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 > 第67章 长白山:唤灵鼓

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 第67章 长白山:唤灵鼓

作者:灶边闲客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27 13:29:27 来源:全本小说网

长白山的雾,是能吞人的。

第七天清晨,浓雾像掺了棉絮的粥,把整个考古营地糊得严严实实。王教授扒着帐篷门帘往外看,连十米外那棵标志性的歪脖子松树都只剩个模糊的影子,空气中飘着湿冷的腐殖质气味,吸进肺里凉得人打哆嗦。他把军大衣的领子又往上立了立,粗糙的手指摩挲着领口磨得起球的羊毛,心里那点不安像草芽似的,又冒了头。

“王教授,该上工了!”帐篷外传来小李的声音,透着年轻人特有的冲劲,还带着点没睡醒的含糊。紧接着是金属碰撞的脆响,不用看也知道,是那小子又在摆弄他的勘探锤。

王教授应了一声,转身从行军床上摸出老花镜。镜片刚戴上就蒙了层白霜,他哈了口气用袖口擦着,视线落在帐篷角落的整理箱上——那是昨天刚运到的设备,上面还沾着长白山的泥点子。他今年五十六,在考古界摸爬滚打了三十年,从黄河流域的古墓挖到戈壁滩的遗址,什么样的邪性东西没见过?可这次来长白山脚下,自打进了这片原始森林,他总觉得后颈窝凉飕飕的,像有双眼睛盯着。

“教授,您磨蹭啥呢?老赵说今天那片坡地能见着太阳,再晚雾散了该晒了。”小李掀着门帘进来,额头上还挂着汗珠,迷彩服的裤脚沾满了泥。这孩子刚从大学毕业没两年,眼睛亮得像星星,对啥都好奇,要不是王教授力排众议把他带来,他这会儿还在实验室里刷陶片呢。

“急啥?”王教授瞪了他一眼,“长白山这地方,规矩比别处多。老赵呢?让他先去探探路,别踩了不该踩的地方。”

话音刚落,一个沙哑的声音就从帐篷外传来:“王教授放心,我早让我那两条狗去前头蹚过了,没见着啥邪乎玩意儿。”老赵掀帘进来,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敞着怀,露出里面打了补丁的粗布背心。他是本地人,在长白山里当了三十年向导,脸被紫外线晒得黝黑,皱纹里都嵌着泥,一双眼睛却亮得惊人,据说夜里不用手电都能在林子里走。

“老赵,你跟我说说,这附近有没有啥老辈人传下来的说法?”王教授一边往背包里塞图纸,一边问。“咱们挖的这片坡地,离老林子边缘近,我总觉得不踏实。”

老赵往帐篷角的小马扎上一坐,摸出烟袋锅子填上烟丝,“吧嗒”抽了一口,烟雾在他脸前散开,遮住了表情。“咋说呢,这长白山是神山,里头藏着的东西多了去了。老辈人说,山脚下不能随便挖,尤其是见着石头刻着花纹的地方,那是‘仙家’住的地界。咱现在挖的这片,前几年有采山的在这儿见过萨满的神龛,后来不知咋的就没了。”

小李在一旁听得眼睛都直了:“萨满?就是跳大神的那个?老赵叔,您见过真的萨满鼓吗?我在博物馆里见过照片,说是用老虎皮蒙的,敲起来震天响。”

老赵狠狠吸了口烟,烟锅子“滋滋”响。“别瞎打听。”他的声音沉了下来,“萨满鼓不是闹着玩的,那是通神的玩意儿。有的鼓是唤善灵的,有的是召兵阵的,凡人碰了,容易惹祸上身。”

王教授皱了皱眉,他向来不信这些鬼神之说,可老赵的语气太过郑重,让他心里的不安又重了几分。“行了,干活去。挖的时候仔细点,遇到骨殖或者祭祀用品,先别动,立刻叫我。”

几人出了帐篷,浓雾已经散了些,能看清二十米外的景象。小宋早就带着两个工人在探方边上等着了,她是队里唯一的女队员,负责记录和测绘,头发扎成利落的马尾,脸上沾着点泥,却丝毫不显狼狈。“教授,昨晚的探沟有新发现,土层里有炭屑,还有块带纹路的木头碎片。”

王教授精神一振,快步走到探方边。这处探方挖了有半米深,土层呈现出明显的分层,最下面一层是深褐色的生土,而在生土之上,果然嵌着一小块发黑的木头,边缘还能看见模糊的螺旋状花纹。“小心点,用竹签剔,别把纹路破坏了。”他蹲下身,眼睛凑得极近,老花镜都快贴到土上了。

小李早就按捺不住,拿起小刷子小心翼翼地清理着木头上的泥土。“教授,这木头质地挺硬啊,不像是普通的桦木或者松木。”

“不是本地的木材。”王教授摸了摸下巴,“长白山这边的木材多是软木,这个纹路和密度,倒像是南方的硬木。看来这地方的文化交流比咱们想的要早。”

一上午的时间,众人都围着这块木头碎片忙活。太阳渐渐升高,雾彻底散了,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探方里投下斑驳的光影。老赵蹲在探方边上抽烟,时不时往林子里瞟一眼,那两条大黄狗趴在他脚边,耳朵耷拉着,却警惕地竖着,时不时对着林子深处低吼两声。

“老赵叔,您的狗咋了?”小宋注意到异常,停下手里的笔问。

老赵磕了磕烟锅子,“没啥,林子里有野物。这长白山的兽,精着呢,知道咱在这儿干活,一般不会过来。”话虽这么说,他还是把烟袋锅子别在腰上,捡起了身边的柴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正午时分,气温稍微升高了点。小李正用洛阳铲往下探,突然“噗”的一声,铲子像是碰到了什么软乎乎的东西。“教授,有东西!”他兴奋地喊起来,手都有点抖。

王教授赶紧走过去,让小李把洛阳铲拔出来。铲头上沾着的不是泥土,而是一层暗红色的东西,摸上去有点像皮革,还带着点潮湿的腥气。“快,扩大探方范围,注意安全!”

众人七手八脚地忙活起来,探方越挖越大,那层暗红色的东西也渐渐显露出来。到了下午三点多,一个完整的器物轮廓终于出现在众人眼前——那是一面鼓,躺在探方底部的泥土里,鼓身大约有脸盆大小,呈圆形,表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淤泥,鼓面蒙着的兽皮已经发黑,却依然保持着完好的形状。

“我的娘啊,真是萨满鼓!”小李激动得声音都变了,伸手就要去摸。

“别动!”老赵突然大喝一声,冲过来一把拉住他的胳膊。他的力气极大,小李疼得“嘶”了一声。“这东西刚从土里出来,沾着地气,不能随便碰!”

王教授也赶紧制止:“老赵说得对,先拍照记录,然后用专业工具取出来。小宋,相机!”

小宋赶紧拿出相机,从各个角度拍照。闪光灯在探方里亮起,照亮了鼓身的细节——鼓身是用整块木头雕成的,上面刻满了复杂的纹路,像是鸟兽的图案,又像是某种文字,因为年代久远,大部分已经模糊不清,只在凹陷处还残留着暗红色的颜料。鼓面的兽皮边缘用细麻绳紧紧勒着,麻绳已经腐朽,轻轻一碰就掉渣。

“这鼓面的兽皮,我咋从没见过?”老赵蹲在探方边,皱着眉仔细看着,“不是狼皮,不是熊皮,这毛茬子这么细,倒像是……”他顿了顿,没再说下去,脸色却变得很难看。

“不管是什么皮,先取出来再说。”王教授示意小李和工人用软布把鼓包裹好,小心翼翼地抬出探方。鼓比想象中要轻,拎在手里软绵绵的,像是里面空了一样,可摇晃的时候,又能听见轻微的“沙沙”声,像是有什么细小的东西在里面滚动。

回到营地的时候,天已经擦黑了。王教授把鼓放在自己的帐篷里,打算连夜进行初步清理。小李扒在帐篷门口,探着头往里看,眼睛里全是好奇。“教授,我帮您吧?我力气大,您让我干啥我就干啥。”

王教授被他缠得没办法,只好点头:“行,你帮我递工具,别乱碰。小宋,你把今天的记录整理一下,老赵,麻烦你去看看篝火,夜里林子里冷,别让火灭了。”

帐篷里点着两盏应急灯,光线明亮却有些刺眼。王教授戴上手套,用软毛刷轻轻清理着鼓身上的淤泥。鼓身的纹路渐渐清晰起来,那些图案竟然是连贯的——开头是一群穿着兽皮的人围着篝火跳舞,中间是一个萨满模样的人举着鼓,最后是一片漆黑的森林,林子里隐约有无数双眼睛在闪烁。

“教授,您看这鼓面。”小李突然指着鼓面说。王教授凑过去一看,只见鼓面的兽皮上,竟然有淡淡的血丝纹路,像是天然形成的,顺着兽皮的纹理蔓延开,乍一看,像是一张人脸。

“这应该是兽皮本身的血管纹路,经过这么多年,碳化后形成的。”王教授解释道,可心里却莫名一紧。他用手指轻轻敲了敲鼓面,声音沉闷,不像普通的鼓那样清脆,倒像是敲在空心的木头里。

清理工作一直持续到后半夜。小宋送来了热乎的泡面,老赵也进来过一次,看见那面鼓,脸色又沉了沉,嘱咐他们早点休息,别熬夜。王教授实在熬不住了,嘱咐小李把鼓收好,自己先躺到行军床上睡着了。

小李看着帐篷里的鼓,心里像有只猫在挠。他从小到大就对这些古古怪怪的东西感兴趣,刚才清理的时候,他就想敲一敲这鼓,看看声音好不好听。现在王教授睡着了,帐篷里静悄悄的,只有外面风吹树叶的“沙沙”声。

他犹豫了半天,终于还是忍不住了。他走到鼓边,伸出手,轻轻碰了碰鼓面。兽皮摸上去冰凉,带着点潮湿的气息,像是刚从水里捞出来的。他深吸一口气,拿起旁边一根用来支撑帐篷的细木棍,轻轻往鼓面上敲了一下。

“咚——”

鼓声沉闷而悠长,不像他想象中那样响亮,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仿佛能钻进人的骨头缝里。小李吓了一跳,赶紧把木棍扔在一边,紧张地看向王教授。王教授睡得很沉,没有被吵醒。

就在这时,帐篷外突然传来“啪嗒”一声,像是有人踩断了树枝。小李心里一紧,走到帐篷边,掀开窗帘的一角往外看。外面一片漆黑,篝火已经快灭了,只剩下几点火星在闪烁,老赵的帐篷里也黑着灯,应该早就睡了。

“谁啊?”小李喊了一声,声音有点发颤。

外面没有回应,只有风的声音。小李松了口气,觉得可能是野物路过。他刚要放下窗帘,突然听见一阵脚步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那脚步声很沉,“咚咚”的,像是穿着厚重的靴子踩在地上。更奇怪的是,这脚步声非常整齐,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步伐一致,朝着帐篷的方向走来。小李的心跳一下子快了起来,他紧紧攥着窗帘,眼睛死死盯着外面。

脚步声越来越近,已经到了帐篷门口。小李甚至能感觉到地面轻微的震动。他想喊王教授,可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发不出声音。他看见帐篷门口的影子动了动,像是有什么东西站在那里,可外面太黑,根本看不清轮廓。

突然,脚步声绕着帐篷转了起来。“咚咚、咚咚”,整齐划一,一圈又一圈,像是在巡逻。小李吓得浑身发抖,他知道,帐篷外面有东西,而且不止一个。他想叫醒王教授,可刚一动,就听见帐篷外传来一声低沉的嘶吼,像是野兽的叫声,又像是人的低吼,离得极近,仿佛就在耳边。

这一夜,小李就那样攥着窗帘,在极度的恐惧中熬到了天亮。当第一缕阳光透过帐篷的缝隙照进来时,外面的脚步声终于消失了。他瘫坐在地上,浑身的衣服都被冷汗浸湿了,手脚冰凉。

“小李,你咋坐在地上?”王教授的声音传来,带着刚睡醒的沙哑。他揉着眼睛坐起来,看见小李的样子,吓了一跳,“出啥事儿了?”

小李指着帐篷外,声音抖得不成样子:“脚……脚步声……好多人的脚步声……”

王教授皱了皱眉,以为他是熬夜熬糊涂了。“你是不是做梦了?这荒山野岭的,哪儿来的好多人?”他一边说,一边掀开门帘往外走。

刚走出帐篷,王教授就愣住了。

只见营地周围的空地上,出现了一圈巨大的兽爪印记。这些印记深陷在泥土里,每个都有脸盆大小,形状诡异,既不像狼的爪印那样尖锐,也不像熊的爪印那样宽厚,五个趾头分得很开,趾尖的痕迹又深又长,像是带着钩子。更可怕的是,这些印记整整齐齐地绕着营地围了一圈,没有一个重叠,没有一个遗漏,像是用尺子量过一样。

“我的娘啊……”老赵不知什么时候也起来了,站在王教授身边,脸色惨白,烟袋锅子掉在地上都没发觉,“这……这是啥玩意儿的爪印?”

小宋和工人们也陆续出来了,看到这圈爪印,都吓得倒吸一口凉气。“这也太大了吧?长白山里有这么大的兽吗?”小宋捂着嘴,声音都变了。

“不是长白山的兽。”老赵蹲下身,用手指量了量爪印的深度,“这爪印太深了,这么大的力道,不是寻常野兽能有的。而且你看这形状,老辈人说,长白山里有‘守山兵’,是萨满召来守护神山的,爪印就长这样。”

小李突然“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是我……是我惹的祸……我昨晚敲了那面鼓……”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小李身上。王教授脸色一沉:“你说啥?你敲了那面鼓?”

小李点点头,哭着把昨晚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从他忍不住敲鼓,到听见脚步声,再到被吓得一夜没睡。“教授,我错了……我不该乱敲那面鼓的……”

王教授气得浑身发抖,指着小李说不出话来。老赵叹了口气,捡起地上的烟袋锅子,“现在说这些也没用了。那面鼓是唤灵鼓,你敲了它,就等于把‘守山兵’给召来了。它们没进来伤咱们,已经是手下留情了。”

“守山兵?那是啥东西?”小宋紧张地问。

“是萨满用鼓召唤来的灵体,”老赵坐下来,慢慢填着烟丝,“老辈人说,以前长白山的部落,要是遇到外敌入侵,萨满就会敲响唤灵鼓,召来守山兵守护部落。这些守山兵不是活物,也不是死物,是山里的精怪和战死的族人魂魄聚成的,只认鼓声不认人。”

王教授沉默了。他虽然是搞考古的,可这些年遇到的怪事也不少,老赵的话虽然听起来玄乎,可眼前这圈爪印却真实地存在着。“那现在咋办?咱们总不能一直待在这儿吧?”

“把鼓送回去。”老赵吸了口烟,“只有把鼓放回原来的地方,守山兵才会散去。不然它们会一直围着咱们,直到把咱们耗死在这儿。”

“送回去?那这考古工作咋办?”小李急了,“这面鼓是重要的文物,就这么送回去太可惜了。”

“命都快没了,还管啥文物?”老赵瞪了他一眼,“这鼓不是咱们该碰的东西,强行带走,只会惹来更大的祸。”

王教授思考了半天,终于点了点头:“老赵说得对,安全第一。先把鼓送回去,等事情平息了,再想办法申请保护性发掘。小李,你跟我一起去,其他人留在营地里,把东西收拾好,注意安全。”

吃过早饭,王教授和小李用软布把鼓重新包裹好,扛在肩上,跟着老赵往探方的方向走去。林子里的雾气又浓了起来,能见度很低,老赵在前头带路,手里拿着柴刀,时不时砍断挡路的树枝。那两条大黄狗跟在后面,耳朵竖着,警惕地盯着四周,时不时对着林子深处低吼两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