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东汉不三国 > 第794章 居心叵测 灵堂闹剧

东汉不三国 第794章 居心叵测 灵堂闹剧

作者:随风扶摇九万里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01 16:08:25 来源:全本小说网

魏延突然仰头发出一声冷笑,笑声里满是讥讽与不屑。他缓缓后退半步,手按剑柄,月光在剑锋上流淌出森然寒意:"好个贼喊捉贼的把戏!整个帐中,只有我守在榻前不假,但所有入口之物,皆是由你亲手服侍主公!"魏延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直刺孙权眼底深处,"你这狼心狗肺之徒,枉披人皮,竟然做出以弟弑兄之事!"

老夫人浑身剧烈颤抖,浑浊的眼珠里燃起熊熊怒火:"住口!此人心思狡诈,害了吾儿不说,如今又来诬陷他亲弟,却不知你是何用意!"她转向周瑜,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公瑾,还不出手将他拿下!"

周瑜剑眉紧蹙,正要开口辩解,魏延却怒极反笑,笑声中带着无尽的悲凉:"老夫人!某向来敬您临危不乱,堪称女中豪杰!难道事关亲子,便要混淆是非黑白吗?"他猛地扯开衣襟,露出身上狰狞的疤痕,"昔日在长沙,若不是我拼死护您前往吴郡,您早已命丧乱军之中!"

老夫人深深吸气,枯槁的胸膛剧烈起伏。檐角铜铃突然叮咚作响,将她的思绪拽回七年前那个血色黄昏——长沙城头硝烟弥漫,乱箭如雨,正是魏延横刀立马,用染血的披风裹住年幼的孙尚香,背着重伤的孙续在死人堆里杀出条生路。若不是此人舍命相护,孙氏一门哪能活着投奔吴景?

"魏延!"她的拐杖重重杵地,震落案上未燃尽的香灰,"我孙家待你不薄!你食君之禄,却受何人蛊惑谋害伯符,如今又血口喷人!"话音未落,目光却看到魏延突扯开的前襟,露出布满狰狞疤痕的胸膛,旧伤新疤交错如蛛网,最深处那道贯穿右肩的剑痕还泛着暗红。

"主公对我确实素日不薄,但我魏延哪一战惜过性命"他的声音像是从胸腔深处挤出来的,带着铁锈味的冷笑,"长沙城破之时;豫章被围之日;江夏万军阵中!"他猛地挥剑劈断廊柱,木屑纷飞间双目赤红,"我哪一仗不是以死相拼?今日竟说我谋害主公?好!我便是拼着这颗人头不要,也要为冤死的孙伯符讨个公道!"

寒光乍现,魏延的长剑直取孙权咽喉。吕蒙、吕岱等人同时抽剑护主,金铁交鸣声在灵堂轰然炸开。烛台倾倒,火舌瞬间吞没供桌上的白布,灵幡在烈焰中扭曲成狰狞的形状。老夫人颤抖着举起拐杖,杖头金兽在火光中吞吐红芒:"反了!反了!伯符尸骨未寒,你们竟在灵堂动武!当真以为我孤儿寡母好欺?"

混战中,太史慈飞身上前欲分开众人,却见魏延的剑突然转向,剑锋擦着孙权耳畔刺入梁柱。"看清楚了!"他将染血的剑尖抵在自己心口,"若我有半分弑主之心,就让我千刀万剐!但今日不揪出真凶,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们!"火势愈燃愈烈,将满室人影映得如修罗般可怖。

此时,周瑜双眉倒竖,怒喝一声:“够了!”声若洪钟,震得在场众人耳膜生疼。他迅速且有力地抽出腰间的都督印记,高高举起,那精致的印记在摇曳的火光下散发着威严的光泽。

“今日伯符尸身才刚回府中,亡灵尚未走远,在真相结果未出之前,你等竟不思去追寻真凶,反而一味地厮杀,成何体统!若伯符在天有灵,见此场景,该是何等心寒!都速速住手!”周瑜言辞激烈,目光如炬,扫视着正在混战的众人。

太史慈趁着魏延一时分神,瞅准时机,一个箭步上前,手中长剑精准地磕飞了魏延手中的长剑。那长剑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哐当”一声落在地上,魏延一个趔趄,差点摔倒。此时的灵堂内,弥漫着浓烈的火药味与呛人的烟尘,众人皆气喘吁吁,怒目而视,但在周瑜的威慑下,终究还是停了下来,只是彼此间的敌意仍未消散。而老夫人站在一旁,胸脯剧烈起伏,眼神中满是悲戚与愤怒,孙权则微微喘息,脸上犹带着惊怒之色,紧紧盯着魏延。

老夫人拄着拐杖,身形微微摇晃,眼中满是疲惫与警惕:"好好好,公瑾息怒。伯符临行前命你总督江东事务,今日这事便全权交予你。我倒要看看,你如何给我个交代。"话落时,浑浊的眼珠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芒,似是已对周瑜生出嫌隙。

周瑜拱手行礼,神色凝重:"老夫人放心。当务之急是严守边境,不可让江东内乱的消息传出。若伯符身故之事传遍四方,朝廷、陶谦、刘表等势力恐会趁虚而入。"话音刚落,张昭抚须沉吟:"公瑾所言极是。只是主公骤然离世,未留下传位遗诏。这江东大业,究竟该由谁来扛起?"

"自然是伯符之子!"太史慈霍然出列,甲胄相撞声清脆刺耳,"伯符虽逝,但其子孙绍乃正统血脉,理应继承大位!"

孙老夫人冷笑一声,手中拐杖重重杵地:"孙绍不过是个襁褓中的奶娃,如何担得起江东万千军民?如今外有强敌环伺,内有凶手未除,让稚子继位,岂不是将江东基业往火坑里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东汉不三国请大家收藏:()东汉不三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周瑜剑眉紧蹙,上前一步争辩道:"父死子继,天经地义。古往今来,未有废嫡改另立之理。更何况伯符留有亲子,贸然改立他人,恐难服众。"他目光坚定,却未察觉老夫人眼中的猜忌愈发浓重,仿佛这一番据理力争,反而坐实了某种隐秘的揣测。

张纮抚着长须,上前一步,声音沉稳却暗含锋芒:"公瑾此言差矣。昔时武王崩,成王年幼,周公旦摄政方保大周安定;今江东强敌环伺,内忧未除,若立幼子,岂不是让各方势力有机可乘?"他袖袍轻挥,目光扫过帐中众人,"仲谋素有贤名,自随伯符征战以来,广结豪杰,善抚民心,实乃江东之主的不二人选。"

张昭紧接着踏前半步,苍老的面容上满是忧国忧色:"子纲所言极是。江东初定,根基未稳,主公骤逝,正需一位能独当一面的明主。仲谋既有谋略,又有胆识,这些年协助伯符处理军政事务,井井有条。立他为主,方能稳住江东大局,抵御外敌。"他转向老夫人,躬身行礼,"老夫人,为江东基业着想,仲谋继位才是万全之策。"

周瑜听着二人一唱一和,心中警铃大作。他猛地抬头,目光如炬地盯着张纮、张昭:"你们二人今日如此急切,莫不是早有谋划?"周瑜后退半步,环视四周,只见众人神色各异,孙权垂眸不语,老夫人却微微颔首,心中顿时凉了半截,"好,好!那依二位之见,这江东大业,非仲谋不可?"

张纮、张昭对视一眼,齐声说道:"正是!仲谋仁爱宽厚,又有雄才大略,定能带领江东走向昌盛。"张昭顿了顿,又补充道,"况且伯符生前,对仲谋也是多有栽培,足见其心意。"

周瑜握紧了腰间的剑柄,只觉一股寒意从脚底窜上心头。他望着眼前这熟悉又陌生的众人,突然意识到,这场关于江东之主的争斗,早已不是单纯的继承之争,而是一场暗流涌动的权力博弈。

周瑜猛地踏前一步,玄色锦袍在穿堂风中猎猎作响,腰间玉珏撞出清越鸣响:“老夫人!在真凶落网之前,府中上下皆有嫌疑!”他的目光如利刃般扫过孙权紧绷的侧脸,“更何况文长直指仲谋亲奉汤药,这般关键疑点未消,若仓促立主,岂不让江东基业悬于危卵?”

老妇人手中拐杖重重砸在青砖上,震得供桌上的长明灯剧烈摇晃:“公瑾!你与伯符亲如手足,更是看着仲谋从小长大!如今竟要将莫须有的罪名扣在他头上?”苍老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哭腔的尾音刺破凝滞的空气,“难道在你眼中,我这苦命孩儿当真如此不堪?”说罢,她突然以袖掩面,佝偻的脊背剧烈起伏,压抑的啜泣声混着帐外呜咽的风声,让满室气氛愈发凝重。

黄盖“呛啷”一声拔剑出鞘,古铜色的面庞涨得通红:“各位都少说两句吧!”这位跟随孙坚南征北战的老将跨步上前,“老夫人息怒,公瑾也是为江东安危着想。”他转向周瑜,目光中带着恳求,“但眼下最要紧的,是先稳住局面啊!”

程普拄着铁脊蛇矛缓缓站起,花白头发在烛火中泛着银光:“不错!伯符尸骨未寒,若再自相残杀,如何对得起主公?”老将布满老茧的手重重拍在周瑜肩头,“公瑾,你我同朝为臣,皆是为了江东百姓。”

帐内陷入诡异的寂静,唯有老妇人断断续续的抽噎声,与案上摇曳将熄的烛火,将这暗流涌动的僵局,一寸寸拖向未知的深渊。

周瑜仰首望着帐顶摇晃的素白灵幡,喉结重重滚动两下,最终缓缓垂下紧握成拳的双手:"罢了......"一声叹息仿佛抽走了全身气力,他的声音沙哑得像是裹着砂砾,"此事暂且搁置。伯符身亡已是既定事实,消息迟早会不胫而走。"

他上前半步,指尖拂过供桌上未燃尽的香灰,眼中泛起追忆的涟漪:"但断不能让他不明不白地去。当以公侯之礼厚葬,风风光光送他最后一程。"忽然转身,目光如炬扫过帐中众人,"传令下去,各营加强戒备,封锁渡口要道。在发丧期间,务必稳住江东局面!"

张昭抚须颔首正要开口,却被周瑜抬手打断:"子布先生稍安勿躁。"他深吸一口气,将散落在额前的碎发甩到脑后,"待办妥伯符后事,稳定住军心民心,再彻查真凶。届时,再从长计议江东之主的人选。"说着,他的视线有意无意掠过孙权紧握成拳的手,又转向老夫人微微颤抖的身影,"无论最终结果如何,都要给江东百姓、给九泉之下的伯符,一个交代!"

喜欢东汉不三国请大家收藏:()东汉不三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