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唐储君 > 第9章 水师初成 薛帅点兵

大唐储君 第9章 水师初成 薛帅点兵

作者:自在飞花1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07 14:56:57 来源:全本小说网

登州港的船坞里,桐油味混着松木的清香,在秋日的阳光下蒸腾成一片暖雾。薛仁贵踩着刚铺好的跳板,登上“镇海号”的甲板,手里的马鞭轻轻敲着船舷,发出“笃笃”的闷响。三个月前,这里还是片堆满朽木的废船坞,如今三十艘崭新的楼船正并排泊在港内,桅杆如林,帆索如云,远远望去,像一头蛰伏在海湾里的巨兽,透着股慑人的气势。

“将军您看,这船板用的全是岭南来的楠木,泡在水里十年都不腐!”将作监的老师傅跟在后面,脸上堆着自豪的笑,指着船舷上三寸厚的木板,“拍竿和床弩都按您的意思装好了,拍竿能抛三百斤的石弹,床弩的箭能射穿两寸厚的铁皮——就是倭人那破船,一撞就得散架!”

薛仁贵没说话,走到船尾的床弩旁,伸手扳了扳绞盘。铁制的绞盘带着齿轮转动的“咔咔”声,绷紧的弓弦像拉满的满月,箭头淬了漆,在阳光下闪着幽蓝的光。他想起三个月前刚到登州时,看到的那些朽坏战船和生锈弓箭,再看看眼前这些精良的家伙,花白的胡须微微颤了颤。

这三十艘楼船,是十万两内库银砸出来的底气。李承乾的旨意说得明白:“造最坚之船,配最利之器,练最勇之兵,护我海东万里疆。”将作监的工匠们带着图纸日夜赶工,山东的楠木、江淮的桐油、岭南的铁料,顺着运河和海路往登州聚,连船帆都用了三层麻布裱糊,涂了防潮的桐油,风一吹就能鼓得满满的。

“士兵操练得怎么样了?”薛仁贵转过身,目光扫过码头上列队的士兵。

五千名“横海营”士兵,一半是山东、江淮的渔户,一半是府兵里挑出来的精壮。渔户们水性好,摇橹掌舵是把好手;府兵们军纪严,刀枪功夫扎实。此刻他们穿着崭新的明光铠,手里握着横刀或长矛,站姿笔挺,脸上的晒痕还没褪,眼神却透着股被打磨过的锐利。

“回将军,”副将赵虎上前一步,抱拳回话,“队列、格斗、弓弩都练得差不多了,就是楼船协同还差点火候。昨天演练列阵,三艘船差点撞在一起。”

薛仁贵“嗯”了一声,大步走下船,直奔演武场。场边的木桩上,还插着几支床弩射出的箭,箭头深深扎进硬木里,只露出半截箭杆。几个渔户出身的士兵正在比试潜水,一个猛子扎进旁边的海湾,半盏茶的功夫才冒头,手里还攥着只活蹦乱跳的海蟹,引得周围一阵哄笑。

“都给我严肃点!”薛仁贵一声厉喝,演武场瞬间安静下来,连海浪拍岸的声音都清晰了几分。他走到队列前,目光像刀子似的扫过每个人的脸,“你们是大唐的水师,不是海边撒网的渔户!练潜水是为了能在船沉时逃生,不是让你们摸鱼!练格斗是为了登上倭船斩将夺旗,不是让你们耍花架子!”

士兵们把头埋得更低了。赵虎在一旁悄悄扯了扯嘴角——老将军这脾气,发起火来比海上的风暴还吓人,可没人不服他。上个月有个府兵嫌渔户出身的同袍“没规矩”,两人打了一架,薛仁贵各打五十大板,撂下话:“在横海营,只有大唐兵,没有渔户和府兵的区别!能打胜仗的,就是好兵!”

“传令下去,”薛仁贵的声音放缓了些,“下午卯时,全体登船,演练‘雁形阵’迎敌!让老渔民把《海东水路图》带上,指认暗礁和洋流——别到时候仗还没打,先撞在礁石上!”

《海东水路图》是王二郎带着探海队画的。他们驾着小渔船,把登州到琉球、琉球到倭国的海路摸了个遍,哪里有暗礁,哪里有洋流,哪里是避风的海湾,都标得清清楚楚。图上还用红笔圈出了几处倭人常出没的航线,旁边注着“此处水流急,易设伏”。王二郎说:“将军放心,这图比俺家的渔网还细,保准错不了!”

下午的演练,薛仁贵亲自坐镇旗舰“镇海号”。三十艘楼船按“雁形阵”排开,船头朝东,像展开翅膀的大雁。他站在了望塔上,手里拿着望远镜,看着赵虎在指挥船上挥舞令旗,船帆升升降降,船阵随着令旗变换,渐渐从“雁形”变成“楔形”,又从“楔形”变成“环形”,虽然还有些磕绊,却比昨天顺畅多了。

“放箭!”随着薛仁贵一声令下,床弩和弓箭同时发射。

密集的箭雨带着破空的“嗖嗖”声,越过海面射向远处的靶船——那是几艘缴获的倭人快船,被当作模拟目标。床弩的箭像黑色的闪电,直接把船板射穿了个窟窿;普通弓箭密密麻麻钉在船帆上,转眼就把白帆射成了筛子。

“放拍竿!”

“哐当——”三十艘船的拍竿同时落下,石弹带着风声砸在靶船周围,激起的浪花有丈高。一艘靶船被石弹直接砸中船尾,瞬间倾斜着往下沉,木屑和稻草做的“假人”漂了一海。

“好!”码头上围观的百姓爆发出喝彩声,连一直紧绷着脸的薛仁贵,嘴角也微微扬了扬。

演练持续到黄昏。当最后一艘楼船归位时,夕阳把海面染成了金红色,三十艘楼船并排泊在港内,帆影倒映在水里,像一幅流动的画。士兵们站在甲板上,汗水浸透了铠甲,却没人叫苦,脸上都带着股打了胜仗似的兴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唐储君请大家收藏:()大唐储君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薛仁贵回到帅帐时,桌上已经摆好了裴炎从长安送来的密信。信里说,郭正带回的情报证实,苏我入鹿的秋收后袭琉球计划没变,还说天皇那边已经和中臣镰足约定,只要大唐水师一动,他们就在奈良举事,里应外合扳倒苏我氏。

“时机快到了。”薛仁贵把密信放在烛火上点燃,看着纸灰落在铜盆里,“赵虎,传令各营,今夜好好休整,明日卯时带足粮草和淡水,随我去琉球!”

赵虎一愣:“将军,不等长安的旨意了?”

“旨意早就在我心里了。”薛仁贵指了指窗外的楼船,“陛下让咱们护琉球,那就不能等倭人打上门再动手。苏我入鹿想吞琉球,我就让他知道,这片海谁说了算!”

第二天清晨,登州港的号角声冲破薄雾。三十艘楼船依次驶出港湾,桅杆上的“唐”字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薛仁贵站在“镇海号”的船头,望着渐渐远去的海岸线,手里的宝剑鞘上,映着朝阳的光。

甲板上,王二郎和探海队的兄弟们正给士兵们指认海图。“过了这片黑水洋,往南走三天就能看见琉球的岛,”王二郎指着图上的一处海湾,“这里水深,适合楼船停泊,离山北的暗港也近,阿麻和利的人会在那儿接应咱们。”

一个渔户出身的士兵凑过来,笑着说:“二郎哥,等把倭人打跑了,你还回莱州打渔不?”

王二郎挠了挠头,望着远处翻涌的浪花:“打!不过得先让这片海干净了,让咱们的船能安安稳稳地出去,安安稳稳地回来。”

楼船劈开波浪,航速越来越快。床弩上的箭搭好了,拍竿上的石弹备足了,士兵们的手按在刀柄上,眼睛望着东南方的琉球方向。他们知道,这趟航程不是演练,是真正的出征——为了登州港那些被烧毁的商船,为了琉球山北那些盼着支援的岛民,为了大唐海疆上,再也不能被惊扰的安宁。

薛仁贵抬头望了望天空,秋高气爽,长风万里,正是扬帆远航的好时候。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苏我入鹿的船队在琉球海域遇到横海营的景象,看到那些破倭船在楼船的撞击下散架,看到床弩的箭射穿倭人的铠甲,看到士兵们举着横刀冲上敌船,喊杀声震得海浪都在颤。

“传令各船,”薛仁贵的声音在海风里格外清晰,“加速前进!日落前,必须抵达琉球山北暗港!”

三十艘楼船的帆同时绷紧,像一群展翅的白鸟,朝着海东的方向飞去。船尾的浪花里,映着越来越远的长安方向,也映着一个老将军和五千士兵的决心——用手中的船与剑,在这片波涛汹涌的海上,为大唐撑起一片太平天。

喜欢大唐储君请大家收藏:()大唐储君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