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大唐凌烟志 > 第311章 周法明攻克安州

大唐凌烟志 第311章 周法明攻克安州

作者:凌云朗月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23 11:40:29 来源:全本小说网

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手指重重按在东北营州那片冰冷的舆图上,仿佛要隔着千山万水把石世则和突地稽那点叛乱火星摁灭。幽州总管李艺(罗艺)领了旨,想必已经在调集他那剽悍的幽州突骑,准备给不知天高地厚的石世则好好上一课什么叫“王师天威”。太极殿里,那盆“魏紫”牡丹似乎也感应到了北疆的寒意,花瓣微微收拢了些。铜漏滴答,记录着帝国这台机器永不停歇的运转,一个边角的麻烦刚冒头,另一个方向的齿轮又得立刻咬合上。

就在营州急报的尘埃尚未落定之际,一份来自帝国南线、字迹工整、甚至还带着点江南水汽的捷报,被轻快地送进了尚书省。文书内容简洁有力: “黄州总管周法明,率军攻克伪梁安州,擒其伪总管马贵迁。”

这消息像一阵温润的南风,稍稍吹散了长安城因营州兵变带来的阴霾。兵部衙门里,几个埋头案牍的郎官看到这份文书,紧绷的神经都松快了些许。一个年轻员外郎拿起捷报,对着同僚扬了扬眉:“瞧瞧,还是南边省心!周总管这差事办得利索!”

“周法明?”旁边一位年纪稍长的主事放下笔,揉了揉发酸的手腕,脸上露出点笑意,“这位爷,可是个‘识时务’的老江湖了!”

说起这位周法明,履历可比石世则那“地方保安队长”精彩得多,堪称隋末乱世“灵活就业”的典范。他本是隋朝齐郡(今山东济南)的郡丞,正经的朝廷命官。隋末大乱,群雄并起,周法明一看朝廷杨广这艘大船要沉,二话不说,就在老家拉起队伍“保境安民”了。

当然,地盘得自己占着。他先后依附过李密、王世充等“潜力股”,官位也跟着水涨船高,在王世充那里混到了黄州总管的位置(治今湖北武汉新洲区)。可惜,王世充这艘船在虎牢关被秦王李世民一炮轰沉了。周法明审时度势的本事再次发挥,眼看洛阳城破,王世充被生擒,他立马在黄州竖起大唐的旗帜,摇身一变,成了大唐的黄州总管!这份“跳槽”的果断和对新老板的“忠诚”,让长安的李渊陛下都不得不赞一句“善”。

朝廷对周法明的部署,目标直指盘踞江陵(今湖北荆州)、割据两湖及岭南大片土地的梁帝萧铣!萧铣这南梁后裔,仗着地利和水军,在南方称孤道寡也有些年头了。李渊的战略很清晰:秦王李世民在北线摧枯拉朽收拾了王、窦割据势力,南线就交给李孝恭和李靖这对黄金搭档,从巴蜀顺江而下直捣江陵老巢。而周法明的任务,就是充当南线大军的东侧翼刀,从黄州(鄂东)向西推进,扫荡萧铣在汉水流域的势力,拔掉其外围据点,挤压其生存空间,同时保障大军侧翼安全,并威胁萧铣的江北防线。

这次的目标,就是安州。隋朝时这里是安陆郡(治今湖北安陆),萧铣称帝后,沿用了“安州”之名,作为拱卫其北部疆域的重要据点。拿下安州,就等于在萧铣的江北防线上撕开一道口子,既能切断其汉水下游的联络,又能为下一步进攻汉东(今湖北随州等地)打开通道,意义重大。

周法明接了这差事,深知在新老板面前表现的机会来了。他手下多是原王世充的旧部,打硬仗或许差点意思,但打顺风仗、欺负地方守备部队,那还是很有心得的。他点齐兵马,沿涢水(今府河)西进,兵锋直指安州城(安陆)。

安州的守将,正是萧铣任命的安州总管马贵迁。这位马总管,其生平就平淡得像白开水。地方豪强出身,靠着在萧铣起家时捐了点钱粮,混了个不大不小的官职。能力嘛,守成有余,进取不足。最大的特点是,爱吃。尤其嗜好安州本地特产的白花菜炒腊肉。据说他府衙后厨的腊肉,挂得比兵器架上的刀枪还多。

当周法明的军队出现在安州城下时,马贵迁正对着案头一盘油光锃亮的白花菜炒腊肉大快朵颐。斥候连滚爬爬进来报告:“总管!不好了!唐军…唐军打过来了!领头的打着‘周’字旗!”

马贵迁筷子上的腊肉“吧嗒”掉回盘子里,油星溅到了胡子上。他抹了把嘴,强作镇定:“慌…慌什么!周法明?不就是那个王世充手下的降将吗?他能有多大能耐!传令!紧…紧闭城门!多备滚木礌石!本总管要亲自…亲自督战!” 话是这么说,声音却有点发颤。

接下来的几天,周法明充分发挥了“老江湖”的经验。他没急着强攻,而是派小股部队轮番骚扰,虚张声势,搞得城上守军疲惫不堪。自己则带着主力,趁着一个月黑风高(适合偷鸡摸狗)的夜晚,悄悄摸到了安州城防相对薄弱的西北角。这里守备松懈,大概守军也觉得唐军主攻方向在正门,就放松了警惕。

“上!” 周法明低声下令。一队身手矫健的敢死队,嘴里叼着短刀,悄无声息地搭起人梯,翻上城墙。解决掉几个打瞌睡的哨兵后,迅速打开了城门!早已埋伏在外的唐军,如同决堤的洪水,呐喊着冲入城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唐凌烟志请大家收藏:()大唐凌烟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安州城里瞬间炸了锅!守军根本没想到唐军会从这个方向杀进来,仓促应战,乱成一团。喊杀声、哭嚎声响彻夜空。马贵迁正在府衙后堂,对着新炒好的一盘腊肉准备压压惊,听到外面震天的喊杀声由远及近,吓得魂飞魄散,手里的筷子都掉地上了。

“总管!快走!唐军…唐军杀进来了!” 几个亲兵连滚带爬冲进来。

“走?往哪走?!”马贵迁面如土色,看着那盘还冒着热气的腊肉,悲从中来,“我的腊肉啊…”

其话音未落,周法明亲自率领的精锐已经踹开了府衙大门!火光中,周法明一眼就看到了穿着总管官服、呆若木鸡站在饭桌旁的马贵迁。

“马总管,好雅兴啊!这深更半夜的,还在加餐?” 周法明提着滴血的横刀,皮笑肉不笑地走近,眼神扫过那盘油汪汪的腊肉,“看来安州府库挺肥啊,马总管油水没少捞?”

马贵迁双腿一软,“噗通”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周总管饶命!周总管饶命!下官…下官愿降!愿降啊!安州…安州献给朝廷!只求…只求总管给条活路!” 他鼻涕眼泪糊了一脸,哪里还有半点总管的样子。

周法明用刀尖挑起一块腊肉,看了看,又嫌弃地甩回盘子里:“啧,肥肉太多。绑了!” 他大手一挥,几个如狼似虎的唐军扑上去,把这位嗜好吃腊肉的总管捆了个结实,像拎待宰的年猪一样拖了出去。

不多时,安州城头,那面“梁”字旗被粗暴地扯下,换上了大唐的旗帜。

捷报飞传长安。对于周法明这种“反正”将领的出色表现,朝廷自然不吝啬褒奖。诏书很快下达:嘉奖周法明忠勇可嘉,赐锦缎五百匹,金带一条,并擢升其子周绍德为散骑常侍(一个荣誉高、实权不大的清贵官职,既示恩宠,也有点留人质的意思)。李渊陛下在诏书里还特意提到周法明“深体朕意,克复要津”,算是官方认证了这次行动的“战略意义”。

至于那位被俘的马贵迁,他的结局就平淡得多。一个贪吃、能力平平的地方降将,既无显赫背景,也无特殊才能。朝廷对这种小角色没什么兴趣,既懒得杀,也懒得用。一道敕令下来:赦免其罪,削职为民,发回原籍看管。马贵迁抱着朝廷赏赐的几匹布帛,灰溜溜地回到了老家。余生大概只能在回忆安州腊肉的滋味中度过了,偶尔对着灶台叹息:“唉,那盘腊肉…还没吃完呢…”

南线的捷报,如同夏日里一阵及时雨,暂时缓解了营州兵变带来的紧张。太极殿里,李渊案头的“魏紫”似乎又舒展了几分花瓣。然而,帝国的烽烟从未真正停歇。

营州的李艺(罗艺)正在厉兵秣马,准备给石世则一个深刻的教训;南方的李孝恭和李靖,正磨刀霍霍,准备顺江而下,直取萧铣的江陵老巢。而刚刚在安州露了一手的周法明,正踌躇满志地看着舆图上安州西边的汉东(今湖北随州等地),琢磨着下一块腊肉…哦不,是下一块该为大唐拿下的地盘在哪里。府衙外,士兵们磨砺兵刃的声音,清晰可闻。

读者朋友们,揭开大唐盛世帷幕的历史纪实小说《大唐凌烟志》已震撼连载!作者凌云朗月依据唐史典籍,以独到视角为您再现那段波谲云诡的三百年。在这里,您将亲历玄武门之变的血色黎明,解密凌烟阁功臣的宦海沉浮,见证贞观盛世背后的权力博弈,了解全国各地古今人文地理。

本部作品将持续每日更新,敬请追更!期待您在章节评论区,分享独到历史观,推演历史谜题,交流阅读感悟,让我们共同拨开千年迷雾,探寻那些被千年时光尘封的真相。 一部《大唐凌烟志》,半卷江山血泪史。明日首更,不见不散!

喜欢大唐凌烟志请大家收藏:()大唐凌烟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