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 > 第2312章 尸易无限(217)

越野车驶出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时,天边刚泛起鱼肚白。车后座的背包里,那块汉代丝绸残片被小心地裹在软布中,云纹在晨光下隐约透出陈旧的光泽。胖子揉着熬红的眼睛,翻着手机里的新闻:“你们看,甘肃张掖发现了一批魏晋时期的画像砖墓,当地文物局说墓群有被盗迹象,正在紧急招募志愿者协助保护。”

父亲接过手机,指尖在屏幕上滑动:“魏晋画像砖是研究当时社会生活的重要实物,尤其是张掖这片,属于古丝绸之路要冲,画像砖里可能藏着商贸、文化交流的线索。咱们得去看看。”我看着窗外逐渐从戈壁过渡到绿洲的景色,点头应下——从西藏到新疆,再到甘肃,似乎每一次出发都没有停歇,但只要想到那些可能被盗掘的文物,脚步就无法停下。

抵达张掖时,当地文物局的李科长已经在车站等候。他带着我们直奔位于高台县的墓群遗址,车子在乡间小路上颠簸,远处的祁连山积雪清晰可见。“这批墓群是村民挖水渠时偶然发现的,已经清理出三座墓葬,出土的画像砖有农耕、宴饮、出行等题材,”李科长指着远处被警戒线围起来的区域,“但昨天夜里,我们发现有两座未清理的墓葬出现了盗坑,盗洞直接通向墓室,里面的文物恐怕已经遭了殃。”

我们跟着李科长走进一座未被盗掘的墓葬,墓道两侧的画像砖色彩依然鲜艳,砖上的农夫挥着锄头,商人牵着骆驼,生动还原了魏晋时期的生活场景。父亲蹲下身,手指轻轻拂过砖面:“这些砖的烧制工艺很精细,颜料里掺了矿物成分,才能保存这么久。盗掘者要是破坏了砖体,损失就再也无法挽回了。”

当天下午,我们跟着考古队对被盗的墓葬进行抢救性清理。盗坑有两米多深,内壁很规整,显然是用专业工具挖掘的。我顺着梯子下到墓室,里面一片狼藉,原本砌在墙壁上的画像砖被撬走了十几块,地上散落着破碎的陶片和几根烟头——盗墓贼应该刚离开不久。

“太可惜了!”胖子捡起一块带花纹的陶片,心疼地说,“你看这上面的骆驼纹,说不定是表现丝绸之路商队的,现在只剩下一半了。”李科长叹了口气:“我们已经加强了周边巡逻,但墓群范围太大,总共三十多座墓葬,靠现有的人手根本守不过来。”

就在这时,父亲突然在墓室角落发现了一枚特殊的脚印——鞋底有锯齿状的纹路,和之前在安陆、大理遇到的盗墓贼脚印极其相似。“是‘鬼市’的人!”父亲站起身,眼神凝重,“他们还没放弃,一直在跟着我们的脚步,或者说,一直在盯着各地的文物遗存。”

为了引出盗墓贼,我们和文物局商量后,故意放出“墓群发现珍贵金器,将连夜转移”的消息,同时在墓群周围布下埋伏。深夜,气温降到零下,我们躲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盯着远处的监控屏幕。凌晨两点多,几道黑影出现在画面里,正是之前在安陆逃脱的盗墓贼团伙——寸头男竟然也在其中!

“行动!”随着李科长一声令下,埋伏的警力迅速围了上去。盗墓贼们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控制住。寸头男挣扎着大喊:“你们别得意!‘鬼市’的大部队已经在往宁夏去了,那里有一座西夏王陵,里面的宝贝比这里多十倍!”

这个消息让我们立刻警觉起来。西夏王陵是西夏王朝的皇家陵寝,被誉为“东方金字塔”,里面藏着大量西夏时期的文物,尤其是西夏文文献和金银器,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如果“鬼市”真的盯上了那里,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连夜赶往宁夏银川,宁夏文物局的张局长早已在高速路口等候。“我们已经收到消息,最近有一批不明身份的人在西夏王陵周边活动,携带了大量挖掘工具,”张局长递给我们一份勘探报告,“根据我们的监测,他们的目标可能是三号陵——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的泰陵。”

第二天清晨,我们跟着张局长来到西夏王陵景区。泰陵的封土堆巍峨耸立,周围散落着残碑断柱,在晨光下显得格外苍凉。“泰陵的地宫还没有进行考古发掘,根据史料记载,里面可能藏着李元昊的御用品、西夏文法典和大量的陪葬品,”张局长指着封土堆西侧,“我们在那里发现了几个可疑的探孔,深度已经接近地宫顶板,显然是盗墓贼留下的。”

为了防止盗墓贼夜间行动,我们和考古队、警力分成三组,在泰陵周边轮流值守。第三天夜里,轮到我和胖子值守时,远处突然传来轻微的挖掘声。我们悄悄摸过去,看到五个男人正用洛阳铲在探孔附近挖掘,为首的是一个脸上有刀疤的男人,手里拿着一张详细的地宫结构图。

“住手!”胖子大喝一声,冲了上去。刀疤男见势不妙,从怀里掏出一把匕首,朝着胖子刺来。我赶紧上前阻拦,却被另一个盗墓贼缠住。就在这危急时刻,父亲和警力及时赶到,将盗墓贼全部制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从刀疤男身上搜出的地宫结构图上,详细标注了地宫的入口、通道和墓室位置,甚至还有机关的分布。“这张图太详细了,不像是盗墓贼自己绘制的,”父亲皱着眉,“说不定‘鬼市’背后还有专业的考古人员或者历史学者在提供帮助,这对我们来说,是更大的威胁。”

为了防止“鬼市”再次来袭,我们决定提前对泰陵的地宫进行保护性勘探。考古队用专业设备对封土堆进行扫描,发现地宫的入口在封土堆北侧的一处残碑下面,上面覆盖着厚厚的夯土。经过几天的清理,我们终于打开了地宫的入口,一条狭窄的通道通向地下。

沿着通道往下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泥土气息。通道两侧的墙壁上,刻着西夏文的铭文,张局长翻译道:“上面写着‘凡擅入此者,必遭天谴’,显然是当时为了防止盗墓设置的警示。”

走到通道尽头,是一座巨大的墓室,墓室中央放着一个石棺,石棺周围摆放着大量的文物:有西夏文的经卷、鎏金的铜器、精美的瓷器,还有一把镶嵌着宝石的西夏弯刀。“这些文物太珍贵了!”张局长激动得声音都在发抖,“尤其是这些西夏文经卷,很多内容在现存的文献中都没有记载,对研究西夏历史和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我们小心翼翼地将文物装进特制的箱子里,运出地宫。就在这时,我的手机突然收到一条匿名短信,上面写着:“西夏只是开始,下一个目标,三星堆。”我心里一沉,赶紧把短信给父亲和张局长看。

“三星堆?”张局长脸色凝重,“那里出土的文物举世闻名,要是被‘鬼市’盯上,后果不堪设想。”父亲点了点头:“三星堆遗址还有很多未发掘的区域,里面可能藏着更多珍贵的文物,我们必须赶在‘鬼市’前面,保护好那里的文物。”

我们立刻收拾行李,准备前往四川广汉。离开西夏王陵前,张局长给我们送了一本《西夏文物图录》:“这本书里收录了已发现的西夏文物资料,说不定能帮你们在三星堆发现更多线索。”

火车驶离银川,朝着四川的方向行驶。窗外的景色从黄土高原变成了平原,我的手里握着那本《西夏文物图录》,心里充满了担忧。三星堆遗址的文物风格独特,充满了神秘色彩,一旦被盗掘,不仅会造成巨大的文物损失,还可能破坏重要的历史线索。

抵达广汉后,我们立刻联系了三星堆博物馆的王馆长。他带着我们来到三星堆遗址的新发掘区,这里已经搭建起了现代化的考古大棚,考古队员正在紧张地工作。“我们最近在三号祭祀坑发现了一批新的文物,包括青铜神树残件、黄金面具和象牙制品,”王馆长指着大棚内,“但根据我们的监测,最近有不明身份的人在遗址周边活动,行踪诡秘,很可能是‘鬼市’的人。”

我们跟着王馆长走进考古大棚,三号祭祀坑内,一尊残缺的黄金面具正被小心翼翼地清理出来,面具上的纹路精美绝伦,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这尊黄金面具比之前发现的更大、更完整,”王馆长激动地说,“如果能完整发掘出来,将是三星堆考古的又一重大突破。”

为了保护祭祀坑内的文物,我们和考古队、警力一起,在遗址周边设置了多重防线,24小时不间断巡逻。第五天夜里,我们发现了几个试图潜入遗址的可疑人员,经过盘问,他们承认是“鬼市”派来的探子,目的是摸清祭祀坑的位置和文物情况,为后续的盗掘做准备。

“‘鬼市’的大部队应该很快就会到,”父亲看着审讯记录,“他们这次的目标很明确,就是祭祀坑内的青铜神树和黄金面具。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协助考古队加快了文物发掘的进度,将已经清理出来的文物小心翼翼地转移到博物馆的库房里。库房里,青铜神树的残件被整齐地摆放在工作台上,考古队员正在进行拼接和修复;黄金面具被放在特制的玻璃展柜里,面具上的每一道纹路都清晰可见,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神秘故事。

就在我们以为一切顺利的时候,博物馆的警报突然响了起来。我们赶紧冲向库房,发现库房的窗户被撬开,里面的几件文物不见了踪影——包括那尊刚清理出来的黄金面具!“是‘鬼市’的人!”胖子大喊着,冲出博物馆,朝着远处的黑影追去。

我们跟着胖子追了出去,在博物馆附近的一条小巷里,看到几个男人正拿着文物箱,准备上车逃跑。“把文物放下!”父亲大喊着,冲了上去。为首的男人转过身,正是之前在西夏王陵遇到的刀疤男,他冷笑一声:“想要回文物?没那么容易!”

双方立刻扭打在一起。刀疤男拿着匕首,朝着父亲刺来,我赶紧上前阻拦,却被他划伤了胳膊。胖子趁机夺过文物箱,打开一看,黄金面具还在里面。就在这时,警力及时赶到,将刀疤男和他的同伙全部制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看着失而复得的黄金面具,王馆长松了口气:“幸好有你们,不然这尊珍贵的黄金面具就被盗走了。”我们将文物交还给博物馆,王馆长感激地说:“你们为保护三星堆文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代表三星堆博物馆,向你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在广汉待了几天,我们协助考古队完成了三号祭祀坑的初步发掘工作,出土的文物全部被妥善保管在博物馆的库房里。离开前,王馆长给我们颁发了“三星堆文物保护特别贡献奖”,还邀请我们参加即将举办的“三星堆新发现文物特展”。

火车驶离广汉,朝着北京的方向行驶。我的手里握着那本《西夏文物图录》,胳膊上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但心里却充满了成就感。从甘肃的魏晋画像砖墓,到宁夏的西夏王陵,再到四川的三星堆遗址,我们一路追随着“鬼市”的脚步,保护了一件又一件珍贵的文物。

胖子靠在座位上,看着窗外的景色,突然说:“咱们这一路,虽然辛苦,但也看到了这么多珍贵的文物,值了!不过我总觉得,‘鬼市’还没被彻底消灭,他们肯定还会找机会盗掘其他的文物。”

父亲点了点头,眼神坚定:“只要还有文物需要保护,我们的脚步就不会停下。接下来,咱们还要去更多的地方,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让这些珍贵的文物永远留在祖国的土地上。”

我的手里握着那块汉代丝绸残片,心里充满了坚定的信念。保护文物的道路还很漫长,还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和危险,但我知道,只要我们心怀对历史的敬畏,对文化的热爱,就一定能克服所有的挑战,守护好这些跨越千年的文明遗产。我们的旅程,还在继续……

火车穿行在秦岭山脉间,窗外的树木渐渐染上秋霜,车厢里的暖气却驱不散我们眉宇间的凝重。三星堆黄金面具失而复得后,我们从刀疤男的审讯记录里抠出了一个关键信息——“鬼市”核心成员正在河南安阳集结,目标是殷墟遗址下未被发掘的“商王武丁墓”。

“武丁是商代鼎盛时期的君主,他的配偶妇好墓当年出土了上千件文物,要是武丁墓真的存在,里面的宝藏绝对是世界级的。”父亲翻着手里的《殷墟考古报告》,指尖在“洹水之滨”四个字上反复摩挲,“殷墟遗址虽然发掘了近百年,但核心区域的商王墓群一直没找到,‘鬼市’这次怕是有内部消息。”

胖子把刚泡好的面推给我,自己啃着鸡腿:“管他什么消息,咱们有‘岳府’玉佩这个‘机关探测器’,还有这么多次跟他们斗的经验,这次肯定能截胡!”话虽这么说,他还是默默把洛阳铲、探杆和防弹衣塞进了背包——经历过敦煌的沙尘暴、西藏的地宫陷阱,我们早就明白,面对“鬼市”这群亡命之徒,任何准备都不算多余。

抵达安阳时,殷墟博物馆的张馆长已经在车站等候。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考古服,眼睛里布满血丝:“我们接到线报,‘鬼市’的人已经在遗址周边租了农家院,白天装作游客踩点,晚上就用探地雷达探测。昨天夜里,我们在武官村附近发现了三个新探孔,深度都超过了十米,再往下挖就要到商代地层了。”

我们跟着张馆长直奔武官村。这里是殷墟遗址的核心区,地面上散落着不少商代陶片,远处的妇好墓博物馆人头攒动,谁也想不到,脚下的土地里可能藏着一座未被发现的商王墓。张馆长指着一片麦田:“探孔就在这里,我们已经用土填上了,但土层下面的雷达数据显示,有一个巨大的方形结构,很可能是墓室的夯土。”

父亲蹲下身,抓起一把土捻了捻:“这是五花土,是商代筑墓时特意混合的,用来加固墓室。你们看,土里面还掺着木炭和朱砂,这是商代高等级墓葬的典型特征。”他掏出“岳府”玉佩放在地上,玉佩突然发出微弱的绿光,指向麦田深处——这是玉佩第一次对未发掘的墓葬产生反应,说明下面不仅有墓,还可能藏着复杂的机关。

当天夜里,我们和考古队、警力分成三组在麦田周边埋伏。秋夜的寒风刺骨,胖子裹着军大衣还在打哆嗦,却死死盯着手里的热成像仪:“来了!五个热源,正朝着探孔的方向走!”屏幕上,五道人影在麦田里穿梭,动作敏捷,显然是惯犯。

等他们走到探孔附近,开始用铁锹挖坑时,张馆长一声令下:“行动!”我们从麦垛后面冲出去,警方的强光手电瞬间照亮了整片麦田。“鬼市”的人慌了神,想要逃跑,却被提前布置的铁丝网拦住。为首的是个戴着眼镜的男人,看起来文质彬彬,手里却攥着一把手枪——后来我们才知道,他是“鬼市”的技术顾问,曾经是某大学的考古系副教授,因为学术造假被开除后,就投靠了境外走私组织。

“把探地雷达的数据交出来!”眼镜男把枪对准张馆长,声音却在发抖。胖子趁机绕到他身后,一记手刀劈在他的脖子上,手枪“啪”地掉在地上。其他“鬼市”成员见头目被制服,纷纷放弃抵抗,很快就被警方控制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从眼镜男的背包里,我们搜出了一份详细的探测报告,上面不仅标注了墓室的位置,还画着疑似墓道、耳室的结构,甚至标注了可能存在的“积石积沙”陷阱。“他们的设备比我们的还先进,”张馆长看着报告上的数据,脸色凝重,“要是再晚来几天,他们说不定真能炸开墓室。”

第二天清晨,我们开始对疑似墓室的区域进行抢救性发掘。考古队员用全站仪定位,然后用洛阳铲逐层勘探。当挖到第十三米时,铲头带出的土里出现了一片金箔——是商代典型的“包金”工艺残留!“下面肯定有大型青铜器!”张馆长激动得声音都在发抖,立刻调来起重机和发掘设备。

随着土层被逐层清理,一座巨大的方形墓室逐渐显露出来。墓室的四个角各有一根青铜柱,柱身上刻着精美的饕餮纹,虽然已经生锈,却依然能看出商代工匠的精湛技艺。我们顺着墓道往下走,耳室里整齐地摆放着青铜礼器,有鼎、尊、爵,还有一把长达一米的青铜剑,剑身上刻着“武丁自用”四个字——这是确认墓主人身份的关键证据!

主墓室的中央是一具巨大的木椁,虽然已经腐朽,但里面的尸骨依稀可见。木椁周围散落着大量的玉器、甲骨和金器,最珍贵的是一个青铜方鼎,鼎身上刻着长达两百多字的铭文,详细记载了武丁征伐土方、羌方的功绩,填补了商代历史研究的空白。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殷墟考古最重大的发现!”张馆长看着眼前的文物,热泪盈眶,“这些文物不仅能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商代的历史,还能证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我们小心翼翼地将文物装进特制的箱子里,运出墓室——每一件文物都轻拿轻放,生怕损坏了这跨越三千年的文明遗产。

就在我们准备庆祝时,派出所突然传来消息:眼镜男在审讯时吞了藏在衣领里的氰化物,已经不治身亡,只留下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三星堆的黄金面具只是诱饵,真正的目标在良渚”。我们心里一沉——良渚古城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里面藏着大量的玉器、陶器和古城遗迹,要是被“鬼市”盯上,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立刻收拾行李,准备前往浙江杭州。离开安阳前,张馆长给我们送了一本《殷墟青铜器图录》:“这本书里收录了所有已发现的商代青铜器资料,说不定能帮你们在良渚找到线索。”他握着父亲的手,语气沉重:“‘鬼市’越来越狡猾了,你们一定要多加小心。”

火车驶离安阳,朝着杭州的方向行驶。窗外的景色从黄土高原变成了江南水乡,我的手里握着那张纸条,心里充满了担忧。良渚古城遗址范围广阔,核心区就有300多万平方米,而且很多区域还没进行系统发掘,“鬼市”要是在这里盗掘,很难被及时发现。

抵达杭州后,我们立刻联系了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的李园长。他带着我们直奔反山墓地——这里是良渚文化最高等级的墓葬区,曾经出土过“玉琮王”“玉钺王”等国宝级文物。“我们接到线报,‘鬼市’的人已经在遗址周边活动,他们手里有一份民国时期的考古笔记,上面记载了反山墓地附近有一座未被发掘的‘良渚王墓’,”李园长指着远处的山丘,“我们已经加强了巡逻,但遗址太大,还是怕有疏漏。”

我们跟着李园长在反山墓地周边探查。这里的土层很薄,地表上能看到不少良渚时期的陶片,父亲掏出“岳府”玉佩放在地上,玉佩却没有任何反应——这让我们有些意外,难道“鬼市”的消息是假的?

就在我们准备扩大探查范围时,胖子突然在一处竹林里发现了异常:“你们看,这里的土是新翻的!”地面上有一片竹林,竹子之间的土明显比其他地方松软,还残留着挖掘的痕迹。父亲用洛阳铲往下探,挖到第五米时,铲头碰到了坚硬的物体——是玉石!

我们立刻调来发掘设备,小心翼翼地清理土层。当挖到第八米时,一个巨大的玉琮显露出来,玉琮的表面刻着精美的神人兽面纹,和“玉琮王”的纹饰如出一辙。“这是良渚王墓的标志性文物!”李园长激动得跳了起来,“下面肯定就是‘良渚王墓’!”

随着发掘的深入,一座规模宏大的墓葬逐渐展现在我们面前。墓室里散落着大量的玉器,有玉琮、玉璧、玉钺,还有一些造型奇特的玉饰,显然是墓主人的随葬品。最珍贵的是一个玉制的“神徽”,上面刻着良渚文化特有的神人兽面图案,工艺精湛,堪称国宝。

我们正准备将文物运出墓室,突然听到墓道口传来脚步声——是“鬼市”的人!他们拿着手电筒和撬棍,朝着墓室冲来,为首的是一个脸上有刀疤的男人,正是之前在西夏王陵遇到的刀疤男!“没想到你们还挺能找!”刀疤男冷笑一声,“良渚的玉器在国际市场上能卖天价,今天这些文物,我们要定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做梦!”胖子拿起一根青铜棍,挡在文物箱前。警方的人也冲了进来,双方在狭窄的墓室里展开了激烈的搏斗。刀疤男拿着匕首,朝着我刺来,父亲一把推开我,自己的胳膊却被划伤了。我趁机捡起地上的玉钺,朝着刀疤男的腿砸去,他惨叫一声,倒在地上,被警方制服。

看着被押走的刀疤男,李园长松了口气:“幸好有你们,不然这些珍贵的良渚玉器就被盗走了。”我们将文物交给李园长,他承诺会尽快将文物运往良渚博物院,进行专业的修复和保护。

在杭州待了几天,我们协助考古队完成了“良渚王墓”的发掘工作,出土的文物全部被妥善保管在博物院的库房里。离开前,李园长给我们颁发了“良渚文化保护特别贡献奖”,还邀请我们参加即将举办的“良渚文明特展”。

火车驶离杭州,朝着北京的方向行驶。我的手里握着那本《殷墟青铜器图录》,父亲胳膊上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但心里却充满了成就感。从河南的殷墟,到浙江的良渚,我们一路追随着“鬼市”的脚步,保护了一件又一件珍贵的文物,也见证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灿烂辉煌。

胖子靠在座位上,看着窗外的景色,突然说:“咱们这一路,从南宋的西湖石匮到商代的武丁墓,再到良渚的王墓,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保护了这么多不同朝代的文物,也算是没白活!”

父亲点了点头,眼神坚定:“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还有很多未被发现的文物和遗址,‘鬼市’也不会轻易放弃。只要还有文物需要保护,我们就会一直走下去,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根脉。”

我的手里握着那块汉代的丝绸残片,心里充满了坚定的信念。保护文物的道路还很漫长,还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和危险,但我知道,只要我们心怀对历史的敬畏,对文化的热爱,就一定能克服所有的挑战,让这些珍贵的文明遗产永远流传下去。我们的旅程,还在继续……

火车刚驶入北京地界,父亲的手机就响了,是国家文物局的紧急来电——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的第12窟“音乐窟”近日发现多处新的盗凿痕迹,窟内一尊唐代补塑的胁侍菩萨像底座出现松动,疑似有人试图将其整体凿下盗走。

“云冈石窟是北魏皇家石窟,‘音乐窟’里的雕刻记录了北魏时期的乐器和乐舞,要是菩萨像被盗,不仅是文物损失,更是对石窟整体艺术完整性的破坏。”父亲挂了电话,立刻翻出云冈石窟的资料,手指在“音乐窟”的照片上停留,“而且唐代补塑的文物在云冈不多见,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咱们必须马上过去。”

胖子刚把背包里的脏衣服掏出来,闻言又塞了回去:“得,刚想歇两天,又有新任务了!不过话说回来,‘鬼市’这群人也太嚣张了,连世界文化遗产都敢动,这次非得给他们点颜色看看!”我把刚整理好的文物保护手册塞进包里,心里也沉甸甸的——石窟文物不同于墓葬文物,一旦被破坏,几乎没有修复的可能。

抵达大同后,云冈石窟研究院的王院长早已在景区门口等候。他脸色凝重,直接带着我们往“音乐窟”走:“盗凿痕迹是三天前发现的,主要集中在菩萨像的底座和背光处,凶手用的是专业的金刚石工具,痕迹非常隐蔽,要不是工作人员日常巡查时发现粉尘异常,根本察觉不了。”

走进“音乐窟”,潮湿的空气里夹杂着淡淡的石粉味。洞窟西侧的胁侍菩萨像高约两米,身披璎珞,姿态优美,但其底座的岩石上有几道细微的裂痕,裂痕周围的石面还残留着新鲜的凿痕。父亲蹲下身,用手电筒仔细查看:“凿痕很新,应该是一周内留下的,而且凶手很懂石窟结构,专门挑岩石的节理面下手,试图用最小的动静将菩萨像与岩体分离。”

王院长递给我们一份监控报告:“景区的监控覆盖了主要通道,但‘音乐窟’位置偏僻,周边的监控在案发前被人为破坏了,现在只能确定有两到三名嫌疑人,都是夜间潜入的。”胖子掏出放大镜,在菩萨像周围的地面上搜寻,突然指着一处石缝:“你们看,这里有金属碎屑!”

碎屑呈银灰色,质地坚硬,王院长用镊子夹起一点:“这是金刚石工具磨损后留下的,市面上很少见,只有专业的石窟盗凿团伙才会用。”父亲突然想起之前在殷墟抓获的“鬼市”技术顾问,他的背包里就有类似的工具:“说不定是‘鬼市’的残余势力,他们在安阳、良渚接连受挫,现在把目标转向了石窟文物。”

为了防止嫌疑人再次作案,我们和研究院、警方制定了周密的布控计划:白天由工作人员正常巡查,夜间则由我们和警力分成两组,一组在“音乐窟”内埋伏,一组在周边的山林里巡逻。同时,我们还在菩萨像周围安装了微型震动传感器,只要有轻微的凿击动作,就会立刻触发警报。

第四天夜里,轮到我和胖子在窟内埋伏。凌晨一点多,传感器突然发出轻微的蜂鸣——有人来了!我们赶紧关掉手电筒,躲在石窟的立柱后面。很快,两道黑影从窟顶的通风口爬了进来,手里拿着手电筒和金刚石凿子,正是我们要找的嫌疑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们轻手轻脚地走到菩萨像前,刚要动手,胖子突然打开强光手电:“不许动!警察!”嫌疑人吓了一跳,转身就想跑,却被从外面冲进来的警力团团围住。经过审讯,他们果然是“鬼市”的残余成员,受境外组织指使,专门来盗凿石窟文物,之前敦煌莫高窟的几处壁画盗损案,也是他们干的。

解决了“音乐窟”的危机后,我们并没有放松警惕。王院长告诉我们,大同周边还有几处北魏时期的小型石窟,因为位置偏僻,保护难度大,经常遭到盗掘。我们决定跟着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对这些小型石窟进行全面排查。

在大同县的一处山沟里,我们发现了一座名为“千佛洞”的小型石窟。石窟的洞口被杂草掩盖,洞内的佛像大多已经残损,地面上散落着不少碎石和陶片。父亲在一尊残佛的底座下发现了一个隐蔽的暗格,里面藏着一卷北魏时期的《法华经》写本,纸张虽然已经泛黄,但字迹依然清晰。

“这卷写本太珍贵了!”王院长激动得声音都在发抖,“北魏时期的纸质文献保存下来的非常少,这卷《法华经》对研究当时的佛教传播和书法艺术有着重要意义。”我们小心翼翼地将写本装进特制的密封袋里,准备带回研究院进行修复。

就在我们准备离开时,远处的山沟里传来汽车的轰鸣声。我们赶紧躲到石窟后面,看到三辆黑色越野车朝着这边驶来,车上下来十几个男人,手里拿着铁锹和撬棍——是“鬼市”的大部队!为首的是一个脸上有疤的男人,正是之前在西夏王陵和三星堆多次逃脱的“鬼市”头目,代号“黑狼”。

“黑狼怎么会来这里?”我小声问。父亲皱了皱眉:“他们肯定是收到了消息,知道我们在这里发现了文物,想来抢。”黑狼显然没发现我们,指挥着手下开始清理石窟:“动作快点!把里面的佛像残件和陶片都装上车,尤其是那些有铭文的,在国际市场上很值钱!”

我们趁机绕到越野车后面,胖子拿出扳手,悄悄拧松了其中一辆车的轮胎螺丝。父亲则拿出对讲机,呼叫山下的警力:“我们在千佛洞,发现大量‘鬼市’成员,请求支援!”

就在这时,黑狼突然发现了我们:“又是你们!给我上!把他们干掉!”几个男人拿着撬棍朝我们冲来,我们赶紧还手。我和父亲对付两个,胖子力气大,一个人缠住三个,双方在狭窄的山沟里展开了激烈的搏斗。

很快,山下的警力赶到,将“鬼市”的成员团团围住。黑狼见势不妙,想要开车逃跑,却因为轮胎螺丝松动,刚开出去没多远就翻进了山沟里。我们冲过去,将他从车里拖出来,终于将这个多次逃脱的“鬼市”头目抓获。

从黑狼的车里,我们搜出了一份详细的“中国石窟文物盗掘计划”,上面标注了全国二十多处石窟遗址的位置,包括甘肃麦积山、河南龙门、重庆大足等,每一处都标注了可盗凿的文物和具体的行动时间。“这些混蛋,竟然想把中国的石窟文物都盗空!”胖子看着计划,气得咬牙切齿。

将黑狼和他的同伙交给警方后,我们跟着王院长回到云冈石窟研究院。看着那卷北魏《法华经》写本,王院长感慨地说:“要是没有你们,这卷珍贵的写本很可能就被盗走,流落到国外了。你们不仅保护了云冈石窟,还为全国的石窟文物保护立了大功。”

在大同待了一周,我们协助研究院完成了对“音乐窟”菩萨像的加固修复,还对周边的小型石窟进行了全面排查,发现并保护了多件珍贵文物。离开前,王院长给我们颁发了“云冈石窟文物保护杰出贡献奖”,还邀请我们参加即将举办的“云冈石窟国际学术研讨会”。

火车驶离大同,朝着陕西西安的方向行驶——我们接到了陕西文物局的邀请,去协助保护秦始皇陵周边新发现的一座秦代陪葬坑。窗外的景色从黄土高原变成了关中平原,我的手里握着那卷北魏《法华经》的复制品,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没想到这次在大同能端掉‘鬼市’的一个重要据点,还抓获了黑狼,算是一大胜利。”胖子靠在座位上,手里拿着秦始皇陵的资料,“不过‘鬼市’背后的境外组织还没被彻底消灭,咱们可不能掉以轻心。”

父亲点了点头,眼神坚定:“境外组织一天不除,中国的文物就一天不得安宁。秦始皇陵是中国的重要文化遗产,陪葬坑里的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我们必须保护好,绝不能让‘鬼市’和境外组织得逞。”

抵达西安后,陕西文物局的李局长带着我们直奔秦始皇陵陪葬坑遗址。这里已经搭建起了巨大的考古大棚,考古队员正在紧张地工作。“这座陪葬坑是上个月发现的,初步判断是秦代的‘百戏俑’陪葬坑,里面出土了多尊造型独特的百戏俑,还有一些青铜乐器和兵器,”李局长指着大棚内,“但我们在坑边发现了几处可疑的脚印和探孔,疑似‘鬼市’的人已经来过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我们跟着李局长走进考古大棚,陪葬坑内的百戏俑姿态各异,有的正在表演杂技,有的正在演奏乐器,生动还原了秦代的文化娱乐生活。父亲在坑边的土层里发现了一枚特殊的铁钉——和之前在大同、安阳发现的“鬼市”所用的铁钉一模一样。

“看来‘鬼市’的人确实来过这里,”父亲皱了皱眉,“他们很可能是想等我们离开后,再来盗掘陪葬坑里的文物。”为了防止意外发生,我们和考古队、警方制定了24小时不间断的巡逻计划,还在陪葬坑周围安装了红外监控和震动传感器。

第三天夜里,红外监控突然捕捉到几道人影——是“鬼市”的人!他们趁着夜色,试图从陪葬坑的侧面挖洞进入。警方立刻出动,将他们全部抓获。经过审讯,这些人是境外组织派来的,目的是盗掘陪葬坑里的青铜乐器,因为这些乐器在国际市场上非常抢手。

“境外组织真是阴魂不散,走到哪都能遇到他们。”胖子看着审讯记录,气不打一处来。李局长叹了口气:“秦始皇陵周边范围太大,虽然我们加强了保护,但还是防不胜防。幸好有你们在,不然这次的损失就大了。”

接下来的半个月,我们协助考古队完成了对“百戏俑”陪葬坑的初步发掘,出土的文物全部被妥善保管在秦始皇陵博物院的库房里。其中最珍贵的是一套秦代的青铜编钟,这套编钟保存完好,音色依然清脆,是目前发现的最完整的秦代编钟。

离开西安前,李局长给我们送了一件特殊的礼物——一枚秦代的铜权(砝码),上面刻着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铭文。“这是对你们保护秦始皇陵文物的感谢,希望你们能永远记住秦代的辉煌历史,继续为文物保护事业贡献力量。”

火车驶离西安,朝着北京的方向行驶。我的手里握着那枚秦代铜权,心里充满了感慨。从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到陕西西安的秦始皇陵,我们一路奔波,保护了一件又一件珍贵的文物,也见证了中国历史的灿烂辉煌。

胖子靠在座位上,看着窗外的景色,突然说:“咱们这一路,从南宋到秦代,从石窟到墓葬,几乎走遍了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和文化遗址,保护了这么多文物,也算是没白忙活。不过我总觉得,‘鬼市’背后的境外组织还会有更大的动作,咱们得做好准备。”

父亲点了点头,眼神坚定:“境外组织对中国文物的觊觎从来没有停止过,只要还有文物需要保护,我们的脚步就不会停下。接下来,咱们还要去更多的地方,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让这些珍贵的文物永远留在祖国的土地上。”

我的手里握着那枚秦代铜权,心里充满了坚定的信念。保护文物的道路还很漫长,还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和危险,但我知道,只要我们心怀对历史的敬畏,对文化的热爱,就一定能克服所有的挑战,让这些跨越千年的文明遗产永远流传下去。我们的旅程,还在继续……

就在火车即将驶入北京西站时,我的手机突然收到一条匿名短信,上面只有一句话:“下一个目标,新疆楼兰古城。”我心里一沉,赶紧把短信给父亲和胖子看。

“楼兰古城?”胖子皱了皱眉,“那里是汉代西域古国的遗址,虽然已经被沙漠覆盖,但里面肯定藏着不少文物。‘鬼市’和境外组织这次把目标转向了沙漠遗址,保护难度更大了。”

父亲看着短信,眼神凝重:“楼兰古城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腹地,气候恶劣,交通不便,而且遗址范围广阔,保护起来非常困难。我们必须尽快赶到新疆,在‘鬼市’之前找到并保护好那里的文物。”

火车缓缓驶入北京西站,站台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但我们知道,新的挑战已经在等待着我们。我们收拾好行李,立刻前往国家文物局,申请前往新疆楼兰古城的文物保护任务。

走出北京西站,阳光洒在身上,温暖而明亮。我看着手里的秦代铜权,心里充满了期待和坚定。虽然前方的道路充满了未知和危险,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一定能保护好楼兰古城的文物,守护好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我们的旅程,还在继续……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