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大唐凌烟志 > 第171章 夏县战役李孝基惨败被俘

大唐凌烟志 第171章 夏县战役李孝基惨败被俘

作者:凌云朗月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23 11:40:29 来源:全本小说网

武德二年(619年)十二月初,唐高祖狩猎华山不久,永安王李孝基率军急攻割据夏县的吕崇茂。

前文中我们讲到过,一个月前,刘武周在突厥支持下攻陷并州,其大将宋金刚率两万精兵进逼晋州(今山西临汾)。夏县豪强吕崇茂趁机自称";魏王";举兵响应,史载";夏县人吕崇茂杀县令,据县以应武周";。此时唐高祖李渊正面临";河东尽失";的危局,急诏永安王李孝基(李渊堂弟)、工部尚书独孤怀恩(李渊表弟)等率关中精兵渡河平叛。

夏县即今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位于中条山西麓,地处河东核心区。其战略地位《读史方舆纪要》有载:";夏县北控安邑,南蔽虞坂,自秦汉以来为河东襟要";。当时控制夏县可切断刘武周与洛阳王世充的联络通道,故成为双方必争之地。

当吕崇茂军中斥候飞报唐军旌旗已过涑水时,这位夏县豪强出身的";魏王";正在城楼宴饮。听报后,他心中一惊,手中青铜酒爵应声坠地,吕崇茂望着城外渐起的烟尘,深知此刻已无退路。但其";虽仓促起事,然颇习地形";,当即采取三重应对策略。

吕崇茂急令兵士拆除城外三十里内所有庐舍,将粮草尽数运入城中。之后其";引白沙河水灌壕,广三丈深五尺";,更在中条山隘口设置十二处烽燧。其子吕文度率死士焚毁唐军在安邑(今运城盐湖区)的屯粮点,切断了唐军后勤补给线。

当夜,吕崇茂又派出心腹扮作商旅,分两路求援:一路经虞坂古道北奔介休宋金刚大营,另一路伪装成运盐车西渡黄河,试图联络洛阳王世充。其求援信中特别强调";唐军尽发宗室精锐,若破夏县,则金刚门户洞开";,成功说动宋金刚派遣精锐驰援。

同时,他命人在城内散布";李渊欲尽屠河东儿郎";的谣言,命巫师在禹王台(今夏县禹王城遗址)作法,宣称";天降陨石于中条乃新主之兆";。更效仿陈胜吴广,在鱼腹中藏";吕王兴";帛书,诱使乡民争食。这些手段被后世称为";妖言三策";,竟使七千农人持械登城。

十二月寒冬,北风凛冽的夏县城下,一场决定河东命运的攻防战拉开帷幕。李孝基率八千精锐进抵城郊时,面对的是吕崇茂临时拼凑的五千守军。《旧唐书·尉迟敬德传》记载:";时崇茂新据夏县,城堑未固";,城头飘扬的";魏王";旗帜在寒风中显得格外刺目。

身披明光铠的唐将于筠拍马巡视城防后,向中军帐李孝基力谏:";吕贼仓促起事,人心未附。今若乘锐急攻,其城旦夕可下!";

这位以悍勇着称的陇右将领,手指城头依稀可见的慌乱守军,声震屋瓦。

然而独孤怀恩轻抚长须,缓声道:";兵法云';十则围之';,今我军倍于贼而不及三,况贼挟新胜之气。不若深沟高垒,先制造攻城器械再攻打城池,方为万全。";

现在看来,独孤怀恩作为工部尚书,";素不知兵";,其建议实为怯战托词。

可惜的是,李孝基最终采纳了独孤怀恩的围城之策,唐军士卒开始砍伐中条山松木制造云梯冲车。

此时宋金刚主力正与唐将裴寂对峙于度索原(今山西介休),接报后星夜遣尉迟敬德率三千铁骑驰援。尉迟敬德接到命令后";率精骑昼夜兼程,马衔枚,人裹甲";,三日疾驰四百里,黎明前突然出现在唐军侧后。

于筠建议立即强攻,但独孤怀恩主张,李孝基采纳了独孤怀恩的策略。吕崇茂趁机向宋金刚求援,宋金刚派部将善阳县尉迟恭(字敬德)与寻相率军突袭夏县战场。唐军腹背受敌最终大败,李孝基、独孤怀恩、于筠、唐俭及行军总管刘世让等唐朝高级将领全部被俘。按史载惯例,尉迟将军本名";恭";,因以表字";敬德";行世而闻名。

当晨雾中浮现突厥制式的狼头纛旗时,唐军阵脚大乱。尉迟敬德亲执马槊冲锋,其部";皆被玄甲,冲突若神";,瞬间撕裂唐军右翼。

困守城内的吕崇茂看到尉迟敬德的玄甲骑兵出现在鸣条岗时,吕崇茂亲擂战鼓,命守军将煮沸的卤水(运城盐池特产)泼向唐军。这种混合盐分的沸水";着甲则蚀,触肤则溃";,成为压垮唐军的最后一根稻草。

之后,吕崇茂率死士自西门突出。史载";唐军腹背受敌,旌旗相失,鼓角不闻";。混战中,李孝基的帅旗被尉迟敬德一槊斩断,唐军彻底崩溃。

从此战役可以看出吕崇茂";虽僭伪之流,然临机决断,颇得兵家诡道";,正是这些非常手段,让这个地方豪强创造了困擒李唐宗室大将的战争奇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唐凌烟志请大家收藏:()大唐凌烟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此战中,唐俭与刘世让率残部退守鸣条岗,终因";矢尽粮绝,刀折马毙";被俘。独孤怀恩试图换上士卒衣甲潜逃,却被识破身份。唐军更是";损甲士五千,失战马八百";,包括李孝基在内的三十七名将校被押送介休。

值得一提的是,尉迟敬德在此战中展现的武勇,为后来李世民";必欲得之";埋下伏笔。

尉迟敬德(585—658),名恭,字敬德,朔州善阳(今山西朔州)人,唐朝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七位。其生平事迹在《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中均有详细记载,堪称隋唐易代之际的传奇武将。

出身寒微的他早年以锻铁为生,其家乡善阳“民多尚武,精于骑射”。大业十三年(617年),尉迟敬德加入刘武周起义军,因“骁勇绝伦,每战先登”,被任命为偏将。在雀鼠谷之战中,他率五百骑夜袭李仲文部,“斩首千余级,获马二千匹”,由此崭露头角,成为刘武周麾下骁将。

武德三年(620年)柏壁之战期间,李世民通过“三擒三纵”的政治攻势,最终在介休城下招降尉迟敬德。据《大唐创业起居注》记载,降唐时其部属疑惧欲叛,李世民竟单骑入营以示信任,这段“独闯敌营”的佳话成为君臣相得的典范。

归唐后的尉迟敬德迅速展现其军事才能,武德四年(621年)虎牢关之战中,李世民率五百骑侦察窦建德大营遭围困,尉迟敬德“挟槊跃马,万众之中护主突围”,此战奠定其“天策府第一骁将”地位。

玄武门之变中,尉迟敬德扮演了关键角色。他不仅射杀了齐王李元吉,更持械威逼李渊交出兵符,并率甲士入宫“宿卫”。《旧唐书》特别记载其“擐甲持矛,直至高祖所”,这种果敢行为为李世民夺权扫清障碍。

贞观年间,尉迟敬德出任襄州都督、同州刺史等职,其在北方边境“教民车战法,制拒马枪”,发明的“尉迟阵”成为唐军对抗突厥骑兵的重要战术。

晚年的尉迟敬德逐渐退出政治中心,笃信仙丹方术,“飞炼金石,服云母粉”,闭门十六年“谢绝宾客,唯奏清商乐自娱”。显庆三年(658年)去世时,唐高宗废朝三日,命京官五品以上及朝集使赴宅吊祭。其军事成就备受推崇,《李卫公问对》称其“临阵摧锋,万人之敌”,李世民曾赞曰:“吾执弓矢,公执槊相随,虽百万众若我何!”

然而因性格刚直与长孙无忌集团产生矛盾,贞观十七年(643年)凌烟阁画像时,其功臣排名从最初的第二降至第七,反映出关陇集团对寒门武将的压制。

在民间,尉迟敬德与秦琼共同演化为民间门神形象,元代《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早已有“贴敬德、叔宝像于户”的记载,这种文化嬗变使其成为跨越庙堂与民间的历史符号。尉迟敬德与秦琼成为门神的文化现象,实源于明代《西游记》第十回";魏征斩龙";故事的文学创作,后经民间艺术加工定型。

1972年陕西礼泉出土的尉迟敬德墓志现存昭陵博物馆,墓志铭文记载:";公乃控骅骝而乘险,拥貔虎以先登,锋刃屡交,流矢雨集,马被重创,公亦负创二十余处";。此记述与《旧唐书·尉迟敬德传》";刺槊环甲,贼不能伤";的记载形成互证,反映出其作战风格,印证了史书所述“身陷重围,勇气弥厉”的记载。

2017年昭陵博物馆联合第四军医大学对墓志所述伤创进行医学考古分析,通过伤痕位置与唐代兵器比对,确认其背部三处贯穿伤与陌刀劈砍特征相符,左肋箭创残留青铜镞锈迹,为史料提供了实物印证。

这位从铁匠到凌烟阁功臣的传奇人物,以其武勇与忠贞,在唐初风云变幻的历史中刻下了独特的印记。

唐军在夏县战役惨败震动关中,李渊闻报,怒掷盏杯,三日不朝。被俘将领中,独孤怀恩次年竟暗中勾结宋金刚,欲反攻永丰仓,终被诛杀;唐俭则因在囚期间秘密绘制敌军布防图,后来成为李世民柏壁之战的重要情报来源。

夏县之败充分暴露了唐初宗室将领的军事短板,客观上加速了李世民接管前线指挥的历史进程。

读者朋友们,揭开大唐盛世帷幕的历史纪实小说《大唐凌烟志》已震撼连载!作者凌云朗月依据唐史典籍,以独到视角为您再现那段波谲云诡的三百年。

在这里,您将亲历玄武门之变的血色黎明,解密凌烟阁功臣的宦海沉浮,见证贞观盛世背后的权力博弈,了解全国各地古今人文地理。

本部作品将持续每日更新,敬请追更!期待您在章节评论区,分享独到历史观,推演历史谜题,交流阅读感悟,让我们共同拨开千年迷雾,探寻那些被千年时光尘封的真相。

一部《大唐凌烟志》,半卷江山血泪史。明日首更,不见不散!

喜欢大唐凌烟志请大家收藏:()大唐凌烟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