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大唐凌烟志 > 第179章 忠臣不事二主,李世积逃归长安城

黄河岸边的孟津渡口,李世积攥着半块玉玦在营帐中踱步。他原计划待窦建德渡河至河南时突袭夏军大营,借此救回被扣为人质的父亲李盖,再携河北之地归降唐朝。怎料窦建德因妻子临产迟迟未动身,这局棋在武德三年(620年)正月冬夜陷入了僵持。

黄河怒涛拍打着孟津渡口的冰凌,碎玉般的冰碴飞溅到营帐油毡上,发出细密的脆响。李世积攥着半块青玉玦在牛皮舆图前踱步,掌纹几乎要烙进玉璧的蟠螭纹里。帐外北风裹挟着雪花在旌旗间呜咽,案头的青铜灯树被穿帘而入的寒气吹得明灭不定。

"窦建德在聊城停了七日。"跪在地上的斥候咽了口唾沫,"说是窦夫人临盆在即,夏王亲执刀俎为产妇烹羹。"

李世积猛然收住脚步,玉玦锋利的断口刺进掌心。舆图上标注的红点像凝固的血珠,按照他的计划,窦建德的大纛本该沿漕河北上,陷入自己的掌控之中,而此刻却因家事钉死在黄河以北。他仿佛看见父亲李盖在夏军被软禁的身影,三日前密探传书上的血字犹在眼前:"吾儿勿以老朽误军机"。

"报——"又一名探子撞开帐帘,兜鍪上结满冰棱,"夏军大营今晨升起二十八面青旗!"

二十八宿旗。李世积闭目掐算,二十八对应女宿,窦建德果真得了千金。

对岸的曹旦军营灯火通明,这位窦建德的大舅哥正纵容部下劫掠百姓。

曹旦作为窦建德政权的核心人物,其生平在《旧唐书》《资治通鉴》等史料中呈现碎片化记载,主要活动集中在隋末唐初河北战场。其原为窦建德妻族将领,隋大业十三年(617年)窦建德于乐寿称长乐王时,曹旦已统兵万余。史载其部曾与王伏宝部在漳南争粮,暴露出窦军早期派系矛盾。

武德二年(619年)窦建德改国号为夏,曹旦任行军总管,与齐善行、范愿等并称"夏国七柱"。其部驻防区域多在今河北衡水、邢台一带,其"治军宽纵",与窦建德"每得战利皆散于众"的作风形成对比。

武德四年(621年)虎牢关之战后,窦建德被俘。曹旦率残部北撤至洺州,他曾提议拥立窦建德养子为主公继续抗唐朝,但遭齐善行等人反对。最终携八千精锐及窦建德妻小降唐,获封代州都督(今山西代县)。

史书对其降唐后的事迹记载戛然而止。《新唐书·高祖本纪》提及武德五年(622年)代州有"戍将作乱",或与其有关。也有民间传说其晚年隐于五台山,但无实证。

《册府元龟》评论"窦建德将曹旦暴戾,士卒效之",以及《新唐书·窦建德传》记述:"亲昵匪人,祸发所忽"。曹旦治军不严、贪图享乐的特质,与窦建德"布衣蔬食"的形象形成强烈反差,成为解读窦氏政权败亡的重要注脚。

夜色如墨洒在中原大地,黄河冰面却映着冲天火光。曹旦帐下的亲兵踹开结霜的柴门,红绸裹着的拒马枪"噗嗤"一声捅穿粮仓,金黄的粟米混着碎雪从破口倾泻而下。

"给夏王贺喜!"满脸横肉的校尉高举起抢来的酒坛,泼洒的浊酒浇灭了灶膛里最后一点火星。河滩上那架从隋宫掠来的鎏金烛树歪斜插在冰碛里,十二枝灯盏照得妇孺脸上的泪痕纤毫毕现。有个裹着狐裘的裨将用刀尖挑起婴孩的虎头帽,绣着"长命百岁"的红布在火把上瞬间蜷曲焦黑。

"装船!"漕运码头的吆喝声撕开夜幕,依稀可见捆着麻绳的妇人被夏军兵卒推上舷板,发间的木梳坠入冰河,在鎏金烛火的映照下划出一道银痕。

突然,冰窟窿里突然传来嘶哑的惨叫。原来抢了佛龛的老兵在薄冰上踉跄跌倒,瑟瑟宝珠从观音像的璎珞间迸落。冰水瞬间浸透他的铁甲,怀中的观音像在浮冰间沉浮,金漆也随之剥落,宛如这个政权最后的体面正在悄然瓦解。

李世积营帐里,斥候跪着捧上三束用红绳系着的青丝,报道:"曹旦军营后山的乱葬岗,末将偷渡时,是几个姑娘塞来的。"

李世积攥着这三缕青丝,帐外呼啸的北风突然掺进了女子的呜咽之声。他想起七岁时父亲教他辨认星斗,说玄武女宿主阴德。今夜河北的星野之下,二十八面青旗在血火中飘摇,却再护不住一个婴孩的啼哭,他手中攥着的青丝将成为月后窦建德押赴长安时,唐廷历数其"纵兵虐民"的第九桩铁证。

曹旦麾下虽招揽大批草莽豪强,但其纵兵河南劫掠乡里之举,却令归附诸将暗生怨怼。魏郡(今河南安阳)豪杰李文相(字号李商胡)便在其列,此人原为漳南枭雄,善使五石强弓,麾下更有其母霍氏统领的三百巾帼精兵。

李商胡(又名李商胡)原为隋末魏郡小股割据势力的贼帅,本为漳南豪强,隋大业末聚众五千据守黎阳仓东岸的汲县(今河南卫辉)。其人"善水战,能挽五石弓",其母霍氏亦统三百女兵,时称"霍家军",其自称霍总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唐凌烟志请大家收藏:()大唐凌烟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武德二年(619年)十月,窦建德破黎阳,俘李神通、魏徵等人。李商胡迫于形势,率舟师二百艘归降,被授予征南将军之职,驻守原据点汲县,负责黄河漕运防务。窦建德采取"以贼制贼"策略,将此类归附武装划归曹旦节制。

武德三年(620年)冬,曹旦驻军河南滑台(今滑县),所部"纵兵剽掠",与李商胡产生直接冲突。当时,曹旦攻取获嘉城,收降同为贼寇的王德仁,又使贼帅艾敬等献金宝,这种招抚政策引发了李商胡的不满,因为王、艾两贼皆为其昔日仇敌。

李商胡驻守的汲县位于永济渠与黄河交汇处,距曹旦驻地滑台约二百里。该地现存隋唐黎阳仓遗址,印证了史书关于其"据漕运要冲"的记载。其之后的反叛路线沿黄河西进,欲经获嘉(今新乡获嘉县)入太行,正与曹旦布防区域重叠。

李世积望着河心沙洲上李商胡的营寨,突然将玉玦摔成两半。

次日清晨,他带着厚礼登上孟津中潬,与拥兵五千的李商胡焚香结拜。当拜见李商胡之母霍氏时,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突然抓住他的手腕:"窦建德暴虐无道,将军何必屈从?"

李世积瞥见帐外晃动的刀影,压低声音道:"老夫人宽心,不出月余,定取窦贼首级献于唐廷!"

当夜,霍氏将儿子拽进密室:"李世积眼神飘忽,必是见事难成故意拖延!"

李商胡闻言拍案而起,道:“那我们就逼他起兵!”

次日,李商胡便以犒军为名,派人将曹旦麾下二十三员偏将骗至自己大帐。酒过三巡时,屏风后突然掷出青铜酒爵,五十刀斧手一拥而入,二十三员偏将还没反应过来,便已被乱刀斩杀殆尽。

因曹旦的别将高雅贤、阮君明还在黄河北岸没有渡河,李商胡派遣四条大船佯装前去接应,之后载着三百河北夏军士兵渡河,船到河中央,伪装成船夫、水手的李商胡部众突然抽刀,趁势斩杀夏军士卒,惨叫声惊飞芦苇丛中的夜鹭。最后,唯有随军兽医借着断裂的桅杆掩护,在浮尸间屏息潜游,待他踉跄爬上岸时,缠满水藻的双手已抓烂了南岸的淤泥。

泥人般的兽医撞进夏军营寨,大声喊叫着"李商胡叛乱",河畔夏营了望塔立即撞响警钟。曹旦得报后,立即部署军力严加警戒做好防备。

夏军统帅的令旗翻飞如鹘鹰展翅,铁蒺藜洒落的声响混着钉栅夯土的号子,三重防线在沿岸芦苇荡中破土而出,当第一缕阳光刺透晨雾,河北军大营已化作背靠黄河的钢铁刺猬。

李商胡发动叛乱后,这才派人告知李世积。李世积和曹旦的军营相连,郭孝恪立即劝说李世积袭击曹旦,李世积因担心被窦建德扣押为人质的父亲遭到连累,仍犹豫不决。

帐外忽然传来战马嘶鸣,斥候急报曹旦军营已竖起鹿角重栅,曹旦已经有了防备。

"迟了!"李世积大喝一声,扯断腰间夏军符牌,便和郭孝恪率领几十名亲卫骑兵向唐军驻地方向奔驰而去。他们纵马踏过结冰的河滩,背后是冲天而起的火光,

之后,李商胡又带领两千精兵向北袭击阮君明。当阮君明残部溃退到滏阳河岔口时,两岸芦苇突然竖起玄色旌旗。李商胡亲率的两千铁骑踏碎薄冰而来,马槊挑飞的火把将黎明染成赤色。这位叛将的白虎纹披风掠过燃烧的粮车,刀锋所指处,河北军最后的阵型如同沸水泼雪般消融。

高雅贤眼看局面失控,立即收拢残部逃离而去,李商胡率铁骑追击他,追了几里地,这位狡黠的叛军首领突然鸣金收兵。他抚摸着缴获的夏军帅旗笑道:"且让高雅贤做个报丧人,比死在这里更有用处。"

洛阳宫中,窦建德面对群臣要求诛杀李世积父亲李盖的请奏,沉思良久,方才说道:"忠臣不忘故主,其父何罪?"

这句话让李盖在屠刀下捡回了一条性命,但也埋下了虎牢关大战的伏笔。当李世积与郭孝恪风尘仆仆抵达长安时,黄河两岸的烽烟已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曾经纵横河北的夏军,正随着曹旦败退济州而走向末路。

读者朋友们,揭开大唐盛世帷幕的历史纪实小说《大唐凌烟志》已震撼连载!作者凌云朗月依据唐史典籍,以独到视角为您再现那段波谲云诡的三百年。

在这里,您将亲历玄武门之变的血色黎明,解密凌烟阁功臣的宦海沉浮,见证贞观盛世背后的权力博弈,了解全国各地古今人文地理。

本部作品将持续每日更新,敬请追更!期待您在章节评论区,分享独到历史观,推演历史谜题,交流阅读感悟,让我们共同拨开千年迷雾,探寻那些被千年时光尘封的真相。

一部《大唐凌烟志》,半卷江山血泪史。明日首更,不见不散!

喜欢大唐凌烟志请大家收藏:()大唐凌烟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