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大唐凌烟志 > 第267章 秦王李世民移军青城宫,王世充老谋深算布绝阵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初春二月,东都洛阳战云密布。秦王李世民,身兼陕东道行台尚书令,统帅唐军主力,正与割据洛阳的郑帝王世充展开最后的决战。为寻求更有利的进攻态势,经请示坐镇长安的父亲、大唐皇帝高祖李渊获准后,李世民于二月十二日果断下令三军拔营,移师青城宫!

移师前夜,秦王帅帐内灯火通明,气氛凝重而热烈。巨大的洛阳城防图与周边山川形势图铺陈在帅帐中央,烛火在将领们坚毅的脸庞上跳跃。李世民环视帐中肃立的屈突通、尉迟敬德、秦叔宝、程知节、段志玄等心腹大将,沉声道:“诸公,洛阳坚城,久攻不下,王世充困兽犹斗。我军长期顿于外围,虽屡挫其锋,然师老兵疲,迁延日久,非破城之道。”

说着,他有力的手指猛然点向地图上洛阳城西北角、禁苑深处的一个标记“青城宫”。继续道:“欲锁困王贼(王世充),必扼其咽喉!此地,乃是前朝离宫旧址,踞禁苑之中,控谷洛交汇,西望洛阳城垣近在咫尺,尤为要害者,乃其正当洛阳西出禁苑之锁钥!我军若得此宫,立营于此,则如利刃抵喉,王世充西遁之路必然断绝,城中守军则如坐针毡,我军可随时直扑方诸门等西面诸门,昼夜施压。”

帐中一时寂静,唯有灯花爆裂的轻响。老成持重的屈突通眉头微蹙,抱拳道:“殿下明鉴,青城宫地利诚然要害。然移师禁苑深处,贴近坚城,壁垒若不能速成,王世充岂会坐视?彼若倾巢来攻,我军立足未稳,恐有凶险。”

李世民目光炯炯,斩钉截铁道:“屈突公所虑甚是!然此险,不得不冒!王世充粮草日蹙,人心离散,其所以敢负隅顽抗者,不过心存侥幸,以为我军不敢近逼其巢穴。我料其必不敢坐视我军立营青城!然我军移营,壁垒未立之时,正是其唯一可乘之机。他若敢出城来战,”李世民嘴角掠过一丝冷峻的笑意,“正合我意!我正欲寻其主力决战,毕其功于一役!彼倾巢而出,若遭重创,则胆气尽丧,洛阳城指日可破!”

尉迟敬德闻言,虎目圆睁,声若洪钟道:“殿下英断!末将愿为前锋,管叫那王世充有来无回!”

秦叔宝、程知节等骁将亦纷纷请战,豪气干云。李世民看着麾下这群百战骁锐,胸中豪情激荡,他猛地一拍桌案,大声道:“好!机不可失!传令三军,明日寅时造饭,卯时拔营,全军移驻青城宫!各部务必严整戒备,以防贼军突袭。此役,当为我大唐一统中原之关键一搏!”

众将轰然应诺,声震营帐,决战前夕的肃杀之气弥漫开来。第二日,北邙山旌旗蔽日,甲胄铿锵,唐军精锐有序开进,在这座位于洛阳城西禁苑内的前隋离宫旧址上扎下新的营盘,锋芒直指近在咫尺的洛阳坚城,大战一触即发。

青城宫本是隋炀帝时代营建东都洛阳时,在城西广袤皇家禁苑中修筑的离宫别苑之一,取其“青城”之名或寓含清幽之意。它具体坐落于洛阳城(即隋唐洛阳城皇城、宫城区域)的西北方向,深嵌于禁苑之内,地理位置极其关键。青城宫西面与北面紧邻着作为洛阳西部天然屏障的禁苑苑墙,而苑内正是谷水(又称涧水)与洛水交汇之处,水系纵横,形成了重要的防御依托。

对于志在攻取洛阳的李世民而言,占据青城宫具有非凡的战略意义,它不仅将唐军的锋锐前哨直接推进至洛阳城下,西望洛阳城墙已近在咫尺,更重要的是,它牢牢扼住了洛阳城西出禁苑、通往西方(如关中方向)的重要通道,如同一把抵在王世充咽喉上的尖刀。控制了青城宫及周边区域,唐军就能有效切断王世充向西的退路或援军通道,并能以此为跳板,直接威胁甚至攻击洛阳城西面的方诸门等门户,将巨大的军事压力持续施加于守城郑军。

因此,当李世民率军抵达青城宫并在此布防时,青城宫已处于唐军的牢牢掌控之中,成为李世民围困并最终攻克洛阳城的核心前进基地。然而,唐军壁垒尚未完全构筑妥当,致命的危机便骤然降临,王世充心中很清楚此地的失守意味着什么,他绝不能坐视唐军在此站稳脚跟。

洛阳宫城紫微殿内,气氛比殿外料峭的春寒更加冰冷刺骨。王世充高踞御座,脸色铁青,眼中布满了血丝,死死盯着案几上简陋的洛阳周边形势图。青城宫的位置被朱砂狠狠圈出,刺目如血。殿台阶下,仅存的几位心腹大将单雄信、郭士衡、杨公卿等人肃立,人人脸上都笼罩着绝望与焦躁的阴云。殿内死寂,唯有更漏滴答,声声催命。

“都哑巴了吗?!”王世充猛地一拍桌案,声音嘶哑而尖厉,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李世民!他竟敢把爪子伸到朕的禁苑里来了!青城宫!他占了青城宫!”他霍然起身,手指颤抖地戳向地图,“你们告诉朕,这意味着什么?!”

大将单雄信,这位以勇悍着称的郑军柱石,此刻也面色凝重,他深吸一口气,出列抱拳,声音沉郁,说道:“陛下息怒。李世民移营青城,其心昭然若揭。此宫紧邻城西,控扼禁苑西出咽喉。唐军立营于此,如同在我洛阳城西门外架起一座攻城炮塔,其兵锋可日夜窥视方诸门!更致命者,此宫一失,我军最后一条向西联络(虽已渺茫)或…或不得已时…的退路,将被彻底锁死!李世民这是要把我们困死在洛阳这座孤城里,坐以待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唐凌烟志请大家收藏:()大唐凌烟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退路”二字,单雄信说得极轻,但在场所有人都明白其沉重含义。殿内响起一片压抑的抽气声。

王世充剧烈地喘息着,胸膛起伏,他环视众将,眼中迸射出困兽般的凶光,怒道:“坐以待毙?不!朕绝不坐以待毙!李世民小儿,他以为占了青城宫就赢定了?他忘了,他的营垒还没修好!”说着,他猛地俯身,双手撑在案上,目光如鹰隼般扫过众将,“探马回报得清清楚楚,唐军新至,正在伐木夯土,仓促立营!这正是天赐良机!是他们最虚弱的时候!”

郭士衡忧心忡忡地开口:“陛下,李世民狡诈多谋,他敢如此贴近扎营,焉知不是故意示弱,诱我军出击?且其麾下玄甲精骑骁勇异常……”

“示弱?!”王世充厉声打断,脸上肌肉直抽搐,“就算他是诱敌,朕也必须去!郭将军,你看看城中粮仓!听听坊间百姓的哀嚎!再拖下去,不用唐军攻城,我们自己就先饿死了!陈智略、张童儿这些叛徒,还有朕那个不肖的侄儿王道询(王世充侄子王道询不久前叛归唐朝),都投了李世民!士气何在?军心何存?若再任由李世民在青城宫站稳脚跟,我军将士仅存的一点斗志也会被这绝望的囚笼磨光!那时,才是真正的万劫不复!”

他直起身,用尽全身力气吼道:“与其坐困愁城,活活饿死,或等着部将一个个开城投降,不如倾尽全力,搏此一线生机!趁他营垒未成,立足未稳,朕要亲率城中精锐,杀他个措手不及!若能击溃其前军,焚毁其辎重,甚至…若能阵斩李世民!”王世充眼中闪烁着疯狂而孤注一掷的光芒,继续道:“则乾坤逆转,危局自解!此乃关乎我大郑国运的生死之战!胜,则洛阳可保,败…”他顿了顿,声音陡然低沉,带着无尽寒意,“则玉石俱焚!”

单雄信被王世充的大义凛然感染,他作为久经沙场的大将,非常清楚此战凶险,但眼下确无他路。他猛地单膝跪地,抱拳慨然道:“陛下既已决断,末将愿为先锋,誓死冲阵!我大郑勇士宁可战死沙场,也绝不引颈就戮于这孤城之中!”

杨公卿等将见状,亦知已无退路,纷纷拜倒请战。

王世充看着这些追随他多年的将领,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但瞬间又被狠戾取代。他拔出腰间佩剑,寒光映照着他狰狞的面容,厉声道:“好!传朕旨意,集结城中所有能战之兵,拣选精锐两万!朕要亲自统帅,自方诸门出城!目标,青城宫唐营!此战,有进无退,有死无生!不成功,便成仁!”

“遵旨!”众将轰然应命,喊杀声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带着末路的悲壮与最后的疯狂。一场决定洛阳命运、也决定他们自身生死的赌博,在王世充的嘶吼声中,拉开了血腥的序幕。

唐军青城宫营寨的壁垒尚在夯土垒木,阵脚未稳之际,王世充已洞悉战机。他亲率麾下精锐二万之众,如黑色潮水般骤然涌出方诸门,这座洛阳城西沟通禁苑的巍峨门户,其名“方诸”,源自道教传说中东方仙山之名,寄托着昔日隋室帝王祈求仙佑、掌控苑囿的深意。

王世充大军出城后,迅疾抢占有利地形。他们没有盲目冲击唐军,而是巧妙地依托于禁苑内一座废弃皇家马坊的断壁残垣作为屏障。这座马坊曾圈养过隋炀帝引以为傲的西域良驹,如今只剩下坍塌的矮墙和干涸或淤塞的旧壕沟,在夕阳下如同巨大的、沉默的骨骸。士兵们依据这些遗迹快速整队,构成一道临时却坚固的防线。

更为关键的是,王世充将阵线的后方,稳稳地倚靠在奔流不息的谷水岸边。这条古老的河流,发源于渑池,一路蜿蜒东来,不仅是洛阳西北重要的水源命脉,更是天然的军事屏障。它流经皇家禁苑深处,正是在此地与浩荡的洛水相汇合,水势因而显得格外充沛湍急。此刻,谷水粼粼波光映照着森然林立的刀枪与战旗,成为王世充军阵牢不可破的“背水”依托。

背靠天堑,前据废墟,王世充的军队严阵以待,意图凭借这精心选择的地利,顽强阻击步步进逼的唐军。谷水的涛声与战马的嘶鸣交织在一起,预示着一场恶战即将在洛阳城西的禁苑边缘爆发。

王世充军这出人意料的迅猛出击与精妙布阵,如同一盆冰水浇在刚刚立足未稳的唐军头上。当唐军斥候飞马回报敌情,将领们登高眺望,眼前景象令他们心头一沉,初生惧意。

只见洛阳城西的方诸门方向烟尘未散,王世充的大军已如铁钉般楔入禁苑边缘。他们依托的废弃皇家马坊断垣,虽显残破,却巧妙地构成了连绵起伏的矮墙和深浅不一的沟壑,成为天然的掩体和障碍。更令人不安的是,敌军阵列的后方,那谷水正奔流咆哮!这条发源于渑池、滋养洛阳又在此与洛水汇合的古河,此刻水面因春汛显得格外宽阔湍急,浪涛拍岸之声隐隐可闻,形成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

唐军将领们相顾失色,心中惊惧,郑军这“背水阵”显示出的是决死之气, 王世充竟效仿昔日韩信,将大军背靠汹涌的谷水列阵!此乃“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险招,意味着郑军已无退路,唯有死战求生。这种决绝的姿态,预示着他们将爆发出远超寻常的战斗力,唐军将要面对的是一群退无可退、困兽犹斗的亡命之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唐凌烟志请大家收藏:()大唐凌烟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而且,地利上,此时的唐军也处于被动, 唐军自己的营垒尚未完工,立足未稳,缺乏坚固的防御工事做依托。而王世充军不仅抢先占据了废弃马坊的有利地形,那些断墙残沟虽破败,却足以迟滞骑兵冲锋、干扰步兵阵型,背靠天险谷水,消除了后顾之忧。唐军若主动进攻,需正面冲击依托工事的敌军,侧翼和后方还可能受到洛阳城守军的威胁,地利完全在对方手中。

这样的阵法,足以说明王世充作为疆场老将的狡诈与对时机把握, 王世充选择在唐军壁垒未成、喘息未定之际骤然发难,时机拿捏得极其精准。此举不仅打乱了唐军的部署节奏,更显露出王世充作为老练对手的狠辣与果断。唐军将领们深知此人用兵诡谲,绝非易与之辈,如今见他摆出如此险恶又严整的阵势,更添几分忌惮。

因此,当王世充军的旗帜在废弃马坊的残垣和谷水蒸腾的水汽间猎猎招展,组成一道森然如铁幕的防线时,一股寒意悄然爬上了唐军将领们的脊背。进攻?恐将陷入背水死士的惨烈搏杀,伤亡难料。不攻?坐视其阵势稳固,士气高涨,则围城之势顿挫。谷水的咆哮仿佛也成了王世充军决死意志的呐喊,让初来乍到的唐军感到了沉重的压力。

读者朋友们,揭开大唐盛世帷幕的历史纪实小说《大唐凌烟志》已震撼连载!作者凌云朗月依据唐史典籍,以独到视角为您再现那段波谲云诡的三百年。

在这里,您将亲历玄武门之变的血色黎明,解密凌烟阁功臣的宦海沉浮,见证贞观盛世背后的权力博弈,了解全国各地古今人文地理。

本部作品将持续每日更新,敬请追更!期待您在章节评论区,分享独到历史观,推演历史谜题,交流阅读感悟,让我们共同拨开千年迷雾,探寻那些被千年时光尘封的真相。

一部《大唐凌烟志》,半卷江山血泪史。明日首更,不见不散!

喜欢大唐凌烟志请大家收藏:()大唐凌烟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