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大唐储君 > 第8章 密信归国 倭营虚实

大唐储君 第8章 密信归国 倭营虚实

作者:自在飞花1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07 14:56:57 来源:全本小说网

登州港的晨雾刚散,一艘不起眼的新罗商船就悄悄泊在了码头最偏僻的角落。船身斑驳,帆布上还沾着远海的盐霜,几个“商人”模样的汉子扛着货箱匆匆下船,为首两人正是郭正与魏明。他们的发髻用麻布缠着,脸上抹了些烟灰,乍一看与寻常海商无异,只有那双警惕的眼睛,在扫过码头巡逻的唐军时,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

“走快点,别回头。”郭正低声催促,手里的货箱看似装着硫磺,实则底层藏着用油布裹了三层的密信与布防图。这是他们在奈良潜伏半年,用血汗换来的东西——苏我氏的兵力部署、倭国贵族的派系纷争、甚至连苏我入鹿藏在博多湾的私兵数目,都一笔一划记在里面。

三个月前,他们借着给苏我氏送硫磺的由头,混进了博多湾的军营。郭正装作清点货物,用炭笔在货单背面偷偷勾画营垒布局:主营在高地,四周挖了壕沟,却没设暗哨;粮仓靠着海边,守卫多是些老弱;最要命的是,那些号称“百艘”的战船,大半是只能在近海划行的小快船,真正能远洋的楼船,不过十艘。

“这些船,也就欺负欺负渔民。”魏明当时在他耳边冷笑,手里正给一个倭兵递水囊,眼睛却把船上的兵器看了个遍——弓是竹制的,箭杆带着毛刺,刀鞘上的漆都掉了大半。

夜里,两人就躲在硫磺仓库的角落,借着月光整理情报。郭正负责绘图,魏明则口述白天打探到的消息:“苏我入鹿昨天去了军营,说秋收后要带三千人去琉球,还说要把山北的阿麻和利剥皮示众。”“中臣镰足大人让人带话,天皇愿意送小王子去长安为质,只求大唐出兵帮他除了苏我氏。”

这些话都被郭正仔细记在油纸卷上,字里行间浸着硫磺的刺鼻味,也藏着随时可能暴露的凶险。有一次,一个醉酒的倭兵撞进仓库,郭正急中生智,把图纸塞进硫磺袋,魏明则假意邀他喝酒,才算糊弄过去。那夜,两人背靠着冰冷的石壁,听着外面倭兵的狂笑,手心全是冷汗。

离开奈良前夜,中臣镰足的亲信佐伯连子悄悄送来一个锦盒。里面是块刻着“和”字的玉坠,还有一张天皇亲笔写的纸条,墨迹洇着些微颤抖:“愿为大唐藩属,永结盟好。”郭正摸着那张薄薄的纸,忽然明白,这趟差事不只是探情报,更是在撬动一个国家的命运。

商船在海上颠簸了二十天,他们不敢走主航道,专挑礁石密布的小路,躲过了三拨苏我氏的巡逻船。有一次,船差点撞在暗礁上,郭正死死抱着装情报的箱子,在海浪里挣扎了半宿,醒来时发现油布都被泡透了,吓得他连夜把图纸摊在船舱里,用体温一点点烘干。

此刻,站在登州码头的石板路上,郭正望着远处飘扬的大唐军旗,忽然鼻子一酸。魏明拍了拍他的肩膀,两人没敢去驿站,直接往刺史府走——按约定,那里有裴炎派来的人接应。

刺史府的后堂,莱州刺史正焦急地踱步。见郭正和魏明进来,他一把抓住两人的胳膊:“可算回来了!陛下天天催着问消息!”

郭正解开麻布缠的发髻,露出里面藏着的玉坠,又打开货箱底层,将油布包裹的情报递过去。刺史接过时,手都在抖,一层层揭开油布,首先露出的是那张《倭国沿海布防图》——博多湾的营垒、对马岛的哨所、奄美岛的石寨,都用红笔标得清清楚楚,旁边还注着兵力数目:“博多湾驻兵三千,战船百艘(内楼船十艘)”“对马岛守兵五百,多为老弱”“奄美岛倭寨二百人,粮只够三月”。

再往下,是厚厚的密信。刺史逐字逐句念着,声音越来越高:“苏我氏私兵多为浪人,军纪涣散,十人中竟有三人不会用弓……天皇与中臣镰足暗中联络贵族三十余家,约定秋收后举事……苏我入鹿计划秋收后袭琉球,已命人打造五十艘快船……”

念到最后,刺史猛地一拍桌子:“好!这些情报太关键了!尤其是苏我入鹿要打琉球的主意,咱们得赶紧报给长安!”

三日后,快马载着情报冲进长安,直接送进了紫宸殿。李承乾正在看薛仁贵送来的水师操练简报,见内侍捧着油布包裹进来,连忙放下朱笔。

展开布防图的那一刻,他的目光在博多湾的位置停了很久。三千驻兵,百艘战船,看着吓人,可标注的“楼船仅十艘”“守兵多为浪人”,暴露了苏我氏的外强中干。再看密信里“天皇愿以王子为质”“中臣镰足联络贵族”的字眼,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这倭国,果然是一盘散沙。

“陛下,”裴炎侍立一旁,指着密信里“秋收后袭琉球”的句子,“苏我入鹿这是想先稳住大唐,再吞了琉球,断我海东屏障啊。”

“他想得美。”李承乾手指在琉球的位置敲了敲,“博多湾的兵力看着多,可大半要守本土,能派去琉球的,撑死一千人。薛仁贵的水师已经练得差不多了,五十艘楼船,足够护着琉球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唐储君请大家收藏:()大唐储君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忽然想起什么,拿起密信再看:“天皇想借大唐之力夺权?还愿送王子为质?”

“是。”裴炎点头,“中臣镰足是个明白人,知道仅凭他们自己,动不了苏我氏。这正是咱们的机会——扶天皇,除苏我,既能平定倭乱,又能让他们心甘情愿称藩。”

李承乾站起身,走到窗边。秋阳正好,照在殿外的梧桐叶上,闪着金箔似的光。他想起登州港正在赶造的楼船,想起琉球山北那些等着兵器的岛民,想起郭正密信里写的“苏我氏不得人心,百姓盼大唐如盼甘霖”,心里渐渐有了决断。

“传旨给薛仁贵,”李承乾转身,声音斩钉截铁,“让他选二十艘楼船,带五千水师,半个月内出发,去琉球山北待命。告诉阿麻和利,大唐的船来了,让他把山北的人组织好,就等苏我入鹿送上门来。”

“那倭国那边……”裴炎问。

“先按住琉球这头。”李承乾指着布防图,“等苏我入鹿的人在琉球吃了亏,天皇和中臣镰足肯定会趁机动手。到时候,咱们再派个人去奈良,告诉天皇,大唐愿意‘帮’他一把——条件是,倭国从此奉大唐为宗主,岁岁来朝。”

裴炎躬身领命,心里佩服不已。陛下这是要一石二鸟:既护了琉球,断了苏我氏的臂膀,又能借倭国内乱,顺势将其纳入藩属,比直接出兵征讨,不知高明多少。

郭正和魏明此刻正在驿馆休整。洗去脸上的烟灰,换上干净的襕衫,两人反而有些不习惯。刺史派人送来好酒好菜,郭正却没胃口,总觉得怀里少了点什么——那卷沉甸甸的布防图,仿佛已经成了他身体的一部分。

“听说陛下见了咱们的情报,当即就给登州下了旨。”魏明喝着酒,眼里闪着光,“说不定过不了多久,咱们就能跟着水师,亲眼看着苏我氏完蛋。”

郭正笑了笑,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酒是长安的好酒,带着醇厚的暖意,可他总觉得,不如在奈良仓库里,就着冷饭喝的那口浊酒来得痛快。那时候,他们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来,只知道手里的情报,能让大唐少流些血,能让海边的百姓多些安稳。

窗外,长安的街鼓响了,报时的梆子声穿透秋雾,传得很远。紫宸殿里,李承乾还在看着那张布防图,手指在“博多湾”与“琉球”之间画了条线。这条线,曾被苏我氏视为扩张的通道,如今,却要变成大唐守护海疆的屏障。

他想起郭正密信的最后一句:“倭人虽悍,然心不齐,若大唐示以威、怀以德,海东可定。”深以为然。对付苏我氏这样的豺狼,要有刀枪;对待愿意归附的天皇与岛民,要有怀柔。刚柔并济,方能让万里海疆,真正归于太平。

夜色渐浓,长安的灯火次第亮起。裴炎拿着圣旨,匆匆赶往驿馆,他要让郭正和魏明再辛苦一趟——带着朝廷的密令,去登州给薛仁贵传话,务必在秋收前,赶到琉球。

而在千里之外的博多湾,苏我入鹿正站在新造的快船甲板上,看着浪人们操练。他不知道,自己的计划早已被送到长安,大唐的楼船正在整装待发,一场等着他的围猎,已经布好了局。海风吹起他的披风,猎猎作响,却吹不散他眼底的狂妄——他以为自己是海东的主宰,却不知,真正的猎人,已经举起了弓箭。

喜欢大唐储君请大家收藏:()大唐储君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