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 > 第1947章 有我无敌(152)

吴迪在思陵外的酸枣林里蹲了整整三个小时,直到夕阳把封土堆的影子拉成一道歪斜的长蛇。这片陵寝比长陵简陋太多,红墙斑驳得像老人皴裂的皮肤,棂星门的石柱上缠着枯萎的牵牛花,花瓣烂在石缝里,透出股腐甜的气息。他摸出那张十三陵全图,思陵位置的问号被夕阳照得发烫,边缘的“谷之尽头”四个字像是活了过来,笔画扭曲成缠绕的藤蔓。

按照地图标注的秘道入口,在明楼后的柏树下挖到第三铲时,洛阳铲碰到了硬物。不是砖石,是块带着木纹的木板,边缘嵌着铜钉,钉帽上铸着谷穗图案——和长陵青铜钥匙上的纹样如出一辙。吴迪用工兵铲撬开木板,下面露出的不是泥土,而是道青砖砌成的拱券,砖缝里塞着晒干的谷壳,踩上去簌簌作响。

拱券尽头的石门上没有锁孔,却刻着幅奇怪的浮雕:一个帝王打扮的人跪在田埂上,手里捧着饱满的谷穗,谷粒坠落的轨迹连成一串数字——“崇祯十七年”。吴迪想起史书记载,崇祯自缢那年正是十七年,而思陵原本是他贵妃的墓,后来才仓促改建成帝陵。他试着用长陵找到的谷穗钥匙去碰浮雕,钥匙刚触到“七”字,石门突然发出碾米般的声响,从中间裂开一道缝,露出里面的黑暗。

一股混合着陈米香和尸臭的气味涌出来,吴迪举着狼眼手电往里照,甬道两侧的壁龛里摆满陶罐,罐口用布封口,布上用朱砂画着北斗七星,第七颗星的位置同样空着。他数了数,不多不少正好十七个陶罐,对应着崇祯在位的十七年。走到第三个陶罐时,布突然动了一下,像是里面有东西在呼吸,吴迪用手电凑近,看见布上的朱砂星图正在渗出血珠,顺着罐身往下流,在地面积成小小的血洼。

“这些罐子里装的不是谷物。”他想起长陵粮仓里那些裹着血的谷粒,伸手去解第四个陶罐的封口布。指尖刚碰到布面,整排陶罐突然剧烈晃动,罐口的布同时破裂,从里面滚出的不是谷粒,而是一颗颗人头大小的球,表面裹着潮湿的谷壳,像是某种畸形的果实。其中一颗球裂开道缝,露出里面嵌着的眼珠,正死死盯着他。

吴迪后退时撞到了身后的石壁,手电光扫过之处,发现甬道两侧的墙砖上刻满了人名,每个名字后面都跟着个数字:“王二,三石”、“李五,五石”、“赵六,一石”……数字的总和加起来,恰好是十七万石——史书记载思陵囤积的粮食总量。他突然明白,这些名字不是随葬的士兵,而是“谷物”的来源,所谓“一斤抵三命”,说的根本不是粮食重量。

甬道尽头的主墓室没有棺椁,只有个巨大的石碾,碾盘上刻着“太仓”二字,周围的地面铺着层厚厚的谷壳,踩上去像陷进流沙。石碾旁站着尊文官石像,手里捧着的不是笏板,而是本打开的账簿,上面用朱砂写着“崇祯十七年,入库零石,出库十七万石”。吴迪凑近看时,石像的眼睛突然转动,眼珠是用琉璃做的,映出他身后的景象——那些从陶罐里滚出的谷壳球正在膨胀,表面裂开更多缝隙,露出里面蠕动的血肉。

“出库十七万石……”吴迪突然想起李自成攻破北京时,思陵的粮仓早已空空如也。这些“谷物”到底去了哪里?他用手电照向石碾下方,发现碾盘与地面的缝隙里嵌着半块玉佩,形状恰好能与坤舆玉佩的另一半拼合。将两块玉佩扣在一起的瞬间,石碾突然转动起来,碾齿间挤出暗红色的浆液,顺着刻痕流成“卍”字纹,在谷壳上烧出焦痕。

主墓室的穹顶突然垂下十二条铁链,链端挂着的不是灯盏,而是十二具穿着明代军服的干尸,每个尸身都被铁钩穿过肩胛骨,脚下踩着的陶罐里盛满谷壳。吴迪认出其中一具干尸的腰间挂着块腰牌,上面刻着“锦衣卫佥事”,这是负责皇陵守卫的官职,怎么会被吊在这里?

石碾转动的速度越来越快,浆液在地面汇成小溪,那些谷壳球被浆液浸泡后开始融化,露出里面包裹的尸骨——不是完整的骨架,而是被拆散的四肢和躯干,拼凑得像谷穗一样。吴迪突然闻到甬道方向传来谷物烘焙的香气,回头时看见那些刻在墙上的人名正在渗出汁液,顺着砖缝流进石碾,被碾成更细的浆液。

“这不是粮仓,是祭坛。”他抓起账簿翻看,后面的空白页上用鲜血写着几行字:“谷生于人,人死于谷,循环往复,永无终焉”。字迹扭曲得像是在哭嚎,墨迹未干的样子,不像是几百年前的东西。吴迪突然想起1937年那张老照片,“谷未熟”三个字或许不是指粮食,而是这些用活人培育的“谷尸”还没到收割的时候。

石碾突然停了下来,碾盘中央的凹槽里浮出一卷黄绸,上面盖着“大明崇祯之宝”的印玺。展开黄绸的瞬间,吴迪的呼吸差点停滞——上面不是诏书,而是张名单,列着十七万人的名字,最后一行写着“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尽数入仓”。这一天,正是崇祯自缢的日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把全城百姓都变成了‘谷物’。”吴迪的手指止不住发抖,黄绸的边缘绣着幅微型地图,标记着思陵地宫的另一条出口,通往十公里外的金山口。那里是明代太监的墓地,祖父笔记里曾提到过,金山口有座“谷神庙”,供奉的神像手里握着把能“断生死”的镰刀。

主墓室的地面突然塌陷,吴迪下意识地抓住身旁的铁链,干尸的手臂应声断裂,露出里面填充的谷壳。他借着狼眼手电的光看见脚下的黑洞里堆满了谷壳球,无数只手从球缝里伸出来,像是在向上攀爬。石碾上方的穹顶裂开道缝,落下的碎石砸在碾盘上,溅起的浆液里混着细小的牙齿。

“必须找到那把镰刀。”吴迪将黄绸塞进怀里,顺着铁链爬到石碾顶部,发现碾轴上缠着根麻绳,拉拽时传来齿轮转动的声音。主墓室北侧的石壁缓缓移开,露出条仅容一人通过的窄道,道旁的壁龛里摆着陶制的镰刀,刀刃闪着寒光,像是刚磨过不久。

窄道尽头的石阶湿漉漉的,像是刚有人走过。吴迪往上爬时,指尖摸到石阶侧面的刻痕,是串数字:“1937,1949,1966”。这几个年份让他心头一紧——1937年照片上的挖掘,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考古调查,1966年特殊时期的破坏,难道每个年代都有人来过这里?

爬到石阶顶端,眼前出现间方形石室,正中央的石台上放着个青铜匣子,形状与长陵的青铜盒子完全相同。匣子上的锁是镰刀形状的,吴迪试着用长陵的谷穗钥匙去开,锁芯转动的瞬间,石室的墙壁突然渗出谷壳,从四面八方涌过来。他迅速打开匣子,里面没有竹简,只有块黑色的玉佩,上面刻着个“谷”字,与坤舆玉佩放在一起时,三块玉佩自动拼成个完整的圆,表面浮现出整座北京城的地下脉络,所有皇陵都被红线连接,最终汇聚在金山口的位置。

“原来十三陵的地宫是相通的。”吴迪刚把玉佩塞进背包,石室的门突然关上,墙壁渗出的谷壳已经没过脚踝,那些谷壳里夹杂着细小的骨头,像是被碾碎的人骨。他摸出工兵铲在石壁上乱敲,发现东侧的墙砖是空的,砸开后露出的通道里飘出熟悉的檀香,与孝陵、长陵的香气一脉相承。

顺着通道跑出去的瞬间,吴迪发现自己站在座破败的庙宇前,门楣上的“谷神庙”三个字已经模糊不清,院里的香炉里插着三炷香,香灰还是热的。庙内的神像果然握着把青铜镰刀,刀身上刻着与石碾相同的“太仓”二字。神像底座的缝隙里塞着张泛黄的纸,是张1966年的考古队员名单,其中一个名字被红笔圈住——正是祖父的名字。

“祖父来过这里。”吴迪的心跳突然加速,名单背面画着个简易的星图,北斗七星的第七颗星被涂成黑色,旁边写着“补星者,人也”。他想起青铜镜里那个与祖父相似的老者,难道祖父就是所谓的“补星者”?庙外传来脚步声,吴迪迅速躲到神像后面,看见三个穿着黑色风衣的人走进来,其中一个老者的左手缺了根小指,与孝陵水洼里映出的龙袍老者一模一样。

“坤舆已齐,该补第七星了。”老者的声音沙哑得像磨过的石碾,他从怀里掏出个锦盒,打开后里面放着的,竟是半块北斗七星的玉佩,形状恰好能与吴迪找到的三块玉佩拼成完整的七星图。另外两个人抬着个麻袋放在神像前,麻袋里传出呜咽声,像是有活人被塞在里面。

吴迪握紧工兵铲,看着老者拿起青铜镰刀,刀光在昏暗的庙里闪过。他突然明白“补星者”的真正含义——所谓补全北斗第七星,根本不是用玉佩,而是用活人献祭。祖父当年或许就是发现了这个秘密,才在笔记里留下那么多隐晦的线索。

麻袋被解开的瞬间,里面滚出的不是活人,而是颗巨大的谷壳球,表面刻着现代的身份证号码。老者举起镰刀的刹那,吴迪从神像后冲出来,用工兵铲狠狠砸向他的手腕。镰刀落地的声音惊动了另外两个人,他们转身时,吴迪看见其中一个人的脖子上挂着块玉佩,与青铜镜背面的凤纹完全相同。

“是你们在跟踪我。”吴迪认出这两个人曾出现在长陵的游客中,当时还以为只是巧合。老者捂着流血的手腕冷笑:“我们是守陵人,从永乐年到现在,世代守护谷神的秘密。你祖父想毁掉这一切,结果变成了第七星的养料。”他指向神像后面的石壁,那里刻着排模糊的字,最下面一行是祖父的名字,旁边标着“1972,补星”。

吴迪的脑子“嗡”的一声,1972年正是祖父失踪的年份。他突然想起祖父笔记最后一页的空白处,用指甲刻着个“谷”字,笔画里嵌着细小的谷壳。原来祖父不是失踪,是被当成了“祭品”。愤怒像岩浆般涌上头顶,他抓起地上的青铜镰刀,朝着老者砍过去,却被另外两个人死死按住。

老者捡起镰刀,一步步逼近:“坤舆玉佩能开启所有陵寝,现在七星将补,新的谷物即将丰收。你既然能集齐三块玉佩,就该明白自己的宿命——成为新的补星者。”他举起镰刀的瞬间,神像突然剧烈晃动,握着的青铜镰刀自动出鞘,在空中转了个圈,直直插向石碾的方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庙宇的地面裂开道缝,吴迪趁机推开按住他的人,抓起背包就往外跑。身后传来老者的怒吼和谷物爆裂的声音,他回头时看见谷神庙的屋顶正在塌陷,神像手里的镰刀射出道金光,将整个庙宇笼罩。那些谷壳球在金光中炸开,飞出无数黑色的羽毛,像是无数只乌鸦冲向天空。

跑出金山口时,吴迪发现手里还攥着那三块玉佩,拼合的圆镜上映出他自己的脸,镜中突然闪过祖父的笑容,与青铜镜里那个考古队员老者的脸渐渐重合。他突然明白,祖父或许没死,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存在”着,就像那些阴兵和谷尸。

夜幕降临时,吴迪坐在十三陵水库的岸边,看着月光在水面碎成银片。背包里的黄绸名单上,十七万人的名字正在逐渐消失,被新的字迹取代——都是近年来失踪人口的信息。他摸出那把青铜镰刀,刀身上的“太仓”二字正在发光,映出远处的北京城,地下的脉络像血管般清晰,无数红色的光点正在移动,朝着十三陵的方向汇聚。

“新的谷物……”吴迪喃喃自语,想起老者说的话。看来这场延续了六百年的“屯垦”从未停止,那些失踪的人,都成了新的“种子”。他突然想起坤舆玉佩上映出的北京地下脉络,终点不是金山口,而是市中心的故宫——那里曾是明代的皇宫,藏着朱棣最初的秘密。

水面突然泛起涟漪,映出的月亮变成了血红色,里面浮起半块北斗七星玉佩,恰好是老者手里的那半块。吴迪知道,下一站必须去故宫。那里藏着的,或许是开启所有谜团的最后一把钥匙,是终结这场恐怖循环的唯一希望,也是他与祖父重逢的唯一可能。他将三块玉佩收好,青铜镰刀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像是在催促他快点出发。远处的故宫角楼在夜色中若隐若现,飞檐的阴影里,仿佛有无数双眼睛正在注视着他,等待着新的“补星者”到来。

吴迪混在晨练的人群里钻进故宫时,裤脚还沾着十三陵水库的露水。太和殿前的丹陛石在晨光里泛着青灰色,龙纹浮雕的鳞片间嵌着细小的谷壳,和思陵石碾缝里的一模一样。他摸出坤舆玉佩拼合成的圆镜,镜面映出的丹陛石上,龙爪的位置多了个不起眼的凹槽,大小恰好能容纳那半块北斗七星玉佩。

昨夜从水库捞起的半块玉佩还带着水腥气,玉质暗沉,上面刻着的北斗第七星位置空着,边缘却有新鲜的磨损痕迹——像是刚被人摸过不久。吴迪趁着保安转身的间隙,蹲在丹陛石前假装系鞋带,将玉佩按进凹槽的瞬间,石面突然微微下沉,发出齿轮咬合的轻响,龙纹浮雕的眼睛里渗出两滴暗红色的液珠,顺着龙角滚落,在地面晕开成小小的血花。

“果然藏在这里。”他想起祖父笔记里夹着的老照片,1972年故宫大修时,工匠曾在丹陛石下发现过“异常空洞”,但后来的报告里只字未提。此刻玉佩与凹槽严丝合缝,镜面突然亮起,映出丹陛石下的通道,石阶蜿蜒向下,两侧的墙壁上布满谷穗形状的灯台,每个灯台里都燃着幽绿的火焰,照亮了墙上的壁画——不是帝王将相,而是无数平民在田地里耕作,天空中没有太阳,只有七颗血红的星辰。

通道入口藏在龙尾的鳞片下,吴迪侧身钻进去时,后背蹭到石壁上的刻痕,是串梵文。他在西安碑林见过类似的文字,是唐代“镇墓咒”的变体,大意是“入此道者,永为谷奴”。脚下的石阶带着潮意,每级台阶的边缘都嵌着细小的人骨,像是被无数人踩碎的指节。

走到第三十三级台阶时,前方突然传来孩童的笑声。吴迪举着狼眼手电照过去,通道的拐角处蹲着个穿明代服饰的小女孩,手里把玩着颗谷壳球,球表面的缝隙里露出半只眼睛。“你是来送新种子的吗?”女孩抬头时,吴迪发现她的瞳孔是谷粒的形状,“上次来的老爷爷说,等七星补齐,我们就能长出新的根了。”

“老爷爷?”吴迪心头一紧,“他长什么样?”

女孩用手指在墙上画了个缺指的左手,正是孝陵水洼里龙袍老者的模样。“他说自己是守陵人的头,”女孩把谷壳球抛向空中,球裂开的瞬间,里面飞出只黑色的飞蛾,翅膀上印着北斗七星的图案,“他还说,故宫的地底下藏着‘谷母’,所有的谷物都是她的孩子。”

飞蛾撞在前方的石壁上,化作一滩绿色的浆液,石壁应声裂开道缝,露出后面的密室。密室中央的石台上跪着尊玉像,通体翠绿,像是用整块翡翠雕成的,却长着谷物的根系,从石台缝隙里钻出来,在地面织成密不透风的网。玉像的脸是张女人的面容,眼睛是用红宝石镶嵌的,正对着吴迪的方向,嘴角似乎还带着微笑。

“这就是谷母?”吴迪凑近看时,发现玉像的胸口嵌着块玉佩,与他手中的北斗七星玉佩恰好能拼成完整的星座。玉像的底座刻着行小字:“永乐四年,成祖植谷于此”,旁边还有行模糊的批注,像是后来添上去的:“崇祯十七年,补以龙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刚要伸手去碰玉佩,玉像的眼睛突然转动,红宝石射出两道红光,照在地面的根须网上,那些根系开始疯狂生长,顺着吴迪的脚踝往上爬。他用工兵铲砍断根须,断面处渗出的不是汁液,而是暗红色的血,溅在地上发出“滋滋”的声响,蚀出细小的孔洞。

“她饿了。”女孩的声音突然变得尖利,“每次有人来,她都要吃点东西才能长大。”吴迪回头时,发现女孩的身体正在变得透明,皮肤下浮现出谷粒的纹路,“上次的老爷爷喂了她好多好多人,这次该轮到你了。”

密室的穹顶突然垂下无数根须,像毒蛇般缠向吴迪的脖子。他猛地将北斗七星玉佩按向玉像胸口,两块玉佩接触的瞬间,发出刺耳的尖啸,玉像的红宝石眼睛迸裂,流出的浆液在地面组成一张巨大的星图,与坤舆镜中的北京地下脉络完全重合。根须网突然收缩,露出下面的暗格,里面躺着一卷皮质账本,封面写着“太仓秘录”。

翻开账本的瞬间,吴迪闻到了浓烈的血腥味。里面记载的不是粮食账目,而是历代“谷母”的“喂食”记录:永乐年间用战俘,万历年间用流民,崇祯年间用全城百姓……最后一页的日期是2023年,下面写着“待补:第七星”,旁边画着个小小的人影,轮廓与吴迪惊人地相似。

“原来第七星不是指玉佩,是人。”他突然想起守陵人老者说的“补星者”,祖父的名字出现在万历年间的记录里,旁边标着“备用”,而他自己的名字,已经被写在了最后一行。密室的根须再次袭来,这次的速度快得惊人,吴迪抓起账本就往裂缝跑,身后的玉像正在碎裂,翠绿的碎片里滚出无数谷粒,每个谷粒上都印着张人脸。

跑出通道时,小女孩已经消失了,只有墙上的缺指手印还在渗血。吴迪顺着石阶往上爬,发现每级台阶的人骨都在微微蠕动,像是要组合成完整的骨架。他数到第三十三级时,石阶突然翻转,这次下面不是空洞,而是密密麻麻的飞蛾,翅膀上的北斗七星图案在黑暗中闪闪发亮,像是无数双眼睛。

回到丹陛石前时,晨练的人群已经散去,保安正用奇怪的眼神盯着他。吴迪假装拍掉身上的灰尘,将账本塞进背包,坤舆镜突然发烫,镜面映出的故宫地下,无数红色的光点正在向中心汇聚——那里是坤宁宫的位置,史书记载崇祯自缢前,曾在坤宁宫亲手斩杀了自己的女儿。

他混在旅游团里走进坤宁宫,殿内的地砖在脚下发出空洞的回响。按照镜中显示的位置,在“御座”后方的地砖上跺了三下,地面突然下陷,露出个仅容一人通过的洞口。洞壁上缠着铁链,链环上挂着无数铜铃,铃身刻着“锦衣卫”三个字,摇晃时发出的不是铃声,而是女人的哭声。

顺着铁链往下爬了约摸十米,双脚落在潮湿的泥土上。这里像是间巨大的地下室,四周堆满了陶瓮,每个瓮口都插着根铜管,通向地面的方向。吴迪打开个陶瓮,里面装着的不是谷物,而是淡黄色的液体,散发着甜腻的香气——和孝陵石塔里的香气一模一样。他用手指蘸了点尝了尝,味道像极了蜂蜜,却带着淡淡的铁锈味。

地下室的中央有棵枯死的老槐树,树干上刻满了人名,最上面的是“朱棣”,最下面的是个空白,旁边画着北斗七星的图案,第七星的位置正好对着空白处。树下埋着个青铜箱子,锁是北斗七星的形状,吴迪用完整的玉佩打开箱子,里面躺着的不是金银珠宝,而是截干枯的树枝,上面结着颗黑色的果实,像是没有成熟的谷穗。

“这是谷母的种子。”吴迪想起女孩的话,突然明白朱棣当年不是在皇陵屯田,而是在培育某种以活人为养分的怪物。他刚拿起树枝,陶瓮里的液体突然开始沸腾,铜管里传出无数人的哀嚎,像是有什么东西正在顺着管道爬下来。

地下室的墙壁突然裂开道缝,露出后面的通道,守陵人老者带着两个手下站在那里,手里的青铜镰刀在黑暗中闪着寒光。“你果然找到了这里,”老者的缺指左手握着个锦盒,“谷母每六百年结果一次,这次的果实成熟后,就能让所有守陵人获得永生。”

锦盒打开的瞬间,里面露出颗跳动的心脏,表面覆盖着谷壳,每跳一下,地下室的陶瓮就震动一次。“这是用第七星的心头血喂大的,”老者将心脏抛向老槐树,“现在只差最后一步,把你的血滴在果实上。”

吴迪突然想起账本里的记录,崇祯当年不是在思陵囤积粮食,而是把全城百姓的血通过铜管引到这里,用来浇灌谷母的种子。那些所谓的“谷物”,根本就是用血肉培育的果实。他握紧工兵铲,看着老者身后的通道里,无数谷壳球正在滚动,每个球里都裹着挣扎的人影——都是近年来失踪的人口。

“你祖父当年想毁掉种子,结果被我们做成了肥料,”老者一步步逼近,“现在轮到你了,补全第七星,让谷母重现人间。”他举起青铜镰刀的瞬间,老槐树上的人名突然开始渗血,顺着树干流到黑色果实上,果实表面裂开道缝,露出里面的牙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吴迪突然将手中的树枝抛向老者,趁他躲闪的瞬间转身就跑。陶瓮里的液体已经溢出来,在地面汇成小溪,踩上去像陷进泥沼。他冲进墙壁的裂缝,身后传来老者的怒吼和果实爆裂的声音,回头时看见那颗黑色的果实裂开,飞出无数黑色的飞蛾,翅膀上的北斗七星图案正在逐渐变得完整。

跑出坤宁宫时,故宫的游客突然多了起来,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诡异的笑容,瞳孔里映出北斗七星的图案。吴迪混在人群里往外跑,发现他们的手腕上都戴着个小小的谷穗手链,和守陵人老者手腕上的一模一样。

“他们都是谷母的孩子。”吴迪摸出背包里的青铜箱子,里面的树枝已经生根发芽,长出细小的根须,正顺着他的手指往上爬。他突然想起地下室的铜管通向地面,那些游客恐怕都成了谷母的养分。

跑出故宫的午门时,吴迪看见广场上的人们正在抬头望天,天空中出现了七颗血红的星辰,组成北斗七星的形状,第七颗星的位置虽然黯淡,却在缓缓变亮。守陵人老者站在角楼上,手里的青铜镰刀指向天空,像是在举行某种仪式。

吴迪知道自己不能停下来。谷母的果实已经成熟,那些被感染的游客很快就会变成新的谷壳球,而他,是阻止这一切的最后希望。他摸出坤舆镜,镜面映出的北京地下,所有的红色光点都汇聚到了天坛的位置——那里是明清两代祭天的场所,或许藏着克制谷母的秘密。

广场上的人们开始往天坛的方向移动,步伐整齐得像被操控的傀儡。吴迪混在人群里,看着他们手腕上的谷穗手链越来越亮,突然明白守陵人老者的真正目的——不是让谷母重现,而是用整座城市的人作为祭品,让谷母的果实升入天空,成为新的星辰。

他摸出那截生根的树枝,根须已经缠上了他的手臂,皮肤传来刺痛感,像是有无数细小的牙齿在啃噬。吴迪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必须在树枝彻底钻进身体前赶到天坛。他看着远处的祈年殿在夕阳中泛着金光,突然想起祖父笔记里的最后一句话:“天道循环,谷生于土,亦归于土”。

或许破解这一切的关键,不是毁掉谷母,而是让她回归大地。吴迪握紧手中的青铜镰刀,随着人流向天坛走去,手臂上的根须正在开出细小的花朵,花瓣是诡异的绿色,散发着甜腻的香气。天空中的第七颗星越来越亮,像是在催促着最后的献祭。他知道,真正的决战,才刚刚开始。

喜欢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请大家收藏:()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