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 > 第2156章 尸易无限(61)

1948年的北平,琉璃厂的青石板路被秋雨打湿,泛着油亮的光。宝缘斋的伙计小三子正踮着脚擦门楣上的匾额,忽然瞥见巷口走来个穿藏青色长衫的男人——中等身材,肩背挺得笔直,手里拎着个半旧的牛皮箱,箱角磨出了毛边,却擦得干干净净。男人走到店门口,目光在“宝缘斋”三个字上停了片刻,声音沉稳:“请问,霍掌柜在吗?”

小三子放下抹布,上下打量他:“您找我们掌柜的?有预约吗?”

“我叫吴贤,从沈阳来,带了件东西想请霍掌柜掌眼。”男人说着,将牛皮箱轻轻放在门槛旁的青石墩上,动作小心得像捧着易碎的瓷瓶。

这时,里屋的门帘“哗啦”一声被掀开,一个留着山羊胡的老头走出来,正是宝缘斋的掌柜霍景年。他眯着眼打量吴贤,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佩:“吴先生?我倒是听过你的名字,沈阳故宫出来的,当年日军占沈阳时,你可是拼了命护着那批古籍。”

吴贤点头:“霍掌柜抬举了,不过是尽本分。这次来,是带了件棘手的东西,想请您帮忙辨辨真伪,也看看……能不能找到它的出处。”

霍景年引着吴贤进了里屋,小三子端上热茶就退了出去,还顺手把门帘放了下来。里屋靠墙摆着一排博古架,架上摆满了瓷瓶、玉器、青铜器,墙角的紫檀木桌上铺着一块深紫色的绒布,显然是用来品鉴文物的地方。

吴贤打开牛皮箱,里面垫着厚厚的棉絮,棉絮中央躺着一个巴掌大的青铜爵——爵身布满绿锈,却掩盖不住精美的饕餮纹,爵尾刻着几个模糊的铭文,像是被人刻意磨过,只留下几道浅浅的刻痕。

霍景年眼睛一亮,戴上老花镜,拿起放大镜凑到青铜爵前,手指轻轻拂过爵身的纹路:“这饕餮纹的风格,像是商代晚期的,可这锈色……不对,太浮了,像是后做的。”他又翻到爵尾,盯着铭文看了半天,眉头皱了起来,“这铭文被磨过,是想掩盖什么?”

吴贤坐在一旁,慢慢喝着茶:“霍掌柜看得准。这青铜爵是我上个月在沈阳城郊的一个古墓里发现的,当时墓里还有不少陶器、玉器,都像是商代的物件,可唯独这青铜爵,看着总觉得不对劲。更奇怪的是,墓道里有明显的盗掘痕迹,却没留下任何工具,而且墓主人的棺椁是打开的,里面空空如也,只留下一块刻着‘子庚’的玉牌。”

“子庚?”霍景年放下放大镜,脸色严肃起来,“商代的贵族里,确实有位叫子庚的,是商王武丁的侄子,据说他的墓在河南安阳一带,怎么会跑到沈阳城郊?还有,你说墓道里没有盗掘工具?这不合常理,除非……”

“除非盗墓的人不是为了求财,而是为了找某样东西。”吴贤接过话头,从怀里掏出一张折叠的纸,展开后是一张手绘的地图,“这是我根据墓道的走向和周围的地形画的地图,你看,这古墓的位置,正好在辽代沈州城的遗址上,而且从墓道的结构来看,不像是商代的风格,反而有点像辽代的地宫。”

霍景年凑过去看地图,手指在地图上比划着:“辽代沈州城……我记得《辽史》里提过,沈州城当年是辽代的军事重镇,城里有不少贵族的墓葬,可从没听说过有商代的古墓。你说这墓道像辽代的地宫?难道是辽代的人,把商代的墓迁到了这里?”

“有这个可能。”吴贤点头,“而且我在墓里发现了一些辽代的钱币,还有一块辽代的砖,砖上刻着‘大安三年’,大安是辽道宗的年号,也就是说,这座墓在辽代大安三年的时候,被人动过。”

霍景年沉默了片刻,忽然站起身,走到博古架前,从最上层取下一个锦盒,打开后里面是一块巴掌大的青铜镜——镜背上刻着和青铜爵上相似的饕餮纹,镜缘也有几道模糊的刻痕。“你看这个。”他把青铜镜递给吴贤,“这是我十年前从一个古董贩子手里收的,当时他说这镜子是从辽代的古墓里挖出来的,我看这饕餮纹像是商代的,就买了下来,可一直没弄明白,辽代的古墓里怎么会有商代的青铜镜。现在看来,这镜子和你带来的青铜爵,说不定是一套的。”

吴贤接过青铜镜,仔细对比着上面的饕餮纹和刻痕,心里一阵激动:“没错!这纹路的手法、刻痕的深浅,都和青铜爵上的一模一样!霍掌柜,您知道这两件东西的来历吗?”

霍景年摇摇头,重新坐回椅子上:“不清楚,但我倒是听说过一个传说——当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灭了渤海国后,从渤海国的皇宫里抢了不少珍宝,其中有一套商代的青铜器,据说这套青铜器里藏着一个秘密,能找到渤海国的宝藏。后来这套青铜器流落民间,再也没人见过完整的一套。”

“渤海国的宝藏?”吴贤眼睛一亮,“我在沈阳故宫工作的时候,看过一些关于渤海国的史料,里面提到渤海国的第三代王大钦茂,曾在上京龙泉府修建过一座地宫,里面藏着大量的金银珠宝和珍贵文物。难道这青铜爵和青铜镜,就是找到地宫的钥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霍景年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不好说。不过这事儿肯定不简单,你想想,要是真能找到渤海国的宝藏,那些盗墓贼、古董贩子,还有国外的文物贩子,肯定会闻风而来。你这次把青铜爵带来北平,可得小心,别被人盯上了。”

吴贤点点头,把青铜爵和青铜镜放回牛皮箱:“我明白。这次来北平,一是想请您掌眼,二是想找找有没有关于这套青铜器的资料。霍掌柜,您在琉璃厂这么多年,人脉广,能不能帮我打听打听?”

“没问题。”霍景年爽快地答应,“不过你得答应我一个条件,要是真找到了渤海国的地宫,一定要先通知我,我这辈子就想亲眼看看渤海国的珍宝,也算是了却一个心愿。”

吴贤笑着说:“一定。”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吴贤起身告辞。霍景年送他到门口,忽然想起什么,叫住他:“对了,你要是想找资料,可以去北平图书馆的善本室,那里有不少关于辽代和渤海国的古籍,说不定能找到有用的线索。还有,最近琉璃厂来了个叫孙殿英的副官,总在打听古董的事儿,听说他是替孙殿英来收宝贝的,你遇到他,可得离远点。”

吴贤谢过霍景年,拎着牛皮箱,沿着琉璃厂的青石板路慢慢往前走。秋雨还在下,打在油纸伞上,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他心里琢磨着霍景年的话,忽然觉得这青铜爵和青铜镜背后,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而这个秘密,可能会让他陷入危险之中。

走到巷口,吴贤忽然感觉有人在盯着自己。他不动声色地回头,看到一个穿黑色短打的男人站在不远处的屋檐下,手里夹着一支烟,目光直直地盯着他手里的牛皮箱。吴贤心里一紧,加快脚步,拐进旁边的一条小巷。

小巷里很安静,只有雨声和自己的脚步声。吴贤走到巷尾,刚想拐出去,忽然从旁边的门洞里冲出两个男人,一左一右拦住了他的去路。左边的男人身材高大,脸上有一道刀疤;右边的男人矮胖,手里拿着一根铁棍,脸上带着狞笑。

“小子,把手里的箱子交出来,我们可以放你一条生路。”刀疤脸男人恶狠狠地说。

吴贤握紧手里的牛皮箱,慢慢后退:“你们是谁?想干什么?”

“少废话!”矮胖男人举起铁棍,“我们是孙副官的人,孙副官看上你手里的东西了,识相的就赶紧交出来,不然别怪我们不客气!”

吴贤心里一沉,没想到孙殿英的人这么快就盯上了自己。他知道硬拼肯定不行,得想办法脱身。他假装害怕,慢慢把牛皮箱放在地上:“别打我,我交,我交。”

刀疤脸男人弯腰去捡牛皮箱,就在这时,吴贤突然一脚踹在他的膝盖上,刀疤脸男人惨叫一声,跪倒在地。矮胖男人见状,举起铁棍朝吴贤砸来,吴贤侧身躲开,顺手拿起旁边墙角的一根木棍,朝着矮胖男人的胳膊打去。矮胖男人吃痛,铁棍掉在地上。

吴贤捡起铁棍,指着两人:“赶紧滚,不然我报警了!”

刀疤脸男人从地上爬起来,恶狠狠地瞪着吴贤:“小子,你等着,我们不会放过你的!”说完,和矮胖男人一起狼狈地跑了。

吴贤松了口气,捡起牛皮箱,拍了拍上面的灰尘,心里暗暗庆幸——幸好自己当年在沈阳故宫的时候,跟着护院学过几招防身术,不然今天肯定要吃亏。

他不敢再耽搁,加快脚步,朝着北平图书馆的方向走去。他知道,只有尽快找到关于这套青铜器的资料,才能解开背后的秘密,也才能保护好这件珍贵的文物。

北平图书馆的善本室里,光线昏暗,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旧书的霉味。吴贤坐在一张旧木桌前,面前摊着一本泛黄的《渤海国志》,书页上的字迹已经有些模糊,需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他一页一页地翻着,眼睛紧紧盯着每一个字,生怕错过任何有用的线索。

不知不觉,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善本室的管理员走过来,提醒他快要闭馆了。吴贤抬头看了看窗外,发现雨已经停了,天边露出一抹淡淡的晚霞。他合上书,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心里有些失望——看了一下午,还是没找到关于那套商代青铜器的记载。

“小伙子,还没找到你要的资料?”管理员是个头发花白的老人,笑着问他。

吴贤点点头:“我在找关于辽代沈州城和渤海国宝藏的资料,尤其是一套商代的青铜器,可找了一下午,还是没找到。”

老人想了想,说:“你可以去看看《辽史·地理志》和《金史·礼志》,里面可能有关于沈州城的记载。还有,善本室的最里面,有一个不起眼的书架,上面放着一些私人捐赠的手稿,说不定里面有你要找的东西。不过那些手稿年代久远,很多都没有整理,你得有耐心。”

吴贤谢过老人,按照他的指点,找到那排不起眼的书架。书架上摆满了线装的手稿,有的封面都已经脱落,露出里面泛黄的纸页。吴贤小心翼翼地抽出一本手稿,封面上写着“沈州杂记”,没有署名,也没有年代。他翻开手稿,里面的字迹潦草,像是用毛笔写的,有些字还被墨水晕染了,很难辨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耐着性子,一页一页地看下去。看到一半的时候,忽然眼前一亮——手稿里提到,辽代大安三年,有个叫耶律大石的贵族,曾在沈州城郊外修建过一座地宫,地宫里藏着一套商代的青铜器,这套青铜器是他从渤海国的遗民手里抢来的,据说能“通幽冥,寻宝藏”。手稿里还画了一张简易的地图,地图上标注着地宫的位置,旁边还有一段文字,写着“青铜为钥,饕餮为记,子庚为引,方可入内”。

吴贤心里激动不已,赶紧把这段文字和地图抄录下来。他对照着手稿里的地图,发现和自己之前画的古墓地图几乎一致——原来自己发现的那个古墓,就是耶律大石修建的地宫!而青铜爵和青铜镜上的饕餮纹,就是“饕餮为记”,墓里发现的“子庚”玉牌,就是“子庚为引”!

“太好了!终于找到线索了!”吴贤忍不住小声喊了出来,引来旁边管理员的目光。他赶紧道歉,合上手稿,小心翼翼地放回书架上。

离开北平图书馆的时候,天色已经完全黑了。街上亮起了路灯,昏黄的灯光照在青石板路上,给这座古老的城市增添了一丝暖意。吴贤拎着牛皮箱,脚步轻快地朝着霍景年的宝缘斋走去。他知道,找到这些线索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他还要找到完整的一套青铜器,解开渤海国宝藏的秘密,更重要的是,要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物,不让它们落入坏人手中。

走到宝缘斋门口,吴贤发现店里还亮着灯。他推开门,看到霍景年正坐在里屋的紫檀木桌前,手里拿着一个放大镜,不知道在看什么。小三子看到他进来,赶紧迎上去:“吴先生,您可来了,掌柜的等您好久了。”

霍景年抬起头,看到吴贤,笑着说:“怎么样,找到线索了吗?”

吴贤点点头,走到桌前,把抄录下来的文字和地图递给霍景年:“找到了!您看,这是我在北平图书馆的手稿里发现的,原来我在沈阳发现的那个古墓,就是辽代耶律大石修建的地宫,而青铜爵和青铜镜,就是打开地宫的钥匙!”

霍景年接过抄录的文字和地图,仔细看了起来,越看越激动:“太好了!真是天助我也!你看这里,‘青铜为钥,饕餮为记,子庚为引’,正好对应上你找到的青铜爵、青铜镜和玉牌!只要再找到剩下的几件青铜器,就能打开地宫,找到渤海国的宝藏了!”

吴贤却皱起了眉头:“可现在只有青铜爵和青铜镜,剩下的几件青铜器在哪里呢?还有,孙殿英的人已经盯上我了,要是他们知道了这个秘密,肯定会来抢的。”

霍景年放下手里的纸,脸色严肃起来:“你说得对,这事儿得小心。剩下的青铜器,说不定在北平的某个古董贩子手里,或者在哪个达官贵人的收藏里。我明天就去琉璃厂打听打听,看看能不能找到线索。你呢,这段时间就先住在我这里,宝缘斋后面有个小院,安全得很,等找到剩下的青铜器,咱们再一起去沈阳。”

吴贤感激地说:“多谢霍掌柜,那我就不客气了。”

接下来的几天,霍景年每天都去琉璃厂打听青铜器的消息,可一直没有进展。吴贤则在宝缘斋的小院里,仔细研究那本《沈州杂记》的手稿抄录本,希望能找到更多有用的线索。

这天晚上,吴贤正在小院里看书,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他起身去开门,看到小三子神色慌张地跑进来:“吴先生,不好了!掌柜的被孙副官的人抓走了!他们说,要是您不把青铜爵和青铜镜交出来,就杀了掌柜的!”

吴贤心里一沉,赶紧问:“孙副官的人在哪里?他们有没有说什么时候要我交东西?”

“他们说,让您明天早上带着青铜爵和青铜镜,去城外的破庙里找他们,要是您敢报警,或者不来,就杀了掌柜的。”小三子着急地说。

吴贤握紧拳头,心里又急又怒——孙殿英的人竟然用霍景年做人质,逼他交出文物!他知道,自己不能眼睁睁看着霍景年出事,可也不能把青铜爵和青铜镜交给那些坏人,不然不仅霍景年可能会有危险,渤海国的宝藏也会落入他们手中,到时候后果不堪设想。

“小三子,你别着急。”吴贤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你先去打听一下,城外的破庙在哪里,有没有人看守。我想想办法,一定能救出霍掌柜。”

小三子点点头,转身跑了出去。吴贤回到屋里,看着桌上的牛皮箱,心里琢磨着——孙副官的人想要的是青铜爵和青铜镜,要是自己能做两个假的,说不定能骗过他们,救出霍景年。可时间这么紧,去哪里找材料做假的呢?

他忽然想起霍景年博古架上的一个青铜爵仿品,虽然做工不如真的精细,但外形很像。还有那个青铜镜,宝缘斋里也有一个相似的仿品。“有了!”吴贤眼前一亮,赶紧起身,朝着里屋走去。

里屋的博古架上,果然放着一个青铜爵仿品和一个青铜镜仿品。吴贤把它们取下来,仔细看了看,觉得只要稍微加工一下,就能以假乱真。他找到霍景年平时修复文物用的工具和颜料,开始给仿品做旧——用砂纸打磨爵身,让它看起来更粗糙;用颜料调配出和真爵相似的绿锈色,涂在爵身上;再用刻刀在爵尾刻上几道模糊的铭文,模仿真爵被磨过的痕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忙了整整一夜,两个仿品终于做好了。吴贤把它们放进一个新的牛皮箱里,又把真的青铜爵和青铜镜藏在小院的地窖里,然后坐在屋里,等着小三子的消息。

天快亮的时候,小三子终于回来了。他喘着气说:“吴先生,我打听清楚了,城外的破庙在西山脚下,周围有不少孙副官的人看守,看起来很紧张。我还看到孙副官本人也去了,他手里拿着枪,看起来很凶。”

吴贤点点头,心里已经有了计划。他站起身,把装有仿品的牛皮箱交给小三子:“小三子,你听着,等会儿我去破庙和孙副官他们交涉,你趁机绕到破庙后面,看看霍掌柜被关在哪里。要是我用枪声做信号,你就赶紧去救霍掌柜,然后咱们一起往东边跑,那里有个小树林,容易隐蔽。”

小三子接过牛皮箱,虽然害怕,但还是用力点头:“吴先生,您放心,我一定能做到!”

两人趁着天色未亮,悄悄出了宝缘斋,朝着西山脚下的破庙走去。一路上,吴贤不断观察着周围的环境,把可能的逃跑路线记在心里。快到破庙时,他让小三子先躲在旁边的草丛里,自己则拎着牛皮箱,慢慢朝着破庙门口走去。

破庙的大门敞开着,门口站着两个持枪的士兵,看到吴贤来了,立刻端起枪:“站住!不许动!”

吴贤停下脚步,举起双手:“我是来交东西的,孙副官在里面吗?”

一个士兵进去通报,很快,孙副官从破庙里走出来。他穿着一身军装,腰间别着一把手枪,脸上带着冷笑:“吴先生,算你识相,没让我等太久。东西带来了吗?”

吴贤指了指手里的牛皮箱:“带来了,不过我要先看看霍掌柜,确认他没事。”

“没问题。”孙副官朝里面喊了一声,两个士兵押着霍景年走了出来。霍景年的脸上有几道伤痕,衣服也被撕破了,但眼神依旧坚定,看到吴贤,他急忙喊道:“吴先生,别把东西给他们!这些人是强盗,拿到东西也不会放过我们的!”

孙副官脸色一沉,一脚踹在霍景年的腿上:“老东西,闭嘴!”他转头看向吴贤,“现在你看到了,霍掌柜没事,赶紧把东西交出来!”

吴贤心里一紧,表面上却不动声色:“我要先确认霍掌柜能安全离开,不然我是不会把东西给你的。”

孙副官想了想,觉得吴贤手里没有武器,也跑不了,就答应了:“好,只要你把东西交出来,我就放霍掌柜走。”

吴贤慢慢打开牛皮箱,露出里面的青铜爵和青铜镜仿品。孙副官眼睛一亮,赶紧走过去,拿起青铜爵仔细看了看。他虽然不懂文物,但也能看出这两件东西看起来很古老,应该是真的。“不错,是真东西。”他满意地笑了,把青铜爵和青铜镜递给身边的士兵,“收起来,咱们走。”

就在士兵接过仿品的瞬间,吴贤突然从怀里掏出一把匕首——这是他昨天晚上从霍景年的工具箱里找到的,一直藏在身上。他朝着孙副官扑过去,大喊:“小三子,动手!”

孙副官吓了一跳,赶紧往后退,同时拔出腰间的手枪。吴贤趁机一把推开押着霍景年的士兵,拉起霍景年就往破庙外面跑。小三子听到信号,从草丛里冲出来,捡起地上的一根木棍,朝着门口的士兵打去。

“开枪!快开枪!”孙副官气急败坏地喊道。士兵们纷纷端起枪,朝着吴贤和霍景年的方向射击。子弹“嗖嗖”地从耳边飞过,吴贤拉着霍景年,拼命朝着东边的小树林跑去。

小三子也赶紧跟上来,一边跑一边回头看,生怕士兵们追上来。幸好小树林离破庙不远,三人很快就跑进了树林里,躲在一棵大树后面。

孙副官带着士兵们追到小树林门口,看着密密麻麻的树木,不敢贸然进去——他们不知道里面有没有埋伏,而且天色已经亮了,要是被人发现,麻烦就大了。“算了,先回去!”孙副官咬咬牙,“那两件东西应该是真的,等回去鉴定一下,要是真的,再想办法找他们算账!”

士兵们跟着孙副官离开了,树林里终于安静下来。吴贤松了口气,瘫坐在地上,大口喘着气。霍景年也累得不行,靠在树上,脸色苍白。小三子则兴奋地说:“吴先生,您太厉害了!竟然用假东西骗过了他们!”

吴贤笑了笑,看向霍景年:“霍掌柜,让您受委屈了。”

霍景年摇摇头,感激地说:“吴先生,是我该谢谢你,要是没有你,我今天肯定活不成了。还有,你竟然能想到用假东西骗他们,真是太聪明了。”

三人在树林里休息了一会儿,确认孙副官的人已经走远了,才慢慢从树林里出来,朝着宝缘斋的方向走去。路上,霍景年忍不住问:“吴先生,你怎么知道孙副官的人不会鉴定文物?要是他们发现是假的,肯定会回来找我们的。”

吴贤解释道:“我看孙副官的样子,就知道他是个外行,只是想要文物卖钱,根本不懂怎么鉴定。而且我在仿品上做了点手脚,要是他们仔细看,可能会发现破绽,但他们现在急于离开,肯定不会看得太仔细。不过咱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得赶紧离开北平,不然等他们发现是假的,肯定会来报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霍景年点点头:“你说得对,咱们得赶紧走。我在天津有个朋友,咱们可以先去天津躲躲,等风头过了,再想办法找剩下的青铜器。”

三人回到宝缘斋,简单收拾了一下行李,把真的青铜爵和青铜镜还有一些重要的文物资料装进牛皮箱,然后锁上店门,悄悄离开了北平,朝着天津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他们不敢走大路,只能走小路,避开可能遇到的盘查。幸好霍景年的朋友在天津人脉广,给他们安排了一个安全的住处——一个位于天津英租界的小洋楼,里面很安静,也不容易被人发现。

安顿下来后,霍景年开始联系自己在古董界的朋友,打听剩下的几件青铜器的消息。吴贤则在住处整理从北平带来的文物资料,尤其是那本《沈州杂记》的手稿抄录本,希望能找到更多关于渤海国宝藏的线索。

几天后,霍景年的一个朋友传来消息,说在天津的一个古董市场上,有人在卖一件商代的青铜鼎,鼎身上的饕餮纹和吴贤带来的青铜爵、青铜镜上的很像,说不定是一套的。而且卖鼎的人很神秘,只在晚上交易,还要求用金条付款。

吴贤和霍景年听到这个消息,都很兴奋。他们觉得这很可能就是剩下的青铜器之一,必须尽快找到卖鼎的人,把青铜鼎买下来。

当天晚上,霍景年的朋友带着吴贤和霍景年,来到了天津古董市场附近的一个小巷里。小巷里很暗,只有几盏路灯亮着,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的霉味。他们在小巷里走了一会儿,来到一个破旧的院子门口。

“卖鼎的人就在里面,你们进去吧,我在外面等着。”霍景年的朋友小声说。

吴贤和霍景年点点头,推开院子的门,走了进去。院子里很安静,只有一间屋子亮着灯。他们朝着亮灯的屋子走去,刚走到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来了?东西带来了吗?”

吴贤推开门,看到屋里坐着一个穿黑色长袍的男人,脸上戴着一个面具,看不清长相。男人的身边站着两个高大的保镖,手里拿着铁棍,警惕地看着他们。

“我们是来买青铜鼎的,东西呢?”吴贤开门见山地说。

面具男笑了笑,拍了拍手,一个保镖从里屋拿出一个青铜鼎,放在桌子上。吴贤走过去,仔细看了看青铜鼎——鼎身的饕餮纹和青铜爵、青铜镜上的一模一样,鼎底还有几个模糊的铭文,看起来确实是商代的物件。

“不错,是真东西。”吴贤点点头,“我们带来了金条,你看看。”霍景年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打开后里面是几根金条,在灯光下闪闪发光。

面具男眼睛一亮,接过金条,仔细看了看,确认是真的后,满意地说:“很好,青铜鼎是你们的了。”

吴贤刚想拿起青铜鼎,突然觉得不对劲——面具男的声音听起来很熟悉,而且他身边的保镖,动作和孙副官的人很像。他突然想起什么,大喊:“小心!是孙副官的人!”

话音刚落,面具男一把扯下脸上的面具,果然是孙副官!他哈哈大笑:“吴先生,没想到吧?我早就知道你会来买青铜鼎,特意在这里等你!”

两个保镖立刻冲上来,朝着吴贤和霍景年扑过去。吴贤赶紧拿起桌子上的青铜鼎,朝着一个保镖砸过去。保镖躲闪不及,被砸中了肩膀,惨叫一声倒在地上。另一个保镖趁机扑过来,一把抓住了霍景年的胳膊。

“放开霍掌柜!”吴贤大喊着,朝着保镖的肚子踹过去。保镖吃痛,松开了霍景年。孙副官则拔出腰间的手枪,指着吴贤:“吴先生,这次我看你还怎么跑!把青铜爵、青铜镜和青铜鼎都交出来,我可以饶你们一命!”

吴贤知道,这次很难再骗过孙副官了,而且对方有枪,硬拼肯定不行。他看了看窗外,发现霍景年的朋友还在外面等着,心里有了主意。他慢慢举起双手,假装投降:“好,我交,不过你得先放了霍掌柜和我朋友。”

孙副官想了想,觉得吴贤已经跑不了了,就答应了:“好,我放他们走,你把东西交出来。”

霍景年不愿意走:“吴先生,我不走,要走一起走!”

吴贤摇摇头,小声说:“霍掌柜,你先出去,找机会报警,我会想办法拖延时间。”

霍景年知道吴贤的意思,只好点点头,跟着霍景年的朋友一起,慢慢走出了院子。孙副官看着他们走远了,才转头看向吴贤:“现在可以把东西交出来了吧?”

吴贤慢慢从怀里掏出青铜爵和青铜镜——这是他今天特意带来的,本来是想对比青铜鼎的,没想到现在成了“人质”。孙副官一把抢过青铜爵和青铜镜,又拿起桌子上的青铜鼎,哈哈大笑:“太好了!有了这三件东西,就能找到渤海国的宝藏了!”

就在孙副官得意忘形的时候,外面突然传来一阵警笛声——是霍景年的朋友报了警!孙副官脸色一变,赶紧朝着门口跑去,想趁机逃跑。吴贤趁机冲过去,一把抱住孙副官的腿,大喊:“警察来了!别让他跑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孙副官气急败坏,一脚踹在吴贤的背上。吴贤忍着疼,死死抱住孙副官的腿不放。很快,警察冲进了院子,把孙副官和他的保镖都抓了起来。

吴贤松了口气,慢慢从地上爬起来,后背传来一阵剧痛。警察走过来,问明了情况,把青铜爵、青铜镜和青铜鼎收起来,说要带回警局保管,等事情调查清楚了再还给他们。

霍景年和他的朋友也回来了,看到吴贤没事,都很开心。霍景年扶着吴贤,关心地说:“吴先生,你没事吧?要不要去医院看看?”

吴贤摇摇头,笑着说:“没事,一点小伤。幸好警察来得及时,不然咱们这次就麻烦了。”

虽然孙副官被抓了,但青铜爵、青铜镜和青铜鼎被警察收走了,吴贤和霍景年心里还是有些担心——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拿回这些文物,也不知道警察会不会把这些文物交给文物部门保管。

几天后,警察传来消息,说孙副官已经被判刑了,他倒卖文物、绑架勒索的罪名成立,要在监狱里待很多年。而且警察还告诉他们,经过文物部门的鉴定,青铜爵、青铜镜和青铜鼎都是珍贵的文物,要交给天津博物馆保管,不过他们可以随时去博物馆参观。

吴贤和霍景年听到这个消息,都松了口气——只要文物能得到妥善保管,不落入坏人手中,就比什么都好。

在天津待了一段时间后,吴贤和霍景年决定回沈阳——他们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是找到《沈州杂记》手稿里提到的耶律大石地宫,看看里面到底有没有渤海国的宝藏,还有没有剩下的青铜器。

回到沈阳后,吴贤和霍景年先去了沈阳故宫,找到了当年和吴贤一起保护文物的老同事。老同事告诉他们,这几年沈阳的变化很大,很多地方都被开发了,当年吴贤发现古墓的地方,现在已经成了一片荒地,不过还没有被人开发,应该还能找到地宫的入口。

吴贤和霍景年立刻带着工具,来到了当年发现古墓的地方。这里果然成了一片荒地,长满了杂草和灌木。他们按照《沈州杂记》手稿里的地图,一点点寻找地宫的入口。

找了整整一天,终于在一棵老槐树下,发现了一个被杂草掩盖的洞口。洞口很小,只能容一个人爬进去。吴贤打开手电筒,朝着洞里照了照,发现里面是一条狭窄的通道,通道的墙壁上刻着一些模糊的图案,看起来像是辽代的壁画。

“应该就是这里了。”吴贤兴奋地说,“霍掌柜,你在上面等着,我进去看看。”

霍景年点点头,叮嘱道:“你小心点,要是有什么危险,就赶紧出来。”

吴贤拿着手电筒,慢慢爬进洞里。通道里很潮湿,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霉味。他小心翼翼地往前爬,生怕遇到什么机关。爬了大约十几米,通道突然变得宽敞起来,眼前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地宫。

地宫的中央,放着一个巨大的石棺,石棺的周围,摆放着一些青铜器、玉器和陶器。吴贤走到石棺前,看到石棺的盖子上刻着一些铭文,上面写着“耶律大石之墓”。他打开石棺,里面空空如也,只有一块刻着“渤海遗宝,留待有缘”的玉牌。

吴贤拿起玉牌,心里有些失望——他本以为能找到渤海国的宝藏,没想到只有一块玉牌。他转身看向周围的文物,发现这些文物大多是辽代的,只有少数几件是商代的,而且都不是完整的,像是被人故意打碎的。

就在这时,他突然注意到石棺的底部,有一个小小的凹槽,凹槽的形状和他手里的玉牌一模一样。他试着把玉牌放进凹槽里,只听“咔嚓”一声,石棺的底部突然打开,露出一个暗格。

暗格里放着一个锦盒,吴贤打开锦盒,里面是一本泛黄的古籍和几件小巧的青铜器——有青铜剑、青铜戈、青铜矛,还有一个青铜印。古籍的封面上写着“渤海国宝藏图”,里面详细记录了渤海国上京龙泉府地宫的位置,还有宝藏的清单。

“太好了!终于找到了!”吴贤激动得差点喊出声。他赶紧把古籍和青铜器放进锦盒里,小心翼翼地爬出地宫。

霍景年看到吴贤出来,赶紧迎上去:“怎么样?里面有什么?”

吴贤打开锦盒,把古籍和青铜器递给霍景年:“你看,这是渤海国的宝藏图,还有几件商代的青铜器!只要按照宝藏图的指示,就能找到渤海国上京龙泉府的地宫,那里有大量的珍宝和文物!”

霍景年接过锦盒,看着里面的古籍和青铜器,激动得手都在发抖:“太好了!吴先生,咱们的努力没有白费!这下不仅能找到更多的文物,还能让更多人了解渤海国的历史文化!”

吴贤点点头,心里充满了期待。他知道,找到渤海国的宝藏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他们还要组织专业的考古队,对渤海国上京龙泉府的地宫进行发掘和保护,把里面的文物都抢救出来,交给国家保管。而且,他们还要继续寻找剩下的商代青铜器,让这套完整的青铜器重见天日,为研究商代和渤海国的历史文化提供更多的实物证据。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荒地上,给这片古老的土地镀上了一层金色。吴贤和霍景年拎着锦盒,慢慢朝着远处的村庄走去。他们知道,接下来的路还很长,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但他们有信心,有决心,一定会把这件事情做好,不辜负那些为了保护文物而付出的努力,也不辜负老祖宗留下的珍贵遗产。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