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 > 第59章 东山引

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 第59章 东山引

作者:灶边闲客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27 13:29:27 来源:全本小说网

上世纪90年代末的深秋,长白山脚下的靠山屯已经冷得邪乎。风裹着松针和雪粒子,刮在脸上跟小刀子似的,把镇口那棵老榆树的叶子卷得干干净净,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在灰蒙蒙的天底下抖得像筛糠。

“老歪酒馆”里却暖烘烘的。火墙烧得烫手,墙根下堆着几筐冻梨和酸菜,空气中飘着散装白酒的辛辣、锅包肉的甜香,还有男人们身上的汗味和烟味,混在一起,是靠山屯独有的烟火气。张大山坐在靠门的桌子旁,正跟两个伙计掰着腕子,脸红得像灶膛里的火,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胡茬往下淌。

“服不服?”张大山猛地把对方的手按在桌面上,嗓门大得震得窗玻璃嗡嗡响。对面的伙计揉着胳膊,咧嘴笑:“服,大山哥你这力气,跟你开的那辆解放卡车似的,能拉着几吨木头跑山路。”旁边的人起哄,把一盅散装白酒推到他面前:“必须得罚酒!这杯干了,不然就是不给咱面子。”

张大山抓起酒盅,仰头一饮而尽,辣酒顺着喉咙往下滑,烧得他胃里暖融融的。他抹了把嘴,拿起桌上的酱肘子咬了一大口,含糊地说:“别起哄了,吃完这顿我就得走,王老板催着要这批松木,今晚必须送到位,不然耽误了他的工期,咱这活儿就黄了。”

“这么急?”伙计皱起眉,“这都快黑透了,后山那条路邪乎得很,听说前几天有个猎户,半夜回来就疯了,说看见个穿蓝布衫的老太太跟他问路。”张大山嗤笑一声,把骨头往桌上一扔:“别扯犊子,都是老辈人编的瞎话,用来吓唬胆小的。我跑这条线五年了,啥妖魔鬼怪没见过?还不是照样平平安安的。”

角落里传来一阵咳嗽声,是李老蔫。他是镇上的老更夫,六十多岁,背驼得像个问号,脸上的皱纹比老树皮还深,整天揣着个梆子,夜里在镇上敲梆子报时。此刻他正趴在桌上,面前摆着一小碟花生米,手里攥着个酒盅,醉醺醺地念叨着:“蓝布衫……别指东……指了东……影子跟……”

“李大爷,你又喝多了胡咧咧啥呢?”张大山笑着喊了一声。李老蔫慢慢抬起头,浑浊的眼睛盯着张大山,嘴角动了动,想说什么,最后却只是摇了摇头,端起酒盅又喝了一口,嘴里继续念叨着:“东山坳……路难走……别引她……回家……”

伙计们都笑了起来,有人说:“李大爷这是敲梆子敲糊涂了,山里哪有什么蓝布衫老太太。”张大山也没当回事,结了账,拿起搭在椅背上的军大衣,对伙计们挥了挥手:“走了,等我回来,咱接着喝。”说完,推开门,走进了外面的寒风里。

天色已经完全黑了,月亮躲在厚厚的云层后面,只有几颗星星,微弱地闪着光。靠山屯的家家户户都亮起了灯,狗叫声此起彼伏,混着风的呼啸声,显得格外热闹。张大山走到镇口的停车场,他的解放卡车就停在那里,车身沾满了泥点和松针,像一头疲惫的老黄牛。

他拉开车门,坐进驾驶室,一股寒气扑面而来。他打了好几次火,发动机才“突突突”地响了起来,冒出一股黑烟。他搓了搓手,打开暖风,等驾驶室里稍微暖和了一点,才挂挡出发。卡车缓缓驶出靠山屯,沿着蜿蜒的山路,向县里的方向开去。

刚出屯子没多远,雾就大了起来。白茫茫的浓雾像棉絮似的,裹住了卡车,能见度不足五米。张大山不得不放慢车速,打开雾灯,聚精会神地盯着前方的路面。车灯照在雾上,形成一团昏黄的光晕,什么都看不清楚。风刮在车窗上,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是有人在哭。

“这破天气。”张大山骂了一句,从口袋里掏出烟,点燃一根,深深吸了一口。尼古丁的味道让他稍微清醒了一点。他想起刚才伙计说的猎户疯了的事,还有李老蔫的念叨,心里莫名地泛起一丝不安。但他很快又摇了摇头,觉得是自己喝了酒,想多了。

山路越来越窄,两旁的松树像鬼影似的,在雾中摇晃。偶尔传来几声猫头鹰的叫声,“咕咕”的,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张大山总觉得有什么东西跟在车后,他从后视镜里看了好几次,都只有白茫茫的浓雾,什么都没有。可那种被注视的感觉,却越来越强烈。

又开了大约半个多小时,卡车来到一个三岔路口。这里是通往县里和东山坳子的必经之路,路面坑坑洼洼的,堆满了碎石。张大山正准备换挡,往县里的方向开,车灯突然照到了一个身影,站在路口的中间。

他赶紧踩下刹车,卡车“吱呀”一声停了下来,轮胎在地上划出一道痕迹。张大山眯起眼睛,看向那个身影——是一个老太太,穿着一件崭新的蓝布衫,袖口和领口都缝着白边,一看就是精心做的。她是小脚,穿着一双黑布鞋,手里挎着一个破旧的土布包袱,包袱上打满了补丁,和她崭新的蓝布衫格格不入。

老太太背对着车灯,张大山看不清她的脸。他按了按喇叭,想让她让开,可老太太却一动不动。张大山皱起眉,打开车门,喊了一声:“大娘,麻烦您让让,我要过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老太太慢慢转过身,面无表情地看着张大山。她的脸很白,像是涂了一层面粉,没有一点血色,眼睛深陷在眼窝里,浑浊得像一潭死水。她的嘴唇抿得紧紧的,没有一丝弧度。张大山心里咯噔一下,一股寒意从脚底往上窜,酒意瞬间醒了大半。

“后生,”老太太开口了,声音冰冷,不带一丝语调,像是从冰窖里捞出来的,“去东山坳子,往哪边走?”她的目光直直地盯着张大山,没有焦点,像是在看他,又像是在看他身后的什么东西。

张大山的脑子里突然闪过李老蔫的话:“蓝布衫……别指东……”他犹豫了一下,心里有点发慌。可看着老太太冻得发抖的样子(虽然她的表情看不出来,但张大山觉得她应该很冷),再想到自己还有急货要送,不能耽误时间,酒精的后劲也上来了,他下意识地抬起手,往东边的方向一指:“往那边走,顺着这条路,一直开就到了。”

老太太没有说话,也没有道谢,只是定定地看了张大山一眼,然后转过身,迈开小脚,一步一步地往东边的黑暗里走去。她的脚步很轻,踩在地上没有一点声音,身影在浓雾中越来越淡,很快就消失不见了,快得不像正常人。

张大山站在原地,愣了半天,才缓过神来。他甩了甩头,觉得是自己太紧张了,大概是这老太太走得急。他重新坐进驾驶室,发动卡车,继续往县里的方向开。可不知怎么的,他总觉得驾驶室里冷冷的,像是开了冷风,即使暖风开到最大,也驱不散那股寒意。

送完货已经是后半夜了。张大山拖着疲惫的身体,开车往靠山屯赶。路上的雾散了不少,月亮也从云层里钻了出来,银灰色的月光洒在山路上,照亮了前方的路。可张大山的心里,却始终觉得不踏实,总想起那个穿蓝布衫的老太太,还有她冰冷的声音。

回到家的时候,天快亮了。他的家在靠山屯的最西边,是一间土坯房,院子里种着几棵果树,冬天落光了叶子,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妻子和孩子都睡熟了,屋子里静悄悄的,只有挂钟“滴答滴答”地响着。

张大山轻手轻脚地走进屋,脱下军大衣,挂在门后的钉子上。他觉得有点渴,就去院子里的水缸舀水喝。水缸里的水是前几天挑的,还很清澈。他弯腰舀水的时候,无意间瞥了一眼水面,水面上倒映出他的脸,可在他的身后,却隐约有一个模糊的蓝色影子,像是一个人站在那里。

“谁?!”张大山猛地回头,院子里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他揉了揉眼睛,再看向水缸,水面平静无波,只有他自己的倒影。“肯定是太累了,出现幻觉了。”他自言自语道,舀了瓢水,一口气喝了下去,冰冷的水顺着喉咙往下滑,让他清醒了不少。

他走进屋,躺在炕上,很快就睡着了。可刚睡没多久,他就被一阵细微的声音吵醒了。那声音像是有人用小脚走路,“沙沙”的,从院子里传来,一直走到门口,然后停了下来。张大山屏住呼吸,竖起耳朵听,可过了一会儿,声音又消失了。

他以为是老鼠,翻了个身,继续睡。可接下来的几天,怪事越来越多。每天夜里,他都能听见院子里的小脚走路声,有时还会听见轻微的叹息声,像是老太太的声音。他检查了院子好几次,什么都没发现,门窗也都关得好好的。

最让他害怕的是,他开始在镜子里看到那个蓝色的影子。第一次是在卫生间的镜子里,他正刷牙,无意间抬头,看见自己身后站着一个低着头的身影,穿着蓝色的布衫,看不清脸。他猛地回头,卫生间里空无一人。他以为是自己眼花了,可接下来的几天,这个影子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有时是在穿衣镜里,有时是在窗玻璃的反光里,甚至是在碗里的汤水中。影子越来越清晰,距离他也越来越近,从一开始的模糊一团,到后来能看清是个老太太的轮廓,穿着崭新的蓝布衫,和他那天在三岔路口遇到的一模一样。

张大山的精神快要崩溃了。他整夜整夜地睡不着,眼里布满了血丝,脸色苍白,整个人瘦了一圈。妻子看出他不对劲,问他怎么了,他却不敢说,怕吓到妻子和孩子。他终于想起了李老蔫的话,想起了那个禁忌,心里充满了悔恨和恐惧。

这天早上,张大山实在受不了了,他早早地起了床,去镇上找李老蔫。李老蔫的家在镇东头的一个小角落里,是一间破旧的土坯房,窗户上糊着旧报纸,门口堆着一堆柴火。张大山推开门,看见李老蔫正坐在院子里的小马扎上,抽着旱烟,眼睛盯着地上的蚂蚁发呆。

“李大爷,救我!”张大山“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声音都在发抖。李老蔫慢慢抬起头,看了他一眼,脸上没有丝毫惊讶,像是早就知道他会来。“你是不是给穿蓝布衫的老太太指东了?”他问,声音平静。

张大山点点头,眼泪都快下来了:“李大爷,我错了,我不该不信你的话。现在我每天都能看见她,她就跟在我身后,我快疯了。”李老蔫叹了口气,磕了磕烟袋锅里的烟灰,说:“起来吧,进屋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张大山跟着李老蔫走进屋。屋里很暗,只有一盏昏黄的灯泡,照亮了不大的空间。墙上挂着一些看不懂的符咒,还有几串铜钱。李老蔫拉过一个小马扎,让张大山坐下,自己则坐在对面的椅子上,重新装了一锅旱烟,点燃,慢慢抽了起来。

“那老太太,是饥荒年间死的。”李老蔫开口了,声音缓慢而低沉,“那时候,靠山屯闹饥荒,饿死了不少人。这老太太,家里就她一个人,手里攥着攒了半辈子的钱,做了一件蓝布衫,想着去东山坳子找她远房的侄子,讨口饭吃。”

“可她是小脚,走不快,没走到东山坳子,就冻饿交加,死在了半路上。临死前,她还攥着那件蓝布衫,嘴里念叨着东山坳子的方向。她死得不甘心,怨气不散,就成了‘引路鬼’。”李老蔫吸了口烟,烟雾缭绕中,他的脸显得格外模糊。

“她专门找夜里赶路的阳气旺的后生问路,就问去东山坳子怎么走。这时候,你要是给她指了别的方向,她就会接着找下一个人。可你要是指了东边,那就等于告诉她,你愿意给她当‘替身’,引她‘回家’。”

“替身?”张大山心里一紧。“对,替身。”李老蔫点点头,“她被困在山里这么多年,早就成了孤魂野鬼,只有找到替身,才能转世。她跟在你身后,就是在熟悉你,等时机一到,就会把你的魂勾走,让你替她留在山里,而她则借着你的身体,去投胎。”

“那……那她什么时候会动手?”张大山的声音都变调了。“七天。”李老蔫说,“从你给她指路那天算起,第七天的子时,是阴气最盛的时候,她会在镜子里完全显现,到时候,你的魂就保不住了。”

张大山的脸瞬间变得惨白,他抓住李老蔫的手,急切地问:“李大爷,你一定有办法救我,对不对?你告诉我,我该怎么做,我什么都愿意做。”李老蔫叹了口气:“办法是有,但是凶险得很,能不能成,就看你的命了。”

“你说,我都听你的。”张大山坚定地说。“你得在第七天的子时,回到当初给她指路的三岔路口。”李老蔫说,“在那里,摆上贡品——三个馒头,一碗清水,一双新的黑布鞋。然后,烧掉一件和她穿的一模一样的崭新蓝布衫,嘴里要大声说‘路已指错,请回东山’。”

“在这个过程中,她肯定会出来干扰你。可能会刮阴风,可能会听见她的哭嚎,甚至会出现鬼打墙,让你找不到路。你必须稳住心神,不管看见什么,听见什么,都不能停,也不能回头,一定要把仪式做完。”李老蔫的眼神变得严肃起来,“一旦中途停下来,或者回头看了,她就会立刻附在你身上,到时候,谁也救不了你。”

张大山点点头,把李老蔫的话牢牢地记在心里。“蓝布衫和黑布鞋,我这就去准备。”他说,起身就要走。李老蔫叫住他,从怀里掏出一串铜钱,递给她:“把这个戴在身上,能稍微挡一点阴气。记住,子时之前一定要到三岔路口,别迟到。”

张大山接过铜钱,戴在手腕上,冰凉的铜钱贴着皮肤,让他稍微安心了一点。他谢过李老蔫,转身跑出了屋子,去镇上的裁缝铺和鞋铺,准备需要的东西。裁缝铺的老板是个老太太,听说他要做一件蓝布衫,还特地问了尺寸,张大山按照他那天看到的老太太的体型,报了个大概的尺寸。

接下来的几天,张大山度日如年。那个蓝衫影子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有时甚至会在他吃饭的时候,出现在餐桌对面的椅子上,低着头,一动不动。他不敢告诉家人,只能强装镇定,白天尽量待在人多的地方,夜里则睁着眼睛,直到天亮。

终于到了第七天。这天下午,张大山就准备好了所有东西:三个刚蒸好的馒头,一碗清水,一双崭新的黑布鞋,还有一件缝好的蓝布衫。他把这些东西都放在一个竹篮里,然后对妻子说,晚上要去县里拉货,可能要明天才能回来。妻子没有怀疑,只是叮嘱他路上小心。

傍晚的时候,张大山就出发了。他没有开车,而是步行往三岔路口走。他怕开车的话,会被老太太干扰,出什么意外。手腕上的铜钱冰凉,像是在提醒他,危险就在眼前。天很快就黑了,月亮又躲进了云层里,路上静悄悄的,只有他的脚步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走到半路的时候,雾又开始大了起来,和他那天遇到老太太时一模一样。风刮在脸上,像刀子似的,疼得厉害。他听见身后传来轻微的小脚走路声,“沙沙”的,一直跟着他。他不敢回头,只能加快脚步,手里紧紧攥着竹篮的把手,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快到三岔路口的时候,他突然听见了哭声,是老太太的声音,凄厉而绝望,像是从四面八方传来,包围了他。“后生,你为什么要骗我……”哭声越来越近,像是就在他耳边,“我只是想去东山坳子……我好冷……”

张大山的身体开始发抖,他想起李老蔫的话,咬紧牙关,加快脚步,终于在子时之前,赶到了三岔路口。他放下竹篮,按照李老蔫说的,把馒头、清水和黑布鞋摆好,然后拿出蓝布衫,放在地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就在这时,一阵阴风突然刮了起来,卷起地上的落叶和尘土,吹得他睁不开眼睛。哭声越来越大,震得他耳膜生疼。他看见浓雾中,慢慢走出一个身影,正是那个穿蓝布衫的老太太。她的脸还是那么白,眼睛里流着血泪,死死地盯着张大山。

“你骗我……”老太太嘶吼着,声音尖锐刺耳,“你说东边是东山坳子,可我走了这么久,还是在山里打转……你要替我死!”她伸出手,枯瘦的手指像是爪子一样,抓向张大山的脸。

张大山吓得魂飞魄散,他想跑,可脚却像被钉在了地上。就在这时,手腕上的铜钱突然发热,发出一阵微弱的光芒,挡住了老太太的手。张大山猛地回过神来,想起自己要做的事。他赶紧掏出打火机,点燃了地上的蓝布衫。

火焰“腾”地一下窜了起来,照亮了整个三岔路口。蓝布衫在火中燃烧,发出“噼啪”的声响。张大山大声喊:“路已指错,请回东山!路已指错,请回东山!”他的声音因为恐惧而颤抖,但却异常坚定。

老太太发出一声凄厉的尖叫,身体在火焰的光芒中开始变得透明。她的哭声越来越小,最后变成了一声微弱的叹息:“我终于……可以回家了……”说完,她的身影彻底消散在浓雾中,哭声也消失了。

阴风停了,雾也散了,月亮重新露出了脸,洒下柔和的月光。地上的蓝布衫已经烧成了灰烬,风一吹,飘向了东边的山路。张大山瘫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浑身的衣服都被冷汗湿透了,手脚还在不停地发抖。

他坐在地上,缓了很久,才慢慢站起来,收拾好地上的东西,踉踉跄跄地往家里走。一路上,他时不时地回头看,身后空荡荡的,没有那个蓝色的影子了。他知道,自己安全了。

从那以后,张大山再也没有见过那个穿蓝布衫的老太太,镜子里也没有了那个模糊的影子。可他却落下了病根,一到夜里就不敢出门,听见有人问路,尤其是问东边的方向,就会吓得浑身发抖。他再也不敢轻易给人指路了。

几个月后,冬天来了,大雪封山,靠山屯变成了一个白色的世界。一天夜里,张大山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又回到了那个三岔路口,那个穿蓝布衫的老太太站在他面前,面无表情地问:“后生,去东山坳子,往哪边走?”

他猛地惊醒,浑身是汗。窗外的雪下得很大,“簌簌”地响着。他喘着气,伸手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却无意间摸到枕边有什么东西。他拿起一看,是一小片蓝色的碎布,质地和他烧掉的那件蓝布衫一模一样,还带着一丝淡淡的寒气。

张大山的心脏猛地一跳,他赶紧打开灯,仔细看了看那片碎布,又看了看空荡荡的房间。窗外的风刮过,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是有人在哭,又像是有人在低声问路。他紧紧地攥着那片蓝布,身体开始发抖,这个冬天,注定不会平静。

他知道,那个老太太,或许并没有真正离开。她只是暂时回到了东山,等到下一个合适的时机,还会出来问路。而他,还有所有靠山屯的人,都要永远记住这个禁忌——赶夜路时,若遇到穿蓝布衫的老太太问路,千万不能指东边的方向。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你指的,到底是一条生路,还是一条通往深渊的死路。

喜欢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