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 > 第2159章 尸易无限(64)

越野车驶离罗布泊时,朝阳正刺破云层,把戈壁滩染成一片金红。被绑在后排的王教授垂着头,嘴里还在喃喃自语,一会儿说“楼兰玉髓”,一会儿说“长生不老”,眼神涣散得像丢了魂。小李和小张轮流盯着他,手里的枪始终没离过手——谁也不敢保证,这个为了文物能伪装半年的人,还会耍出什么花招。

马爷把车开得又稳又快,方向盘在他手里像是有了生命,避开了一处处隐藏的暗坑。我靠在副驾上,翻着爷爷的日记,最后一页空白处被我用铅笔写满了这次的经历,笔尖划过纸页时,突然停在“昆仑之眼非眼,乃门,门后有门”这句话上。之前以为塌掉的地宫就是终点,可现在想来,王教授提到的“长生不老”,会不会和更深层的秘密有关?

“扎西大叔,您知道‘楼兰玉髓’能让人长生不老的说法吗?”我抬头问坐在后排的扎西。

扎西揉着被“黑鸦”打肿的脸颊,缓缓摇头:“老人们只说玉髓能镇风沙、保平安,从没提过长生不老。我看是王教授走火入魔了,把传说当了真。不过……”他顿了顿,眼神飘向窗外,“古楼兰的祭祀文献里,倒是提过‘玉髓通幽冥’,说能和祖先对话,至于别的,就没了。”

陈默从包里掏出那四件信物,摊在膝盖上——青龙玉佩泛着青光,白虎玉佩凝着白霜,朱雀碎片燃着暗红,玄武信物裹着水汽,四件东西放在一起时,竟隐隐发出微弱的共鸣。“你们看,这信物好像有反应。”他指着信物边缘,那里正冒出细细的光丝,缠绕着交织成一个“卍”字,和爷爷日记里的符号一模一样。

我心里一动,赶紧拿出爷爷留下的玉佩,放在四件信物中间。刚一接触,玉佩突然发出刺眼的蓝光,光丝瞬间暴涨,在车厢里织成一个光网,把我们都罩在里面。马爷猛踩刹车,越野车停在戈壁中央,光网里突然浮现出一幅幅画面——古楼兰人围着“楼兰玉髓”祭祀,一群穿着黑衣的人闯进祭祀台,把玉髓抢走,最后画面定格在一座雪山之巅,那里有一扇巨大的石门,门上刻着和“昆仑之眼”一样的纹路。

光网突然消失,玉佩和四件信物都恢复了原样,仿佛刚才的一切都是幻觉。王教授却突然抬起头,眼睛里闪着疯狂的光:“雪山!是昆仑山!‘昆仑之眼’的真正秘密在昆仑山!玉髓只是钥匙,能打开昆仑山的‘长生门’!”

我们都愣住了,扎西突然激动地抓住王教授的衣领:“你怎么知道昆仑山?你还藏了什么没说!”

王教授被晃得满脸通红,却笑得越发癫狂:“考古队出发前,我就找到了古楼兰的王室墓葬,里面的帛书清清楚楚写着——玉髓藏于昆仑之眼,得玉髓者,可启长生门,登昆仑之巅,与天同寿!我本来想等考古队找到玉髓,再杀人灭口,没想到半路上遇到‘黑鸦’,只能假意投靠,等着你们帮我打开地宫!”

陈默脸色一沉,掏出卫星电话想要联系沈万山,却发现信号比之前更弱,只能听到“沈会长……被抓……黑鸦总部……敦煌”几个零碎的词。“不好,沈会长出事了!”他把电话攥得发白,“‘黑鸦’肯定是想用沈会长当诱饵,逼我们交出信物!”

马爷重新发动车子,方向盘打得飞快:“先回敦煌!不管‘黑鸦’耍什么花样,咱们都得先把沈会长救出来!”

越野车一路狂奔,傍晚时分终于看到了敦煌的城墙。刚靠近市区,就发现路口停着几辆黑色轿车,车窗里伸出黑洞洞的枪口,显然是“黑鸦”的人在等着我们。马爷没减速,朝着一条小巷冲去,轿车在后面紧追不舍,轮胎摩擦地面的声音在巷子里回荡。

“前面是敦煌博物馆的后门!”陈默指着巷口,“我和博物馆的张馆长认识,咱们去那里躲一躲!”

马爷猛打方向盘,越野车冲进博物馆后门,停在停车场里。我们刚下车,就看到张馆长带着几个保安跑过来:“小陈,你们可来了!沈会长被‘黑鸦’的人抓去了,他们说要在明天早上,用沈会长换你们手里的信物,地点在鸣沙山的月牙泉!”

“张馆长,您怎么知道?”我疑惑地问。

“是沈会长托人传的信。”张馆长领着我们进了博物馆的文物库房,“他被抓前,把一份‘黑鸦’的资料藏在了这里,说你们肯定会来。”他打开一个保险柜,拿出一个文件夹,里面全是“黑鸦”的秘密——他们不仅倒卖文物,还在世界各地寻找所谓的“长生宝物”,这次的“楼兰玉髓”和昆仑山,只是他们计划的一部分。

我们在库房里商量对策,张馆长说博物馆有备用的武器库,可以给我们提供枪支弹药;扎西熟悉鸣沙山的地形,能帮我们绕到“黑鸦”后面;小李和小张是退伍军人,枪法准,负责正面牵制;我、陈默和马爷则趁机救沈会长,夺回主动权。

第二天一早,我们分成两队出发。扎西带着我、陈默和马爷,从鸣沙山的后山绕路,那里全是沙丘,能避开“黑鸦”的岗哨。刚爬过一个大沙丘,就看到月牙泉边围满了“黑鸦”的人,沈会长被绑在一棵柳树上,旁边架着机枪,为首的是个留着络腮胡的男人,正拿着对讲机喊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是‘黑鸦’的头目,老鬼!”陈默压低声音,“半年前考古队的意外,就是他策划的!”

扎西指了指沙丘下面的一条暗道:“那是古楼兰人挖的引水渠,能通到月牙泉旁边的芦苇丛,咱们从那里过去,趁他们不注意动手。”

我们钻进暗道,里面又窄又黑,只能弯腰前进,耳边全是自己的呼吸声。走了大约十分钟,前方传来“黑鸦”的说话声,扎西示意我们停下,从怀里掏出个陶哨,轻轻吹了一声。芦苇丛里突然飞出一群麻雀,“黑鸦”的人都抬头去看,我们趁机冲出去,小李和小张也从正面开枪,朝着“黑鸦”的人扫射。

老鬼没想到我们会从后面偷袭,顿时慌了神,大喊着让手下反击。我和陈默朝着沈会长跑去,刚解开绳子,就看到老鬼举着枪朝我们开枪。马爷突然扑过来,挡在我们前面,子弹打在他的肩膀上,鲜血瞬间染红了他的衣服。

“马爷!”我大喊着,扶着他躲到芦苇丛后面。马爷咬着牙,从怀里掏出个信号弹,朝着天空发射:“别管我,赶紧带沈会长走!张馆长的援兵快到了!”

陈默背起马爷,我扶着沈会长,朝着沙丘后面跑。老鬼带着几个人在后面追,小张和小李在后面掩护,子弹在我们身边呼啸而过。刚爬上沙丘,就听到远处传来警笛声——是张馆长带着警察和博物馆的保安来了!

老鬼看到警车,脸色大变,转身想要跑,却被扎西扔出的绳子绊倒,摔在沙丘上。警察冲上来,把老鬼和剩下的“黑鸦”都制服了,押上警车。

我们把马爷送到医院,医生说子弹没打中心脏,只要好好休养就能恢复。沈会长握着马爷的手,眼眶通红:“都怪我,没早点发现王教授的阴谋,让你们受了这么多苦。”

马爷笑着摆手:“都是一家人,说这些干啥?能把‘黑鸦’的人抓住,比啥都强。”

回到博物馆,张馆长把那四件信物和爷爷的玉佩都锁进了保险柜:“这些东西太贵重,也太危险,暂时先放在这里,等上级部门来处理。”

我和陈默站在博物馆的展厅里,看着玻璃柜里的楼兰文物,心里却想着王教授说的昆仑山。爷爷的日记里,最后一页被我补了一句话:“昆仑之眼的秘密,才刚刚开始。”

几天后,马爷出院,我们在“漠北客”客栈办了个简单的庆功宴。扎西说他要回楼兰古城的村落,给老人们讲讲这次的经历;小李和小张要跟着警察去“黑鸦”的总部,追查剩下的余党;沈会长则要去北京,向文物局汇报这次的发现。

宴会上,陈默把那四件信物的照片递给我:“你说,昆仑山的‘长生门’是真的吗?”

我看着照片,想起光网里的雪山画面,缓缓点头:“不知道,但我想去看看。爷爷一辈子都在找这些秘密,我想替他走下去。”

沈会长听到我们的对话,放下酒杯:“如果你们真要去昆仑山,我可以帮你们申请考古资质,再调一支专业的队伍。昆仑山比罗布泊危险得多,有专业的设备和人员,才能安全。”

我心里一暖,端起酒杯和他们碰在一起。酒杯碰撞的声音里,我仿佛听到了爷爷的笑声,看到了古楼兰人祭祀的身影,还有那座藏在雪山之巅的石门。

庆功宴结束后,我站在客栈门口,看着敦煌的夜空,星星比往常更亮。掏出爷爷的日记,在最后一页写下:“下一站,昆仑山。”笔尖落下时,口袋里的玉佩突然发烫,像是在回应我的决定。

我知道,前面的路会比罗布泊更难走,会有更危险的挑战等着我们,但只要手里握着信物,心里装着爷爷的心愿,就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的脚步。昆仑山的风再大,雪山的路再险,我们也要找到“长生门”,揭开“昆仑之眼”的最后秘密,让那些被隐藏的历史,重见天日。

敦煌的风沙在客栈窗外打着旋,我把爷爷的日记和那枚温热的玉佩放进帆布包时,陈默正蹲在院子里检查登山绳。他手里拿着个放大镜,逐段查看绳结的磨损痕迹,嘴里还念叨着:“昆仑山的冰川裂缝多,绳子得结实点,不然掉下去连救的机会都没有。”

沈会长从北京发来的电报就放在桌上,上面写着“考古资质已批,队伍三天后到敦煌,带足御寒装备”。我摸出电报,指尖划过“昆仑山”三个字,突然想起马爷说的话——他年轻时跟着商队去过昆仑山口,说那里的风能把人吹得站不稳,晚上还能听到“鬼哭”,其实是风吹过冰缝的声音。

“林风,扎西大叔来了!”陈默突然喊道。我跑到门口,只见扎西骑着一匹枣红马,背上驮着个大包袱,身后还跟着两个穿藏袍的年轻人。“这是我侄子丹增和洛桑,他们从小在昆仑山脚下长大,熟悉冰川和山路,能给你们当向导。”扎西拍着两个年轻人的肩膀,丹增手里还拿着个牦牛皮做的袋子,里面装着风干的肉和酥油茶。

洛桑咧嘴一笑,露出两排白牙:“我知道昆仑山的‘冰眼’在哪里,老人们说,那里有通往雪山之巅的路,就是有点危险,冬天会有冰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冰眼?”我心里一动,想起爷爷日记里画的雪山图,上面有个圆点,旁边写着“冰为眼,雪为门”。

扎西点点头:“冰眼就是冰川上的大裂缝,常年不冻,里面有热气冒出来,古楼兰人说那是神山的呼吸。你们要找的‘长生门’,说不定就在冰眼下面。”

三天后,沈会长带着考古队赶到敦煌。队伍里有五个队员,三个是地质学家,两个是文物修复师,还带了两辆越野车和满满两车物资——冲锋衣、冰镐、登山靴、氧气瓶,还有用来探测冰缝的雷达仪。沈会长把我拉到一边,压低声音说:“王教授在监狱里招了,‘黑鸦’还有余党在昆仑山,他们也想找‘长生门’,你们一定要小心。”

出发那天,敦煌下了场小雨,我们分乘三辆越野车,朝着昆仑山驶去。车窗外的景色渐渐变化,戈壁变成草原,草原变成雪山,七天后,终于抵达昆仑山口。丹增指着远处的雪山:“那就是‘玉珠峰’,冰眼就在玉珠峰的北坡,咱们得先在山脚下扎营,适应高海拔,不然会有高原反应。”

我们在山脚下搭起帐篷,队员们开始整理物资,地质学家李教授拿着雷达仪,在帐篷周围探测:“这里的海拔有四千五百米,晚上温度会降到零下十度,大家注意保暖,别感冒了。”

我和陈默跟着丹增和洛桑,去熟悉周围的地形。玉珠峰的北坡全是冰川,阳光照在冰面上,反射出刺眼的光。洛桑指着一处凹陷的冰面:“那里就是冰眼,冬天的时候,冰眼会被雪盖住,现在是秋天,雪少,正好能看到。”

我们走到冰眼旁边,只见一道巨大的裂缝横在冰川上,深不见底,里面冒着白色的热气,还传来“呼呼”的声音,像是有人在喘气。丹增扔了块石头下去,过了很久都没听到回声:“这冰眼至少有几百米深,下面可能是个大溶洞。”

回到营地时,天色已经黑了。我们围着篝火,吃着风干肉,听扎西讲古楼兰人的故事。突然,远处传来一声枪响,洛桑立刻站起来,警惕地看着黑暗:“是‘黑鸦’的人!他们来了!”

我们赶紧拿起武器,躲在帐篷后面。只见黑暗中跑来十几个黑影,手里拿着枪,朝着我们的营地开枪。沈会长大喊:“大家别慌,守住营地,等他们靠近了再反击!”

子弹在篝火周围乱飞,李教授的帐篷被打穿了个洞,里面的雷达仪掉在地上,摔得粉碎。陈默举着枪,朝着黑影开枪,一个黑影应声倒地。丹增和洛桑则拿起冰镐,朝着黑影冲过去,和他们扭打在一起。

我趁机绕到黑影后面,拿起地上的石头,朝着一个人的后脑勺砸去。那人惨叫一声,倒在地上。剩下的黑影见势不妙,赶紧往后退,朝着冰眼的方向跑去,很快就消失在黑暗中。

我们松了口气,检查营地的损失——雷达仪坏了,两顶帐篷被打穿,还有一个队员的胳膊被擦伤了。沈会长皱着眉头:“‘黑鸦’的人肯定是跟着我们来的,他们知道我们要找冰眼,想抢先一步找到‘长生门’。”

“明天一早,我们就去冰眼,不能让他们得逞。”我坚定地说。

第二天一早,我们收拾好营地,带着物资,朝着冰眼出发。丹增和洛桑在前面带路,用冰镐在冰面上凿出脚印,我们跟在后面,小心翼翼地往前走。走到冰眼旁边,李教授拿出备用的探测仪,朝着冰眼下面探测:“下面有个很大的空间,还有金属的反应,可能是古楼兰人留下的遗迹。”

我们拿出登山绳,系在旁边的冰柱上,陈默第一个顺着绳子往下爬。我跟在他后面,往下爬了大约一百米,终于看到了冰眼底部——是一个巨大的溶洞,溶洞的墙壁上刻满了壁画,画的是古楼兰人背着“楼兰玉髓”,朝着溶洞深处走去,尽头有一扇巨大的石门,门上刻着“长生门”三个字。

“就是这里!”陈默兴奋地喊道,我们顺着绳子爬下溶洞,开始清理壁画上的冰碴。李教授则在溶洞里探测:“这里的空气流通,温度在零上五度左右,很适合保存文物。你们看,那里有个通道,可能通往石门。”

我们朝着通道走去,通道里很宽敞,墙壁上每隔几米就有一个火把,像是有人特意留下的。走了大约半个时辰,通道尽头出现了一扇巨大的石门,门上刻着和“昆仑之眼”一样的四灵图案,还有四个凹槽,正好能放下那四件信物。

“把信物放进去!”我拿出四件信物,按照四灵的图案,放进对应的凹槽里。刚放好,石门就发出一阵“轰隆”的声音,缓缓打开,里面是一个巨大的地宫,地宫的中央有一个石台,石台上放着一个透明的水晶棺,水晶棺里没有尸体,只有一块巨大的蓝色宝石——正是“楼兰玉髓”!

“玉髓怎么会在这里?”我们都愣住了,之前以为玉髓被埋在了罗布泊的地宫里,没想到竟然在昆仑山的“长生门”后面。

就在这时,身后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我们回头一看,只见“黑鸦”的人举着枪,冲了进来,为首的是个脸上有刀疤的男人,正是之前在阿奇克谷地见过的那个。“多谢你们帮我们打开‘长生门’,现在‘楼兰玉髓’和‘长生门’都是我们的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你们怎么会找到这里?”我愤怒地问。

刀疤脸冷笑一声:“我们跟踪你们很久了,就是等你们打开石门。现在把玉髓交出来,我可以放你们一条生路,不然,你们都得死在这里!”

“你做梦!”陈默举着枪,“‘楼兰玉髓’是国家的文物,你休想把它带走!”

刀疤脸脸色一沉,举起枪,朝着我们开枪。我们赶紧躲到石柱后面,和他们展开了激烈的枪战。丹增和洛桑拿起冰镐,朝着“黑鸦”的人冲过去,扎西则趁机绕到刀疤脸的后面,想要偷袭他。

刀疤脸反应很快,转身朝着扎西开枪,扎西赶紧躲到石柱后面,子弹擦着他的肩膀飞过。我看着石台上的“楼兰玉髓”,突然想起之前在罗布泊的地宫,玉髓发出蓝光保护我们的场景。我赶紧朝着石台跑去,想要拿起玉髓,刀疤脸发现了我的意图,大喊:“拦住他!别让他碰玉髓!”

一个“黑鸦”的人冲过来,想要抓住我,陈默突然开枪,打中了那人的腿,那人惨叫一声,倒在地上。我趁机跑到石台前,拿起“楼兰玉髓”。玉髓刚一入手,就发出强烈的蓝光,照亮了整个地宫,“黑鸦”的人被蓝光刺得睁不开眼睛,纷纷往后退。

“这是怎么回事?”刀疤脸惊恐地喊道,想要举起枪,却发现自己的手被蓝光吸住,动弹不得。

扎西兴奋地说:“是‘楼兰玉髓’在保护我们!它能识别善恶,像你们这样的坏人,是碰不到它的!”

趁着“黑鸦”的人混乱,我们赶紧冲上去,和他们扭打在一起。沈会长和队员们趁机夺过他们的枪,指着刀疤脸:“别动!再动我们就开枪了!”

刀疤脸看着石台上的“楼兰玉髓”,眼神里充满了不甘,却又无可奈何。就在这时,地宫突然开始摇晃,顶上的冰柱纷纷掉下来,李教授大喊:“不好,地宫要塌了!咱们赶紧走!”

我们押着刀疤脸,朝着通道的方向跑去。刚跑出通道,地宫就“轰隆”一声塌了,巨大的冰柱把通道堵得严严实实,“楼兰玉髓”也被埋在了下面。

刀疤脸看着塌陷的地宫,瘫坐在地上,绝望地说:“我的长生梦……我的玉髓……”

我们把刀疤脸绑起来,带上溶洞,顺着登山绳爬回冰眼上面。回到营地时,天色已经黑了,远处传来警笛声——是沈会长之前联系的警察,他们终于赶到了。

警察把刀疤脸和剩下的“黑鸦”都制服了,押上警车。我们松了口气,坐在篝火旁,吃着热乎的酥油茶。

“虽然玉髓被埋了,但至少没有落到坏人手里。”陈默看着远处的雪山,感慨地说,“而且我们找到了‘长生门’,揭开了昆仑山的秘密,也算是完成了爷爷的心愿。”

我点点头,摸了摸爷爷的日记,心里很欣慰。虽然“楼兰玉髓”被埋在了地下,但它保护我们的画面,永远留在了我的心里。我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还有很多像“楼兰玉髓”一样的文物,需要我们去保护,去守护,不让它们落入坏人的手中。

第二天一早,我们收拾好营地,准备返回敦煌。丹增和洛桑站在雪山脚下,朝着我们挥手:“以后要是还来昆仑山,一定要找我们!”

我们朝着他们挥手,坐上越野车,朝着敦煌的方向驶去。车窗外的雪山渐渐远去,阳光照在雪面上,泛着耀眼的光芒。我打开爷爷的日记,在最后一页写下:“昆仑山的秘密,才刚刚开始。下一次,我们要去寻找更多的真相,保护更多的文物。”

车子在雪山之间飞驰,朝着敦煌的方向驶去。我看着远处的朝阳,心里充满了希望,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一定能保护好国家的文物,让它们永远闪耀着光芒。

越野车驶离昆仑山口时,车轮碾过碎石的声音格外清晰。丹增和洛桑站在雪地里挥手的身影越来越小,最后缩成两个黑点,消失在苍茫的雪山背景里。我把脸贴在车窗上,望着逐渐远去的玉珠峰,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楼兰玉髓”被埋在坍塌的地宫里,“长生门”的秘密也只揭开了一角,就像读一本书,刚看到精彩处,书页突然被撕掉了。

陈默看出了我的心思,递来一瓶热奶茶:“别琢磨了,至少咱们阻止了‘黑鸦’,还摸清了昆仑山的线索。等以后有机会,咱们再回来,好好挖一挖那地宫,说不定还能找到更多古楼兰的遗迹。”

沈会长坐在副驾上,翻着队员们整理的考古笔记,突然说:“你们看这张壁画拓片。”他指着笔记里的一张照片,上面是溶洞墙壁上的壁画,画着几个古楼兰人,手里捧着一个奇怪的器物,器物上刻着和四件信物一样的纹路,“这器物看起来像是个容器,说不定是用来装‘楼兰玉髓’的。而且你们注意到没有,壁画上的人,都朝着一个方向走,那个方向的壁画被冰碴挡住了,没来得及清理。”

我凑过去一看,果然,壁画的尽头被厚厚的冰覆盖着,只能看到一点点模糊的色块。“要是能清理掉冰碴,说不定能找到更多线索。”我有些遗憾地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马爷握着方向盘,笑着说:“别急,以后有的是机会。咱们先回敦煌,把这次的发现整理好,上报给文物局。等开春了,天气暖和了,咱们再组队来昆仑山,好好探一探那溶洞。”

车子在雪山和草原之间行驶了五天,终于回到了敦煌。刚进市区,就看到张馆长带着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门口迎接我们。“欢迎回来!”张馆长握着沈会长的手,“你们这次可是立了大功,文物局的领导都打电话来表扬了,说你们不仅保护了文物,还端了‘黑鸦’的一个窝点!”

我们跟着张馆长进了博物馆,他把我们领到一个新的展厅,里面陈列着我们从罗布泊和昆仑山带回来的文物——四件信物的复制品、爷爷的日记复印件、还有从溶洞里拓下来的壁画。展厅里已经有不少游客,围着展品议论纷纷,一个导游正在给游客讲解:“这些文物,见证了古楼兰文明的辉煌,也记录了考古工作者们的艰辛……”

看着眼前的场景,我心里涌起一股自豪感。爷爷当年没能完成的事,今天,我们终于做到了——不仅找到了“昆仑之眼”的线索,还让更多人了解了古楼兰的历史,知道了有这么一群人,在默默守护着国家的文物。

接下来的一个月,我们都在忙着整理这次的考古资料。我和陈默把爷爷的日记重新整理了一遍,补充了罗布泊和昆仑山的发现,还配上了照片和拓片,准备出版一本关于古楼兰文明的书籍;沈会长则忙着和文物局沟通,申请开春后的昆仑山考古项目;马爷伤愈后,回到了客栈,继续经营他的“漠北客”,只是客栈的墙上,多了一张我们在昆仑山拍的合影;扎西则带着丹增和洛桑,回了楼兰古城附近的村落,他说要把这次的经历讲给村里的老人听,让他们也为古楼兰的文明骄傲。

一天下午,我正在博物馆整理资料,张馆长突然找到我:“林风,有人找你。”我跟着张馆长走到大厅,看到一个穿着中山装的老人,手里拿着一个牛皮纸信封,正站在展厅里,看着四件信物的复制品。

“您是?”我疑惑地问。

老人转过身,笑着说:“我叫林建国,是你爷爷的老朋友。你爷爷当年在罗布泊失踪后,我一直在找他的下落,直到看到新闻,说你找到了他的日记,还发现了‘昆仑之眼’的线索,我就赶紧从北京赶来了。”

我心里一震,爷爷的日记里提到过一个“建国兄”,说他是个地质学家,当年和爷爷一起去过罗布泊。“您就是爷爷日记里的建国叔?”

林建国点点头,从牛皮纸信封里拿出一张照片,递给我:“这是我和你爷爷当年在罗布泊拍的合影,那时候,我们还年轻,总想着能找到古楼兰的遗迹,没想到……”照片上,爷爷和林建国站在一片雅丹地貌前,笑得格外灿烂,照片的背面,写着“1985年,罗布泊黑风口”。

我看着照片,眼眶突然湿润了。爷爷的样子,和我记忆里的一模一样,只是照片里的他,更年轻,更有活力。“建国叔,您知道爷爷当年为什么要去罗布泊找‘昆仑之眼’吗?”

林建国叹了口气,领着我走到展厅的休息区:“你爷爷当年是个考古迷,尤其痴迷古楼兰文明。他说,古楼兰文明突然消失,肯定和‘昆仑之眼’有关,只要找到‘昆仑之眼’,就能解开古楼兰消失的秘密。我们当年一起去了罗布泊,在黑风口附近发现了那块石碑,可就在我们准备进一步探索的时候,遇到了‘黑鸦’的人,他们想要抢我们的资料,你爷爷为了保护资料,和他们打了起来,最后失踪了……”

我握着爷爷的照片,心里充满了愧疚。如果当年我能懂事一点,阻止爷爷去罗布泊,爷爷就不会失踪了。“建国叔,对不起,要是当年我……”

林建国打断我的话:“孩子,这不怪你。你爷爷做的是对的,他是为了保护国家的文物,为了揭开历史的真相。现在,你完成了他的心愿,他在天有灵,也会为你骄傲的。”

林建国在敦煌待了三天,这三天里,他给我讲了很多爷爷当年的故事,还把他当年和爷爷一起整理的罗布泊地质资料交给了我。“这些资料,或许能帮你们开春后去昆仑山考古。”林建国说,“我年纪大了,不能再去野外了,以后,古楼兰文明的探索,就靠你们年轻人了。”

送走林建国后,我把他给的资料和爷爷的日记放在一起,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完成爷爷和林建国的心愿,揭开古楼兰消失的秘密,保护好国家的文物。

开春后,文物局批准了昆仑山考古项目,沈会长组建了一支更专业的考古队,除了之前的队员,还增加了地质学家、文物修复师和医生。我们准备了更充足的物资,包括专业的破冰设备、保暖帐篷和医疗急救包。出发前,马爷特意从客栈赶来,给我们送了几袋他亲手做的馕:“这馕耐饿,你们在山里要是没东西吃,就吃这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