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 > 第49章 麦场噬魂草

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 第49章 麦场噬魂草

作者:灶边闲客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27 13:29:27 来源:全本小说网

东北的秋,短得像场梦。前几天还漫山遍野的金红,一场霜下来,叶子就落得干干净净,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指着灰蒙蒙的天。靠山屯的麦场,就在村东头那片高岗上,晒得焦硬的黄土场院,边缘码着齐腰高的麦秸垛,像几头蹲在那儿的黄皮子。场中间立着几根木杆,挂着串成串的玉米棒子,红通通的,在风里晃悠着,倒像是谁滴在半空的血珠子。

秋收刚过,场院里的活儿还没利索。村民们每天扛着木锨来翻晒豆子,或是蹲在玉米堆旁剥苞米,嘴里叼着旱烟,唠着今年的收成。日头偏西的时候,风就凉透了,刮过麦秸垛,发出“沙沙”的响,像是有谁藏在里面嚼东西。这时候大家就收拾家什往回走,没人愿意在麦场多待——老辈人传下来的话,麦场是聚气的地方,夜里容易招“东西”。

村头的老杨,是今年第一个在麦场扎草人的。老杨六十出头,背有点驼,脸上的褶子比麦场的土坷垃还多。他是个寡汉条,一辈子没娶媳妇,就靠着几亩薄地过活,手巧得很,编筐织篓是一绝,扎草人更是靠山屯独一份的手艺。每年秋收后,都有村民找他扎草人,立在麦场里驱鸟——那些成群的麻雀和乌鸦,啄起粮食来能把人逼疯。

老杨今年扎的草人,跟往年不一样。以往的草人,都是粗枝大叶,凑活看个模样就行,可这次的,扎得格外逼真。他从家里拖来新割的稻草,又找村里的裁缝要了几件旧衣裳,青布褂子蓝布裤,还给他戴了顶破毡帽。草人的脸用黄纸糊着,眉骨高突,眼窝深陷,老杨用墨汁点了眼睛,点得格外用力,黑黢黢的两点,正对着麦场的入口,不管你从哪个方向走过去,都像被它盯着似的。

“老杨,你这草人扎得也太像了,咋不给他画个嘴?”剥苞米的二婶子直起腰,朝着麦场中央喊。老杨正蹲在草人旁边,用细麻绳捆扎草人的手脚,闻言头也不抬:“画那玩意儿干啥,能驱鸟就行。”他的声音闷闷的,像是从麦秸垛里传出来的。二婶子撇撇嘴,跟旁边的三嫂嘀咕:“你没觉得老杨这草人邪乎?昨儿我路过,风一吹,它那胳膊好像动了一下。”三嫂赶紧摆手:“别瞎说,草人咋能自己动?你是看走眼了。”话虽这么说,她还是往麦场那边瞥了一眼,正好对上草人那两点黑墨眼睛,心里咯噔一下,赶紧低下头剥苞米,手指都有些发颤。

老杨把草人立在麦场最中间的木杆上,用绳子固定得牢牢的。立好那天,他还拎了壶白酒,倒在草人脚下的土里,嘴里念念有词,不知道说些啥。村民们远远看着,觉得有点怪,又说不出哪儿怪。只觉得那草人立在那儿,比真人还扎眼,风吹过的时候,它身上的旧衣裳鼓起来,真像个人站在那儿,要往前走似的。

更怪的是老杨用的稻草。往年他扎草人,用的都是自家晒干的稻草,金灿灿的,有股子太阳的味道。可这次的稻草,颜色发暗,是那种灰扑扑的黄,摸上去也不是干爽的,带着点黏腻的潮气,凑近了闻,还能闻到一股若有若无的腐臭味,像是捂坏了的庄稼。有人问他,这稻草是哪儿来的,老杨只说在山脚下捡的,再追问,他就瞪起眼睛,不再说话了。

头几天,草人倒是真管用。成群的麻雀飞到麦场边上,盘旋几圈,瞥见那个立在中央的草人,就“呼啦啦”地飞走了,连一粒粮食都不敢啄。村民们都夸老杨手艺好,老杨听了,也只是咧开嘴笑笑,那笑容在他布满褶子的脸上,显得格外僵硬。他每天都要去麦场看草人,早上去,晚上也去,有时候能在草人旁边站半个钟头,一动不动,像跟草人比谁更像木头。

最先发现不对劲的是村里的半大孩子狗剩。狗剩十三四岁,正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年纪,每天放学后,都跟几个伙伴在麦场边上疯跑。这天傍晚,他们在麦场玩捉迷藏,狗剩躲到麦秸垛后面,等着别人来找。日头已经落下去了,天边剩下一抹暗红,麦场里的光线越来越暗,那个草人立在中央,影子被拉得老长,铺在地上,像一条黑蛇。

狗剩正盯着草人的影子看,忽然觉得那影子动了一下。不是风吹的那种晃动,是真真切切地往前挪了一小步。狗剩揉了揉眼睛,以为是自己看花了,再定睛一看,草人还是立在那儿,一动不动,可地上的影子,好像真的比刚才更靠近麦秸垛了。这时候,一阵风吹过,草人身上的旧衣裳“哗啦”一声响,狗剩听见一个细细的声音,像是谁在叹气,又像是麦秸在摩擦。他吓得一哆嗦,再也不敢躲了,从麦秸垛后面钻出来,撒腿就往村里跑,连伙伴们喊他都没听见。

狗剩跑回家里,脸色惨白,跟他爹王老实说麦场的草人动了。王老实正在抽烟袋,闻言照着狗剩的后脑勺就拍了一下:“小兔崽子,净说胡话!草人是死的,咋能动?是不是又去麦场疯跑,被风吹得看走眼了?”狗剩被打得哇哇哭:“我没说胡话!那影子真动了,还听见叹气声!”王老实没当回事,只当是孩子吓着了,骂了几句,就让他去睡觉了。可他不知道,那天晚上,村里的狗叫得格外凶,尤其是靠近麦场的几家,狗吠声此起彼伏,一直闹到后半夜才停下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第二天一早,村里就炸开了锅——光棍汉李老歪不见了。李老歪五十多岁,没儿没女,平时靠帮人打零工过活,为人有点懒,但是个热心肠。昨天下午,他还在麦场帮着老杨捆麦秸,晚上有人看见他拎着半瓶白酒,往麦场那边走,说是去看看自己晒的豆子有没有被鸟啄。可到了后半夜,他也没回自己的破屋,早上有人去叫他上工,才发现屋里空无一人,床上的被子叠得整整齐齐,像是压根没睡过。

村支书王大山召集了村民,在村里和附近的山上搜寻李老歪。狗剩也跟着去了,他拉着王大山的衣角,小声说:“王支书,李大爷会不会是被麦场的草人抓走了?”王大山皱着眉,瞪了狗剩一眼:“别瞎胡说!一个草人能抓走人?”可他心里也犯嘀咕,李老歪最后出现的地方就是麦场,搜寻队自然也去了麦场。麦场里空荡荡的,只有那个草人立在中央,青布褂子在风里飘着。地上有几串脚印,是李老歪的布鞋印,一直延伸到草人脚下,然后就突然断了,像是他走到草人旁边,就凭空消失了一样。

“这脚印咋断了?”有人嘀咕。王大山蹲下身,仔细看着地上的脚印,又看了看草人。草人脚下的土被踩得实实的,稻草上还沾着几点泥星子,像是被人碰过。他抬头看向老杨,老杨正站在人群后面,低着头,看不清表情。“老杨,昨天晚上你见过李老歪吗?”王大山问。老杨抬起头,眼神有些躲闪:“没……没见着。我昨天捆完麦秸就回家了,天黑透了就没再出来。”他的声音有点发颤,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

搜寻了一整天,也没找到李老歪的踪影。太阳落山的时候,村民们都灰头土脸地回了村,脸上满是恐慌。靠山屯虽然偏,但这么多年,从来没出过人口失踪的事。有人说,李老歪可能是进山打猎,不小心掉沟里了;也有人说,是被山里头的野兽叼走了;还有人想起狗剩说的话,偷偷议论,是不是真的跟麦场的草人有关。

从那天起,没人敢在天黑后去麦场了。就算是白天,去麦场干活的人也都是成群结队,没人敢单独靠近那个草人。老杨还是每天都去麦场,只是他的话更少了,有时候村民跟他打招呼,他都像没听见一样,径直走到草人旁边,蹲下来,用手轻轻拂去草人身上的灰尘,那模样,像是在抚摸什么宝贝。

没过几天,第二个失踪者出现了,是村里的妇女刘春花。刘春花四十多岁,家里种着几亩豆子,那天下午,她去麦场翻晒豆子,临走前跟婆婆说,翻完豆子就回家做饭。可直到天黑,她也没回去。她婆婆急得不行,喊了家人去麦场找,豆子翻得整整齐齐的,可刘春花人却不见了。麦场里只有那个草人立在那儿,刘春花的头巾,掉在草人脚下的麦秸堆里,沾着几根灰扑扑的稻草。

接连两个人失踪,靠山屯彻底陷入了恐慌。家家户户都把门窗关得紧紧的,天一黑就熄灯,村里静悄悄的,连狗叫都少了。王大山再次组织村民搜寻,这次不仅搜了村子周围,还搜了附近的山林,可还是一无所获。搜寻队回来的时候,路过麦场,有人突然指着草人喊:“你们看!那草人的衣裳,是不是刘春花的?”

众人都围了过去,借着夕阳的光一看,草人身上穿的那件青布褂子,虽然旧,但样式和布料,跟刘春花平时穿的一模一样。老杨突然冲了过来,挡在草人前面:“别碰!这是我的草人,衣裳是我捡的旧的!”他的眼睛通红,像要吃人一样。“捡的?哪儿捡的?刘春花的衣裳咋会被你捡着?”有人质问。老杨说不出话,只是死死地护着草人,手指因为用力,关节都泛白了。

那天晚上,村里的狗又叫了一夜,比上次更凶,像是在跟什么东西对峙。有胆子大的村民,趴在门缝里往外看,看见麦场的方向,有个黑影在动,不是人的模样,很高,晃晃悠悠的,像是那个草人。还有人说,听见麦场传来“沙沙”的声音,夹杂着女人的哭声,细细的,在风里飘着。

第二天一早,村民们聚集在村头的老槐树下,议论纷纷。“我看就是老杨搞的鬼!他那草人太邪乎了!”“对!李老歪和刘春花都跟麦场有关,肯定是他把人害了!”“可他一个老头,咋能把两个人都弄没了?”“说不定他会邪术!你忘了他扎草人时念的那些破词儿?”人群越说越激动,有人提议去找老杨问个清楚,众人一呼百应,抄起锄头扁担,就往老杨的家走去。

老杨的家在村头,一间低矮的土坯房,院子里堆着不少灰扑扑的稻草,散发着浓烈的腐臭味。房门虚掩着,推开门一看,屋里空无一人,只有炕头上放着一个扎了一半的草人,草人的肚子里,露出一截蓝布裤腿,跟李老歪平时穿的裤子一模一样。“快看!”有人指着墙角,那里放着一个陶罐,罐子里装着黑乎乎的东西,凑近了一闻,是墨汁,还有一股淡淡的血腥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老杨跑了!他肯定是畏罪潜逃了!”有人喊。王大山皱着眉,看着那个扎了一半的草人,突然说:“不对,他没跑,他肯定去麦场了。”众人跟着王大山往麦场走,越靠近麦场,那股腐臭味就越浓,混合着麦秸的味道,闻得人头晕恶心。

麦场里,老杨果然在。他蹲在草人旁边,正在给草人整理衣裳,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曲子。草人旁边,又多了一个新扎的草人,还没穿衣裳,露着里面灰扑扑的稻草,肚子鼓鼓的,像是塞了什么东西。“老杨!你把李老歪和刘春花弄哪儿去了?”王大山大喝一声。

老杨慢慢抬起头,脸上带着一种诡异的笑容:“他们没走,他们就在这儿,陪着我呢。”他指了指身边的草人,“你看,这个是李老歪,这个是刘春花,他们都很听话,再也不会离开我了。”众人都被他的话吓住了,有人哆哆嗦嗦地问:“你……你把他们杀了?”

“杀?”老杨笑了起来,笑声尖利,像夜猫子叫,“我没杀他们,是麦场的草要他们。这草是活的,需要人陪,他们自愿留下来的。”他站起身,走到那个新扎的草人旁边,拍了拍草人的肚子,“这个,马上也要有人了,你们谁想留下来陪我?”

“疯子!你就是个疯子!”有人大喊着,举起锄头就朝老杨砸过去。老杨往旁边一躲,锄头砸在了草人身上,“哗啦”一声,草人的肚子被砸破了,里面的稻草散落出来,跟着掉出来的,还有一串银镯子——那是刘春花的陪嫁,她每天都戴在手上。

“啊!”有人尖叫起来。众人都围了过去,看着那些散落的稻草和银镯子,还有稻草里混着的几块碎布,是李老歪的烟袋荷包上的布料。老杨突然疯了一样冲过来,抱住那个破了肚子的草人,哭喊着:“你们坏了我的好事!草会不高兴的!它会找你们算账的!”

就在这时,麦场突然刮起一阵狂风,风里夹杂着浓烈的腐臭味,吹得人睁不开眼睛。那个立在中央的草人,突然动了起来,不是被风吹的,是它自己迈开了步子,朝着人群走过来。它的胳膊摆动着,青布褂子鼓得像个气球,脸上的黄纸被风吹得猎猎作响,黑黢黢的眼睛,死死地盯着人群里的一个孩子——那是狗剩。

“快跑!”王大山大喊一声,拉着狗剩就往村里跑。村民们也都吓傻了,转身就跑,哭喊声、尖叫声混在一起,在麦场上回荡。老杨站在原地,仰着头大笑,笑声越来越大,最后变成了哭声,又像是草人的呜咽。那个草人,跟在村民后面追了几步,然后停了下来,立在麦场中央,风一吹,它身上的稻草“沙沙”作响,像是在咀嚼什么东西。

村民们跑回村里,把大门都拴得死死的,有人甚至用木板把门窗钉了起来。王大山组织了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拿着猎枪和锄头,在村口守着,一夜没敢合眼。那一夜,麦场的方向,传来断断续续的哭声和笑声,还有“沙沙”的草叶摩擦声,一直到天快亮的时候才停下来。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王大山就带着几个胆大的村民,去麦场查看。麦场里一片狼藉,麦秸垛被风吹得乱七八糟,散落的稻草上,沾着暗红色的污渍。那个会动的草人,倒在麦场中央,已经散架了,青布褂子被撕得粉碎,里面的稻草发黑发臭,像是烂掉的肉。老杨不见了,只在草人旁边,留下一滩黑乎乎的印记,像是被稻草吸进去了一样。

村民们在麦场里搜寻,又发现了几个被藏在麦秸垛里的草人,每个草人的肚子里,都塞着失踪者的遗物——李老歪的烟袋,刘春花的头巾,还有一些零碎的衣物。那些草人用的稻草,都散发着浓烈的腐臭味,凑近了看,稻草的缝隙里,还嵌着一些细小的骨头渣。

王大山让人把麦场里的草人都烧了,熊熊大火烧了整整一天,黑烟滚滚,飘出老远,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焦臭味,夹杂着说不清的腥气。火灭了之后,麦场的土都被烧得发黑,可奇怪的是,那些灰扑扑的稻草,好像烧不干净,总有些细小的草丝,粘在地上,风一吹,又聚在一起,像是要重新扎成草人。

从那以后,靠山屯的人再也不敢去村东头的麦场了。有人提议把麦场填了,可刚挖了几锄头,就从土里挖出几根灰扑扑的稻草,还带着腐臭味,吓得众人赶紧停了工。后来,村里的人陆续搬走了,只剩下几个舍不得离开的老人,守着空荡荡的村子。

狗剩跟着爹娘搬到了镇上,他再也没回过靠山屯。可他常常做噩梦,梦见麦场的草人,立在月光下,青布褂子飘着,黑黢黢的眼睛盯着他,嘴里喊着他的名字,声音细细的,像老杨的,又像刘春花的。他还梦见,那些被烧掉的稻草,从土里钻出来,缠在他的脚上,要把他拉回麦场去。

几年后,有路过靠山屯的生意人说,村东头的麦场,又长出了一片茂盛的稻草,都是灰扑扑的颜色,散发着腐臭味。麦场中央,立着一个新的草人,穿着破旧的衣裳,远远看去,像个真人站在那儿。有风的时候,就能听见麦场里传来“沙沙”的声音,夹杂着人的说话声,细细碎碎的,像是在唠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有人问那个生意人,草人的脸长啥样,生意人想了想,说:“记不清了,只记得眼睛很黑,像是有光。对了,它脚下的土里,插着半截烟袋,还有一串银镯子,在风里晃悠着,怪吓人的。”

再后来,就没人敢靠近靠山屯了。人们都说,那麦场的草,是噬魂的草,只要你靠近它,就会被它缠住,变成草人的一部分,永远地留在那儿,陪着老杨,陪着那些失踪的人,在风里“沙沙”地说话,直到下一个路过的人,成为新的“伙伴”。

东北的风,还是那么冷,刮过空无一人的靠山屯,穿过麦场的稻草,发出呜咽似的声响,像是谁在哭,又像是谁在笑。那片灰扑扑的稻草,在风里长得越来越茂盛,把整个麦场都盖住了,远远看去,像一片黑色的海,在等待着猎物的降临。

有一年冬天,下了一场特别大的雪,把靠山屯彻底埋在了雪里。有人说,雪停之后,看见麦场的方向,有个黑影在雪地里走,很高,晃晃悠悠的,像是那个草人,它的脚下,踩着一串深深的脚印,一直延伸到山脚下,然后就消失了。也有人说,那不是草人,是老杨,他带着那些草人,去找新的麦场了,说不定,下一个村子,就会出现一个手巧的老农,扎出一个格外逼真的草人,立在麦场中央,驱鸟,也“收人”。

不管是真是假,靠山屯和那片麦场,都成了东北大地上的一个禁忌。路过的人,都会绕着走,没人敢提那个名字,更没人敢去看一眼。只有风,还在不停地刮过那里,带着稻草的腐臭味,和那些永远留在麦场里的声音,在空旷的山野间,一遍又一遍地回荡着。

喜欢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恐怖故事合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