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二十年前的你 > 第三章 凑数的日记

二十年前的你 第三章 凑数的日记

作者:云心若诗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9-22 19:30:55 来源:全本小说网

---------------------------------------------------------------------------------------------------

日记:

.

1998年9月18日……星期五……晴

.

今天语文课上发了本传说中的语文宝典——高考语文考点集萃。这是一本A4大小横向装订约1.5厘米左右厚的册子,内页每张纸薄如蝉翼,发黄如久熏未擦的煤油灯罩。里面集结了多年来高考语文考过的和很可能考的考点,按字、词、句、短文的顺序编写,册子里字小到刘老头要拿放大镜才能看清。这本册子是黄色的封面,于是我们亲切地称之为“黄皮书”。刘老头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快六十的人了,高脑门连着中秃的头顶,两鬓是稀疏的灰白头发,眼睛小而细长,脾气挺好,念起书来喜欢像孔乙己那样坳婉转悠长的调,并抛弃坐在讲台下的我们,独自回味。他并不介意我们叫他刘老头或者老刘,他认为那是他随和、亲切,和学生打成一片的表现。估计教完我们这一届他就退休了吧。

有了黄皮书的加持,高考语文的通关文牒等于拿到了一半,另一半则是作文。刘老头要求我们经常写日记练笔,不定期收上去检查。于是语文课看黄皮书、写日记都是务正业的表现,为此耽误了听刘老头在课上扯闲篇地讲古也说得过去。从此,语文课将成为我最自由放松的时间,除去早晚语文自习时背黄皮书上的考点和做卷子、写作业等固定环节,语文课就是日记时间,写累了就听听刘老头讲古。刘老头年纪大了,经常讲到某个点发散出去就越扯越远,收不回来,不知不觉半节课就过去了。讲的内容虽然并不怎么有趣,但在诸多繁重的课业里有这么个喘息的“窗口”,寥胜于无。

.

真倒霉,我的作文本交到组长那儿不见了。语文科代表问我交了没有,我说交了,但在交了的作文本中确实没有我的本子,只有一种可能——不见了。正巧是语文晚自习,我把这事告诉了老刘,满以为他会说算了,哪知他却说把作文补起来。啊,天啊!这么多作业还得加上一篇作文,晚上什么时候才能睡呀!

.

1998年9月19日……星期六……晴

.

好久以前就对自己说过无数遍:“每天回家后练十分钟的字。”但总没坚持。今天,旧事重提,又一次下定决心要把字练好,不知会坚持多久。

曾经被妈妈逼着临摹庞中华字帖,可真心觉得那字帖上的字张扬得如同张牙舞爪的鬼魅,坚持不下去。后来因钦慕苏小鹏,模仿了一段时间她的字,首笔着重顿点、上部笔划突出加长的特殊写法,她写来整齐划一、清丽、有特色,我写来却只见加长的笔划不见字,胡子连须在一起,如同效颦的东施,怎么看怎么别扭。现在从表姐处得了本簪花小楷的字帖,甚是喜欢,可却不知我能否有定力练出那娟秀的字体。

我总是在不练字时看着自己歪歪扭扭的字想我的字怎么写得这么差,真拿不出手,而在练字时又觉得自己的字也还不错。就这么左右摇摆,反复无常,都不知道哪一个才是自己真实的想法。也许,这便是我的惰性和“虚荣心”在打仗、在斗争吧。

.

下午,妈妈带我去验光、配眼镜,明知道商家赚了许多,却总也划不下来价。县里配眼镜的店不多,妈妈觉得她选的这家店好歹是熟人开的,就不去别家,使劲跟老板磨价格。最终我们被说服:60元配一副近视眼镜。妈妈一直念叨着“太贵了!一副眼镜怎么这么贵?!”老板也不管妈妈对眼镜价格不停的抱怨,熟练地拿着我们挑好的眼镜框比在镜片上,用记号笔沿着镜框画了个圈,然后打开磨砂轮,按画的圈磨好镜片,装到镜框上,小作坊式流水线一气呵成,前后不超过十分钟,然后坐等收钱。

跟妈妈一起买东西真麻烦,既怕上当又怕贵,挑来挑去,抱怨声不断,看什么都总有不足之处。不知这是她的谈价策略,还是她真心这么认为。只是在我看来,要按她的想法买到价廉物美的东西几乎是不可能的,也许跟在银河系找出另一个地球一样难!但我对妈妈是不能有抱怨的,毕竟她为我付出了那么多……钱和时间。

.

1998年9月21日……星期一……晴

.

摘抄

笑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咏梅》

.

我们的故事注定有太多的再见,脆弱的肩膀载不动太多的孤单,感动过你的岁月都将成为永恒,为我们的成长喝彩,让我们将来带着喜悦相聚在社会这个大舞台。——市青年报黄晓明《留言册,是杯浓浓的酒》

.

真正的闲暇并不是说什么也不做,而是能够自由地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萧伯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二十年前的你请大家收藏:()二十年前的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真正的自由并不是说一定要做什么,而是在需要的时候有选择的权利。——YY语录

.

没有选择的选择;没有绝对的自由。——YY语录

.

1998年9月22日……星期二……雨

.

摘抄

白居易《母别子》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

1998年9月23日……星期三……阴有小雨

.

规定:1、上课打瞌睡被点名者,罚0.5元。

2、上课讲小话被点名者,罚0.6元,点名后改正者,罚0.3元。

3、一次不交作业者罚大扫除时扫地,由周日时统计公布,没交作业者,周一周四大扫除时罚扫。

4、上课看小说被发现者,罚0.5元。上课听歌者,罚0.5元。

5、上课做与这可无关的作业,罚0.5元。

.

1998年9月24日……星期四……雨

.

好些天了,雨总是下个不停。哗哗地,令人烦躁;绵绵地,令人缠乱。我独自个走出教室,让风剪断心中的乱麻,让雨浇灭胸中的烈火。然而,这火却愈烧愈烈,令我有一种冲动,无名的冲动,但这冲动却是为了逃避,逃避一场不可躲过的……

走在回家的路上,置身于蒙蒙的雨中,耳边却依然是闹哄哄的背书声,“拿破仑有什么卓越的历史功绩,什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全球可分为哪些风带,染色质与染色体有什么联系与区别……”不用耳朵去听,到处便都是这种种响动。闭上眼,用心去体会这雨的丝凉和清爽,然而,眼前晃动的是一个个数理化公式,内心体会到的是许许多多的莫名、无奈。唉,高一尚且如此,那高三呢?一个全市统考就秉烛夜读至深夜,那全国统考还不把一天当二十六个小时来用呀!

雨哗哗地下,雨中的湖更有特色。湖水随风振荡,拍打着湖畔,雨水坠入湖中,击起珍珠般的水花,水花又溶入湖水中,远处的湖心亭宁谧而朦胧,一切都是那样美好。

下雨了,我没法阻止它,没带伞,我不能躲过它。这场雨还不太大,我应当试着去适应,适应这种从头到脚的洗礼,经过洗礼后的我才更有资本去经受更大的风雨。

雨仍旧哗哗地下着,下个不停,绵绵的雨润湿了身上的衣裳,胸中的火仍旧愈烧愈烈,但这火给人的冲动不是逃避而是面对,面对应当面对的一切。曾有人说:“‘忍’不是心字头上一把刀,而是当你浑身燥热的时候主动走近火炉旁。”(这风格怎么看都觉得像是我说的。)此刻的我,也许应该更加懂得。

.

1998年9月25日……星期五……小雨

.

近来,我觉有些心慌,有些害怕——无论什么时候看到斜前方的丁静,她都在学习,一刻也没放松过,而我却几乎总在讲话,总在笑。上课时,总与旁边的方倩倩讲话,下课了又在用吸管或者装饰带折花、折星星。我开始觉得冷,不知什么时候,我会垮到一个难以令我抬头做人的地步。“不想再笑了。”这是我发自内心的想法,但我又总不能控制自己。我知道“只有笑到最后,才笑得最好。”但我担心自己不能坚持到最后。我担心像初中一样,入学时想考进苏小鹏去的那个省重点,而三年后却在这里。现在高一,想考上好大学,而三年后,却不知会在哪里。我怕,我真怕,我好冷好冷,周围不再明媚,前途不再光明,我的自卑又上来了。

.

1998年9月27日……星期日……晴

.

还有三天就是苏小鹏的生日了,我给她寄了一份极简单又极珍贵的礼物——十颗幸运星——我亲手折的。这是我第一次给她写信,还真不知道她收不收得到,也许到了29号信就该收到了吧!心里真有几分惦记。

.

十月一日开始放假,而十月六日,各班为校庆准备的节目就要演排了。我们班跳舞的人到今天还没选好,也许方倩倩心中早已有数了吧,而我这个圈外人只是跟着瞎着急。我写了个相声的本子,希望能找到人演,但已有很多人给我泼了冷水:有说第一次演排就会被删掉的,这个我不信;有说太老套了没人爱听的,我将信将疑;也有说没有说相声人才的,这个我确信。但我又不愿确信,我是那么喜欢相声。算了,听天由命吧,初中的联欢会展演上,在台上讲相声没抖响包袱,让自己成为同学几年谈资的尴尬还不够吗?换了个学校,又要让自己再次成为笑话被另一拨人再笑上几年吗?虽然从小接受“人定胜天”的教育,虽然知道干什么事都会有挫折,有失败,但对于这件事,我却没有勇气再进行下去。我不再向方倩倩提起相声的事,她邀请我参与跳舞,为支持她的工作,我也只好答应。什么相声,让它见鬼去吧,你与我无缘,我也没办法。可怜的相声,可怜的相声创造者,终于被扼杀在摇篮中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二十年前的你请大家收藏:()二十年前的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1998年9月29日……星期二……晴

.

摘抄

疑说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刘开

在学习当中要善于发现疑点,提出疑问,只有在学习中不断地发现疑点,并不断地解决疑点才能拓宽知识面,增长见识。这便是刘开上面两句话的主要内容。而解决疑点的方法便是问,则疑是问的重要前提。从古至今,不少文人志士论述了在作学问时,问的重要性,而我认为,疑比问更重要。

.

死并不可怕,“活着”才可怕!——YY语录

人总是悲哀的:没有信仰的人可怜,有信仰的人可笑。——YY语录

.

---------------------------------------------------------------------------------------------------

.

好像哪里都有检查日记的老师,而我们也从小练就出了各种应对策略:

策略一:当面一套背面一套的,上交的按老师家长想看到的样子写一份,自己私人日记另写一份,就像现在的营销号和小号。

策略二:压根不写私人日记,上交的“公粮”在各种不出名的作文书上抄些类似日记的段子,或者就做一本名正言顺的摘抄本。

我是喜欢写日记的,可当爱好或习惯一旦变成了必须完成的任务,就成了负担。日日两点一线,枯燥的学习,没有观察的时间,没有自己的生活,哪里有什么精彩可以记录?闭门造车、应付差事,不可避免。在这样的夹缝里,我终究锻炼出一种本事:尽量只写一般的事,写任何人都能看的事,对于会引起“严重后果”的事,要么不写,要么用曲笔反着写,并按老师和爸妈思想端正、政治正确的标准“上价值”,就如同文字狱时期的文人,如同白色恐怖下的地下党。于是,日记里抱着“谎话说一千遍就能成真”的信念,不断地自行洗脑,浮夸的“自我批评”和“自我欺骗”大行其道。对任何人不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按他们所想,成为他们想要的样子,就不会被否定、被打压、被鄙视。即使是父母,即使是自己最亲近的人,甚至是自己,都不能以“本我”相对。于是,心中最后一个发泄、喘息的窗口也被关上了。

那个被称为“我”的灵魂,终究不愿就那么默默消失,在套子里一遍遍饱受“自省”的折磨,在夹缝中纠结、挣扎,企图挣脱那些无形的枷锁,而又无数次被劝退、被打压、被“为你好”软禁。直到一些年后,我幸运地遇到一个声音,他告诉我:“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事,说你想说的话,做真实的自己,我不会用异样的眼光看你。”

Ps:因配眼镜未测瞳距,且制作质量不合格,不到一年的时间,度数增加了200度,而这些还是第二年到正规的机械验光配镜的店换眼镜时才知道。唉,无知真害人!不要迷信父母都是对的,现在的世界变化太快,以往的经验不一定能成为现在行事的指导,当父母的也要有这个觉悟。

喜欢二十年前的你请大家收藏:()二十年前的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