还有隔壁班的盼盼,初中时也同校不同班,戴厚厚的高度近视眼镜,看起来是个普通、内向的孩子,属于混在人堆里就找不到的那种。初中三年,打照面的次数不超过一个巴掌,也没说过话。现在,几乎每天上下学都同路,并没有约好,只是很巧总能遇到。

我们两家住的离学校的大方向一致,我俩早上又都喜欢尽量多睡几分钟,于是就只能在路上骑着自行车飞奔,用最短的时间踩着上课的铃声赶到校门口的车棚,停好车,再百米冲刺地冲进教室,坐到座位上时早已呼哧带喘的了。早上碰到,我们就心照不宣地相视一笑,你追我赶地把车骑到飞起。晚上回家是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我俩又都属于有点磨叽的,收拾好东西出教室,其他走读生也都走了大半了。安静的夜里,结伴而行,滑完校门口那长长的大下坡,然后是临湖长长的上坡,慢悠悠地蹬着车,从一个路灯到另一个路灯,吹着湖边的微风,聊聊天,很是惬意。盼盼有种神奇的能力,她缓慢的按部就班的动作、舒缓的稍有点拖沓的说话语气总能让人觉得平和、放松,即使和她聊的是学习是考试成绩,也不会感到忧心和焦虑。

舒心的时间永远太短,走到岔路口就是分别,好在每天都还能有这么几分钟的松弛。

.

1998年10月9日……星期六……晴

.

最近陆续收到以前同学的来信。收到“小点子”、“饼子”这些初中同学的信很是高兴,说明老朋友未相忘,不过因为是一直保持联系的人,知道我所在的学校和班级地址并不奇怪,看来信地址也大概猜得出是谁。可神奇的是其中一封:字好得几乎可以去出字帖了,可我认识的人里没有谁是这个笔迹。来信地址是某个镇上的高中,印象中也是与我完全没有交集的地方。看信的内容,也并未直接表明身份,而是让我猜。这封突如其来的信着实让我有点懵,看信里写的些细节,猜测大概是春生。如果真是他,那也太神奇了。

春生和我是小学同学。他是五六年级来我们班插班的,同学了一年左右,小学毕业后就再没见过,也没听说过他的消息。印象中,他总是穿得有些邋遢,眼睛大大的,五官周正的脸上总挂着一两条“鼻涕虫”,说一口带点北方口音的普通话,咬字刻意追求字正腔圆的那种感觉,和南方人说普通话有很大的不同。在校元旦汇演上,以六年级的“高龄”唱《两只老虎》毫无违和感而全校闻名,此后《两只老虎》就成了他的“专属利器”。不知为什么,班上的同学都有点和他刻意保持距离。在我看来,他虽成绩一般,人也有点特立独行,但骨子里并不坏,也就没刻意保持距离,回家碰到同路的时候会跟他说话。如果真是他,那这三年的变化也太大了,这一手好字就让我自惭形秽,信的行文里刻意流露出的文采,也让我鸡皮疙瘩掉一地。

苏小鹏的回信还没收到。她是被称为我“最好的朋友”的那个人,她是永远的“别人家的孩子”。小学,我们不同班,在校奥数培训班里她总是名列前茅,全国奥数比赛她拿特等奖一等奖,我就是一等奖或二等奖,总是差一点。那时校奥数培训班经常在晚上有补习,课间休息时大家会从教室出去,经过一条黑黢黢的林间土路,去路尽头的公厕上厕所。我时常借着课间放风的机会,在路上拿着绿光小手电放在下巴下,和男生们一起伸舌头装鬼吓唬女生。她则长期是留在教室写习题的那一群人,偶尔在路上碰到被我们吓唬,她也不像其他女生那样尖叫着奔跑逃走,而是沉稳地斥责我们的吓唬行为,并摆出一点也不可怕的样子。久仰大名许多年后,初中,我们同班。她一点不偏科,总是第一名,而我的英语是个老大难,与她在班上排名的差距视英语考试的发挥情况而定。她的字写得秀气、工整,做事仔细稳妥,性格也沉着稳重,不会因班上搞个什么活动就想东想西、跃跃欲试,也不会因马虎弄错什么。她还有个大几岁的姐姐,比她成绩还要好,也上了那个大家都梦想上的省重点高中,据说是清华北大的苗子。在爸妈知道我和她是朋友以后,也总是拿我们比较,让我多向她学习,似乎没生出她那样的孩子来是件十分可惜的事。和她在一起,我曾十分自卑,我曾想成为她那样,学她写字的运笔习惯,学绣花磨炼急躁的性子,结果花绣得不错,性格还是照样沉稳不下来。我终于意识到我永远不可能和她一样,中考成绩也再次证实了这一点,于是她被我放在“最好的朋友”那个如神坛一般的位置,仰慕、顶礼膜拜。

现在看来,我还要继续把她立为目标,追随她的脚步三年,只是不用成为她的样子。

喜欢二十年前的你请大家收藏:()二十年前的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