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东汉不三国 > 第793章 江东基业 蛊惑孙母

东汉不三国 第793章 江东基业 蛊惑孙母

作者:随风扶摇九万里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01 16:08:25 来源:全本小说网

张昭虽跪于青砖之上,腰背却挺得笔直,目光灼灼如炬,直直望向老夫人:"老夫人,此议虽于此刻提及,确是不合时宜。然江东局势瞬息万变,若不及早决断继位之事,恐生大乱。大业为重,还望老夫人深思!"

老夫人扶着鎏金拐杖,浑浊的眼眸满是疑惑,声音发颤:"伯符虽英年早逝,但其子尚在。孙氏血脉有序,子布何出此言?难不成......"她忽然剧烈咳嗽起来,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死死盯着张昭,似要将他的心思看穿。

张昭膝前的青砖沁着寒意,却分毫未改他挺直的脊梁。他沉声道:"老夫人明鉴,少主孙绍尚在襁褓,,又怎能扛起江东大业?如今主公骤然离世,山越各部必然蠢蠢欲动,袁绍、刘表等强敌虎视眈眈,更有江东诸将心思各异。若立幼主,莫说外敌来犯难以抵御,便是江东内部,恐也会人心惶惶,生出诸多事端。指望一个奶娃娃坐镇,无疑是将江东置于危卵之上啊!"

老夫人眉头微蹙,眼中闪过一丝犹疑,声音虽带着几分笃定,却也难掩心底的不安:“子布,你素日足智多谋,我自是信你的判断。可如今我江东,文有你与子纲,皆是满腹经纶、忠心耿耿之臣;武有公瑾总督军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更兼程普、黄盖、韩当、祖茂四员老将,多年随伯符南征北战,战功赫赫。有这等班底辅佐幼主,想来也不会出什么大乱子吧?”说罢,她微微抬起头,目光望向远处,似在期盼着张昭给出肯定的回应,又似在给自己寻找一丝慰藉。

张昭猛然抬头,烛火在他眼底灼烧出猩红,声如寒铁掷地:"老夫人可知'主少国疑'四字之重?"他膝行半步,玄色广袖扫落案头未燃尽的香灰,"幼主尚在襁褓,军政要务皆仰仗权臣。周瑜虽与主公义结金兰,可如今手握江东十万雄兵,都督印信在握——"话音戛然而止,唯有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的闷响,"昔日霍光废昌邑、王莽篡汉室,哪个不是先掌大权?若周瑜生了异心,江东恐将易主!"

老夫人猛地攥紧鎏金拐杖,杖头螭纹硌得掌心生疼,浑浊的眼底泛起惊怒:"公瑾与伯符情同手足,岂会做此等不忠不义之事!"话音未落,剧烈的咳嗽骤然袭来,她捂住嘴的帕子上洇开点点血痕。可张昭这番话如重锤敲击心鼓,令她握着拐杖的手止不住微微发颤。

张昭重重叩首,额头撞在青砖上发出闷响:"老夫人,非是昭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实乃局势迫人!"他抬起头时,眼中满是忧虑,"如今,江东内外交困,唯有立一位能镇得住四方、担得起大任的明主,方能保基业不失!"

说到此处,他挺直脊背,语气陡然激昂:"仲谋将军虽年少,却胸怀大志,素有贤名。他礼贤下士,广纳人才,江东俊杰多愿归附;其心思缜密,处事果决更兼其善于用人,既能驾驭周瑜等军中大将,又能让张纮等文臣尽心辅佐。若立仲谋为新主,必能稳住江东局势,带领我等守土开疆!"

老夫人怔怔地望着张昭,脑海中浮现出孙权幼时聪慧过人的模样,又想起他近年在军政事务中崭露头角的种种表现。烛火摇曳间,她心中的天平开始缓缓倾斜,良久,才艰涩开口:"可...可伯符他..."话未说完,已是老泪纵横。

灵堂外突然传来纷乱的脚步声,接着哭声一片。老夫人颤抖着用帕子拭去眼角泪痕,鎏金拐杖重重杵在地上:"子布所言,我暂且记下了。只是伯符才刚归府,这江东基业..."她喉间泛起腥甜,强咽下哽咽,"容我再细细思量。"

张昭叩首起身时,玄色广袖扫过满地素绢,已知此事急不得。他望着老夫人佝偻的脊背,沉声道:"一切全凭老夫人做主。既如此,外头似有变故,我陪您一同查看。"

灵堂内白幡低垂,烛火摇曳,忽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搅碎寂静。孙权玄衣素冠,步履踉跄撞入灵堂,身后吕蒙、吕岱等将领身披孝服,铁甲上凝结的霜花在烛光下泛着冷意。张纮攥着未及系带的孝带疾步跟上,苍白的面容映着灵前长明灯,更添几分悲戚。

"且慢!"一声暴喝震得灵堂震颤。孙权猛地驻足,猩红着眼眶死死盯住殿门——太史慈搀扶着浑身浴血的魏延踏入门槛。"毒杀兄长的贼子,也配在此假惺惺?!"魏延突然挣开太史慈的手臂,凤嘴刀"哐当"一声杵在青砖上,溅起几点火星,"那日我拼死救回主公,不过假寐片刻,却见主公七窍流血!不是你在汤药中下毒,又会是谁?!"

孙权瞳孔骤缩,踉跄后退半步撞翻供桌,黄白纸钱如雪花般纷飞。"荒谬!"他声音陡然拔高,颤抖着指向魏延,孝袍下摆扫落烛泪斑驳的铜烛台,"医官正要查验遗体,就被你当胸劈死!分明是你心中有鬼,想借污蔑转移视线!"少年公子额角青筋暴起,腰间佩剑随着剧烈喘息撞出清响,"兄长养伤期间,主舰上唯有你我在场。你害了主公性命,还要往他亲弟弟身上泼脏水,何其歹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东汉不三国请大家收藏:()东汉不三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住口!"周瑜玄色大氅翻飞,自灵帐后阔步而出,腰间佩剑铿锵作响。他鹰隼般的目光扫过两人,最后落在孙权通红的眼眶上,声音冷若寒冰:"在码头时不是说的很清楚,此事没有查清楚之前先不要闹了吗?!"他跨步上前,铁甲靴碾碎满地纸钱,"仲谋,你可知你打翻的供桌,供奉的是你兄长孙伯符?"

入灵堂,正撞见周瑜冷若寒冰的面容,他铁甲靴碾碎满地纸钱,字字如刀般斥责孙权。烛火在周瑜身后投下巨大的阴影,将孙权单薄的身形完全笼罩,老夫人握着拐杖的手骤然收紧——这场景,竟与方才张昭所言“权臣威压幼主”的描述不谋而合。

她浑浊的瞳孔剧烈颤动,想起张昭那句“若周瑜生了异心,江东恐将易主”犹在耳畔。往日里周瑜与孙策情同手足的画面,此刻却显得如此虚幻。孙策尸骨未寒,周瑜便如此肆无忌惮地斥责孙家血脉,这不正是将孙氏威严踩在脚下?老夫人喉间泛起腥甜,强压下涌上的血气,目光死死盯着周瑜腰间的都督印信,那鎏金纹饰在烛火下刺得她眼眶生疼。

“都给我...住嘴...”老夫人的声音带着从未有过的冷硬,鎏金拐杖重重杵地,惊得在场众人皆是一颤。她望着周瑜的眼神,不再是往日的慈爱与信任,而是蒙上了一层猜忌的寒霜,“公瑾,仲谋再如何失仪,也是孙家血脉。你如此斥责,可是将我这老太婆,还有孙家的颜面,都不放在眼里了?”话音未落,又是一阵剧烈咳嗽,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死死攥着拐杖,仿佛那是她最后的依仗。

周瑜神色骤变,单膝重重跪地,铠甲撞在青砖上发出闷响:"老夫人明鉴!末将绝无轻慢孙家之意!"他抬头时,目光急切如焚,"此事扑朔迷离,魏延与仲谋皆有在场之实,末将不过是劝诫莫要过早定论!"袍角扫过满地狼藉的供品,他声音发颤,"若因私情偏袒任何一方,才是对公瑾在天之灵的亵渎!"

老夫人却恍若未闻,浑浊的眼珠死死盯着周瑜腰间的都督印信,鎏金螭纹在烛火下泛着冷光。她颤巍巍地将目光转向孙权,喉间溢出一声叹息:"仲谋...你回来了。"

这声呼唤让孙权浑身一震。张纮在归途上的叮嘱突然在耳畔回响——"少主切记,唯有示弱方能求存"。少年公子膝盖一软,重重跌跪在冰凉的青砖上,膝行至老夫人脚边,猛然抱住她的腿。滚烫的泪水砸在绣着金线的裙裾上,他的声音撕心裂肺:"母亲!母亲!儿没用...无法护佑兄长..竟让他惨死在奸人之手!"哭声在空旷的灵堂内回荡,与魏延粗重的喘息、周瑜压抑的辩解交织成令人窒息的哀歌。

暮色沉沉,青纱帐幔在穿堂风中轻轻晃动。老妇人枯瘦的手指攥着紫檀木拐杖,浑浊的眼珠越过垂首而立的周瑜,直勾勾望向孙权:"仲谋,你兄长走得蹊跷,你且细细说来——伯符之死,当真是天命?"

孙权喉结滚动,玄色广袖下的手掌已攥出血痕。记忆如潮水翻涌,他踉跄半步扶住桌案:"这些时日,我衣不解带守在榻前。每碗汤药熬好,必亲口试温尝毒,待药汁凉至恰好才捧去兄长唇边。"烛火忽明忽暗,映得他眼底血丝猩红,"那日实在困极,不过靠在矮凳上打个盹儿......不过是盏茶功夫,再睁眼时......"话音戛然而止,哽咽声在寂静中格外刺耳。

老妇人手中玉镯"当啷"撞在拐杖上:"当真如此?"她猛地撑起身子,银丝乱发垂落额前,"当时何人在侧?"

孙权猛然转身,枯枝般的手指直指廊下阴影。月光掠过那人冷硬的面庞,魏延握剑的手青筋暴起。"就是他!"孙权嘶吼声震得窗纸簌簌作响,"魏文长表面恭顺,实则狼子野心!兄长咽气时,唯有他守在帐中!"

"来人!"老妇人豁然起身,杖头金兽狰狞可怖,"这等豺狼留在军中,他日必成大患!即刻押去辕门斩首,悬首示众!"周瑜大惊,正要出言劝阻,却见魏延冷笑一声,手按剑柄缓缓后退,月光在剑锋上流淌出森然寒意。

喜欢东汉不三国请大家收藏:()东汉不三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