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大唐凌烟志 > 第119章 齐王李元吉官复原职重回晋阳城

公元武德二年(619年)三月中旬,唐高祖李渊恢复齐王李元吉并州总管的职务。

我们在前文讲道齐王李元吉是唐高祖李渊的第四子,性格骄纵,行为多有不端,半个月前被李渊罢免了他的官职。

公元619年三月长安城的春日来得格外迟,寒风依旧刺骨。齐王李元吉站在府邸的窗前,望着远处灰蒙蒙的天空,心中满是愤懑与不甘。不久前,他因在并州横行霸道、欺压百姓,被父皇罢免了官职。然而,李元吉并非甘于认输之人,他虽身在长安,却心系并州,决定利用手中的资源和权谋,重新夺回自己的地位。

并州在历史上曾涵盖现今的山西省太原市、大同市以及河北省保定市一带地区,并州作为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行政区划,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历了多次变更和调整。先秦时期:并州最初属于冀州之域,虞舜时期为了方便管理,从冀州分置并州。

西汉时期,汉武帝元封中年(前110年)设置并州刺史部,为十三州之一,领太原、上党、西河、云中、定襄、雁门、朔方、五原、上郡等九郡。东汉时,并州治所设在晋阳(今太原市晋源区)。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年)复置并州,领太原、上党、建兴、西河、雁门、乐平、新兴等七郡,仍治晋阳。隋唐以后,并州之名逐渐被太原府所取代,其辖区也逐渐缩小。并州地区自古以来文化繁荣,出现了许多着名的人物和文化遗产。唐代诗人王维、王之涣等人都曾留下关于并州的诗篇。并州还拥有丰富的古建筑和文化遗产,如晋祠、龙山石窟等。

并州不仅是一个历史地名,它还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初并州相当于现今的山西省,但范围略大于现在的山西省。具体来说,唐初并州涵盖了现今的山西省中部和北部地区,还包括了内蒙古自治区河套地区一带。

并州在唐初的治所是晋阳,即今天的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并州下辖的县包括太原县(今太原市)、晋阳县(今太原市晋源区)、清徐县、阳曲县、娄烦县、古交市、太谷县、平遥县、文水县、榆次区、盂县、寿阳县、昔阳县、交城县等,这些县大致涵盖了现今的太原市、晋中市和阳泉市全境。

李元吉在并州晋阳城任职期间,虽然行为不端,但他也刻意结交了一些地方豪强和富商。这些人手握财富,掌控着并州的经济命脉,甚至在民间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李元吉明白,若能拉拢这些人,便能在并州掀起一场“民意”的风暴。他暗中派亲信前往各家豪强的府邸,送上金银珠宝,并许诺:“若本王复职,定保诸位在并州的利益,甚至助诸位更上一层楼。”

这些豪强虽知李元吉品行不端,但在利益的驱使下,纷纷表态支持。他们开始在并州各地游说,声称李元吉虽被罢官,但心系百姓,是并州安定的唯一保障。

然而,李元吉还是觉得仅靠地方豪强的支持并不足以形成强大的民意压力,不足以引起其父皇李渊的注意。于是,他派亲信在并州各地散布消息,声称自己虽然被罢官,但依然心系并州百姓,愿意继续为并州的安定和发展出力。同时,他还暗示,若朝廷派来新的总管,可能会对并州百姓不利,甚至加重赋税、严刑峻法。这些煽动性的言论很快在民间传播开来。一些百姓因曾受过李元吉的小恩小惠,对他心存感激;另一些百姓则因担忧未来的不确定性,开始对李元吉的复职抱有期待。街头巷尾,人们议论纷纷:“齐王虽有过错,但毕竟是我们并州的总管,若换了外人,谁知道会怎样?”

在地方豪强的协助下,李元吉的亲信暗中组织了一批并州父老乡亲,前往长安向朝廷请愿。这些父老乡亲中,既有真正对李元吉心存感激的百姓,也有被利益驱使的地方豪强代表。他们被安排分批前往长安,以显示“民意”的广泛性和真实性。临行前,李元吉的亲信代他接见了这些父老乡亲,故作诚恳地说道:“齐王虽有过失,但一心为并州百姓谋福祉。若朝廷派来新的总管,恐怕并州再无安宁之日。望诸位父老乡亲为齐王请命,保并州一方平安。”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称是,表示愿意为齐王奔走。

李元吉并未将全部希望寄托在百姓请愿上。他还通过自己的皇室身份,向朝廷中的一些官员和宗室成员施压。他派密使前往长安,暗中联络了一些与自己交好的官员,暗示道:“若本王不能复职,并州恐生变乱,届时朝廷威信受损,诸位也难以独善其身。”

这些官员虽知李元吉品行不端,但碍于他的皇室身份,不得不慎重对待。他们开始在朝中为李元吉说话,声称并州百姓对李元吉深有感情,若强行罢免,恐引发地方动荡。

唐高祖李渊在得知并州父老乡亲的请愿后,陷入了两难境地。一方面,他太了解自己四儿子李元吉顽劣的秉性,不宜继续担任要职;另一方面,他又担心若强行罢免李元吉,可能会引发并州的地方动荡,甚至影响朝廷的稳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唐凌烟志请大家收藏:()大唐凌烟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李渊召集群臣商议,朝中意见不一。有人主张严惩李元吉,以儆效尤;也有人认为应以大局为重,安抚并州百姓。最终,李渊权衡利弊,决定重新任命李元吉为并州总管,以安抚地方势力,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

三月二十四,李元吉如愿以偿官复原职,回到晋阳城。但他并未因此收敛自己的行为。相反,他变本加厉,继续在并州横行霸道,甚至纵容部下欺压百姓。他的所作所为,使得并州百姓逐渐看清了他的真面目,曾经的“民意”支持也渐渐消散。

李元吉通过操纵民意重新获得官职的行为,反映了唐初皇室内部的复杂权力斗争和地方治理的困境。他的手段虽然不够光明正大,但却展现了他在政治斗争中的权谋和手腕。这一事件也揭示了唐高祖李渊在治理国家时,如何在皇室利益、地方稳定和朝廷威信之间进行权衡。

然而,李元吉的骄纵和野心并未因此收敛,反而在日后愈演愈烈,最终成为唐朝初年政治斗争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这一事件也反映了唐初皇室内部的权力博弈和地方治理的复杂性。李元吉通过操纵民意来巩固自己的地位,而李渊则在权衡中选择了暂时妥协,体现了当时政治决策中对地方稳定和皇室内部平衡的双重考量。同时,这也为后来李元吉与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之间的权力斗争埋下了伏笔。

李元吉回到晋阳城不久,刘武周便发兵至并州边境,意图攻取并州及太原。李元吉将如何应对来犯之敌,我们后面章节将继续讲述。

喜欢大唐凌烟志请大家收藏:()大唐凌烟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