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 > 第8章 三岔河林业站

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 第8章 三岔河林业站

作者:灶边闲客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27 13:29:27 来源:全本小说网

上世纪 90 年代末,长白山余脉的雪来得比往年早。10 月底的风已经带了刀子,刮在脸上生疼。张大山裹紧了棉袄,把最后一捆柴火卸在三岔河林业站的屋檐下,棉袄后背已经被汗浸得发潮,一遇冷风,凉得钻骨头。

这地方荒了五年,院墙塌了半截,露出里面的黄土,墙头上长着半人高的蒿子,被风刮得 “哗啦” 响。办公室的门窗破了好几块,用塑料布钉着,风一吹就 “噗嗒噗嗒” 地扇,像谁在暗处拍巴掌。张大山是三个月前接的班,接替的是三年前在这儿失踪的李满仓 —— 那老伙计最后一次被人看见,就是在林业站门口的雪地里,之后就没了踪影,只留下一双没穿走的胶鞋,鞋帮上还沾着林子里的黑泥,至今没人知道他去了哪儿。

“山哥,这地方邪性,你可得多留神。” 临走前,山下靠山屯的老支书王大爷拉着他的手,烟袋锅子在鞋底磕得 “砰砰” 响,“前几年满仓在这儿的时候,就常说半夜听见动静,后来…… 唉,你夜里别往外跑,守着屋就行。”

张大山当时没接话,只点了点头。他干了三十年守林人,山有山规,林有林法,什么野猪熊瞎子没见过,倒是不信那些神神叨叨的玩意儿。可真住进来,才知道这地方的 “孤寂” 能吃人。林业站就他一个人,最近的屯子在十里地外,座机电话时好时坏,多数时候只能靠喊来跟巡山的护林员搭话。白天还好,巡山、劈柴、烧火墙,忙起来不觉得什么;一到晚上,四周的林子黑得像墨,风从树缝里钻出来,“呜呜” 地叫,一会儿像哭,一会儿像笑,听得人心里发毛。

办公室里还留着以前的旧物件:墙上贴着泛黄的 “林业先进工作者” 奖状,落款是 1988 年,纸边都卷了;墙角放着一个酸菜缸,缸沿结着白霜,是李满仓留下的,张大山收拾的时候,发现缸里还剩小半缸酸菜,已经烂了,散着一股酸臭味,他赶紧倒了,把缸刷干净,用来装水;火墙是砖垒的,烧起来的时候,墙面烫得能烤馒头,是这屋里唯一的暖意。

张大山的床在办公室最里面,挨着火墙。每晚他都烧足了柴火,裹着厚棉被,就着旱烟的烟火,看一会儿旧报纸,然后睡觉。头一个月,没什么异常,除了偶尔夜里能听见林子里的猫头鹰叫,或是风吹得门窗 “吱呀” 响。

第一次发现亮灯,是在 11 月初的一个半夜。那天张大山睡得沉,迷迷糊糊中,觉得眼皮子上有光晃。他以为是月光,睁开眼,却看见对面的废弃调度室里,亮着一盏昏黄的灯。

调度室跟办公室隔着个院子,早就没人用了,门窗都钉死了,线路也掐了好几年。张大山心里 “咯噔” 一下,坐起身,揉了揉眼睛。那灯还亮着,是那种老式的钨丝灯,光很弱,却在黑夜里格外显眼。

“难道是线路老化,短路了?” 他嘀咕着,穿好棉袄,拿上手电。院子里的雪积了薄薄一层,踩上去 “咯吱” 响。他走到调度室门口,门窗上的钉子都好好的,没动过。他趴在窗户缝上往里看,里面黑糊糊的,只有正中间的桌子上,那盏灯亮着,周围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

“邪门了。” 张大山皱着眉,绕到调度室后面,检查电线。电线早就断了,耷拉在地上,上面还结着冰碴子。他摸了摸,电线是凉的,没通电。

那灯怎么会亮?他站在雪地里,手电照过去,灯光里的雪粒子像飞虫似的。过了一会儿,那盏灯 “啪” 地灭了,调度室又陷入一片黑暗。张大山站了半天,没发现别的动静,只能回去。躺在床上,他翻来覆去睡不着,总觉得那盏灯像只眼睛,在暗处盯着他。

第二天,他给山下的供电所打了电话,说调度室的线路可能有问题。供电所的人来了,检查了半天,说线路早就报废了,不可能通电,还笑他 “老眼昏花,看错了”。张大山没争辩,心里却犯了嘀咕。

从那以后,亮灯的次数越来越多。有时候是半夜,有时候是傍晚,有时候亮几分钟,有时候亮半个钟头。张大山每次都去看,可每次都一样:门窗没动,线路没通,灯却亮着,灭得也突然。他开始留意林业站的动静,白天巡山的时候,特意绕到调度室周围,没发现什么异常,只有地上的落叶堆得厚,踩上去软软的。

有一次,他在办公室的抽屉里,发现了一叠日记碎片。是李满仓的,纸都黄了,字迹潦草。上面写着:“十月初十,灯又亮了,这次亮了好久,我听见里面有动静,像有人走路。”“十月十五,窗户外有影子,穿的是蓝布衫,老样式的,我娘以前也有一件。”“十月二十,梳头的声音,‘沙沙’的,从调度室里传出来,还有人哼歌,调子很老,听不清词。”

最后一张碎片上,只有几个模糊的字:“她来了,我看见……” 后面的字被撕了,只剩下一道裂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张大山拿着日记碎片,心里沉了下去。李满仓失踪前,也见过亮灯?也见过蓝布衫?他想起李满仓留下的那双胶鞋,就在办公室的墙角,鞋帮上的黑泥还在,像是刚从林子里回来似的。

他开始找更多关于李满仓的线索。在床底下,他找到了一个铁盒子,里面有一张旧照片。照片是黑白的,模糊不清,上面是一个女人的背影,穿着蓝布衫,站在林业站的院子里,手里好像拿着什么。背景里,调度室的窗户亮着灯。

“这女人是谁?” 张大山拿着照片,翻来覆去地看。他问过山下的老人,老人说李满仓没娶过媳妇,也没听说过他有什么亲戚,只有一个老娘,早就过世了。

亮灯的现象越来越频繁,张大山的心里也越来越慌。他开始不敢夜里出门,每次听见动静,都只敢趴在窗户上看。有时候,他能听见调度室里传来 “沙沙” 的声音,像梳头,又像落叶在地上扫。他还能闻到一股淡淡的味,像腐叶的味,又像泥土的味,从调度室的方向飘过来。

12 月初,下了一场大雪,把林业站盖得严严实实。风很大,刮得门窗 “砰砰” 响,像是有人在砸门。半夜,张大山又被灯光晃醒了。这次,不光是调度室,连办公室隔壁的休息室也亮着灯。

休息室也是废弃的,里面堆着旧桌椅,落满了灰。张大山犹豫了半天,还是拿起了手电和斧头 —— 斧头是他用来劈柴的,放在床边,心里踏实。

院子里的雪没到膝盖,走一步都费劲。他先去了调度室,灯亮着,跟以前一样。然后他绕到休息室门口,休息室的门没锁,虚掩着,风一吹,“吱呀” 一声开了。

张大山的心跳得厉害,手电的光都在抖。他推开门,往里走。休息室里的灰很厚,地上有一串脚印,从门口一直延伸到里屋,脚印很小,像是女人的,上面还沾着黑泥 —— 不是雪地里的白霜,是林子里的黑泥,带着腐殖质的味。

里屋的灯亮着,是一盏台灯,放在旧梳妆台上。张大山慢慢走过去,在门口停住了。

梳妆台上,放着一面破碎的镜子,镜子的裂纹像蜘蛛网。镜子前,坐着一个女人。她穿着蓝布衫,斜襟的,袖口有补丁,是几十年前的样式。她背对着张大山,头发很长,干枯发黄,垂到腰上。她手里拿着一把木梳,正对着镜子梳头,动作很慢,一下,又一下,“沙沙” 的声音,在寂静的屋里格外清楚。

她还哼着歌,调子很老,像是东北的老民谣,词听不清,只觉得调子慢悠悠的,带着点悲凉。

张大山的手电掉在地上,光对着天花板,照得灰尘在空气里飘。他想喊,却发不出声音;想跑,腿却像灌了铅,钉在原地。他看见镜子里的倒影,只有女人的背影,没有脸 —— 镜子破得太厉害,刚好挡住了她的脸。

女人梳了一会儿,停了下来,手里还拿着木梳。她好像察觉到了什么,肩膀动了动,像是要转头。张大山闭紧了眼睛,心都快跳出来了。他听见自己的呼吸声,很重,还有风从门缝里钻进来的声音。

过了一会儿,他慢慢睁开眼。

女人不见了。

灯还亮着,梳妆台上空荡荡的,只有那面破碎的镜子,还有一把木梳,放在镜子旁边。地上的脚印还在,从门口到梳妆台,然后突然消失了,像是女人凭空不见了。

张大山捡起手电,手抖得厉害。他走到梳妆台前,拿起那把木梳。木梳是红漆的,漆掉了大半,梳齿间沾着黑泥,湿冷的,跟脚印上的泥一样,还带着腐叶的味。

他赶紧跑出休息室,关上门,靠在门上喘气。风还在刮,雪还在下,他却觉得浑身发冷,比站在雪地里还冷。

第二天,雪停了。天放晴了,阳光照在雪地上,晃得人睁不开眼。张大山一夜没睡,坐在火墙旁,手里拿着那把木梳,烟抽了一根又一根。他想去报官,可又觉得没人会信 —— 一把木梳,一串消失的脚印,一盏不明不白的灯,说出去人家只会说他疯了。

他想起李满仓的日记,想起那张旧照片,想起李满仓失踪时留下的胶鞋。难道李满仓也见过这个女人?他的失踪,跟这个女人有关?

上午,他去柴房拿柴。柴房在林业站的角落里,里面堆着劈好的柴火,还有一些干草。他掀开干草堆,想拿最下面的柴火,却看见干草上放着一样东西。

是一把木梳。

跟他昨天在休息室里看见的那把一模一样。红漆掉了,梳齿间沾着黑泥,湿冷的,带着腐殖质的味。

张大山的手停在半空,浑身的血都像冻住了。

这把木梳,不是他昨天看见的那把 —— 昨天那把,他明明放在了办公室的抽屉里。

他走过去,拿起这把木梳。梳齿间的泥还是湿的,像是刚从林子里带出来的。他闻了闻,那股腐叶的味更浓了,还有点淡淡的腥气,像是泥土里埋着什么东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突然想起什么,快步跑到办公室,打开抽屉。抽屉里的木梳还在,跟柴房里的那把一模一样,像是一对。

两把木梳,一把在办公室,一把在柴房。

张大山坐在椅子上,看着手里的木梳,心里一片冰凉。他终于明白,那个女人,不是幻觉。她就在这儿,在这个废弃的林业站里,在这片林子里。她梳头,她哼歌,她留下木梳,像是在提醒他什么,又像是在…… 召唤他。

他想起李满仓的失踪,想起那双沾着黑泥的胶鞋。李满仓是不是也找到了木梳?是不是也看见她了?他去了哪儿?

风从窗户缝里钻进来,吹得桌上的报纸 “哗啦” 响。张大山看向窗外,林子一望无际,白雪覆盖着树干,像一个个沉默的影子。他知道,这片林子很大,藏着很多秘密,也藏着很多危险。

他拿起木梳,走到院子里,想把它扔了。可刚举起手,又停住了。如果扔了,还会有第三把吗?那个女人,还会出现吗?

他把木梳放回抽屉,锁上。然后他拿起斧头,去劈柴。斧头落在木头上,“砰砰” 的声音,在寂静的林业站里回荡。他想让自己忙起来,想忘了那些诡异的事,可脑子里全是那个穿蓝布衫的女人,还有她梳头的 “沙沙” 声。

傍晚的时候,他给山下的王大爷打了个电话。电话信号不好,“滋滋” 的响。他说:“王大爷,满仓的事,你知道多少?”

王大爷沉默了一会儿,说:“大山,你是不是也看见什么了?满仓失踪前,也给我打过电话,说看见穿蓝布衫的女人,说灯亮了,我当时以为他喇忽,没当回事…… 后来就找不到他了。”

“那女人是谁?” 张大山问。

“不知道。” 王大爷的声音很低,“老人们说,以前林业站那块地,是个坟地,埋的是几十年前的一个女人,死的时候很年轻,就穿的蓝布衫…… 没人知道她叫什么,也没人知道她是怎么死的。”

张大山挂了电话,坐在火墙旁。火墙很烫,可他还是觉得冷。他看着窗外,天慢慢黑了,调度室的灯,会不会再亮起来?

夜里,张大山没睡。他坐在床边,手里拿着斧头,盯着窗外。风还在刮,林子里的声音像是在哭。他等了一夜,调度室的灯没亮,休息室的灯也没亮。

可他知道,这不是结束。

第二天早上,他去柴房,又看了一眼。干草堆上,空荡荡的,没有木梳。可他总觉得,有双眼睛,在柴房的暗处,盯着他。

他开始巡山,比平时走得更远,更仔细。他想找到那个女人的痕迹,想找到李满仓的下落。林子里的雪很厚,脚印很少,只有动物的足迹。他走到一片松树林里,看见地上有一块蓝布,像是从衣服上撕下来的,沾着黑泥。

他捡起来,布很旧,质地很粗,跟那个女人穿的蓝布衫一样。

他顺着蓝布的方向走,走了很远,到了一个山坡上。山坡上有一个土坑,里面的雪被扒开了,露出下面的黑土。黑土上,放着一把木梳。

跟他抽屉里的那把,一模一样。

张大山站在土坑旁,看着那把木梳。风从山坡上吹下来,带着雪粒子,打在他的脸上。他突然觉得,这片林子,这个林业站,甚至他自己,都像是被什么东西困住了。

他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是上报?是离开?还是继续守在这里,找出真相?

他捡起那把木梳,放进怀里。然后他转身,往林业站走。雪地里,他的脚印很长,一直延伸到林子深处,像是永远也走不完。

回到林业站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他把木梳放进抽屉,跟另外两把放在一起。然后他烧起火墙,煮了一锅酸菜汤。汤很烫,喝下去,心里却还是凉的。

他坐在桌前,看着那三把木梳。梳齿间的黑泥已经干了,变成了褐色。他想起那个穿蓝布衫的女人,想起她梳头的动作,想起她哼的老调子。

她到底是谁?她想要什么?李满仓在哪里?

这些问题,没有答案。

夜里,张大山又听见了 “沙沙” 的声音,像是从抽屉里传出来的。他没敢去看。他躺在床上,裹紧了棉被,听着风的声音,听着梳头的声音,直到天亮。

第二天,他打开抽屉,三把木梳还在。没有第四把。

他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会持续多久,不知道那个女人还会出现多少次。他只知道,他是守林人,这片林子,这个林业站,是他的责任。他不能走。

只是每次夜里听见动静,每次看见调度室的灯亮起来,他都会想起那把沾着黑泥的木梳,想起那个穿蓝布衫的女人,想起山有山规,林有林法,也想起那些不该被惊扰的秘密。

风还在刮,林子里的雪还在下。三岔河林业站的灯,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再亮起来。而张大山,还会在这里,守着这片林子,守着那些未解的谜团,守着那份深入骨髓的寒意。

喜欢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